齿形带的末端安装器具及齿形带的末端安装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6707217 阅读: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02 22:06
齿形带的末端安装器具(1)能够简单且可靠地将齿形带(50)的端部固定好,无需使用专门的压力装置。也就是说,将齿形带(50)的端部插入安装部件(3)上的插带通孔(4)和插楔通孔(5)内以后,让楔部件(2)的虚设齿部(2a)与齿形带(50)端部的齿部(51)啮合,从插带通孔(4)的方向将已啮合有楔部件(2)的齿形带(50)拉过来,而将楔部件(2)固定在安装部件(3)上。

End installation of tooth belt and end installation method of tooth belt

The end mounting appliance (1) of the toothed belt can simply and reliably fix the end of the tooth band (50) without the need for a special pressure device. That is to say, the toothed belt (50) of the end inserted into the mounting member (3) of the plug with a through hole (4) and insert a wedge through hole (5) in the future, let the wedge member (2) of the dummy gear (2a) and tooth belt (50) tooth end the (51) engaged from the plug hole with the (4) direction will have engaged with a wedge member (2) of the toothed belt (50) pull over, and the wedge member (2) is fixed on the mounting member (3).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齿形带的末端安装器具及齿形带的末端安装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对于有接头且在至少一侧的面上具有齿部的齿形带的末端进行安装的末端安装器具及齿形带的末端安装方法。
技术介绍
到目前为止,在非无接头即有接头的齿形带用于往返驱动等的情况下,需要用一定的张力将该齿形带的两端分别固定到被固定部件上(如专利文献1),因此就要利用安装装置将齿形带的两端分别固定在被固定部件上。专利文献1中的末端安装装置是这样安装好齿形带的,即:上模和下模具有与齿形带的多个齿部嵌合的内表面且内表面形状与所述多个齿部大致相同,先安装好上模和下模,然后再用这些上模和下模夹持住带的端部且在上模和下模的两端部分别形成与两端部为一体的凸部,以围绕着这些上下凸部的外周且两侧彼此相对的方式嵌入一对额缘状止动件,利用塑性变形来安装好齿形带。已知专利文献2中所公开的
技术实现思路
如下:上板具有凹凸内表面,该凹凸内表面的形状与多个齿部大致相同,该凹凸内表面与有接头带的多个齿部嵌合,上板的宽度与该有接头带的宽度大致相等,下板在宽度大于有接头带的板部的两侧部形成有多个褶,将该上板和该下板安装在该有接头带的端部,并用该上板和该下板夹持住带的端部且将该下板上的褶的顶端部朝着内侧折过来,由此而将有接头带安装好。另一方面,还知道专利文献3中所公开的
技术实现思路
如下:连结器具被安装在往返被动部件上且具有楔面,让连结器具上的虚设的齿形带片与齿形带的两末端分别嵌合,而将齿形带的两末端安装在该连结器具上。专利文献1:日本技术实开平5-43308号公报(特别是图5)专利文献2:日本技术实开平1-83948号公报专利文献3:日本技术实开昭60-59844号公报(特别是图1ハ(日文片假名表示的附图标记))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然而,现有的专利文献1和2那样的利用塑性变形来安装齿形带的末端安装器具存在以下问题:没有用于进行塑性变形的专用压力装置,则无法进行作业。专利文献3中所公开的
技术实现思路
存在以下问题:由于要上紧螺栓来推着楔部件移动,因此就必须用楔表面压着虚设的齿形带片。这样,不仅作业繁琐,而且在某些情况下还有可能在楔部件和虚设的齿形带片之间打滑。本专利技术正是为解决上述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不使用专用的压力装置,就能够简单且可靠地将齿形带的端部固定好。-用以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为达成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做到了将齿形带的端部和与该齿形带的齿部啮合的楔部件一起嵌入安装部件内。具体而言,第一方面的专利技术以一种有接头且在至少一侧的面上具有齿部的齿形带的末端安装器具为对象。该齿形带的末端安装器具具有楔状的楔部件和安装部件。所述楔部件具有与所述齿形带的所述齿部啮合的虚设齿部;在所述安装部件的一端具有供所述齿形带插入的插带通孔,在所述安装部件的另一端具有插楔通孔,与所述齿形带的端部啮合的所述楔部件和该齿形带的端部一起被拉进该插楔通孔内,并且所述楔部件和所述齿形带的端部一起嵌入所述安装部件内。根据上述构成方式,在已让楔部件的虚设齿部与从插带通孔插入的齿形带的端部的齿部啮合在一起的状态下从插楔通孔将齿形带拉进来,这样做以后,楔部件和齿形带的端部就被利用楔效应固定好了。因此,仅仅将齿形带拉进来,即使不使用特殊的工具,齿形带的端部也会可靠地嵌入安装部件内。因为是一种利用楔效应将拉力转换为表面压力的构造,所以无论谁进行作业,作业结果都是一样的,都能够将齿形带的端部固定在安装部件上,也无需对压入力进行管理。而且,因为内部的表面压力会由于加在齿形带上的拉力而自动地上升,所以齿形带也难以受损。第二方面的专利技术以一种有接头且在至少一侧的面上具有齿部的齿形带的末端安装器具为对象。该齿形带的末端安装器具具有一对楔状的楔部件和一对安装部件。所述一对楔状的楔部件分别具有与所述齿形带的所述齿部啮合的虚设齿部,所述一对安装部件分别在一端具有供所述齿形带插入的插带通孔,所述一对安装部件分别在另一端具有插楔通孔,与所述齿形带的端部啮合的所述楔部件和该齿形带的端部一起被拉进该插楔通孔内,并且所述楔部件和所述齿形带的端部一起嵌入所述安装部件内。所述一对安装部件以所述插楔通孔相对的方式由连结部连结在一起。根据上述构成方式,在已让一对楔部件的虚设齿部分别与从插带通孔插入的一对齿形带中相对应的齿形带的端部的齿部啮合在一起的状态下,从一对安装部件的彼此相对的插楔通孔将齿形带拉进来,这样做以后,楔部件和齿形带的端部就被利用楔效应固定好了。因此,仅仅将一对齿形带分别拉进来,即使不使用特殊的工具,一对齿形带的端部也会可靠地嵌入安装部件内并被连结在一起。第三方面的专利技术是这样的,在第一或第二方面的专利技术中,所述楔部件具有斜面,所述楔部件越靠近顶端越细,所述安装部件具有与所述楔部件的斜面一样倾斜的斜壁。根据上述构成方式,在一简单的结构下楔部件就会可靠地嵌入。需要说明的是,可以在楔部件的斜面和安装部件的斜壁中至少一方上形成用于防止脱落的凹凸等。第四方面的专利技术是这样的,在第三方面的专利技术中,在所述齿形带的一个表面上具有所述齿部,所述齿形带的另一个表面是平面。在所述安装部件的与所述斜壁相对的部分形成有水平部,该末端安装器具构成为:在所述楔部件的虚设齿部已与所述齿形带的齿部啮合在一起的状态下,该齿形带的平面与所述水平部接触。根据上述构成方式,因为能够以笔直的状态安装并固定好齿形带,所以与斜着安装齿形带的情况相比,过度的力不会施加在齿形带上,齿形带便难以老化。第五方面的专利技术是这样的,在第三或第四方面的专利技术中,在所述安装部件的斜壁上形成有朝着内侧鼓出来的鼓出部,在所述楔部件的斜面上形成有供所述鼓出部嵌入的定位凹部。根据上述构成方式,容易进行楔部件的定位,齿形带的固定简单且可靠。第六方面的专利技术是这样的,在第一到第五方面任一方面的专利技术中,与所述楔部件的顶端一体地形成有翻边部,该翻边部通过插带通孔后增大而成为防脱落部。根据上述构成方式,通过一体地形成翻边部,即使在用楔部件对齿形带的端部进行了固定以后力逆向施来,齿形带的端部也不容易脱出。故无需另外安装用于防止脱落的部件。第七方面的专利技术是这样的,在第一到第六方面任一方面的专利技术中,与所述楔部件的基端侧一体地成形有翻边部,该翻边部与形成在插楔通孔周缘的止动用凹部扣合,在该翻边部附近形成有容易使该翻边部变形的缺口部。根据上述构成方式,通过一体地形成翻边部,即使在用楔部件对齿形带的端部进行了固定以后力逆向施来,齿形带的端部也不容易脱出。故无需另外安装用于防止脱落的部件。而且,由于缺口部的存在,既容易插入翻边部,还容易将翻边部取下来。第八方面的专利技术是这样的,在第七方面的专利技术中,所述安装部件由两张弯曲的金属板材形成,所述止动用凹部形成在内侧的金属板材上。根据上述构成方式,不仅容易通过两张金属板材确保了刚性,而且还能够使每张金属板材的厚度较薄。因此,不仅容易加工,而且也容易形成止动用凹部。第九方面的专利技术是这样的,在第二方面的专利技术中,所述连结部在该连结部的中间部位将所述一对安装部件连结在一起,所述一对安装部件能够彼此相对地转动。根据上述构成方式,当在已让楔部件与齿形带啮合在一起的状态下将楔部件插入插楔通孔内时,能够让相反一侧的安装部件在连结部的中间部位转动而避免干扰,故能够缩短连结部,从而能够减小齿形带的末端安装器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齿形带的末端安装器具及齿形带的末端安装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齿形带的末端安装器具,该齿形带有接头且在至少一侧的面上具有齿部,其特征在于:该齿形带的末端安装器具具有楔状的楔部件和安装部件,所述楔部件具有与所述齿形带的所述齿部啮合的虚设齿部;在所述安装部件的一端具有供所述齿形带插入的插带通孔,在所述安装部件的另一端具有插楔通孔,与所述齿形带的端部啮合的所述楔部件和该齿形带的端部一起被拉进该插楔通孔内,并且所述楔部件和所述齿形带的端部一起嵌入所述安装部件内。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6.03.09 JP 2016-0451801.一种齿形带的末端安装器具,该齿形带有接头且在至少一侧的面上具有齿部,其特征在于:该齿形带的末端安装器具具有楔状的楔部件和安装部件,所述楔部件具有与所述齿形带的所述齿部啮合的虚设齿部;在所述安装部件的一端具有供所述齿形带插入的插带通孔,在所述安装部件的另一端具有插楔通孔,与所述齿形带的端部啮合的所述楔部件和该齿形带的端部一起被拉进该插楔通孔内,并且所述楔部件和所述齿形带的端部一起嵌入所述安装部件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齿形带的末端安装器具,其特征在于:该齿形带的末端安装器具具有一对楔状的楔部件和一对安装部件,所述一对安装部件以所述插楔通孔相对的方式由连结部连结在一起。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齿形带的末端安装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楔部件具有倾斜的斜面,所述楔部件越靠近顶端越细,所述安装部件具有与所述楔部件的斜面一样倾斜的斜壁。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齿形带的末端安装器具,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齿形带的一个表面上具有所述齿部,所述齿形带的另一个表面是平面,在所述安装部件的与所述斜壁相对的部分形成有水平部,该末端安装器具构成为:在所述楔部件的虚设齿部已与所述齿形带的齿部啮合在一起的状态下,该齿形带的平面与所述水平部接触。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齿形带的末端安装器具,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安装部件的斜壁上形成有朝着内侧鼓出来的鼓出部,在所述楔部件的斜面上形成有供所述鼓出部嵌入的定位凹部。6.根据权利要求1到5中任一项所述的齿形带的末端安装器具,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楔部件的顶端一体地形成有翻边部,该翻边部通过插带通孔后增大而成为防脱落部。7.根据权利要求1到6中任一项所述的齿形带的末端安装器具,其特征在于:与所述楔部件的基端侧一体地成形有翻边部,该翻边部与形成在插楔通孔周缘的止动用凹部扣合,在该翻边部附近形成有容易使该翻边部变形的缺口部。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齿形带的末端安装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部件由两张弯曲的金属板材形成,所述止动用凹部形成在内侧的金属板材上。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齿形带的末端安装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连结部在该连结部的中间部位将所述一对安装部件连结在一起,所述一对安装部件能够彼此相对地转动。10.一种齿形带的末端安装方法,将该齿形带的端部安装在安装部件上,该齿形带有接头且在至少一侧的面上具有齿部,其特征在于:该齿形带的末端安装方法包括以下工序:准备工序,准备楔状的楔部件和安装部件,所述楔部件具有与所述齿形带的所述齿部啮合的虚设齿部,在所述安装部件的一端具有供所述齿形带插入的插带通孔,在所述安装部件的另一端具有插楔通孔,与所述齿形带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宫田博文
申请(专利权)人:阪东化学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