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晶性化合物、液晶组合物、液晶内包复合材料及具备这些的液晶显示元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706075 阅读: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02 20:27
提供一种维持所期望的物性,且同时对其他双液晶原化合物或现有液晶显示元件中所使用的液晶性化合物、液晶组合物、以手性掺杂剂、抗氧化剂或紫外线吸收剂为代表的添加剂、聚合性液晶化合物具有高溶解性的双液晶原化合物。提供式(1)所表示的化合物、包含所述化合物的液晶组合物、由所述液晶组合物所获得的液晶内包复合纤维及由所述液晶内包复合纤维所获得的液晶显示元件。MG

Liquid crystal compounds, liquid crystal compositions, liquid crystal inner package composites and thes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elements

Provide a maintenance of desired properties, and at the same time on the other two liquid crystal compounds or the original existing liquid crystal display element used in liquid crystal compound, liquid crystal composition, chiral dopant, antioxidant or ultraviolet absorbent as the representative of the additives, the polymerizable liquid crystal compound has high solubility of the original double liquid crystal compounds. The compound (1), the liquid crystal composition containing the compound, the liquid crystal inner composite fiber obtained from the liquid crystal composition and th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element obtained by the liquid crystal inner composite fiber are provided. M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液晶性化合物、液晶组合物、液晶内包复合材料及具备这些的液晶显示元件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双液晶原液晶化合物、液晶组合物、液晶复合体及液晶显示元件。进而详细而言,涉及一种双液晶原液晶化合物、含有所述化合物且具有向列相、胆甾醇型的液晶组合物、包含前期液晶组合物的复合材料及包含所述组合物或复合材料的液晶显示元件,特别涉及一种利用弯电效应(flexoelectriceffect)的液晶显示元件。
技术介绍
液晶显示面板、液晶显示模块等所代表的液晶显示元件是利用液晶性化合物具有的介电常数各向异性、光学各向异性等的元件。关于所述液晶显示元件的工作模式,已知相变(phasechange,PC)模式、扭转向列(twistednematic,TN)模式、超扭转向列(supertwistednematic,STN)模式、双稳态扭转向列(bistabletwistednematic,BTN)模式、电控双折射(electricallycontrolledbirefringence,ECB)模式、光学补偿弯曲(opticallycompensatedbend,OCB)模式、共面切换(in-planeswitch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液晶性化合物、液晶组合物、液晶内包复合材料及具备这些的液晶显示元件

【技术保护点】
一种式(1)所表示的化合物:MG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5.03.12 JP 2015-0496041.一种式(1)所表示的化合物:MG1-Za-Sp-Zb-MG2(1)式(1)中,MG1及MG2分别独立地为液晶原基;Za及Zb独立地为单键或碳数1~4的亚烷基,所述Za及Zb中,至少一个-CH2-可经-O-、-S-、-CO-或-SiH2-取代,至少一个-(CH2)2-可经-CH=CH-或-C≡C-取代,至少一个氢可经氟取代;Sp具有式(sp-1)所表示的非手性结构,-α-X-α-(sp-1)式(sp-1)中,α分别独立地为碳数1~20的直链亚烷基,所述α中,至少一个-CH2-可经-O-、-S-、-CO-、或-SiH2-取代,至少一个-(CH2)2-可经-CH=CH-或-C≡C-取代,至少一个氢可经氟取代;X由式(I)、式(II)或式(III)所表示:式(I)中,Ra为羟基或碳数1~10的烷基,所述Ra中,至少一个-CH2-可经-O-、-S-、-CO-、或-SiH2-取代,至少一个-(CH2)2-可经-CH=CH-或-C≡C-取代,至少一个氢可经氟取代;式(II)中,Rb及Rc分别独立地为氟、氯或碳数1~10的烷基,所述Rb及Rc中,至少一个-CH2-可经-O-、-S-、-CO-、或-SiH2-取代,至少一个-(CH2)2-可经-CH=CH-或-C≡C-取代,至少一个氢可经氟取代;式(III)中,Q为氧原子、硫原子或碳数1~10的次烷基,所述Q中,至少一个-CH2-可经-O-、-S-、-CO-、或-SiH2-取代,至少一个-(CH2)2-可经-CH=CH-或-C≡C-取代,至少一个氢可经氟取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合物,其中式(1)中,MG1及MG2由式(IV)所表示:式(IV)中,Rd独立地为-CN、-NCS、-C≡C-CN、-SF5、氟、氯或碳数1~20的直链烷基,所述Rd中,至少一个-CH2-可经-O-、-S-、-CO-、或-SiH2-取代,至少一个-(CH2)2-可经-CH=CH-或-C≡C-取代;A1、A2、A3及A4独立地为1,4-亚环己基、1,4-亚苯基、环己烯-1,4-二基、十氢萘-2,6-二基、1,2,3,4-四氢萘-2,6-二基、或萘-2,6-二基,这些环中,一个-CH2-可经-O-、-S-、-CO-、或-SiH2-取代,至少一个-(CH2)2-可经-CH=CH-或-CH=N-取代,而且这些环中,至少一个氢可经氟、氯、-CF3、-CHF2、-CH2F、-OCF3、-OCHF2、或-OCH2F取代;Z1、Z2、Z3、及Z4独立地为单键或碳数1~4的亚烷基,所述Z1、Z2、Z3、及Z4中,至少一个-CH2-可经-O-、-S-、-CO-或-SiH2-取代,而且至少一个-(CH2)2-可经-CH=CH-或-C≡C-取代,至少一个氢可经氟取代;m、n、q及r独立地为0或1,m、n、q、及r的和为2、3或4。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化合物,其中式(IV)中,Rd为氟、氯或碳数1~10的直链烷基、碳数2~10的直链烯基、碳数1~9的直链烷氧基、碳数2~9的直链烷氧基烷基、碳数3~9的直链烯氧基、碳数1~10的直链聚氟烷基、碳数1~9的直链聚氟烷氧基、或碳数2~10的直链聚氟烯基;A1、A2、A3及A4独立地为1,4-亚环己基、1,4-亚苯基、环己烯-1,4-二基、十氢萘-2,6-二基、1,2,3,4-四氢萘-2,6-二基、或萘-2,6-二基,这些环中,至少一个氢可经氟、氯、-CF3或-CHF2取代;Z1、Z2、及Z4独立地为单键、-(CH2)2-、-COO-、-OCO-、-CH2O-、-OCH2-、-CF2O-、-OCF2-、-CH=CH-、-CF=CF-、-C≡C-、-CH2CO-、-COCH2-、-CH2SiH2-、-SiH2CH2-、-(CH2)2COO-、-OCO(CH2)2-、-(CH2)2CF2O-、-OCF2(CH2)2-、-(CH2)3O-、-O(CH2)3-或-(CH2)4-。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化合物,其中式(1)中,Za及Zb独立地为单键、-COO-、-OCO-、-CH2O-、-OCH2-、-CF2O-、-OCF2-、-CH=CH-、-CF=CF-、-C≡C-、-CH2CO-、-COCH2-、-CH2SiH2-或-SiH2CH2-;式(sp-1)中,α为碳数1~10的直链亚烷基,所述α中,至少一个-(CH2)2-可经-CH=CH-或-C≡C-取代,至少一个氢可经氟取代;式(I)中,Ra为羟基或碳数1~5的烷基、碳数2~5的烯基、碳数1~4的烷氧基、碳数2~4的烷氧基烷基、碳数3~4的烯氧基、碳数1~5的聚氟烷基、碳数1~4的聚氟烷氧基、或碳数2~5的聚氟烯基;式(II)中,Rb及Rc分别独立地为氟、碳数1~5的烷基、碳数2~5的烯基、碳数1~4的烷氧基、碳数2~4的烷氧基烷基、碳数3~4的烯氧基、碳数1~5的聚氟烷基、碳数1~4的聚氟烷氧基、或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泽田道子笹田康幸
申请(专利权)人:捷恩智株式会社捷恩智石油化学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