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以生物质材料为主体的瘠薄地植被恢复复合制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510680 阅读:1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6-04 04:0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以生物质材料为主体的瘠薄地植被恢复复合制剂,包括以下六种组份,按每100平方米用量的添加量分别为:生物质高分子材料:15~50kg;微生物肥料:活菌数大于108个;复合肥料:1.5~10kg;气硬性矿物材料:0~50kg;磷酸盐缓冲体系(pH6.5~8.0):0~6kg;增色材料:0~50kg。制作的土壤结皮具有吸湿保水、抗蒸发、抗雨水冲蚀、抗风蚀、提高地表温度促进植物萌发生长并延长植物生长期的作用。施工完成结皮形成后表面不需覆盖物,不用后期浇水,可在一个生长季内在目的地表形成较高盖度植被。应用于公路边坡、工程弃土边坡、矿山迹地、退耕地、荒漠化土地等瘠薄土地植被恢复和水土保持领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以生物质材料为主体的瘠薄地植被恢复复合制剂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以几种生物质材料为主体的复合制剂,尤其涉及一种以生物质材料为主体的瘠薄地植被恢复复合制剂。
技术介绍
瘠薄土地分布范围很广,但由于其缺少植物生长所需的养料、水分,植物难以生长,对人类生存环境产生严重的影响。所以,瘠薄地植被恢复工作对于改善人类生存环境有重要的意义。目前市场上采用的比较先进的瘠薄地植被恢复方法主要有纤维土绿化工法(Fiber-soilGreeningMethod)、高次团粒SF绿化工法(SoilFlockGreeningmethod)、连续纤维绿化工法(TG绿化工法)。这三种工法都是结合液压喷播技术(hydroseeding或hydraulicmulching)发展起来的厚层基材喷射工法。另外,植被型多孔混凝土处于研究阶段,由于成本较高尚难实际应用。上述方法总体来说有以下缺陷:①施工成本高,且后期植被养护工作量大,养护成本也高;②较少考虑使用当地原生植物种群,而采用惯用的植物种类,环境适应性略差;③部分客土及相关施工材料的生态安全性和易得性欠佳。因此,目前常用的快速植被恢复技术,推广应用于大面积瘠薄地进行植被恢复而言成本较高,环境适应性一般。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以生物质材料为主体的瘠薄地植被恢复复合制剂。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专利技术的以生物质材料为主体的瘠薄地植被恢复复合制剂,包括以下三种必备组份,按每100平方米用量的添加量分别为:生物质高分子材料:15~50kg;微生物肥料:活菌数大于108个;复合肥料:1.5~10kg;还包括以下三种选用组份,按每100平方米用量的添加量分别为:气硬性矿物材料:0~50kg;磷酸盐缓冲体系(pH6.5~8.0):0~6kg;增色材料:0~50kg。由上述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以生物质材料为主体的瘠薄地植被恢复复合制剂,制作的土壤结皮具有吸湿保水、抗蒸发、抗雨水冲蚀、抗风蚀、提高地表温度促进植物萌发生长并延长植物生长期的作用。施工完成结皮形成后表面不需覆盖物,不用后期浇水,可在一个生长季内在目的地表形成较高盖度植被。应用于公路边坡、工程弃土边坡、矿山迹地、退耕地、荒漠化土地等瘠薄土地植被恢复和水土保持领域。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本专利技术的以生物质材料为主体的瘠薄地植被恢复复合制剂,其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是:包括以下三种必备组份,按每100平方米用量的添加量分别为:生物质高分子材料:15~50kg;微生物肥料:活菌数大于108个;复合肥料:1.5~10kg;还包括以下三种选用组份,按每100平方米用量的添加量分别为:气硬性矿物材料:0~50kg;磷酸盐缓冲体系(pH6.5~8.0):0~6kg;增色材料:0~50kg。所述的生物质材料包括市售木质素类、纤维素类以及木纤维材料。所述的微生物肥料为以固氮细菌为功能组分的市售微生物肥料。所述的气硬性矿物材料为市售石膏,包括磷石膏、脱硫石膏和天然石膏。所述的有机复合肥料为市售农用复合肥或掺合肥。所述的磷酸盐缓冲体系市售磷酸盐配制。所述的增色材料为市售木炭、竹炭或草木灰以及粉煤灰。上述各组分在室温条件、自然pH条件下进行混合。本专利技术的以生物质材料为主体的瘠薄地植被恢复复合制剂,克服了现有瘠薄地植被恢复技术不能同时较好兼顾简便、快速、环保、节约和稳定等方面的缺陷,根据瘠薄地缺乏水分和营养物质、自然环境条件恶劣等特点,可广泛应用于荒漠化土地、黄土、红壤等多种瘠薄土质及其坡面植被的恢复。本专利技术主要原料为工业化生物质产品,原料来源广泛,环境友好,性状可控,性能稳定,实际应用中重复性好。使用该类制剂具有施工简便快速,工作量小,通常不需要后期管理,基本可在一个生长季内利用土壤本身的种子库或适宜当地环境生长的植物种子在目的地形成较高盖度植被。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制剂为固体混合物,组成包括:一种或多种市售生物质高分子材料,一种或多种市售固氮微生物肥料,一种或多种市售气硬性矿物材料,复合肥料,磷酸盐缓冲体系及一种或几种增色材料。六种组分与水或固形物混合,喷洒或播撒至待恢复植被的目的地表后,可直接与目的地表土结合快速形成土壤结皮。制剂各组分在土壤结皮中作用分别为:⑴生物质高分子材料具有抑制土壤中水分向地表的迁移,起到保水作用。⑵增色材料可使地表颜色加深,有利于吸收太阳辐射热能,提高地表温度。⑶气硬性矿物材料可增加结皮的硬度,提高结皮的强度,防止风蚀。⑷微生物肥料为植物生长提供氮源营养。⑸复合肥料为植物生长提供营养物质⑹磷酸盐缓冲体系用于调节土壤pH值,适合植物生长,并为植物生长提供矿物离子。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微生物肥料为生物质高分子材料为市售木质素类、纤维素类以及木纤维类,以固氮细菌为功能组分的市售微生物肥料,气硬性矿物材料为市售石膏(包括磷石膏、脱硫石膏和天然石膏),复合肥料为市售农用复合肥或掺合肥,磷酸盐缓冲体系为市售磷酸盐配制,增色材料为市售木炭、竹炭或草木灰以及粉煤灰等。采用本专利技术制作的土壤结皮具有吸湿保水、抗蒸发、抗雨水冲蚀、抗风蚀、提高地表温度促进植物萌发生长并延长植物生长期的作用。施工完成结皮形成后表面不需覆盖物,不用后期浇水,可在一个生长季内在目的地表形成较高盖度植被。具体实施例:实施例1:六种组分均为固形物,单独存放,施工时混合。五种组分的添加量(每100平方米用量)分别为:⑴生物质高分子材料:15~50kg⑵微生物肥料:活菌数大于108个⑶气硬性矿物材料:0~50kg⑷复合肥料:1.5~10kg⑸磷酸盐缓冲体系(pH6.5~8.0):0~6kg⑹增色材料:0~50kg实施例2:六种组分按比例添加,混合均匀,装袋,成品为固形物。五种组分的添加量(每100平方米用量)分别为:⑴生物质高分子材料:15~50kg⑵微生物肥料:活菌数大于108个⑶气硬性矿物材料:0~50kg⑷复合肥料:1.5~10kg⑸磷酸盐缓冲体系(pH6.5~8.0):0~6kg⑹增色材料:0~50kg实施例3:各组分按比例添加,混合均匀,分A和B两部分分装,两部分均为固形物。按每100平方米用量,A部分组成为:⑴生物质高分子材料:15~50kg⑵微生物肥料:活菌数大于108个⑶气硬性矿物材料:0~50kg⑷复合肥料:1.5~10kg⑸增色材料:0~50kgB部分为磷酸盐缓冲体系(pH6.5~8.0),每100平方米用量为0~6kg。本专利技术所使用的生物质高分子材料均可在短期内降解,并可作为养分同复合肥料被植物利用,微生物肥料可为植物生长提供氮源营养,气硬性矿物材料可为土壤提供矿物离子,磷酸盐缓冲体系可调节土壤pH值,并可为植物生长所利用,增色材料为市售木炭、竹炭或草木灰以及粉煤灰等,有利于吸收太阳辐射热能,提高地表温度,延长植物生长期。所有材料都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专利技术披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以生物质材料为主体的瘠薄地植被恢复复合制剂,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三种必备组份,按每100平方米用量的添加量分别为:生物质高分子材料:15~50kg;微生物肥料:活菌数大于108个;复合肥料:1.5~10kg;还包括以下三种选用组份,按每100平方米用量的添加量分别为:气硬性矿物材料:0~50kg;磷酸盐缓冲体系(pH6.5~8.0):0~6kg;增色材料:0~50kg。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以生物质材料为主体的瘠薄地植被恢复复合制剂,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三种必备组份,按每100平方米用量的添加量分别为:生物质高分子材料:15~50kg;微生物肥料:活菌数大于108个;复合肥料:1.5~10kg;还包括以下三种选用组份,按每100平方米用量的添加量分别为:气硬性矿物材料:0~50kg;磷酸盐缓冲体系(pH6.5~8.0):0~6kg;增色材料:0~50kg。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以生物质材料为主体的瘠薄地植被恢复复合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生物质材料包括市售木质素类、纤维素类以及木纤维材料。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以生物质材料为主体的瘠薄地植被恢复复合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微生物肥料为以固氮细菌为功能组分的市售微生物肥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瑞君曹远博王百田魏婷婷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林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