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为杆状元件构建支撑基座的成套部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704538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02 18:1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成套部件(100),该成套部件用于为杆状元件(2)构建支撑基座(1),其中成套部件(100)包括至少三个大体上L形的元件(3),每个L形的元件(3)布置有直立部分(3A)和支脚部分(3C),直立部分沿杆状元件(2)的主体部分(101)在平行于杆状元件(2)的纵向轴线(z)的方向上延伸,支脚部分从杆状元件(2)的最下部部分(102)向外延伸,其中成套部件(100)还包括第一保持装置,第一保持装置用于邻近杆状元件(2)的最下部部分(102)保持每个L形的元件(3)的大体上直角的部分(3B)。

A set of components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a supporting base for a bar element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kit of parts (100), the complete set of components for the rod element (2) to construct the support base (1), the complete component (100) comprises at least three components in L shape (3), each of the L shaped element (3) arranged upright part (3A) and a leg portion (3C), the vertical part along the rod element (2) the main part (101) in parallel to the rod element (2) of the longitudinal axis (z) extending direction, a leg portion from the rod element (2) and the lower portion (102) extends outward, which sets part (100) also includes a first holding device, first retaining device for adjacent rod-shaped element (2) and the lower part (102) to keep each L shaped element (3) generally rectangular part (3B).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用于为杆状元件构建支撑基座的成套部件专利
本专利技术涉及用于构建支撑基座的组件的
,特别涉及用于杆状元件的支撑基座。专利技术背景用于杆状元件(例如,花园伞或圣诞树)的典型支撑基座以各种方式制作,但所有的支撑基座具有共同的缺点,即不能适应任何尺寸的伞/树状物和/或不能够保持伞/树状物直立。此外,大多数已知的解决方案是已经组装好的,这使得其难以运输和储存。因此,在用于为杆状元件构建支撑基座的组件的
中,需要克服现有技术水平的解决方案的上述缺点。本专利技术的多个方面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是提供对现有技术水平的改进。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是通过提供解决方案来解决现有技术的上述缺点,该解决方案适用于任何尺寸的杆状元件,该解决方案使杆状元件稳定地保持直立,该解决方案易于运输,并且该解决方案的组装和储存是简单快速的。因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杆支撑基座的多功能解决方案,该解决方案通过其包含非常少的部件的结构,在使用时提供了优异的支撑性能,并且在不使用时可以被拆卸并且占用非常小的储存空间。在本专利技术的提出的实施方案中,包括本专利技术的基本原理的各种构造可以被修改,使得跨越所有类型的杆,从简单的小旗杆(不具有上部环的本专利技术)到经受相当大的水平力的较大的杆,即遮阳伞、较大的桅杆等(包括上部环,上部环朝向杆夹持L形的构件的远端端部)。专利技术描述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方面通过用于为杆状元件构建支撑基座的成套部件来实现,其中该成套部件包括至少三个大体上L形的元件,每个L形的元件具有三个一体的节段;直立部分适合于沿杆状元件的主体部分在与杆状元件的纵向轴线(z)平行的方向上延伸,并且支脚部分通过直角部分连接到所述直立部分,使得所述支脚部分在使用时从杆状元件的最下部部分向外延伸,其中,该成套部件还包括用于保持每个L形的元件并将每个L形的元件推向杆状元件的第一保持装置。当构建支撑基座时,L形的元件与杆状元件的主体部分接触。因此,支撑基座可以围绕杆状元件构建,从而能够适应任何尺寸的杆状元件。此外,使L形的元件的直角部分保持靠近杆状元件以向杆状元件提供较大的基座,从而可以使杆状元件能够稳定地保持直立。事实上,由于较大的基座,相对于其中L形的元件被松动地保持或距杆状元件一定距离地被保持的解决方案,L形的元件对杆状元件施加更强的相反的力。最后,支撑基座是可更容易运输的,因为支撑基座由数个部件组成,该数个部件与固定的大型支撑基座相比,可以更加巧妙地包装。在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有利的实施方案中,具有中心部分(例如,圆形板、三角形板等)的基座元件被提供,所述基座元件被放置在杆状元件下方(例如,具有中心部分的板,中心部分具有与杆状元件的底部侧面相同的面积),基座元件包括从基座元件的所述中心部分径向延伸的多个通道(以及,例如,在基座元件的周边处终止),其中每个通道形成为使得容纳L形的元件的直角部分的至少一部分。通过容纳在基座元件的通道中,L形的元件的直角部分被定向在特定方向上,而不是例如被随机地放置在杆状元件周围。这具有更好地平衡支撑基座的优点,而不是例如将反作用力集中在单个方向上。有利地,三个L形的元件以各个L形的元件之间成120度的角度来布置。有利地,四个L形的元件以各个L形的元件之间成90度的角度来布置。通过增加L形的元件的数量,支撑基座更加牢固地平衡,因为与(例如,通过风)在一定方向施加的力相等并相反的力将被一个或更多个L形的元件抵抗。因此,杆状元件将被牢固且稳定地保持直立。在本专利技术的有利实施方案中,每个通道具有向内渐缩的外侧面(inwardly-taperedlateralsides),并且L形的元件的直角部分的每个部分具有横截面,该横截面具有适合于与通道接合的形状和尺寸(例如,梯形横截面,其具有尺寸使得当接合部分插入通道中时,接合部分不从通道滑落,而是在通道内牢固地保持在适当位置中)。通道的向内渐缩的外侧面与接合部分的横截面的组合的协同效应将避免L形的元件的直角部分的部分从通道脱出,而是靠近基座元件的中心部分,即靠近杆状元件的最下部部分牢固地保持在适当位置中。在本专利技术的有利实施方案中,每个通道的至少一个外侧面(例如,一个或两个)包括凸缘(例如,在与基座元件相同的平面中从基座元件的中心部分延伸到基座元件的周边),并且L形的元件的直角部分的每个部分具有开口,开口具有适合于与凸缘接合的形状和尺寸(例如,腔的开口,开口具有与凸缘的横截面匹配的尺寸和与凸缘的长度匹配的深度)。通道中的凸缘与L形的元件的直角部分的部分中的开口的组合的协同效应将使L形的元件的直角部分固定到基座元件,由此避免该直角部分从基座元件脱离,而是靠近杆状元件的最下部部分牢固地保持在适当位置中。此外,凸缘和开口还有助于使L形的元件相对于基座元件保持在其位置中。有利地,基座元件和L形的元件可以是前述两个实施方案的组合。在本专利技术的有利实施方案中,L形的元件的直角部分的部分在下方(例如,在L形的元件的直角部分和支脚部分之间的边界处)设置有切口,该切口在尺寸上对应于基座元件的厚度。因此,支脚部分完全放置在地面上;因此,L形的元件的下侧被完全地支撑,部分地被支撑在基座元件上以及部分地被支撑在地面上。在本专利技术的另外的有利实施方案中,提供了一种基座元件,该基座元件具有待放置在杆状元件下方的中心部分,该基座元件包括多个突出部(例如,成对的平行突出部),该多个突出部从基座元件的所述中心部分径向地延伸(例如,以距彼此90度),其中每个突出部在自由端部处包括紧固装置的第一元件,第一元件用于与紧固装置的第二元件接合,所述第二元件布置在每个L形的元件的直角部分处。由于在基座元件处设置第一元件,以及在L形的元件的直角部分处设置第二元件,所以直角部分靠近杆状元件的最下部部分被保持。有利地,第一元件是孔眼(例如,由一对突出部中的两个突出部和在两个突出部的自由端部处横向地附接的柱之间的孔形成),并且第二元件是钩。钩与孔眼接合,使得直角部分邻近杆状元件的最下部部分被保持。有利地,第一元件是垂直于由基座元件界定的平面延伸的圆柱形的元件,并且第二元件是适合于容纳所述圆柱形的元件的开口。例如,基座元件可以具有十字形,并且可以在每个自由端部处包括实心的或中空的圆柱形的元件。通过将圆柱形的元件插入开口中,直角部分靠近杆状元件的最下部部分被保持。有利地,圆柱形的元件和开口具有匹配的螺纹部分。由此,圆柱形的元件可以拧入到开口中。有利地,开口是孔,并且圆柱形的元件具有螺纹部分,其中螺母用于通过将螺母拧到圆柱形的元件上而将直角部分紧固到基座元件。有利地,开口具有形状和尺寸使得圆柱形的元件可以被压配合到开口中或恰好吻合到(clickedinto)开口中。因此,可以避免圆柱形的元件和开口处的螺纹部分以及螺母。有利地,每个圆柱形的元件沿基座元件的每个突出部是可调节的。因此,基座元件以及因此的支撑基座能够适应任何尺寸的杆状元件。有利地,第一元件和第二元件是匹配的孔,其中第三元件(例如,包括螺栓和螺母)用于将基座元件的突出部紧固到L形的元件的直角部分。在本专利技术的有利实施方案中,第一保持装置是第一环构件,该第一环构件适合于围绕L形的元件的直角部分并邻近杆状元件的最下部部分保持L形的元件的直角部分。有利地,第一环构件还可以与上述第一保持装置组合地使用。有利地,第一环构件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用于为杆状元件构建支撑基座的成套部件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构建支撑基座(1)的成套部件(100),所述支撑基座(1)用于在使用时支撑处于直立位置中的杆状元件(2),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套部件(100)包括至少三个大体上L形的元件(3),每个L形的元件(3)具有三个一体的节段;直立部分(3A)适合于沿所述杆状元件(2)的主体部分(101)在与所述杆状元件(2)的纵向轴线(z)平行的方向上延伸,并且支脚部分(3C)通过直角部分(3B)连接到所述直立部分,使得所述支脚部分(3C)在使用时从所述杆状元件(2)的最下部部分(102)向外延伸,其中,所述成套部件(100)还包括用于保持每个L形的元件(3)并将每个L形的元件(3)推向所述杆状元件的第一保持装置(18、36)。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5.01.13 DK PA201570011;2015.06.10 DK PA201570351.一种用于构建支撑基座(1)的成套部件(100),所述支撑基座(1)用于在使用时支撑处于直立位置中的杆状元件(2),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套部件(100)包括至少三个大体上L形的元件(3),每个L形的元件(3)具有三个一体的节段;直立部分(3A)适合于沿所述杆状元件(2)的主体部分(101)在与所述杆状元件(2)的纵向轴线(z)平行的方向上延伸,并且支脚部分(3C)通过直角部分(3B)连接到所述直立部分,使得所述支脚部分(3C)在使用时从所述杆状元件(2)的最下部部分(102)向外延伸,其中,所述成套部件(100)还包括用于保持每个L形的元件(3)并将每个L形的元件(3)推向所述杆状元件的第一保持装置(18、3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套部件(100),其特征在于,基座元件(4)被提供,所述基座元件(4)具有待放置在所述杆状元件(2)下方的中心部分(6),所述基座元件(4)包括多个通道(5),所述多个通道(5)从所述基座元件(4)的所述中心部分(6)径向延伸,其中每个通道(5)被形成为使得容纳L形的元件(3)的所述直角部分(3B)的至少一部分。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成套部件(100),其特征在于,每个通道(5)具有向内渐缩的外侧面(7),并且L形的元件(3)的所述直角部分(3B)的每个部分具有横截面,所述横截面具有适合于与所述通道(5)接合的形状和尺寸。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套部件(100),其特征在于,基座元件(4)被提供,所述基座元件(4)具有待放置在所述杆状元件(2)下方的中心部分(6),所述基座元件(4)包括多个突出部(12),所述多个突出部(12)从所述基座元件(4)的所述中心部分(6)径向延伸,其中每个突出部(12)在自由端部处包括紧固装置的第一元件,所述第一元件用于与所述紧固装置的第二元件接合,所述第二元件布置在每个L形的元件(3)的所述直角部分(3B)处。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套部件(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保持装置是第一环构件(17),所述第一环构件(17)适合于围绕所述L形的元件(3)的所述直角部分(3B)并且使所述L形的元件(3)的所述直角部分(3B)保持靠近所述杆状元件(2)。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成套部件(100),其特征在于,每个L形的元件(3)的每个直立部分(3A)朝向所述直立部分(3A)的自由端部逐渐渐缩。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套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L形的元件具有第一侧面和相对的第二侧面,所述第一侧面适合于接触所述杆状元件,所述第二侧面背离旨在接触所述杆状元件的所述第一侧面,其中所述L形的元件的所述直立部分(3A)从自由远端端部朝向所述直角部分(3B)渐缩,并且其中所述第二侧面设置有锯齿状突起,或脊部,或槽,或齿状物,或倒钩。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套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保持装置是环的形状,其中所述环被设定尺寸以在使用时放置在所述至少三个L形的构件之上,并且其中所述环设置有与L形的元件的数量相对应的多个导引槽,使得每个L形的元件将可滑动地且可释放地由所述导引槽保持。9.根据权利要求7和8所述的成套部件,其中,所述环设置有允许所述环扩大其直径的狭缝,并且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阿恩·弗莱明·詹森
申请(专利权)人:普林希特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丹麦,DK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