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噪耳机以及电子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698286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02 10: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降噪耳机以及电子设备。该耳机包括耳机壳体、主麦克风、降噪麦克风和伸缩部,所述降噪麦克风被设置在所述耳机壳体上,所述主麦克风被设置在所述伸缩部上,所述伸缩部与所述耳机壳体滑动连接,以使所述主麦克风能靠近和远离用户嘴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降噪耳机包括伸缩部和设置在伸缩部上的主麦克风。该耳机实现了主麦克风的伸出和收纳两种状态,以分别适应强噪音环境和弱噪音环境的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降噪耳机以及电子设备
本技术涉及耳机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降噪耳机以及应用了该降噪耳机的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目前无线耳机一般都带有上行降噪功能,上行降噪即通话降噪。例如,在嘈杂环境中打电话时,麦克风接收说话人的语音信号和周围环境的噪声信号,上述两种信号被传递至降噪芯片,通过降噪算法,过滤掉环境噪声信号保证对方仍旧能听到清晰的语音信号。通话降噪功能通常是通过单麦克风/双麦克降噪算法来实现。双麦克降噪算法原理如下:靠近说话人嘴部的麦克风为主麦克风,其主要用于拾取人语音信号;靠近人耳部的麦克风为副麦克风,主要用于拾取噪声和语音信号。语音信号到达主副麦克风的时间由于距离不同其时间差也有不同,降噪算法根据时间差来进行噪声抑制。麦克风阵列降噪性能的好坏有两个关键参数:一是主、副两颗麦克风之间的距离,二是副麦克风阵列连线与要增强的语音声源(例如嘴部)的夹角。主、副麦克风之间的距离大,夹角小,则降噪性能好,反之降噪性能差。由于无线耳机佩戴及产品设计,目前的无线耳机很难在通话降噪性能上有较大突破,主要原因为:1.产品到嘴的距离较远,外耳道口到嘴唇中心的常规距离约为130mm,这也是通常双耳无线耳机麦克风或麦克风阵列中心到嘴唇中心的距离;2.麦克风或麦克风阵列中心几乎是背对着嘴唇中心拾音,且由于佩戴稳固度的要求,麦克风阵列连线与麦克风阵列-嘴唇中心的连线的角度通常较大,超过30度以上。目前的无线耳机尺寸较小,主、副麦克风之间的距离很难满足最小距离要求。受主麦克风尺寸的限制,主麦克风离嘴部较远,通话质量不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降噪耳机的新技术方案。根据本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降噪耳机。该耳机包括耳机壳体、主麦克风、降噪麦克风和伸缩部,所述降噪麦克风被设置在所述耳机壳体上,所述主麦克风被设置在所述伸缩部上,所述伸缩部与所述耳机壳体滑动连接,以使所述主麦克风能靠近和远离用户嘴部。可选地,所述伸缩部被配置为能缩进所述耳机壳体内。可选地,所述主麦克风被设置在所述伸缩部的末端,所述降噪麦克风被设置在所述耳机壳体的顶部。可选地,所述伸缩部被配置为能沿所述降噪麦克风与用户的嘴部的连线滑动。可选地,还包括触发开关,所述触发开关被配置为用于识别所述伸缩部的状态,所述主控芯片根据所述状态选择降噪算法。可选地,还包括用于驱动所述伸缩部的驱动装置。可选地,还包括识别装置,所述识别装置被配置为用于识别所在环境的噪音,并根据所述噪音的大小使所述伸缩部伸出或者缩回。可选地,还包括传感器,所述传感器被设置在所述耳机壳体上,并与所述主控芯片通信连接,所述传感器被配置为与用户的耳部接触,以拾取骨传导的语音信号并将该语音信号发送给所述主控芯片。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该设备包括本技术提供的降噪耳机。本技术的专利技术人发现,在现有技术中,无线耳机的尺寸较小,主、副麦克风之间的距离很难满足最小距离要求。并且受主麦克风尺寸的限制,主麦克风离嘴部较远,通话质量不好。因此,本技术所要实现的技术任务或者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从未想到的或者没有预期到的,故本技术是一种新的技术方案。本技术的降噪耳机包括伸缩部和设置在伸缩部上的主麦克风。该耳机实现了主麦克风的伸出和收纳两种状态,以分别适应强噪音环境和弱噪音环境的使用。此外,提高了降噪耳机的信噪比。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及其优点将会变得清楚。附图说明被结合在说明书中并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示出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并且连同其说明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的原理。图1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伸出状态的降噪耳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收纳状态的降噪耳机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1:耳塞;12:后腔;13:前出音管;15:主麦克风;16:降噪麦克风;17:传感器;24:耳道内侧的皮肤;25:伸缩杆;26:触发开关。具体实施方式现在将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应注意到: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技术的范围。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技术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说明书的一部分。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例子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例子可以具有不同的值。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降噪耳机。例如,该降噪耳机可以是无线耳机或者有线耳机。从佩戴形式上,该降噪耳机可以是入耳式耳机、挂耳式耳机或者头戴式耳机。该降噪耳机包括耳机壳体、主麦克风15、降噪麦克风16和主控芯片。主麦克风15、降噪麦克风16和主控芯片被设置在耳机壳体内。主麦克风15和降噪麦克风16与主控芯片通信连接。主麦克风15用于拾取语音信号,并将该信号发送给主控芯片。主麦克风15不可避免的拾取并发送了噪音信号。降噪麦克风16用于拾取语音信号和周围环境的噪音信号,并将该两种信号发送给主控芯片。主控芯片接收来自主麦克风15和降噪麦克风16的信号,根据降噪算法进行降噪并对语音信号进行加强。主控芯片还用于将降噪处理后的语音信号发送给移动终端,通过移动终端进行播放。例如,发送给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在本技术中,降噪耳机还包括伸缩部。降噪麦克风16被设置在耳机壳体上。主麦克风15被设置在伸缩部上,伸缩部与耳机壳体滑动连接,以使主麦克风15能靠近和远离用户嘴部。该降噪耳机包括收纳状态和伸出状态。在收纳状态时,伸缩部缩回以使主麦克风15远离用户嘴部。这种状态适用于环境噪音较弱的情况下使用降噪耳机。例如,室内、车内等情况。在该状态下,由于用户的语音受环境噪音的干扰小,故不需要将主麦克风15靠近用户嘴部即可拾取语音信号。通过拾取该语音信号,降噪耳机可以得到较高的信噪比。在伸出状态时,伸缩部伸出以使主麦克风15靠近用户嘴部。这种状态适用于噪音较大的环境中,例如,酒吧、农贸市场、机械加工厂等情况。由于伸缩部的伸出使得主麦克风15靠近用户嘴部,故提高了主麦克风15的指向性,使得噪音对语音信号的影响减小。在用户发出语音时,主麦克风15能够更准确的进行拾取,提高了降噪耳机的信噪比。该降噪耳机,在收纳状态下,由于环境噪音较小,主控芯片采用的第一降噪算法应根据弱噪音进行设置。在伸出状态下,由于环境噪音较大,主控芯片采用的第二降噪算法应根据强噪音进行设置。即在收纳和伸出两个状态下,分别采用不同的降噪算法以达到合理的降噪。降噪算法为本领域的常规技术手段,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第一、第二降噪算法的选择,在此不作详细说明。图1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伸出状态的降噪耳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收纳状态的降噪耳机的结构示意图。在该实施例中,降噪耳机为入耳式无线耳机。耳机壳体为耳塞11。耳塞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降噪耳机以及电子设备

【技术保护点】
一种降噪耳机,其特征在于,包括耳机壳体、主麦克风(15)、降噪麦克风(16)和伸缩部,所述降噪麦克风(16)被设置在所述耳机壳体上,所述主麦克风(15)被设置在所述伸缩部上,所述伸缩部与所述耳机壳体滑动连接,以使所述主麦克风(15)能靠近和远离用户嘴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降噪耳机,其特征在于,包括耳机壳体、主麦克风(15)、降噪麦克风(16)和伸缩部,所述降噪麦克风(16)被设置在所述耳机壳体上,所述主麦克风(15)被设置在所述伸缩部上,所述伸缩部与所述耳机壳体滑动连接,以使所述主麦克风(15)能靠近和远离用户嘴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降噪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部被配置为能缩进所述耳机壳体内。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降噪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麦克风(15)被设置在所述伸缩部的末端,所述降噪麦克风(16)被设置在所述耳机壳体的顶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降噪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部被配置为能沿所述降噪麦克风(16)与用户的嘴部的连线滑动。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降噪耳机,其特征在于,还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燕鹏谢萍
申请(专利权)人: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