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许凯专利>正文

逃生通道及楼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695961 阅读:1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02 08:5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逃生通道及楼房,涉及逃生装置的领域,逃生通道包括:竖向通道,竖向通道包括沿竖向间隔设置的多个平台,沿竖直方向,平台上设置有连通通道,且任意相邻两个连通通道在竖向上不重合;平台上设置有层降器,层降器包括层降座和驱动机构,驱动机构带动层降座沿连通通道长度方向运动。当火灾发生时,逃生者可以到达平台上,然后乘坐层降座从所在层到达下一层的平台上,逃生者移动到本层的层降座上,这样逐层的逃离楼房,因为任意相邻两个连通通道在竖向上不重合,所以相邻两个平台之间的层降器互不影响,逃生更加有序,并且更加的快速,因为层降座的存在可以节省体力,及使一人或多人包括行动不便的人同时乘坐下降楼层及时逃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逃生通道及楼房
本专利技术属于逃生装置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逃生通道及楼房。
技术介绍
随着建筑技术的逐步提高,建筑物的高度也越来越高,电梯则以其方便、快捷、省力的特点成为了高层建筑中主要的垂直交通工具。但是在遇到地震、火灾等紧急情况的时候,电梯很有可能因为停电或者故障无法正常运转,这时受困者通常就会选择从楼梯逃生。楼梯作为建筑物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并没有因为电梯的出现而被淘汰,每个建筑物都会至少设置一个楼梯,只是其地位从之前的主要交通通道转变成了逃生通道。当出现紧急状况时,大量受困者选择从楼梯逃生,但高楼楼梯层数多,受困者需要花费很多的时间才能逃出建筑物,而且受困人员在紧急情况下,容易出现惊慌失措,下楼的过程中会发生太多状况,比如楼高累倒、烟多呛倒、水多滑倒、人多挤倒等,甚至会出现大规模的踩踏事件。使用楼梯作为主要的逃生通道存在以下问题:一方面,遇到紧急状况,住在高层建筑物中的受困者通过下楼梯的方式很难快速逃离建筑物,留在建筑物中的时间越久,受到危险的可能性就越大;另一方面,受困者在惊慌的状态下,下楼梯的过程容易发生踩踏事件,对受困者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逃生通道及楼房,以缓解了现有的建筑物中遇到灾情发生时楼梯逃生速度慢,容易发生踩踏、被烟熏火燎等二次伤害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逃生通道,包括:竖向通道,所述竖向通道包括沿竖向间隔设置的多个平台,沿竖直方向,所述平台上设置有连通通道,且任意相邻两个连通通道在竖向上不重合;所述平台上设置有层降器,所述层降器包括层降座和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用于带动所述层降座沿所述连通通道长度方向运动。进一步的,沿所述连通通道长度方向设置有导向杆,且所述导向杆贯穿所述层降座,以使所述层降座沿所述导向杆运动,用于固定层降座的垂直升降运动。进一步的,所述平台上设置有缓冲机构,所述缓冲机构与其对应的所述层降座在同一竖直方向上,所述缓冲机构用于防止所述层降座与所述平台碰撞。进一步的,所述层降器包括联动绳、配重件和刹车机构,所述联动绳一端与所述层降座连接,另一端与所述配重件连接;所述刹车机构用于控制所述层降座的下降速度。进一步的,所述竖向通道的顶端设置有与外界连通的通风口,所述平台上设置有导风口。进一步的,所述逃生通道包括横向通道,所述横向通道与所述竖向通道连通,所述横向通道的数量与所述平台的数量相同,且一一对应;所述横向通道包括水幕区域,所述水幕区域的上部设置有水雾喷射装置,所述水雾喷射装置向下喷出水雾,形成水幕。进一步的,所述横向通道内设置有格栅门,所述格栅门包括沿竖向设置有多条弹性带,且任意相邻两条弹性带错位排列,用于阻止烟雾经过所述格栅门。进一步的,所述逃生通道包括倾斜通道,所述倾斜通道的数量为多个;所述倾斜通道倾斜设置,所述斜向通道一端与横向通道的出口连接,另一端与平台连接;且同一条斜向通道连接的横向通道和平台中,所述横向通道相对于地面的高度高于所述平台相对于地面的高度。进一步的,所述逃生通道包括防火房间,所述防火房间与所述平台连通,所述防火房间的数量与所述平台的数量相同,且一一对应;所述防火房间与室内连接处、以及所述防火房间与平台的连通处均设置有防火门,用于隔离烟火进入所述防火房间和平台中。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楼房,包括上述的逃生通道。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逃生通道,包括:竖向通道,所述竖向通道包括沿竖向间隔设置的多个平台,沿竖直方向,所述平台上设置有连通通道,连通通道可以将该平台上下空间连通,且任意相邻两个连通通道在竖向上不重合,所述平台上设置有层降器,所述层降器包括层降座和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用于带动所述层降座沿所述连通通道长度上下运动。具体原理如下:当火灾发生时,逃生者可以到达平台上,然后乘坐层降座从所在层到达下一层的平台上,逃生者水平移动到本层的层降座上,这样逐层的逃离楼房,因为任意相邻两个连通通道在竖向上不重合,所以相邻两个平台之间的层降器互不影响,逃生更加有序,并且更加的快速,因为层降座的存在可以使一些行动不便的人及时逃离火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楼房,包括上述的逃生通道。所述逃生通道包括:竖向通道,所述竖向通道包括沿竖向间隔设置的多个平台,沿竖直方向,所述平台上设置有连通通道,连通通道可以将该平台上下空间连通,且任意相邻两个连通通道在竖向上不重合,所述平台上设置有层降器,所述层降器包括层降座和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用于带动所述层降座沿所述连通通道长度上下运动。具体原理如下:当火灾发生时,逃生者可以到达平台上,然后乘坐层降座从所在层到达下一层的平台上,逃生者水平移动到本层的层降座上,这样逐层的逃离楼房,因为任意相邻两个连通通道在竖向上不重合,所以相邻两个平台之间的层降器互不影响,逃生更加有序,并且更加的快速,因为层降座的存在可以使一些行动不便的人及时逃离火场。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逃生通道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提供的逃生通道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提供的逃生通道的横向通道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提供的逃生通道的格栅门的正视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3提供的逃生通道俯视方向的示意图。图标:100-竖向通道;110-平台;111-连通通道;120-层降座;130-导向杆;140-缓冲机构;300-横向通道;310-水幕区域;311-水雾喷射装置;320-格栅门;321-弹性带;330-排烟通道;340-防火门;350-倾斜通道;400-防火房间。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如出现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其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此外,如出现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逃生通道,下面给出多个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逃生通道的结构进行详细描述。实施例1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逃生通道,包括:竖向通道100,所述竖向通道100包括沿竖向间隔设置的多个平台110,沿竖直方向,所述平台110上设置有连通通道111,连通通道111可以将该平台110上下空间连通,且任意相邻两个连通通道111在竖向上不重合,所述平台110上设置有层降器,所述层降器包括层降座120和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用于带动所述层降座120沿所述连通通道111长度上下运动。具体原理如下:当火灾发生时,逃生者可以到达平台110上,然后乘坐层降座120从所在层到达下一层的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逃生通道及楼房

【技术保护点】
一种逃生通道,其特征在于,包括:竖向通道,所述竖向通道包括沿竖向间隔设置的多个平台,沿竖直方向,所述平台上设置有连通通道,且任意相邻两个连通通道在竖向上不重合;所述平台上设置有层降器,所述层降器包括层降座和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用于带动所述层降座沿所述连通通道长度方向运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逃生通道,其特征在于,包括:竖向通道,所述竖向通道包括沿竖向间隔设置的多个平台,沿竖直方向,所述平台上设置有连通通道,且任意相邻两个连通通道在竖向上不重合;所述平台上设置有层降器,所述层降器包括层降座和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用于带动所述层降座沿所述连通通道长度方向运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逃生通道,其特征在于,沿所述连通通道长度方向设置有导向杆,且所述导向杆贯穿所述层降座,以使所述层降座沿所述导向杆运动,用于固定层降座的垂直升降运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逃生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台上设置有缓冲机构,所述缓冲机构与其对应的所述层降座在同一竖直方向上,所述缓冲机构用于防止所述层降座与所述平台碰撞。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逃生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层降器包括联动绳、配重件和刹车机构,所述联动绳一端与所述层降座连接,另一端与所述配重件连接;所述刹车机构用于控制所述层降座的下降速度。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逃生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竖向通道的顶端设置有与外界连通的通风口,所述平台上设置有导风口。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逃生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逃生通道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凯许阳
申请(专利权)人:许凯许阳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