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块化电梯井道施工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031941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19 13:1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发明专利技术一种模块化电梯井道施工工艺,包括构建电梯井道基础,连接模块化电梯井道单体,固定模块化电梯井道单体和架设钢结构连廊,其中混凝土沉箱、模块化电梯井道单体和钢结构连廊采用现场外预制,且模块化电梯井道单体和钢结构连廊交替吊装连接,两模块化电梯井道单体之间对接后通过缀板焊接固定,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对既有建筑进行加建电梯井道具有施工方便、对接快速及节约成本的特点,有效缩短了施工周期,避免了传统施工扰民及环境破坏严重的现象,另外,钢结构连廊替代了传统脚手架的作用,并解决了脚手架拆装费时费力费人工的问题,而且具有安全保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模块化电梯井道施工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梯井道,尤其是一种模块化电梯井道施工工艺。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包括出行便利,而我国目前已经进入人口老龄化阶段,但是建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楼房,一般不少高于7层的住宅且未安装电梯,为此,严重影响人们便利出行,特别是老年人,所述既有建筑加建电梯问题越来越引起民众的关注,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传统的既有建筑增设电梯主要是采用现场施工的砖混结构和钢结构作为电梯井道,土建施工完毕后再安装电梯设备,采用该传统加建方法,其存在施工周期长、现场混乱、噪声大而干扰居民正常生活的缺陷,且破坏了既有建筑周遭环境,甚至还会给居民带来安全隐患。本专利技术即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研究提出。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本一种模块化电梯井道施工工艺,包括构建电梯井道基础,连接模块化电梯井道单体,固定模块化电梯井道单体和架设钢结构连廊,其中混凝土沉箱、模块化电梯井道单体和钢结构连廊采用现场外预制,且模块化电梯井道单体和钢结构连廊交替吊装连接,两模块化电梯井道单体之间对接后通过缀板焊接固定,采用本专利技术对既有建筑进行加建电梯井道具有施工方便、对接快速及节约成本的特点,有效缩短了施工周期,避免了传统施工扰民及环境破坏严重的现象,另外,钢结构连廊替代了传统脚手架的作用,并解决了脚手架拆装费时费力费人工的问题,而且具有安全保障。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一种模块化电梯井道施工工艺,包括如下步骤:A、构建电梯井道基础:在电梯井道施工现场根据设计要求先后进行浇筑桩柱和承台,所述桩柱内的配筋延伸至承台上,并与承台内的配筋连接,所述承台内的配筋部分伸出其上表面;接着,将事先完成预制的混凝土沉箱与承台上表面预留的配筋连接固定,再次浇筑混凝土将承台及混凝土沉箱固定为一体,且在所述混凝土沉箱上预设有地脚螺栓;B、连接模块化电梯井道单体:吊装事先完成预制的模块化电梯井道单体,通过混凝土沉箱之地脚螺栓与模块化电梯井道单体下端连接固定,两模块化电梯井道单体之间通过芯柱导向对接,使得两对接模块化电梯井道单体上端之槽钢与另一模块化电梯井道单体下端之槽钢扣合;C、固定模块化电梯井道单体,相邻两模块化电梯井道单体之间的槽钢沿周向侧面通过缀板焊接固定;D、架设钢结构连廊,对完成对接的模块化电梯井道单体与建筑物之间架设钢结构连廊,并固定,接着交替地吊装并连接安装模块化电梯井道单体与架设钢结构连廊。所述模块化电梯井道单体包括由钢制的竖向方通围成的中空的井道单元,两相邻所述竖向方通上端之间以及下端之间固定连接有槽钢,且所述井道单元上、下端的槽钢的凹槽背向设置,所述井道单元侧面中部且位于相邻两竖向方通之间固定设有横向方通。所述井道单元一侧面且位于槽钢与横向方通对角端之间固定设有斜撑,所述井道单元相对的另一侧面上且位于两竖向方通之间固定设有梁架。所述井道单元一侧面设有两斜撑,且两所述斜撑相互交叉设置。所述梁架包括上梁和下梁,所述上梁和下梁分别位于横向方通上下两侧,且所述上梁与横向方通之间和下梁与槽钢之间沿竖向设有竖梁。所述井道单元侧面嵌设有玻璃幕墙。所述芯柱上段部呈棱锥台结构以用于导向连接,所述芯柱下段部则呈棱柱结构,连接时,所述芯柱下段部固定于模块化电梯井道单体上端,当两模块化电梯井道单体对接时,所述芯柱上段部则导向插入相应模块化电梯井道单体下端。所述钢结构连廊通过螺栓与建筑楼层及模块化电梯井道单体固定连接,且所述钢结构连廊上表面铺设有防滑垫层。与现有技术进行比较,本专利技术一种模块化电梯井道施工工艺,采用施工现场外预制模块化电梯井道单体、钢结构连廊和混凝土沉箱,运输至现场再行连接,同时连接钢结构连廊,减少了传统搭建脚手架工时,具有施工周期短、对接快速、安全可靠和成本低的特点,避免了传统施工扰民及环境破坏严重的现象。【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中模块化电梯井道的主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模块化电梯井道的右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两模块化电梯井道单体对接的主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中两模块化电梯井道单体对接的右视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中两模块化电梯井道单体对接的左视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中两模块化电梯井道单体对接的后视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中两模块化电梯井道单体对接的俯视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中芯柱的主视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中芯柱的俯视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中基础结构的剖视图;图11为本专利技术中基础结构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一种模块化电梯井道施工工艺,如图1和图2所示,为采用本专利技术施工工艺的模块化电梯井道,即采用模块化电梯井道单体连接形成,模块化电梯井道单体实行现场外预制,既提高了现场施工效率,又最大限度地减小场地空间,包括如下步骤:A、构建电梯井道基础:在电梯井道施工现场根据设计要求先后进行浇筑桩柱15和承台16,所述桩柱15内的配筋延伸至承台16上,并与承台16内的配筋连接,所述承台16内的配筋部分伸出其上表面;接着,将事先完成预制的混凝土沉箱17与承台16上表面预留的配筋连接固定,再次浇筑混凝土将承台16及混凝土沉箱17固定为一体,且在所述混凝土沉箱17上预设有地脚螺栓;B、连接模块化电梯井道单体:吊装事先完成预制的模块化电梯井道单体,通过混凝土沉箱17之地脚螺栓与模块化电梯井道单体下端连接固定,两模块化电梯井道单体之间通过芯柱12导向对接,使得两对接模块化电梯井道单体上端之槽钢3与另一模块化电梯井道单体下端之槽钢3扣合;C、固定模块化电梯井道单体,相邻两模块化电梯井道单体之间的槽钢3沿周向侧面通过缀板11焊接固定;D、架设钢结构连廊13,对完成对接的模块化电梯井道单体与建筑物之间架设钢结构连廊13,并固定,接着交替地吊装并连接安装模块化电梯井道单体与架设钢结构连廊13。所述模块化电梯井道单体包括由钢制的竖向方通2围成的中空的井道单元1,两相邻所述竖向方通2上端之间以及下端之间固定连接有槽钢3,且所述井道单元1上、下端的槽钢3的凹槽背向设置,所述井道单元1侧面中部且位于相邻两竖向方通2之间固定设有横向方通4。为了加强井道单元1的连接强度,如图4所示,在所述井道单元1一侧面且位于槽钢3与横向方通4对角端之间固定设有斜撑6,所述井道单元1相对的另一侧面上且位于两竖向方通2之间固定设有梁架5。如图5所示,所述梁架5包括上梁7和下梁8,所述上梁7和下梁8分别位于横向方通4上下两侧,且所述上梁7与横向方通4之间和下梁8与槽钢3之间沿竖向设有竖梁9。为了改善与平衡井道单元1的受力状况,所述井道单元1一侧面设有两斜撑6,且两所述斜撑6相互交叉设置。为了提高安装效率,所述井道单元1侧面嵌设有玻璃幕墙10,为此,可在施工现场外即形成模块化生产,具有设计结构简单,施工方便、对接快速及节约成本的特点。所述芯柱12上段部呈棱锥台结构以用于导向连接,所述芯柱12下段部则呈棱柱结构,连接时,所述芯柱12下段部固定于模块化电梯井道单体上端,当两模块化电梯井道单体对接时,所述芯柱12上段部则导向插入相应模块化电梯井道单体下端。所述钢结构连廊13通过螺栓与建筑楼层及模块化电梯井道单体固定连接,且所述钢结构连廊13上表面铺设有防滑垫层14。在吊装井道单元1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模块化电梯井道施工工艺

【技术保护点】
一种模块化电梯井道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A、构建电梯井道基础:在电梯井道施工现场根据设计要求先后进行浇筑桩柱(15)和承台(16),所述桩柱(15)内的配筋延伸至承台(16)上,并与承台(16)内的配筋连接,所述承台(16)内的配筋部分伸出其上表面;接着,将事先完成预制的混凝土沉箱(17)与承台(16)上表面预留的配筋连接固定,再次浇筑混凝土将承台(16)及混凝土沉箱(17)固定为一体,且在所述混凝土沉箱(17)上预设有地脚螺栓;B、连接模块化电梯井道单体:吊装事先完成预制的模块化电梯井道单体,通过混凝土沉箱(17)之地脚螺栓与模块化电梯井道单体下端连接固定,两模块化电梯井道单体之间通过芯柱(12)导向对接,使得两对接模块化电梯井道单体上端之槽钢(3)与另一模块化电梯井道单体下端之槽钢(3)扣合;C、固定模块化电梯井道单体,相邻两模块化电梯井道单体之间的槽钢(3)沿周向侧面通过缀板(11)焊接固定;D、架设钢结构连廊(13),对完成对接的模块化电梯井道单体与建筑物之间架设钢结构连廊(13),并固定,接着交替地吊装并连接安装模块化电梯井道单体与架设钢结构连廊(1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模块化电梯井道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A、构建电梯井道基础:在电梯井道施工现场根据设计要求先后进行浇筑桩柱(15)和承台(16),所述桩柱(15)内的配筋延伸至承台(16)上,并与承台(16)内的配筋连接,所述承台(16)内的配筋部分伸出其上表面;接着,将事先完成预制的混凝土沉箱(17)与承台(16)上表面预留的配筋连接固定,再次浇筑混凝土将承台(16)及混凝土沉箱(17)固定为一体,且在所述混凝土沉箱(17)上预设有地脚螺栓;B、连接模块化电梯井道单体:吊装事先完成预制的模块化电梯井道单体,通过混凝土沉箱(17)之地脚螺栓与模块化电梯井道单体下端连接固定,两模块化电梯井道单体之间通过芯柱(12)导向对接,使得两对接模块化电梯井道单体上端之槽钢(3)与另一模块化电梯井道单体下端之槽钢(3)扣合;C、固定模块化电梯井道单体,相邻两模块化电梯井道单体之间的槽钢(3)沿周向侧面通过缀板(11)焊接固定;D、架设钢结构连廊(13),对完成对接的模块化电梯井道单体与建筑物之间架设钢结构连廊(13),并固定,接着交替地吊装并连接安装模块化电梯井道单体与架设钢结构连廊(1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模块化电梯井道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块化电梯井道单体包括由钢制的竖向方通(2)围成的中空的井道单元(1),两相邻所述竖向方通(2)上端之间以及下端之间固定连接有槽钢(3),且所述井道单元(1)上、下端的槽钢(3)的凹槽背向设置,所述井道单元(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建伟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易佳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