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炼钢用脱氧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6694334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02 07:5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炼钢用脱氧剂及其制备方法,属于炼钢添加剂制备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炼钢用脱氧剂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30~40份氧化钙、20~30份碳化钙、20~30份氧化镁、10~20份碳酸钡、20~30份炭化料和40~50份产物;本发明专利技术是将氧化钙、碳化钙、氧化镁和硫酸钡粉碎、熔融后置于模具中,压制成型得到铸锭,将铸锭粉碎后与炭化料、产物搅拌混合得到炼钢用脱氧剂。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专利技术炼钢用脱氧剂具有较高的脱氧效率,脱氧效果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炼钢用脱氧剂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炼钢用脱氧剂及其制备方法,属于炼钢添加剂制备

技术介绍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对钢种及其质量要求的日趋提高,钢的冶炼技术由原来的一步法炼钢发展成为二步法炼钢,即分初炼和精炼两个步骤进行。由初炼控制钢水温度和主要元素的含量,由精炼作脱氧除杂合金化处理,以取得预期品种和质量的钢种。在炼钢中,初炼钢水进入精炼炉前需在钢水表面覆盖保温剂,以防止钢水降温和表面氧化,继而进入精炼炉后需进行脱氧与合金化处理,以吸附脱氧产物及钢中的有害杂质,达到净化钢水的目的。钢水的脱氧最终都要采用金属铝,而脱氧产物氧化铝的熔点为2050℃,在钢水中以枝状或针状存在,在钢水冷凝时造成钢中枝状或针状氧化物夹杂,影响了钢材的质量。因此,人们研究开发了一种炼钢用脱氧剂。炼钢用脱氧剂主要有硅钙包芯线,铝线,铝锰铁,钢芯铝,电石和碳化硅等,主要作用是与钢水中溶解的氧反应,主要生成非金属化合物,形成沉淀上浮至渣层中,加以除去即可得纯净的钢水。铝作为脱氧剂对钢液进行沉淀脱氧时,脱氧迅速且成本低,但铝在溶解过程中易上浮到钢液表面,造成脱氧效率低;另外,其脱氧产物氧化铝熔点高,性脆,轧制后易形成具有尖锐棱角的夹杂物,恶化钢的疲劳抗力,缩短钢的使用寿命,同时还会影响钢材的力学性能,降低钢材的高温强度;铝作为炼钢用脱氧剂单独脱氧时易烧损,导致利用率较低。因此,亟待开发一种脱氧效率高的炼钢用脱氧剂具有必要的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铝作为炼钢用脱氧剂使用脱氧效率低的弊端,提供了一种炼钢用脱氧剂及其制备方法。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所述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炼钢用脱氧剂,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30~40份氧化钙、20~30份碳化钙、20~30份氧化镁、10~20份碳酸钡、20~30份炭化料和40~50份产物;所述的炭化料是由以下步骤制备得到的:(1)将稻草粉碎,得到稻草粉末,取1~2kg稻草粉末在260~280℃下干馏60~90min,得到干馏产物,将干馏产物、10~15g粘结料和400~500mL水搅拌混合,得到混合液;(2)将混合液置于模具中,在30~40MPa的压力下压制成型,得到母料,将母料在还原性气体保护下进行炭化1~2h,得到炭化料;所述的产物是由以下步骤制备得到的:将200~300g稻壳粉碎后,得到稻壳粉末,将稻壳粉末、0.8~1.0g氟化钠和5~8g铁粉混合后置于炭化炉中,于氮气保护状态下,在550~650℃预炭化60~90min后,升温至1500~1600℃保温反应1~2h,得到产物。所述的粘结料为聚乙烯醇、十二烷基磺酸钠中的一种或两种。所述的还原性气体为氢气、氨气中的一种或两种。所述的炭化的温度为400~450℃。所述的一种炼钢用脱氧剂的制备方法,具体制备步骤为:(1)将氧化钙、碳化钙、氧化镁和硫酸钡粉碎后进行熔融,得到熔融液,将熔融液过滤后置于模具中,在35~40MPa的压力下压制成型,得到铸锭;(2)将铸锭粉碎后与炭化料、产物加入到搅拌机中,搅拌混合3~5min,即得炼钢用脱氧剂。本专利技术与其他方法相比,有益技术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首先将稻草进行干馏使干馏物中的有机质含量增加,同时干馏物中存在大量含氧官能团,含氧官能团以羟基为主,其次是羧基、醚键,这些反应性较强的官能团易与钢液中的氧发生化学反应,干馏物的孔隙结构复杂,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而且分布着所述含氧官能团,这些官能团具有很强的吸氧能力,在吸附过程中,首先被吸附的氧气与上述反应性较强的官能团在相互碰撞中被活化,形成活化复合物,然后再发生化学反应,高温下生成二氧化碳从钢液中溢出,从而使钢液中的氧含量大大降低;(2)本专利技术以稻壳为原料制备得到碳化硅,碳化硅加入到炉渣中后,由于炼钢过程中的机械冲刷,使碳化硅颗粒表面的二氧化硅薄膜被破坏,从而使碳化硅与钢液接触,被其中的氧化亚铁所氧化,生成一氧化碳气体,从钢液中上浮并溢出,同时碳化硅中的游离炭在高温下与氧化亚铁反应生成一氧化碳,随着钢渣中氧化亚铁含量的减少,钢液中溶解的氧不断向渣中扩散转移,从而达到提高脱氧效率的目的。具体实施方式将稻草加入到粉碎机中粉碎30~40min,得到稻草粉末,取1~2kg稻草粉末加入到干馏釜中,以10~15℃/min的升温速率升温至260~280℃,保温反应60~90min,待干馏釜中的物料随炉冷却至室温,得到干馏产物,将干馏产物、10~15g粘结料和400~500mL水加入到烧杯中,搅拌混合3~5min,得到混合液,将混合液置于模具中,在30~40MPa的压力下压制5~10min,得到母料,将母料置于炭化炉中,并向炭化炉中通入还原性气体,控制还原性气体通入速率为5~10mL/min,于还原性气体保护状态下,在400~450℃保温炭化1~2h,再自然冷却至室温,停止通入还原性气体,得到炭化料,将炭化料置于粉碎机中粉碎,过80~100目筛,得到炭化料粉末,称取200~300g稻壳加入到粉碎机中粉碎30~40min,得到稻壳粉末,将稻壳粉末、0.8~1.0g氟化钠和5~8g铁粉加入到石墨坩埚中,搅拌混合3~5min,得到混合物,将混合物置于炭化炉中,在氮气保护状态下,将炭化炉内的温度以15℃/min的速率升温至550~650℃,保温炭化60~90min后,再升温至1500~1600℃,保温反应1~2h,随后自然冷却至室温,得到产物,最后按重量份数计,取30~40份氧化钙、20~30份碳化钙、20~30份氧化镁、10~20份碳酸钡、20~30份炭化料和40~50份产物,将氧化钙、碳化钙、氧化镁和硫酸钡加入到粉碎机中粉碎40~50min后置于石墨坩埚中,将坩埚置于碳管炉中,在2300~2400℃加热2~3h,得到熔融液,将熔融液过滤后加入模具中,在35~40MPa的压力下压制成型,得到铸锭,将铸锭置于粉碎机中粉碎40~50min,得到铸锭粉末,将铸锭粉末、炭化料和产物加入到搅拌机中,搅拌混合3~5min,即得炼钢用脱氧剂。所述的粘结料为聚乙烯醇、十二烷基磺酸钠中的一种或两种。所述的还原性气体为氢气、氨气中的一种或两种。实例1将稻草加入到粉碎机中30min,得到稻草粉末,取1kg稻草粉末加入到干馏釜中,以10℃/min的升温速率升温至260℃,保温反应60min,待干馏釜中的物料随炉冷却至室温,得到干馏产物,将干馏产物、10g聚乙烯醇和400mL水加入到烧杯中,搅拌混合3min,得到混合液,将混合液置于模具中,在30MPa的压力下压制5min,得到母料,将母料置于炭化炉中,并向炭化炉中通入氢气,控制氢气通入速率为5mL/min,于氢气保护状态下,在400℃保温炭化1h,再自然冷却至室温,停止通入氢气,得到炭化料,将炭化料置于粉碎机中粉碎,过80目筛,得到炭化料粉末,称取200g稻壳加入到粉碎机中粉碎30min,得到稻壳粉末,将稻壳粉末、0.8g氟化钠和5g铁粉加入到石墨坩埚中,搅拌混合3min,得到混合物,将混合物置于炭化炉中,在氮气保护状态下,将炭化炉内的温度以15℃/min的速率升温至550℃,保温炭化60min后,再升温至1500℃,保温反应1h,随后自然冷却至室温,得到产物,最后按重量份数计,取30份氧化钙、20份碳化钙、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炼钢用脱氧剂,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30~40份氧化钙、20~30份碳化钙、20~30份氧化镁、10~20份碳酸钡、20~30份炭化料和40~50份产物;所述的炭化料是由以下步骤制备得到的:(1)将稻草粉碎,得到稻草粉末,取1~2kg稻草粉末在260~280℃下干馏60~90min,得到干馏产物,将干馏产物、10~15g粘结料和400~500mL水搅拌混合,得到混合液;(2)将混合液置于模具中,在30~40MPa的压力下压制成型,得到母料,将母料在还原性气体保护下进行炭化1~2h,得到炭化料;所述的产物是由以下步骤制备得到的:将200~300g稻壳粉碎后,得到稻壳粉末,将稻壳粉末、0.8~1.0g氟化钠和5~8g铁粉混合后置于炭化炉中,于氮气保护状态下,在550~650℃预炭化60~90min后,升温至1500~1600℃保温反应1~2h,得到产物。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炼钢用脱氧剂,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30~40份氧化钙、20~30份碳化钙、20~30份氧化镁、10~20份碳酸钡、20~30份炭化料和40~50份产物;所述的炭化料是由以下步骤制备得到的:(1)将稻草粉碎,得到稻草粉末,取1~2kg稻草粉末在260~280℃下干馏60~90min,得到干馏产物,将干馏产物、10~15g粘结料和400~500mL水搅拌混合,得到混合液;(2)将混合液置于模具中,在30~40MPa的压力下压制成型,得到母料,将母料在还原性气体保护下进行炭化1~2h,得到炭化料;所述的产物是由以下步骤制备得到的:将200~300g稻壳粉碎后,得到稻壳粉末,将稻壳粉末、0.8~1.0g氟化钠和5~8g铁粉混合后置于炭化炉中,于氮气保护状态下,在550~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建国方晓俊宋玲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莱尚纺织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