剥离型水基光学玻璃清洗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693761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02 07:3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剥离型水基光学玻璃清洗剂,由下列重量百分比的原料制备而成:异构醇聚氧乙烯醚:3%~8%,脂肪醇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2%~5%,异构醇聚氧乙烯醚磷酸酯:1%~3%,脂肪酸甲酯聚氧乙烯醚磺酸钠:1%~3%,聚乙撑基聚季铵盐:0.5%~2%,氟碳型表面活性剂:0.2%~1%,助洗剂:5%~10%,金属螯合剂:2%~5%,余量的水。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剥离型水基光学玻璃清洗剂,具有极低的表面张力,润湿效果、渗透性方面的能力突出;具有极低的乳化能力,对油污基本不乳化;剥离型的油污清洗方式,有效降低了对清洗剂内的有效作用组分的消耗,大大提高清洗剂的使用寿命,且大大降低污水处理成本,有利于水基清洗剂的推广应用;同时不含磷、APE等污染水体组分,成分环保且易降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剥离型水基光学玻璃清洗剂
本专利技术属于清洗剂
,具体涉及一种剥离型水基光学玻璃清洗剂。
技术介绍
随着光学电子产业的发展,光学玻璃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因此对在光学玻璃生产制备过程中使用到的清洗剂的需求也日益增大。为满足日益严格的环保要求,市场对清洗剂的清洗性能与环保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光学玻璃清洗剂主要针对LCD屏、ITO玻璃基板、光学镜片、手机玻璃、蓝宝石玻璃等在生产制备过程中残留在玻璃制品表面的研磨剂、金属离子、有机、无机杂质和油污的清洗去除。传统电子清洗行业广泛使用破坏臭氧层物质的ODS类清洗剂,如三氟三氯乙烷(CFC-113)和1,1,1-三氯乙烷等。随着《中国清洗行业ODS整体淘汰计划》的实施,这类清洗剂将逐步被淘汰。清洗行业开始使用其他有机类型清洗剂替代ODS清洗剂,但这类代替清洗剂主要使用的还是有机溶剂,如碳氢清洗剂等,此类物质仍存在安全性不足,不够环保等问题。随着欧盟ROHS法规、REACH、SS-00259等相关环保法规的持续更新,受管控的清洗剂物质越来越多。因此,对环保清洁的新型清洁剂的开发迫在眉睫。正是基于对环保、安全的迫切要求,水基光学玻璃清洗剂应运而生。水基光学玻璃清洗剂是以表面活性剂和助洗剂为主要组分的水溶性清洗剂,可代替传统的有机溶剂用于光学玻璃或其他光学元件在加工生产过程中的清洗。水基清洗剂具有以水代油、节省能源、不危害操作者健康、减少污染、保护环境、使用安全和清洗成本低等一系列优点,近几年来在清洗业迅速发展。然而,相比传统的有机溶剂清洗剂,现有的水基清洗剂在仍存在一定的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清洗能力较弱。由于达不到有机溶剂的极低表面张力作用,现有的水基清洗剂对油污的清洗能力达不到现有工业化快速高效清洗的要求。(二)、现有的清洗剂仍采用传统的乳化、皂化为主的清洗去污方式,通过对油污的皂化或乳化来达到除油的效果,但不论是乳化还是皂化,都是通过对油污的增溶包裹和化学反应达到清洗效果。同时,会对清洗剂内的有效作用物质的消耗很快,使清洗剂的使用时限或寿命受到很大限制,给企业的规模化持续化生产带来很大的不便。(三)、由于经皂化或乳化的油脂分散或溶于清洗后的污水中,很难将其分离出来,导致清洗污水中的有机物等含量很高,难以处理,带来了新的清洗污染问题,大大增加了企业的污水处理成本,限制了水基清洗剂在工业领域的推广应用。例如:中国专利CN101538512B公布了一种水基清洗剂,由表面活性剂、碱性助洗部分、溶剂部分、防腐剂等组分组成。其表面活性剂由AEO-9、TX-10、6501、LAS等组分组成,发泡性适当、去污性能良好,但AEO、TX系列乳化能力强,将油污增溶乳化于水中,大大降低了清洗液的使用寿命,增也加了污水处理成本,且TX-10为难生物降解组分,会对水体造成持续的污染。中国专利CN105002007A公布了一种环保型光学玻璃水基清洗剂,主要由非离子表面活性剂、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洗涤助剂、缓蚀剂、渗透剂和去离子水混合而成,但使用的表面活性剂仍存在乳化力过强,大量油污乳化于水中,产生二次清洗污染的问题。因此,有必要研发一种新型的水基光学玻璃清洗剂,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剥离型水基光学玻璃清洗剂,完全不同于现有技术中以乳化、皂化为主要的清洗方式,以“roll-up”卷曲剥离油污的剥离型清洗方式,实现清洗效率高,降低清洗液中清洗剂的消耗,延长清洗液的使用寿命的优异效果,同时能够避免过多乳化带来的二次清洗污染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剥离型水基光学玻璃清洗剂,由下列重量百分比的原料制备而成: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异构醇聚氧乙烯醚的碳链长度为C8~11,乙氧基数量n=7~9。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脂肪醇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碳链长度为C8~11,环氧乙烷(EO)与环氧丙烷(PO)之比EO:PO为6:4~7:3。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异构醇聚氧乙烯醚磷酸酯中,异构醇的碳原子数为C8~11。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异构醇聚氧乙烯醚磷酸酯中,异构醇为异辛醇或异构十醇。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聚乙撑基聚季铵盐为超支化Gemini阳离子型季铵盐。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超支化Gemini阳离子型季铵盐选自聚乙氧基十二烷基二甲基氯化铵聚季铵盐、聚乙氧基双十烷基甲基氯化铵聚季铵盐、聚丙酸戊醇酯双十二烷基二甲基氯化铵聚季铵盐、聚乙烯基双松香基氯化铵聚季铵盐中的一种或多种。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助洗剂为柠檬酸钠、偏硅酸钠或有机胺中的一种或多种。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金属螯合剂为EDTA系列或葡萄糖酸钠。本专利技术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供上述剥离型水基光学玻璃清洗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配方量的助洗剂及金属螯合剂加入水中,搅拌溶解,形成均匀的溶液;2)、将配方量的异构醇聚氧乙烯醚磷酸酯、异构醇聚氧乙烯醚、脂肪醇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脂肪酸甲酯聚氧乙烯醚磺酸钠、聚乙撑基聚季铵盐、氟碳型表面活性剂依次加入步骤1)得到的溶液中,当第一种成分搅拌完全溶解后,再加入下一种成分,直至全部搅拌溶解,得到均匀的溶液;3)、将步骤2)得到的溶液进行老化、过滤,即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一)、极低的表面张力。传统的清洗剂的表面张力在30mN/m,本专利技术通过对表面活性组分的优化,有效的降低了清洗剂的表面张力至20mN/m以下,使本专利技术清洗剂在润湿效果、渗透性方面的能力突出。(二)、极低的乳化能力。本专利技术的清洗剂通过对表面活性剂结构的分析,筛选具有一定憎油结构的表面活性剂作为清洗剂组分,有效降低了表面活性剂对油污的乳化效果,达到对油污的基本不乳化。(三)、剥离型的油污清洗方式。不同于传统的乳化、皂化为主的清洗去污方式,本专利技术的清洗剂由于具有极低的表面张力和乳化能力,通过低表面张力清洗液的快速润湿渗透,低乳化效果的分离,形成了卷曲剥离油污的清洗方式,有效降低了对清洗剂内的有效作用组分的消耗,大大提高清洗剂的使用寿命。(四)、本专利技术的清洗剂通过剥离型的清洗方式将油污聚集于清洗液的表面,大大降低了被乳化至清洗液中的油污量,清洗液表面的油污便于统一收集,大大降低了污水处理成本,有利于水基清洗剂的推广应。(五)、本专利技术的清洗剂不含磷、烷基酚乙氧基化合物(APE)等污染水体组分,成分环保且易降解。完全不同于现有技术中以乳化、皂化为主要的清洗方式,本专利技术的剥离型水基光学玻璃清洗剂,具有极低的乳化效果和很强的渗透能力,其以卷曲剥离油污的剥离型清洗方式,实现清洗效率高,降低清洗液中清洗剂的消耗,延长清洗液的使用寿命的优异效果,同时能够避免过多乳化带来的二次清洗污染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7中清洗效果试验所采用的试片。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说明。应理解,以下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而非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下列实施例中,涉及的各组分均为市售产品。其中:异构醇聚氧乙烯醚选自:异辛醇聚氧乙烯醚-7、异构十醇聚氧乙烯醚-7、异辛醇聚氧乙烯醚-8、异构十一醇聚氧乙烯醚-9,其中碳链长度为C8~11,乙氧基(EO)数量n=7~9。脂肪醇聚氧乙烯醚聚氧丙烯醚选自:辛醇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EO:PO=6:4)、壬基醇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EO:PO=7:3)、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剥离型水基光学玻璃清洗剂

【技术保护点】
剥离型水基光学玻璃清洗剂,其特征在于,由下列重量百分比的原料制备而成:

【技术特征摘要】
1.剥离型水基光学玻璃清洗剂,其特征在于,由下列重量百分比的原料制备而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剥离型水基光学玻璃清洗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异构醇聚氧乙烯醚的碳链长度为C8~11,乙氧基数量n=7~9。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剥离型水基光学玻璃清洗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脂肪醇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碳链长度为C8~11,环氧乙烷与环氧丙烷之比为6:4~7:3。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剥离型水基光学玻璃清洗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异构醇聚氧乙烯醚磷酸酯中,异构醇的碳原子数为C8~11。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剥离型水基光学玻璃清洗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异构醇聚氧乙烯醚磷酸酯中,异构醇为异辛醇或异构十醇。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剥离型水基光学玻璃清洗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聚乙撑基聚季铵盐为超支化Gemini阳离子型季铵盐。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剥离型水基光学玻璃清洗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超支化Gemini阳离子型季铵盐选自聚乙氧基十二烷基二甲基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宇朱广东陈占熊俊超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宇昂水性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