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板材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6690588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02 05:4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建筑垃圾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复合板材及其制备方法,包括芯材,按照重量份数分,芯材的物质组成为:建筑垃圾骨料100份,树脂胶液20-30份,有机溶剂30-40份,增强纤维0.1-1份,硅烷偶联剂2.2-2.5份,发泡剂3.5-4份,强碱激发剂8-10份;建筑垃圾骨料由粒径分别为200目、100目和80目的建筑垃圾再生细粉以重量比为1:2:2混合而成。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用建筑垃圾制备的复合板材以建筑垃圾骨料为原料,回收再利用了建筑垃圾骨料,实现了资源的循环再利用,选用合适的建筑垃圾骨料配比以及合适的助剂,得到的复合板材具有高强度、轻质量、防水、耐腐蚀的特点。制备该复合板材的成型工艺简单,生产成本低廉,能够被广泛地推广利用。

Composite sheet and its preparation method

The present invention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construction waste treatment, in particular relates to a composite material and a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of, which comprises a core material, according to the weight number, material group core material: building rubbish aggregate 100, resin glue 20 - 30, 30 - 40 organic solvent, 0.1 to 1 parts of reinforced fiber silane coupling agent, 2.2 - 2.5, 3.5 - 4 foaming agent, alkali activator 8 - 10; building rubbish aggregate by particle size was 200 mesh, 100 mesh and 80 to construction waste recycled fine powder in the weight ratio and 1:2:2. Composite board for construction waste preparation provided by the invention to building rubbish aggregate as raw materials, recycling of construction waste aggregate, realize resource recycling, appropriate choice of building rubbish aggregate ratio and appropriate additives, the composite material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high strength, light weight, waterproof, corrosion resistance. The preparation process of the composite sheet is simple, the production cost is low, and it can be widely us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复合板材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垃圾处理
,尤其是涉及一种用建筑垃圾制备的复合板材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建设进程的不断推进,建筑垃圾的产生也与日俱增。建筑垃圾处理的理念,是将建筑垃圾视为资源,摒弃传统的“废弃物”思想,通过对建筑垃圾的资源化处理使其变废为宝,在解决建筑垃圾对环境污染的同时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建筑垃圾指人们在从事拆迁、建设、装修、修缮等建筑业的生产活动中产生的渣土、废旧混凝土、废旧砖石及其他废弃物的统称。按组成成分分类,建筑垃圾中可分为渣土、混凝土块、碎石块、砖瓦碎块、废砂浆、泥浆、沥青块、废塑料、废金属、废竹木等。不同的材料能够有不同的回收价值与用途,现下对建筑垃圾粉碎后的骨料的回收利用不够充分,建筑垃圾骨料再利用的技术还有待拓展。公开于该
技术介绍
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加深对本专利技术的总体
技术介绍
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建筑垃圾制备的复合板材及其制备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对建筑垃圾粉碎后的骨料回收利用不够充分的技术问题。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复合板材,包括芯材;按照重量份数分,所述芯材的物质组成为:建筑垃圾骨料100份,树脂胶液20-30份,有机溶剂30-40份,增强纤维0.1-1份,硅烷偶联剂2.2-2.5份,发泡剂3.5-4份,强碱激发剂8-10份;所述建筑垃圾骨料由粒径分别为200目、100目和80目的建筑垃圾再生细粉混合而成,200目、100目和80目的建筑垃圾再生细粉的重量比为1:2:2。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芯材的两侧热压成型有复合层。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复合层包括在所述芯材的侧面由内向外依次设置的增强层和界面层。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增强层包括纵横交错形成网面的碳纤维束。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界面层的材质为环氧树脂。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树脂为环氧树脂、脲醛树脂或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中的任意一种;所述有机溶剂为丙酮或乙醇;所述增强纤维为碳纤维或玻璃纤维;所述强碱激发剂为水玻璃。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复合板材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准备建筑垃圾骨料,将建筑垃圾粉碎后得到的建筑垃圾骨料,分别用200目、100目和80目的筛网筛分,筛分后对应以1:2:2的重量比混合;S2:制备芯材浆料,将树脂胶液与S1中得到的建筑垃圾骨料100份混合,加入有机溶剂30-40份搅拌均匀;在持续搅拌的情况下依次加入增强纤维0.1-1份,硅烷偶联剂2.2-2.5份,发泡剂3.5-4份,强碱激发剂8-10份;S3:热压成型,将一侧复合层铺设于热压凹模内,将S3得到的芯材浆料铺装在该复合层上,再将一侧复合层铺设于芯材浆料上,将热压凸模扣合在热压凹模上,送入热压机热压成型,卸压后拆模得到所述复合板材。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热压凹模的边缘设置有导柱,所述热压凸模的边缘设置有与所述导柱配合的导套。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S2中搅拌时间为3-5min。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S3中的热压温度为100-120℃,热压压力为15-25MPa,热压时间为30-45min。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复合板材及其制备方法能够达到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用建筑垃圾制备的复合板材及其制备方法包括芯材和热压成型与芯材两侧的复合层,其中,芯材主要采用建筑垃圾粉碎后筛选的骨料制备。采用建筑垃圾作为制备符合板材的原材料,由于建筑垃圾的分布广泛,能够极大降低生产符合板材的成本。树脂胶液和有机溶剂用于将建筑垃圾骨料混合形成用于成型的浆料,其他各种助剂的添加提高整个芯材的性能。经多次实验得到,当建筑垃圾骨料中建筑垃圾再生细粉的粒径200目、100目和80目的比例为1:2:2时,制备的复合板能达到综合性能最佳。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用建筑垃圾制备的复合板材以建筑垃圾骨料为原料,减少了建筑垃圾对人们生活的影响与危害,并且回收再利用了建筑垃圾骨料,实现了资源的循环再利用,同时大大降低了企业的生产成本。同时,选用合适的建筑垃圾骨料配比以及合适的助剂,得到的复合板材具有高强度、轻质量、防水、耐腐蚀的特点。制备该复合板材的成型工艺简单,生产成本低廉,能够被广泛地推广利用。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复合板材的结构示意图。图标:1-芯材;2-增强层;3-界面层。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参照图1,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复合板材,包括芯材1,其中,芯材1的物质组成按重量份数分为:建筑垃圾骨料100份,树脂胶液20-30份,有机溶剂30-40份,硅烷偶联剂2.2-2.5份,发泡剂3.5-4份,增强纤维0.1-1份,界面增强剂3.5-4份;建筑垃圾骨料由粒径分别为200目、100目和80目的建筑垃圾再生细粉混合而成,200目、100目和80目的建筑垃圾再生细粉的重量比为1:2:2。其中,芯材1主要采用建筑垃圾粉碎后筛选的骨料制备。采用建筑垃圾作为制备符合板材的原材料,由于建筑垃圾的分布广泛,能够极大降低生产符合板材的成本。树脂胶液和有机溶剂用于将建筑垃圾骨料混合形成用于成型的浆料,其他各种助剂的添加提高整个芯材1的性能。经多次实验得到,当建筑垃圾骨料的粒径200目、100目和80目的比例为1:2:2时,制备的复合板能达到综合性能最佳。其中,树脂胶液作为用于建筑垃圾骨料胶凝的材料,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树脂胶液可以为环氧树脂、脲醛树脂或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中的任意一种。其中,环氧树脂在加热条件下不需要添加固化剂就能固化,耐水、耐烧蚀。有机溶剂用于起到溶剂分散的作用,建筑垃圾骨料的粉粒分散更加均匀,使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复合板材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复合板材,其特征在于,包括芯材;按照重量份数分,所述芯材的物质组成为:建筑垃圾骨料100份,树脂胶液20-30份,有机溶剂30-40份,增强纤维0.1-1份,硅烷偶联剂2.2-2.5份,发泡剂3.5-4份,强碱激发剂8-10份;所述建筑垃圾骨料由粒径分别为200目、100目和80目的建筑垃圾再生细粉混合而成,200目、100目和80目的建筑垃圾再生细粉的重量比为1:2: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合板材,其特征在于,包括芯材;按照重量份数分,所述芯材的物质组成为:建筑垃圾骨料100份,树脂胶液20-30份,有机溶剂30-40份,增强纤维0.1-1份,硅烷偶联剂2.2-2.5份,发泡剂3.5-4份,强碱激发剂8-10份;所述建筑垃圾骨料由粒径分别为200目、100目和80目的建筑垃圾再生细粉混合而成,200目、100目和80目的建筑垃圾再生细粉的重量比为1:2: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板材,其特征在于,所述芯材的两侧热压成型有复合层。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合板材,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层包括在所述芯材的侧面由内向外依次设置的增强层和界面层。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复合板材,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强层包括纵横交错形成网面的碳纤维束。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复合板材,其特征在于,所述界面层的材质为环氧树脂。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板材,其特征在于,所述树脂为环氧树脂、脲醛树脂或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中的任意一种;所述有机溶剂为丙酮或乙醇;所述增强纤维为碳纤维或玻璃纤维;所述强碱激发剂为水玻璃。7.一种复合板材的制备方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菲邢双梅卢波唐转元胡艳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精正检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