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净化工业副产氨水的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689979 阅读:19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02 05:2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工业副产氨水的处理领域,具体提供了一种深度净化工业副产氨水的工艺,该处理工艺首次采用树脂吸附的方式对氨水中的杂质进行吸附,其具体过程是:工业副产氨水经过树脂吸附,分离出氨水中的油类物质和其他的污染物,采用这种工艺净化后的氨水符合我国化学工业部标准,具有可观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A process for purifying ammonia water in industrial by-products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the field of processing industrial by-product ammonia, provides specific process for purification of industrial by-product ammonia a depth, the process for the first time by way of adsorption resin adsorption of impurities in ammonia water, the specific process is: industrial by-product ammonia by resin adsorption, separation of oil and other substances in ammonia water. The pollutants, using this purification process after ammonia accords with the standard of the Ministry of chemical industry in our country, with considerable social and economic benefi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净化工业副产氨水的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工业副产氨水处理领域,具体提供了一种净化工业副产氨水的工艺。
技术介绍
现有煤化工企业,对煤气化和焦化生产过程中,产生的酚氨水进行提氨,可分为单塔和双塔蒸氨工艺;根据蒸氨塔压力不同又分为:常压蒸氨和加压蒸氨。通过在蒸氨塔内对pH值的调节,使固定氨和游离氨,一并被从酚氨水中分理出蒸氨塔,得到粗氨气。粗氨气再经过三级冷凝后获得纯度叫高的氨气,再经过氨气净化塔对氨气中的杂质进一步去除,获得较为干净的氨气,再经过氨气吸收塔吸收制备成15%-25%的氨水。但是由于煤化工废水中的化学物质极其复杂,在蒸氨过程中,氨气会从废水中夹带大量有机分子,随氨气一起飞出蒸氨塔,氨气中COD含量(是指用将氨气制成20wt%氨水,测得氨水的COD)高达1000mg/L-100000mg/L,其化学组分主要有酚、油、甲苯、二甲苯、萘、烷烃类、有机硫、硫化氢和二氧化碳等物质,其制备的氨水杂质含量远超国家标准,并造成部分企业回收的氨水无法直接使用,只有通过外购液氨的方法来稀释自产的污氨水,以求降低自产氨水的COD含量;有些企业直接使用污染的氨水生产硫酸铵,使大量的污染物进入到硫酸铵中,使大气和土壤造成不同程度的污染。同时企业由于硫酸铵产品质量存在严重缺陷,只能低价销售,给企业造成严重经济损失。随着我国煤化工行业的不断发展状大,此类污染物正在大量污染我们的环境,并给农业生产造成严重危害,因此迫切需要专利技术一种能够对氨水进行深度净化的工艺技术路线,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情况,本专利技术提供了提供了一种深度净化工业副产氨水的工艺,该处理工艺首次采用树脂吸附的方式对氨水中的杂质进行吸附,其具体过程是:工业副产氨水经过树脂吸附,分离出氨水中的有机硫、甲苯、二甲苯、烃类、油类等有机物,采用这种工艺净化后的氨水符合我国化学工业部标准(参照合成氨标准),本专利技术具有可观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专利技术人针对
技术介绍
中的存在的问题,最终决定采用树脂吸附的方式来去除上述来源氨气中的杂质,由于上述来源于煤制气、焦化行业等行业的副产氨气含量较为特殊,本领域中并没有相应的技术存在,本专利技术为本领域的首次尝试,并经过大量实验验证了其可行性,填补了本领域的空白,本专利技术的主体思路是利用不同功能的树脂作为吸附材料,按照副产氨气中杂质的不同对其进行顺次的分类吸附处理,避免了一次性吸附带来的树脂中毒、吸附效率低下、特异性差等缺陷,且通过吸附顺序的调整提高了吸附效率,可通过单独的洗脱工艺从不同步骤中洗脱出不同的杂质,使其可以最大化的得到回收和利用,同时避免了现有技术中一次性吸附解析时造成的二次污染,较之现有技术无论是从成本上还是从环保方面均具有极大的进步。本专利技术的具体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净化工业副产氨水的工艺,包括步骤(Ⅰ)工业副产氨水中疏水性有机物杂质吸附,步骤(Ⅱ)工业副产氨水中亲水性有机物杂质吸附,其特征在于:其中步骤(Ⅰ)、(Ⅱ)的具体工艺为:(Ⅰ)在合适的温度、流速、压力下,将工业副产氨水由设备入口连续输入,经过一种或多种树脂的吸附,吸附工业副产氨水中的疏水性有机物后由设备出口输出进入步骤(Ⅱ)的设备入口;(Ⅱ)在合适的温度、流速、压力下,将工业副产氨水由设备入口连续输入,经过一种或多种树脂的吸附,吸附工业副产氨水中的亲水性性有机物,由设备出口输出;步骤(Ⅰ)、(Ⅱ)所述的温度条件范围在0℃至60℃;压力条件范围在0兆帕至1兆帕;流速条件范围在0.1BV/h至50BV/h。更进一步的,专利技术人将上述条件限定为:步骤(Ⅰ)、(Ⅱ)所述的温度5℃至35℃,压力0兆帕至0.5兆帕,流速0.5BV/h至20BV/h。所述步骤(Ⅰ)中的树脂可以将氨气的COD去除20%;所采用的树脂主要选自具有弱极性和交联网状结构的大孔吸附树脂,可以吸附氨气中的疏水性油类物质。因此所述步骤(Ⅰ)中的树脂选自自艾美科健(中国)生物医药有限公司的01或DM-7HP或LK30G牌号的树脂。所述步骤(Ⅱ)中的树脂可以将氨气的COD降低至100ppm以下;所采用的树脂主要选自具有极性和和交联网状结构的大孔吸附树脂,可以吸附氨气中的亲水有机物。因此所述步骤(Ⅱ)中的树脂选自艾美科健(中国)生物医药有限公司的02或03或LK73或LK04或DM28牌号的树脂。通过上述二级树脂吸附,可以净化氨水,使氨水的COD降到100㎎/L以下,有效脱除回收氨水中的有机硫、甲苯、二甲苯、烃类、油类等有机物。步骤(Ⅰ)、(Ⅱ)中的树脂采用醇洗或低压蒸汽吹扫的方法再生,再生方法均采用常规方式,专利技术人在此不再赘述。本专利技术上述的工业副产氨水,一般含有大量污染物,COD一般可达1000mg/L-100000mg/L,该氨水的主要来与行业有煤制气、焦化行业等。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的所有处理单元,均是入口在上方,出口在下方,所采用的处理单元优选采用填充了对应树脂的吸附柱或吸附桶,从而实现氨水上进下出的方式,这样更加适合液态的氨水处理。采用本专利技术上述公开的净化工业副产氨水的工艺,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能耗低,操作简单,自动化程度高;最大限度脱除氨水中的COD,有效的脱除氨水中的有机硫、甲苯、二甲苯、烃类、油类等有机物;可实现污染物即VOC的减排,全年在一百万吨以上,净化后的氨水符合我国化学工业部氨水标准(参考合成氨),可以用于其他行业的原料或者添加剂使用,同时也可以用于生产硫酸铵,降低了所获得硫酸铵中的不良组分含量,具有可观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用于净化工业副产氨水的工艺工艺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实施例来进一步解释本专利技术,但实施例并不对本专利技术做任何形式的限定。实施例1一种用于净化工业副产氨水的工艺,所处理的对象为某煤气化厂副产氨水,外观呈灰黑色浑浊状态、氨含量为20wt%左右,该氨水的COD为70000mg/L左右;所采用的处理具体步骤如下:包括步骤(Ⅰ)工业副产氨水中疏水性有机物杂质吸附,步骤(Ⅱ)工业副产氨水中亲水性有机物杂质吸附;其中步骤(Ⅰ)、(Ⅱ)的具体工艺为:(Ⅰ)在20℃、流速1BV/h、压力0.1兆帕的条件下,将工业副产氨水由设备入口连续输入,经过两种树脂的吸附,吸附工业副产氨水中的疏水性有机物后由设备出口输出进入步骤(Ⅱ)的设备入口;(Ⅱ)在20℃、流速0.5BV/h、压力0.1兆帕的条件下,将经过上步处理后的氨水由设备入口连续输入,经过两种树脂的吸附,吸附工业副产氨水中的亲水性性有机物,由设备出口输出;其中所述步骤(Ⅰ)中的树脂可以将氨水的COD降低至56000mg/L;所采用的树脂选自艾美科健(中国)生物医药有限公司01和LK30G牌号树脂(牌号01和LK30G的树脂体积比为3:7、混合装料)。所述步骤(Ⅱ)中的树脂可以将氨水的COD降低至100mg/L以下;所采用的树脂主要选自艾美科健(中国)生物医药有限公司AB-8和DM28牌号树脂。(牌号AB-8和DM28的树脂体积比为1:1、混合装料)经过步骤(2)吸附处理氨水,外观透明清澈、COD100mg/L以下,其指标符合氨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化学工业部部标准(参考合成氨),残渣含量低于0.3g/L。实施例2一种用于净化工业副产氨水的工艺,所处理的对象为某煤化工集团副产氨水,氨含量为18wt%,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净化工业副产氨水的工艺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净化工业副产氨水的工艺,包括步骤(Ⅰ)工业副产氨水中疏水性有机物杂质吸附,步骤(Ⅱ)工业副产氨水中亲水性有机物杂质吸附,其特征在于:其中步骤(Ⅰ)、(Ⅱ)的具体工艺为:(Ⅰ)在合适的温度、流速、压力下,将工业副产氨水由设备入口连续输入,经过一种或多种树脂的吸附,吸附工业副产氨水中的疏水性有机物后由设备出口输出进入步骤(Ⅱ)的设备入口;(Ⅱ)在合适的温度、流速、压力下,将工业副产氨水由设备入口连续输入,经过一种或多种树脂的吸附,吸附工业副产氨水中的亲水性性有机物,由设备出口输出;步骤(Ⅰ)、(Ⅱ)所述的温度条件范围在0℃至60℃;压力条件范围在0兆帕至1兆帕;流速条件范围在0.1BV/h至50BV/h。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净化工业副产氨水的工艺,包括步骤(Ⅰ)工业副产氨水中疏水性有机物杂质吸附,步骤(Ⅱ)工业副产氨水中亲水性有机物杂质吸附,其特征在于:其中步骤(Ⅰ)、(Ⅱ)的具体工艺为:(Ⅰ)在合适的温度、流速、压力下,将工业副产氨水由设备入口连续输入,经过一种或多种树脂的吸附,吸附工业副产氨水中的疏水性有机物后由设备出口输出进入步骤(Ⅱ)的设备入口;(Ⅱ)在合适的温度、流速、压力下,将工业副产氨水由设备入口连续输入,经过一种或多种树脂的吸附,吸附工业副产氨水中的亲水性性有机物,由设备出口输出;步骤(Ⅰ)、(Ⅱ)所述的温度条件范围在0℃至60℃;压力条件范围在0兆帕至1兆帕;流速条件范围在0.1BV/h至50BV/h。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净化工业副产氨水的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Ⅰ)、(Ⅱ)所述的温度5℃至35℃,压力0兆帕至0.5兆帕,流速0.5BV/h至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凌家华王雨刘福生张教苏军良徐西征赵红光郭建民陈丽杨瑞平刘凯师晋恺张成涛林祥宙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华晨昊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艾美科健中国生物医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