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携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689881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02 05: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携泵,包括驱动机构,驱动机构包括驱动件、及用于与动力装置的驱动轴连接的动力输入件;及泵本体,泵本体与驱动件驱动连接,且泵本体设有入水管体、排水管体、抽出管、及用于插入待排出液体的抽入管,抽入管远离待排出液体的一端与入水管体套接配合,抽出管与排水管体套接配合。上述便携泵使用时,操作者一手握持驱动机构外壳,另一只手开启动力装置使驱动轴带动动力输入件旋转,再由驱动件驱动泵本体旋转工作而将待排出液体抽入、从排水管体排出。如此能够快速、省力且高效的清除附井内互联箱周围的积水或回收瓷套管内的绝缘油,降低工作强度和减少工作耗时,提高工作效率,同时避免污染环境。

Portable pump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portable pump, which comprises a driving mechanism, the driving mechanism comprises a driving piece, and used the power device and the drive shaft connected to the power input; and the pump body, the pump body is connected with the driving driving part and the pump body is provided with a water inlet pipe, a drainage pipe body, pipe and out for insertion the liquid is pumped into the pipe, pipe to be pumped away from the fluid end and the inlet pipe body is sheathed with the pumped out of the tube body is sheathed with drainage tube. When the portable pump is used, the operator holds the driving mechanism housing on one hand, and the other hand opens the power device, so that the driving shaft drives the power input part to rotate, and then the driving body drives the pump body to rotate, and the liquid to be discharged is pumped into the drain pipe body and discharged from the drain pipe body. So that it can quickly and efficiently and efficiently remove the accumulated water around the interconnected box of the well, or recover the insulating oil in the porcelain bushing, so as to reduce the work intensity and reduce the work time and efficiency, and avoid polluting the environ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便携泵
本技术涉及泵
,特别是涉及一种便携泵。
技术介绍
在电力行业中,电缆交叉互联箱多位于附井内,由于附井一般地势低,互联箱容易发生积水,当工人在预试过程中发现互联箱进水时,传统方法是采用勺将水舀出,但由于互联箱内部不规则结构件较多导致可操作空间极为有限,使得采用该方案排水通常耗费过多时间,增加了预试工期,效率极其低下,且工人体力消耗非常大。又例如,在充油瓷套管检修过程中,通常需要将绝缘油快速的回收,传统的做法是直接抬升瓷套管,绝缘油顺着电缆表面流入桶内;这种方法的弊端是绝缘油会污染电缆、金具、支架以及作业台,清洗起来非常麻烦,费事费力,效率低下,同时还可能污染环境。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本技术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便携泵,能够快速、省力且高效的清除附井内互联箱周围的积水或回收瓷套管内的绝缘油,降低工作强度和减少工作耗时,提高工作效率,同时避免污染环境。其技术方案如下:一种便携泵,包括: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驱动件、及用于与动力装置的驱动轴连接的的动力输入件;及泵本体,所述泵本体与所述驱动件驱动连接,且所述泵本体设有入水管体、排水管体、、抽出管、及用于插入待排出液体的抽入管,所述抽入管远离待排出液体的一端与所述入水管体套接配合,所述抽出管与所述排水管体套接配合。上述便携泵使用时,通过将驱动机构的动力输入件与动力装置的驱动轴连接,使驱动件与泵本体驱动连接良好,之后将抽入管的一端与入水管体套接固定、另一端插入待排出液体内。此时,操作者一手握持驱动机构外壳,另一只手开启动力装置使驱动轴带动动力输入件旋转,再由驱动件驱动泵本体旋转工作而将待排出液体抽入、从排水管体排出。如此能够快速、省力且高效的清除附井内互联箱周围的积水或回收瓷套管内的绝缘油,降低工作强度和减少工作耗时,提高工作效率,同时避免污染环境。下面对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说明: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驱动机构还包括锁紧连接件、设有安装腔室的固定座、设置于所述安装腔室内并与所述驱动件和所述动力输入件均驱动连接的驱动组件、及联接于所述泵本体与所述固定座之间的联接板,所述固定座设有第一装配孔,所述联接板设有与所述第一装配孔相对的第二装配孔,所述泵本体设有连接耳,所述连接耳设有与所述第二装配孔相对的第三装配孔,所述锁紧连接件穿设于所述第一装配孔、所述第二装配孔和所述第三装配孔。如此通过锁紧连接件穿设于第一装配孔、第二装配孔和第三装配孔可以实现固定座、联接板与泵本体的装配固定,使得便携泵的结构强度和整体性好,确保使用性能,且该连接方式的结构简单,装拆方便,便于后期的维修和保养。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驱动组件包括转接头,所述转接头的一端设有插接孔、另一端设有固定部,所述动力输入件的一端设有动力接入部、另一端设有插接轴,所述插接轴与所述插接孔嵌套固定,所述驱动件与所述固定部连接。如此可确保外部动力装置的驱动力通过动力输入件传输到转接头,并由驱动件驱动泵本体工作,动力传输平稳、可靠,提供便携泵的使用性能。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驱动组件还包括传动轴,所述固定部包括沿周向间隔设置的至少两个夹固体,至少两个所述夹固体之间配合形成夹固部,所述传动轴的一端与所述夹固部夹持固定、另一端与所述驱动件固定。因而通过传动轴的一端与夹固部夹持固定,另一端与驱动件固定连接,可以可靠且有效进行动力传输,且同时可以增长动力传输路径,减低便携泵的整体体积,提高使用便利性和体验感。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扣压板,所述扣压板设有套压孔,所述夹固体的外周壁设有斜面部,所述扣压板通过所述套压孔套装于所述夹固体上,此时所述套压孔的孔壁与所述斜面部楔紧配合。如此通过套压孔的孔壁对斜面部挤压,驱使所有夹固体发生形变而相互靠近进而夹紧传动轴,确保转接头与传动轴连接更加紧固,保证便携泵工作时同步转动,使动力传输稳定、可靠。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传动轴靠近所述驱动件的一端设有防转部,所述驱动件设有与所述防转部适配的防转孔,所述防转部与所述防转孔嵌套并限位配合。因而通过防转部与防转孔相互嵌套形成限位配合,可避免动力传输时传动轴与驱动件发生相对转动,导致传输效率低,影响便携泵的工作性能。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一减磨定位件,所述第一减磨定位件套装于所述动力输入件上。因而通过在动力输入件上套装第一减磨定位件,并使第一减磨定位件与安装腔室的内壁抵接配合,如此可提高动力输入件的安装和定位精度,确保旋转运动时的稳定性,同时可避免或减轻与固定座之间的接触摩擦磨损,有利于提高使用寿命。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二减磨定位件,所述第二减磨定位件套装于所述传动轴上。因而通过在传动轴上套装第二减磨定位件,并使第二减磨定位件与联接板上的凹槽的槽壁抵接配合,如此可提高传动轴的安装和定位精度,确保旋转运动时的稳定性,同时可避免或减轻与联接板之间的接触摩擦磨损,有利于提高使用寿命。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磁吸过滤器,所述磁吸过滤器安装于所述抽入管用于插入待排出液体的一端。因而通过在抽入管上安装磁吸过滤器可有效隔离积水或绝缘油中较大颗粒的杂质,避免杂质被吸入泵本体内造成堵塞或损坏。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磁吸过滤器包括磁吸件及设有固定槽的壳体,所述磁吸件嵌设于所述固定槽内。因而通过在壳体的固定槽内嵌设磁吸件,便于磁吸过滤器工作时与周边的金属部件磁吸固定,从而确保抽入管稳定工作,提高手摇泵的工作可靠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便携泵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便携泵的装配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转接头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泵本体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驱动件和传动轴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00、驱动机构,110、驱动件,111、防转孔,120、动力输入件,121、动力接入部,122、插接轴,130、固定座,131、安装腔室,132、第一装配孔,140、驱动组件,141、转接头,141a、插接孔,141b、固定部,1411、夹固体,1411a、斜面部,1412、夹固部,142、传动轴,142a、防转部,150、联接板,151、第二装配孔,200、泵本体,210、入水管体,220、排水管体,230、抽入管,240、连接耳,241、第三装配孔,300、扣压板,310、套压孔,400、第一减磨定位件,500、第二减磨定位件,600、磁吸过滤器,610、磁吸件。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限定本技术的保护范围。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设于”、“设置于”或“安设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一个元件与另一个元件固定连接的具体方式可以通过现有技术实现,在此不再赘述,优选采用螺纹连接的固定方式。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便携泵

【技术保护点】
一种便携泵,其特征在于,包括: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驱动件、及用于与动力装置的驱动轴连接的的动力输入件;及泵本体,所述泵本体与所述驱动件驱动连接,且所述泵本体设有入水管体、排水管体、抽出管、及用于插入待排出液体的抽入管,所述抽入管远离待排出液体的一端与所述入水管体套接配合,所述抽出管与所述排水管体套接配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携泵,其特征在于,包括: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驱动件、及用于与动力装置的驱动轴连接的的动力输入件;及泵本体,所述泵本体与所述驱动件驱动连接,且所述泵本体设有入水管体、排水管体、抽出管、及用于插入待排出液体的抽入管,所述抽入管远离待排出液体的一端与所述入水管体套接配合,所述抽出管与所述排水管体套接配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泵,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还包括锁紧连接件、设有安装腔室的固定座、设置于所述安装腔室内并与所述驱动件和所述动力输入件均驱动连接的驱动组件、及联接于所述泵本体与所述固定座之间的联接板,所述固定座设有第一装配孔,所述联接板设有与所述第一装配孔相对的第二装配孔,所述泵本体设有连接耳,所述连接耳设有与所述第二装配孔相对的第三装配孔,所述锁紧连接件穿设于所述第一装配孔、所述第二装配孔和所述第三装配孔。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携泵,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转接头,所述转接头的一端设有插接孔、另一端设有固定部,所述动力输入件的一端设有动力接入部、另一端设有插接轴,所述插接轴与所述插接孔嵌套固定,所述驱动件与所述固定部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便携泵,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祁宏昌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供电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