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动体用供电构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687562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02 03:5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可动体用供电构造。包括:一端与车身(1)侧连接且另一端与天窗(30)侧连接的扁平电线(W);以及将扁平电线(W)的余长部位卷绕的余长吸收机构(70)。余长吸收机构(70)沿着轨道部件(11)移动自如地配置。余长吸收机构(70)包括:具有将天窗(30)侧的扁平电线(W)和车身(1)侧的扁平电线(W)一起卷绕的电线卷绕部(82)的旋转体(80);以及对旋转体(80)向将天窗(30)侧的扁平电线(W)和车身(1)侧的扁平电线(W)一起缠绕的方向施力的螺旋弹簧(90)。

Power supply structure for movable body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power supply structure for a movable body. The utility model comprises a flat wire (W) connected at one end to the body (1) side, and the other end is connected with the skylight (30) side, and the excess length absorption mechanism (70) which coiled the remaining part of the flat wire (W). The residual length absorption mechanism (70) is moved freely along the track component (11). Yu Long absorption mechanism (70) comprises a roof (30) flat wire side (W) and body (1) flat wire (W) side of the wire winding part is wound together (82) of the rotary body (80); and the rotating body (80) to (30) flat roof wire side (W) and body (1) side of the flat wire (W) spiral spring force along the winding direction (9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动体用供电构造
本申请涉及从固定部和可动体中的一个向另一个进行供电的可动体用供电构造。
技术介绍
例如,在车辆中搭载有相对于车身移动的零件(天窗、遮阳板、侧窗玻璃、座椅等可动体)。关于向该可动体的电源供给,以往提出了各种构造。JP2011-151906A所记载的已有例的可动体用供电构造如图16―19所示,包括:扁平电线W;固定在固定部侧即车身侧的第1余长吸收引导壳体100;以及固定在可动体侧即天窗侧的第2余长吸收引导壳体101。扁平电线W的一端连接于车身侧,另一端连接于天窗侧,具有能够跟随天窗移动的长度。如图19所示,在扁平电线W上配置有被弯曲后会返回为直线状的弹性部件102。如图16所示,在天窗的关闭位置,第1余长吸收引导壳体100和第2余长吸收引导壳体101处于折叠的位置。在该状态下,在第1余长吸收引导壳体100和第2余长吸收引导壳体101内,扁平电线W被折叠地布线。由此,吸收扁平电线W的余长。如图17所示,在天窗的打开位置,第1余长吸收引导壳体100和第2余长吸收引导壳体101处于离开的位置。在该状态下,扁平电线W由于其弹性部件102的返回直线状的特性而被布线为直线状。如图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可动体用供电构造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动体用供电构造,其特征在于,包括:轨道部件,其固定于固定部;滑动件,其沿着所述轨道部件移动;可动体,其被所述滑动件支持;电线,其一端与所述固定部侧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可动体侧连接;以及余长吸收机构,其将所述电线的余长部位卷绕,所述供电构造是能从所述固定部和所述可动体中的一者向另一者供电的构成,所述余长吸收机构沿着所述轨道部件移动自如地配置,所述余长吸收机构包括:旋转体,其具有将所述可动体侧的所述电线和所述固定部侧的所述电线一起卷绕的电线卷绕部;以及施力部件,其对所述旋转体向将所述可动体侧的所述电线和所述固定部侧的所述电线一起缠绕的方向施力。

【技术特征摘要】
2016.03.28 JP 2016-0634151.一种可动体用供电构造,其特征在于,包括:轨道部件,其固定于固定部;滑动件,其沿着所述轨道部件移动;可动体,其被所述滑动件支持;电线,其一端与所述固定部侧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可动体侧连接;以及余长吸收机构,其将所述电线的余长部位卷绕,所述供电构造是能从所述固定部和所述可动体中的一者向另一者供电的构成,所述余长吸收机构沿着所述轨道部件移动自如地配置,所述余长吸收机构包括:旋转体,其具有将所述可动体侧的所述电线和所述固定部侧的所述电线一起卷绕的电线卷绕部;以及施力部件,其对所述旋转体向将所述可动体侧的所述电线和所述固定部侧的所述电线一起缠绕的方向施力。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电构造,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桂卷隆彦
申请(专利权)人: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