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扶式压路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687447 阅读:1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02 03: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手扶式压路机,包括机身,所述机身包括机体以及两转动连接在机体底部的压辊,所述机体底部还设置有转向装置,所述转向装置包括固定在机体底部的转动机构以及与转动机构相连接的升降台,所述机体通过转动机构相对升降台转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种手扶式压路机,通过在机体底部设置转向装置,以便于机体作业时转动方向。

A walking roller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walking roller, which comprises a machine body, the body including a body and two rotatably connected at the bottom of the roller, the bottom of the body is provided with a steering device, a steering device comprises a rotating mechanism is fixed at the bottom and transfer mechanism is connected with the lifting platform and the body rotation mechanism to rotate through the relative lifting table. A hand-shaped roller of the utility model is provided by a steering device at the bottom of the body so as to facilitate the rotation of the body during oper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手扶式压路机
本技术涉及道路施工机械,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手扶式压路机。
技术介绍
压路机主要是对沥青混泥土进行压实,保证沥青混泥土路面的平整度。广泛的用于广泛用于高等级公路、铁路、机场跑道、大坝、体育场等大型工程项目的压实作业。在作业过程中,压路机需要对某些狭窄区域进行压实工作,此时大型压路机不再适用,在这种情况时选择一种手扶式压路机,其机身下方安装有来两个压辊,该机械依靠压辊在路面上行进,同时进行压实作业。但是这种手扶式压路机的两个压辊使得该机械在转向时不便,因此需要提出一种新的方案来解决这个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手扶式压路机,通过在机体底部设置转向装置,以便于机体作业时转动方向。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手扶式压路机,包括机身,所述机身包括机体以及两转动连接在机体底部的压辊,所述机体底部还设置有转向装置,所述转向装置包括固定在机体底部的转动机构以及与转动机构相连接的升降台,所述机体通过转动机构相对升降台转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机体底部还设置有转向装置,转向装置包括固定在机体底部的转动机构以及与转动机构相连接的升降台,使得当使用者需将机身进行转向时,先通过升降台将机身抬升离开地面,然后通过转动机构使得机身相对升降台转动至所需方向即可,以便于手扶式压路机作业时转动方向。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转动机构包括固定于机体底部的转轴与轴承座,所述转轴一端固定于机体底部,另一端转动连接于轴承座内,所述轴承座设置于升降台上端面。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转动机构包括一端固定于机体底部的转轴以及轴承座,轴承座设置在升降台上端面,转轴的另一端转动连接在轴承座内,从而实现机体通过转轴相对升降台转动的效果。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轴承座可拆卸地固定于升降台上端面。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轴承座可拆卸地固定在升降台上端面,方便对轴承座的更换以及维护。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升降台包括上顶板、下底板、两对连接于上顶板与下底板之间的叉臂以及用于调节上顶板与下底板间距的动力装置,所述动力装置固定于上顶板的下端面,所述动力装置的施力端作用于下底板的上端面。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升降台设置为上顶板、下底板、两对称设置在上顶板与下底板之间的叉臂以及动力装置,通过动力装置调节上顶板与下底板间距,从而实现升降台的升降作用。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两对所述叉臂对称设置于上顶板与下底板之间的两侧,所述叉臂包括相互交叉且交叉点转动连接的第一叉臂与第二叉臂,所述第一叉臂与第二叉臂一同侧的端部分别铰接于上顶板的下端面与下底板的上端面,另一同侧的端部分别滑移连接于上顶板的下端面与下底板的上端面。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第一叉臂和第二叉臂能在滑槽内滑动从而改变倾斜的角度,并对升降台起到支撑作用。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叉臂与第二叉臂滑移端的端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呈圆柱状设置,所述第一叉臂与第二叉臂滑移端的端部连接于滑块的侧壁面,所述上顶板的下端面与下底板的上端面分别开设有与滑块相配合的滑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第一叉臂与第二叉臂滑移端的端部均连接有呈圆柱状的滑块,在上顶板的下端面与下底板的上端面分别开设有与滑块相配合的滑槽,从而实现第一叉臂与第二叉臂滑移端的端部分别滑移连接在上顶板的下端面与下底板的上端面。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滑块的侧壁面活动连接有滚珠。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滑块的侧壁面上活动连接有滚珠,从而使得滑块侧壁面与滑槽之间的滑动摩擦变为滚动摩擦,使得滑块在滑槽中滑动更为轻便。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滑槽靠近上顶板或下底板边缘的端部开设有开口朝向滑槽的容纳槽,所述容纳槽滑移连接有填充块,所述容纳槽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一端抵接于填充块的端部,另一端抵接于容纳槽的端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弹簧的弹性作用力,使得填充块靠近滑块一端始终与滑块相抵接,当滑块在滑槽内向容纳槽方向滑动时,可以推动填充块一起滑动,若滑块向远离容纳槽方向滑动时,则填充块在弹簧的作用力下紧贴滑块一起滑动,从而可避免杂物掉落到滑槽内影响滑块的滑动。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下底板的下端面均匀设置有若干凸棱。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下底板的下端面均匀设置有若干凸棱,以增加下底板与地面的摩擦力,避免转动机身时下底板与地面打滑。综上所述,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在机体底部还设置有转向装置,转向装置包括固定在机体底部的转动机构以及与转动机构相连接的升降台,使得当使用者需将机身进行转向时,先通过升降台将机身抬升离开地面,然后通过转动机构使得机身相对升降台转动至所需方向即可,以便于手扶式压路机作业时转动方向。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显示了整体的连接结构;图2为图1的A部局部放大示意图,显示了转动机构的连接结构;图3为升降台的结构示意图,显示了升降台的连接结构;图4为升降台的剖视图,显示了容置槽与填充块的连接结构。图中:1、机身;11、机体;12、压辊;21、转动机构;211、转轴;212、轴承座;213、加强筋;22、升降台;3、上顶板;4、下底板;41、滑槽;42、容纳槽;43、填充块;51、第一叉臂;52、第二叉臂;521、滑块;6、动力装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一种手扶式压路机,参照图1,包括机身1和转动连接在机身1底部的转向装置,机身1包括机体11以及转动连接在机体11下部的两个压辊12,使用者在需要将手扶式压路机转向时,通过转向装置使得机身1抬升离开地面一段距离,之后转动机身1至指定的角度,最后控制转向装置将机身1降回到地面上,再进行压实工作。参照图1、图2,转向装置转动连接在机体11的底部,且位于前后两个压辊12之间,转向装置包括固定在机体11下部的转动机构21和升降台22,升降台22上端面与转动机构21相连接。其中转动机构21包括焊接固定在机体11底部的转轴211和轴承座212,转轴211一端焊接固定在机体11的底部,另一端过盈配合于轴承座212内,且轴承座212通过螺栓固定于升降台22上端面,从而使得机体11可相对升降台22转动;并在转轴211的外侧壁面与机体11底部之间设置有两个加强筋213,加强筋213一端焊接固定在转轴211上,另一端焊接固定在机体11的底部,加强筋213的设置使得转轴211与机体11的连接更加稳固。参照图3,升降台22包括上顶板3、下底板4、两对设置在上顶板3与下底板4之间的叉臂以及为升降台22提供升降动力的动力装置6,动力装置6固定于上顶板3的下端面,且施力端作用于下底板4的上端面,从而调节改变下底板4与上顶板3之间的间距;两对叉臂对称设置在上顶板3与下底板4之间的两侧,叉臂包括第一叉臂51和第二叉臂52,位于同一侧的第一叉臂51和第二叉臂52相互交叉,并在交叉点通过转轴铰接,第一叉臂51和第二叉臂52可以绕转轴做一定的转动位移。参照图3、图4,第一叉臂51和第二叉臂52一同侧的端部分别铰接于上顶板3的下端面和下底板4的上端面,两者的另一同侧的端部则分别滑移连接在下底板4的上端面和上顶板3的下端面;在第一叉臂51和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手扶式压路机

【技术保护点】
一种手扶式压路机,包括机身(1),所述机身(1)包括机体(11)以及两转动连接在机体(11)底部的压辊(12),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1)底部还设置有转向装置,所述转向装置包括固定在机体(1)底部的转动机构(21)以及与转动机构(21)相连接的升降台(22),所述机体(11)通过转动机构(21)相对升降台(22)转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手扶式压路机,包括机身(1),所述机身(1)包括机体(11)以及两转动连接在机体(11)底部的压辊(12),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1)底部还设置有转向装置,所述转向装置包括固定在机体(1)底部的转动机构(21)以及与转动机构(21)相连接的升降台(22),所述机体(11)通过转动机构(21)相对升降台(22)转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扶式压路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机构(21)包括固定于机体(11)底部的转轴(211)与轴承座(212),所述转轴(211)一端固定于机体(11)底部,另一端转动连接于轴承座(212)内,所述轴承座(212)设置于升降台(22)上端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手扶式压路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座(212)可拆卸地固定于升降台(22)上端面。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扶式压路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台(22)包括上顶板(3)、下底板(4)、两对连接于上顶板(3)与下底板(4)之间的叉臂以及用于调节上顶板(3)与下底板(4)间距的动力装置(6),所述动力装置(6)固定于上顶板(3)的下端面,所述动力装置(6)的施力端作用于下底板(4)的上端面。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手扶式压路机,其特征在于:两对所述叉臂对称设置于上顶板(3)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琦
申请(专利权)人:嘉兴市鼎宏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