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水粉生产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68593 阅读:20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防水粉生产方法是将防水粉所有组分,不论是粉状、粒状,还是块状,集中于同一设备中,并在该设备中一次完成粉碎、搅拌、加热、涂膜和反应诸过程,从而一次制得防水粉。防水粉生产设备由加料器、轴承、保温罩、端盖、筒体、加热器等组成。筒体由轴承支撑并平卧在离地面一定距离的高度上,上半周设有保温罩,下方设有加热器,进料口和出料口设在中空轴承的轴颈上,筒体靠电动机、齿轮带动沿其中心轴线转动。该设备简化防水粉生产工艺,节约能源90%左右。(*该技术在201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建筑物或其他建筑工程中使用的防水粉,特别是防水粉的生产方法及其设备。目前用于建筑物、地下工程、池塘、管道、隧道等的防水材料种类很多,有传统的沥青防水、砂浆防水、涂膜防水、片材防水等。粉末状的防水粉生产方法有湿法和干法生产两种。比如专利技术专利87101009A公开了一种湿法生产的防水粉,这种防水粉以氢氧化钙细粒为核心,外表层被脂肪酸钙所包围的基本粒子所组成的防水粉,这种防水粉生产工艺是在不断搅拌下将氨水或苛性钠液加入融熔的脂肪酸,制成稀薄的皂液,然后将该稀薄的,温度低于40℃的皂液加入到氢氧化钙石灰浆中,并充分搅拌与混合,再升温到60-80℃,使其进行化学反应和物理改性,生成拒水浆,最后脱水得拒水膏或烘干得拒水粉。这种工艺流程必须涉及反应釜、搅拌机、离心机、烘干机和加热设备,如果基材原料为块状时,还要增加粉碎设备,其工艺过程由于需加入含大量水的溶液形成浆料后,再经离心脱水,仍含有50%左右的水份,为此在干燥时,每吨防水粉至少需要50万大卡的热能,浪费大量的能源,同时也相应增加了产品的成本,多种设备的流程造成了工艺复杂、繁锁,以及投资和产品成本的提高;申请号为90105847.5专利技术专利申请案公开了一种干法生产防水粉的工艺方法,这种防水粉由无机粉体与脂肪酸反应制得粒子表面复有一脂肪酸或者增水层的防水粉末材料,其生产工艺是用主含量为碳酸钙粉末(小于100目)在高于75℃时与重量百分比为2-5的脂肪酸粉末在反应器内混合搅拌进行固-液相表面反应,制得表面覆有脂肪酸或其盐的憎水膜层的粒子粉体,冷却后即得产品,这种方法虽然省去了先加入大量水,再经脱水烘干等工艺,但仍需要多种设备,如用于将主含量为碳酸钙基料粉碎成小于100目的粉末材料的粉碎机,反应器、搅拌釜、加热炉、冷却器等,况且,这种产品由于表面憎水剂与基材的比例相差很大,在一般的搅拌过程中,很难混合均匀,部分基材的表面常局部或全部的没有复盖憎水剂,仍能亲于水;同时,在产品中常存在从基材中夹带的小颗粒,这些因素都影响产品的质量;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工艺中存在的缺点,提供一种能将防水粉所有组分,不论是粉状、粒状,还是块状集中于同一设备中,并在该设备中一次完成粉碎、搅拌、加热、涂膜和反应诸过程,而一次制得防水粉的生产方法,以及使这种方法得以实现的生产设备。根据防水粉的结构机理,为了可采用多种粉状,粒状或块状物料的基材,将粉碎、搅拌、加热、涂膜和反应在同一设备内一次完成,得到高质量的产品。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能耗低、生产效率高、产品质量好的生产装置。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防水粉生产方法是将防水粉所有组分,不论是粉状、粒状还是块状,集中于同一设备中,并在该设备中一次完成粉碎、搅拌、加热、吸附和反应诸过程,而一次制得防水粉。本专利技术包括加料器、轴承冷却套、筒体、出料口、加热器、保温罩等部件。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案如附图所示。各种原料经加料器计量进入,在机内受钢球、铸铁球或高温耐火球的冲击、磨削和挤压,进行混合、粉碎。原料的配比可预先混合,也可在加料器上设置几个控制器,分别计量进入筒体内。各种物料在粉碎的同时,通过设置在筒体下方的加热器,不断加热筒体,经筒体的旋转,将热量迅速、均匀地传递给被粉碎的物料。加热器按加工物料工艺的要求,用温度控制器自动控制所需温度。各种原料在机内完成混合、粉碎、加热、表面涂膜和反应,最后,从出料口不断向外排出。在出口处,可根据工艺的要求,设置分离筛,筛上和筛下的产品分别从两个料口排出,不符合要求的产品可再次返回加工。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是1、本装置集粉碎、搅拌、加热、涂膜和反应为一体,能将粉状、粒状或块状的基材原料和其他辅料在同一设备中直接生产防水粉或其他产品,从而,简化了工艺流程,减少了设备投资,提高了生产效率;2、本装置采用干法生产,改变了现有工艺中从干粉→浆料→干粉的迂回耗能路线,省掉了加入50%以上的水份,使每吨防水粉可节约50余万大卡的热能,降低了产品的成本;3、由于基材原料在机内多次粉碎,各种物料重复接触,同时加热,使具有憎水性的脂肪酸呈融化状态与基材及各种助剂均匀吸附,充分反应,提高了产品的质量;4、本装置可按不同物料的工艺要求,通过改变加料率和筒体的长度,调节物料在机内的停留时间和产品的细度。也可通过改变筒体的材质及机内磨研球的球质,适应不同物料的加热温度范围,也可适应于一些低含量水份的粉状,粒状或块状原料的粉碎和干燥。5、本装置还具有结构简单,装配紧凑,操作方便和温控精确等特点,可将0-30毫米的粒状或块状物料一次粉碎到小于200目的粉料,比现有工艺降低能耗90%以上。下面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附附图说明图1为本生产方法的工艺流程,附图2为本生产设备的结构示意图,附图3为附图2A-A剖面图,其中(1)-皮带轮(2)-加料器(3)-主转轴(4)-进料口(5)-轴承(6)-端盖(7)-周边齿轮(8)-保温罩(9)-控制器(10)-端盖(11)-轴承(12)-出料口(13)-出料口(14)-底座(15)-加热器(16)-研磨球(17)-筒体。这种防水粉生产设备主要由加料器(2),轴承(5)、(11),保温罩(8),端盖(6)、(10),筒体(17),加热器(15)及出料口等组成。筒体(17)为圆柱形筒体,筒体内装有研磨球(16),筒体上半部周围设有保温罩(8),筒体两端分别设有端盖(6)、(10),每个端盖中心有一大孔,孔内装配有轴承(5)和(11),两轴承将筒体支撑,并平卧在离地面一定距离的高度上,筒体(17)轴线平行或大致平行于地面,加料器(2)与进料口(4)相连通,进料口(4)设置在轴承(5)的中空轴颈上,轴承(5)、(11)的上半周设有冷却套,轴承(11)与出料口连相通,出料口可根据需要设置一个、二个或多个,筒体(17)左端的周边上紧固有齿轮(7),齿轮(7)与主转轴(3)上的小齿轮啮合,主转轴(3)上设有皮带轮(1),通过电动机带动皮带轮(1)转动,通过主转轴带动齿轮(7)从而使筒体(17)作以中心轴线为轴心的旋转运动,筒体(17)下方设有加热器(15),加热器(15)的加热方式可用电,也可用煤、油或燃气,用电加热的方式可将电热元件直接设置在筒体(17)的下方的底座(14)上,加热元件抽头连接在底座(14)的电源端子板上,并与控制器(9)相接;用煤、油或燃气加热的方式需另砌一个燃烧室,用烟气和热风加热筒体(17),热量的多少由鼓风机的冷、热风量调节。筒体(17)的周围设有保温罩(8),保温罩(8)用角钢和铁皮制作,内装保温棉,可做成整体,也可分成几节组合,分别用螺钉固定在加热器(15)的底座(14)上。筒体(17)的另一端与端盖(10)相连接,端盖(10)的中间没有中空轴,轴上装配轴承(11),轴承(11)的外周设有冷却套,中空轴上连接出料口(12)、(13),出料口(12)与轴颈连接的中间设有筛网粉碎的细料从出口(12)卸出,粗料从出口(13)落下。筒体(17)内装的研磨球(16)可以是钢球,铸铁球,或高温耐火球等。筒体(17),端盖(6)、(10)可用耐热耐磨钢板制作。使用时,粉状、粒状或块状的原料由加料器(2)连续加入,依次通过进料口(4),进入筒体(17),原料的计量可预先按比例混合注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防水粉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是将防水粉所有组分,不论是粉状,粒状,还是块状,集中于同一设备中,并在该设备中一次完成粉碎、搅拌、加热、涂膜和反应诸过程,而一次制得防水粉;。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文龙姚建中刘淑娟李桂兰王峰石耀军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化工冶金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