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凸轮结构的立起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685307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02 02: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利用凸轮结构的立起装置,属于机械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的加工件不能实现自动立起的问题。本利用凸轮结构的立起装置,包括底板、电机、摆动凸轮、摆杆和用于对加工件进行翻转的翻转盘,电机固连在底板上,摆动凸轮固连在电机的电机轴上,摆杆的一端转动连接在底板上,且摆杆的另一端架设且抵靠在摆动凸轮的轮面上,翻转盘和摆杆通过联动结构相连接。它通过电机带动摆动凸轮转动,摆动凸轮带动摆杆摆动,摆杆通过联动结构带动翻转盘转动,从而实现加工件的自动翻转,翻转效率高。

An erect device using a cam structure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n erect device using a cam structure, which belongs to the field of mechanical technology. It solves the problem that the existing processing parts can not be automatically erected. The use of cam structure set up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 bottom plate, a motor, a swing cam and a swing rod and used to flip the disc flip on the workpiece, the motor fixed on the bottom plate, the swing cam is fixedly connected to the motor shaft of the motor, one end of the swinging rod rotatably connected on the bottom plate, and the other end of the swing rod the erection and abutted on the swing cam wheel surface, rotary plate and a swing rod are connected through a linkage structure. It drives the oscillating cam through the motor to rotate, the swing cam drives the swing bar to swing, and the swing rod drives the turnover plate to rotate through the linkage structure, thereby realizing automatic turnover of the processing part and high turnover efficienc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利用凸轮结构的立起装置
本技术属于机械
,涉及一种翻转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利用凸轮结构的立起装置。
技术介绍
在生产时间中根据工艺需求往往需要对待加工的板料进行90°翻转,现有的常规做法大多采用人工进行翻转,但是人工翻转时候由于直接接触板料,容易造成板料表面变花,而且人工翻面的效率低,不适合自动化的大规模生产,目前也没有简单有效的此类翻转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利用凸轮结构的立起装置,它所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更好地对加工件进行翻转,提高翻转效率。本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利用凸轮结构的立起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电机、摆动凸轮、摆杆和用于对加工件进行翻转的翻转盘,所述电机固连在底板上,所述摆动凸轮固连在电机的电机轴上,所述摆杆的一端转动连接在底板上,且摆杆的另一端架设且抵靠在摆动凸轮的轮面上,所述翻转盘和摆杆通过联动结构相连接。本立起装置通过电机带动摆动凸轮转动,摆动凸轮带动摆杆摆动,摆杆通过联动结构带动翻转盘转动,从而实现加工件的自动翻转,翻转效率高。在上述的利用凸轮结构的立起装置中,所述底板上设置有第一固定座,所述摆杆的另一端通过第一弹簧连接在第一固定座上。摆杆在第一弹簧的作用下能够始终抵靠在摆动凸轮上,保证摆杆转动时的稳定性。在上述的利用凸轮结构的立起装置中,所述底板上设置有第二固定座和第三固定座,所述联动结构包括第一传动轴、第二传动轴、第一传动齿轮和第二传动齿轮,所述第一传动轴转动连接在第二固定座上,所述第二传动轴转动连接在第三固定座上,所述第一传动齿轮固连在第一传动轴上,所述第二传动齿轮与第一传动齿轮啮合连接,且第二传动齿轮固连在第二传动轴上,所述翻转盘与第二传动轴相固连,且翻转盘能随着第二传动轴转动,所述摆杆的一端套设在第一传动轴上,且摆杆和第一传动轴之间通过棘轮棘爪传动连接。棘轮棘爪将摆杆的摆动转化为第一传动轴及第一传动齿轮的间歇运动。在上述的利用凸轮结构的立起装置中,所述翻转盘为圆形的中空结构,且翻转盘的周面上均设有4个翻转孔,所述翻转盘内设置有立起凸轮,所述立起凸轮和翻转盘相互独立,所述翻转孔内滑动连接有一活动块,所述活动块的底面抵靠在立起凸轮的轮面上。立起凸轮不会随着翻转盘转动,当翻转盘转动时,翻转孔内的活动块在立起凸轮的作用下向外移动,从而实现加工件的自动送出。在上述的利用凸轮结构的立起装置中,所述活动块通过第二弹簧连接在翻转盘上。便于活动块复位且始终抵靠在立起凸轮的轮面上。在上述的利用凸轮结构的立起装置中,所述摆动凸轮为余弦运动凸轮,所述第一传动齿轮和第二传动齿轮的传动比为2:1。摆杆的45度余弦规律间歇运动通过第一传动齿轮和第二传动齿轮的传动转化为翻转盘以1/4周期的间歇余弦运动规律的90度转动。在上述的利用凸轮结构的立起装置中,所述翻转盘的侧面覆盖有端盖板,所述端盖板与底板相固连,所述立起凸轮固连在端盖板。拆装更加方便。在上述的利用凸轮结构的立起装置中,所述底板上还设置有转动底座,所述翻转盘位于转动底座的一端上方,所述转动底座的另一端具有用于输送加工件的导轨。翻转盘通过第二传动轴进行支撑并悬空位于转动底座的上方,导轨能够更加精确地将加工件送入到翻转盘的翻转孔内。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的优点:1、本立起装置通过电机带动摆动凸轮转动,摆动凸轮带动摆杆摆动,摆杆通过联动结构带动翻转盘转动,从而实现加工件的自动翻转,翻转效率高;2、本立体装置通过立起凸轮在翻转盘对加工件进行翻转的同时还能将加工件自动送出,工作效率更高;3、本立起装置通过棘轮棘爪结构可以实现间歇操作,便于加工件的置入和取出。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中翻转盘的截面示意图一。图4是本技术中翻转盘的截面示意图二。图中,1、底板;2、电机;3、摆动凸轮;4、摆杆;5、加工件;6、翻转盘;61、翻转孔;7、第一固定座;8、第一弹簧;9、第二固定座;10、第三固定座;11、第一传动轴;12、第二传动轴;13、第一传动齿轮;14、第二传动齿轮;15、棘轮;16、棘爪;17、立起凸轮;18、活动块;19、端盖板;20、转动底座;201、导轨;21、联轴器;22、第二弹簧。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是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技术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参照图1和图2,本实施例为一种利用凸轮结构的立起装置,包括底板1、电机2、摆动凸轮3、摆杆4、转动底座20和用于对加工件5进行翻转的翻转盘6,底板1上设置有第一固定座7、第二固定座9和第三固定座10,电机2固连在底板1上,摆动凸轮3固连在电机2的电机轴上,摆杆4的一端转动连接在底板1上,且摆杆4的另一端架设且抵靠在摆动凸轮3的轮面上,摆杆4的另一端通过第一弹簧8连接在第一固定座7上。转动底座20固连在底板1上,翻转盘6位于转动底座20的一端上方,转动底座20的另一端具有用于输送加工件5的导轨201,翻转盘6和摆杆4通过联动结构相连接。翻转盘6的侧面覆盖有端盖板19,端盖板19与底板1相固连。具体结构如下,联动结构包括第一传动轴11、第二传动轴12、第一传动齿轮13和第二传动齿轮14,第一传动轴11转动连接在第二固定座9上,第二传动轴12转动连接在第三固定座10上,第一传动齿轮13固连在第一传动轴11上,第二传动齿轮14与第一传动齿轮13啮合连接,且第二传动齿轮14固连在第二传动轴12上,翻转盘6与第二传动轴12相固连,且翻转盘6能随着第二传动轴12转动,摆杆4的一端套设在第一传动轴11上,且摆杆4和第一传动轴11之间通过棘轮15棘爪16传动连接。结合图3和图4,翻转盘6为圆形的中空结构,且翻转盘6的周面上均设有4个翻转孔61,翻转盘6内设置有立起凸轮17,立起凸轮17固连在端盖板19,且立起凸轮17和翻转盘6相互独立,翻转孔61内滑动连接有一活动块18,活动块18的底面抵靠在立起凸轮17的轮面上,活动块18通过第二弹簧22连接在翻转盘6上。本实施例中摆动凸轮3为45度余弦运动凸轮,第一传动齿轮13和第二传动齿轮14的传动比为2:1,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如下:电机2连接联轴器21带动摆动凸轮3转动,摆杆4通过第一弹簧8与第一固定座7相连,摆动凸轮3以余弦运动规律设计,实现摆杆在45度间转动角速度为余弦运动规律,摆杆4通过棘轮15和棘爪16实现将摆动转化为间歇运动。棘轮15通过由第一传动齿轮13和第二传动齿轮14一组传动比为2的齿轮组将运动传递给翻转盘6,从而将摆杆4的45度余弦规律间歇运动转化为1/4周期余弦运动规律的90度间歇转动。在加工件5进入翻转盘6的翻转孔61中时,翻转盘6转动,活动块18通过第二弹簧22与翻转盘6相连,翻转盘6转过90度,活动块18在立起凸轮18的作用下沿轴线向外运动实现加工件5的立起和送出。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精神作举例说明。本技术所属
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技术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利用凸轮结构的立起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利用凸轮结构的立起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电机(2)、摆动凸轮(3)、摆杆(4)和用于对加工件(5)进行翻转的翻转盘(6),所述电机(2)固连在底板(1)上,所述摆动凸轮(3)固连在电机(2)的电机轴上,所述摆杆(4)的一端转动连接在底板(1)上,且摆杆(4)的另一端架设且抵靠在摆动凸轮(3)的轮面上,所述翻转盘(6)和摆杆(4)通过联动结构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利用凸轮结构的立起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电机(2)、摆动凸轮(3)、摆杆(4)和用于对加工件(5)进行翻转的翻转盘(6),所述电机(2)固连在底板(1)上,所述摆动凸轮(3)固连在电机(2)的电机轴上,所述摆杆(4)的一端转动连接在底板(1)上,且摆杆(4)的另一端架设且抵靠在摆动凸轮(3)的轮面上,所述翻转盘(6)和摆杆(4)通过联动结构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凸轮结构的立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上设置有第一固定座(7),所述摆杆(4)的另一端通过第一弹簧(8)连接在第一固定座(7)上。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利用凸轮结构的立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上设置有第二固定座(9)和第三固定座(10),所述联动结构包括第一传动轴(11)、第二传动轴(12)、第一传动齿轮(13)和第二传动齿轮(14),所述第一传动轴(11)转动连接在第二固定座(9)上,所述第二传动轴(12)转动连接在第三固定座(10)上,所述第一传动齿轮(13)固连在第一传动轴(11)上,所述第二传动齿轮(14)与第一传动齿轮(13)啮合连接,且第二传动齿轮(14)固连在第二传动轴(12)上,所述翻转盘(6)与第二传动轴(12)相固连,且翻转盘(6)能随着第二传动轴(12)转动,所述摆杆(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大钊束建芳章海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海洋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