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注塑模具回程杆表面打磨喷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683334 阅读:8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02 01:3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注塑模具回程杆表面打磨喷漆装置,包括第一机架与第二机架,第二机架的一侧设有第一驱动电机,第一驱动电机的前部设有第一驱动轴,第一驱动轴的端部设有驱动管;第二机架的另一侧设有第一液压缸,第一液压缸的前部设有第一活塞杆,第一活塞杆的前部设有第一推座,第一推座的前部设有第一磁吸板;第二机架的一侧设有第二驱动电机,第二驱动电机安装在第一驱动电机的上部,第二驱动电机的前部设有第二驱动轴,第二驱动轴的外周面套装有打磨滚筒,第一机架的内顶部设有插接架,插接架上设有若干喷漆针,第一机架的顶部设有喷漆机。本发明专利技术大大提高了对回程杆的表面进行打磨处理的效率;大大提高了喷漆处理的效率。

A spray paint device for grinding the return rod surface of injection mold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n injection mold return rod surface polishing spray device, comprising a first frame and the second frame, second side frame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drive motor, the first drive motor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front drive shaft, a first drive shaft end of the tube is provided with a drive frame second; the other side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hydraulic cylinder, a first hydraulic front the cylinder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piston rod, the front of the first piston rod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push, push the first seat front part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magnetic plate; second side frame is provided with second driving motor, second driving motor is installed on the upper part of the first drive motor, second driving motor of the front part is provided with a second drive shaft, second driven peripheral surface set the grinding roller shaft, the top in the first frame is provided with an inserting frame, inserting frame is provided with a plurality of spray needle, at the top of the first frame is provided with a Spray paint machine. The invention greatly improves the efficiency of grinding the surface of the return rod, and greatly improves the efficiency of the spray painting treat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注塑模具回程杆表面打磨喷漆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喷漆装置,具体涉及一种注塑模具回程杆表面打磨喷漆装置。
技术介绍
金属的腐蚀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而其中某种因素在腐蚀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金属表面喷漆形成涂装保护层,其金属发生腐蚀的区域是在涂装漆膜与金属表面的界面区域,并不断向金属基体深处侵蚀扩张。若金属表面喷漆涂装层能够有效地隔离水,氧以及电子、杂散离子等的渗透,就可以大大减缓或避免发生涂装金属的腐蚀,若隔离效果不佳,则涂装保持层对金属的防腐抗蚀保护作用就不好。生产实践表明,喷漆涂装保护层对水的渗透率严重影响金属喷漆涂装表层的附着力,而氧的渗透率则很大程度上影响金属的腐蚀性能。喷漆涂装金属的腐蚀形式多种多样,但根本原因,腐蚀的发生都与化学和电化学作用有着密切的关系。现有的打磨机不方便对注塑模具的回程杆进行牢固锁接,对注塑模具回程杆进行打磨操作效率低,也不方便对打磨处理后的注塑模具回程杆进行快速喷漆处理,无法实现对注塑模具回程杆进行打磨、喷漆与一体的工业化操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过打磨滚筒可以对回程杆的表面进行打磨处理,大大提高了对回程杆的表面进行打磨处理的效率;喷漆机通过喷漆针可以对打磨处理后的回程杆进行喷漆修复处理,大大提高了喷漆处理的效率的注塑模具回程杆表面打磨喷漆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注塑模具回程杆表面打磨喷漆装置,包括第一机架与第二机架,第一机架与第二机架呈并排布置;第二机架的一侧设有第一驱动电机,第一驱动电机的前部设有第一驱动轴,第一驱动轴的端部设有驱动管,驱动管呈水平布置,驱动管的内底部设有磁吸环;第二机架的另一侧设有第一液压缸,第一液压缸的前部设有第一活塞杆,第一活塞杆的前部设有第一推座,第一推座的前部设有第一磁吸板,第一磁吸板设置在驱动管的前方;第二机架的一侧设有第二驱动电机,第二驱动电机安装在第一驱动电机的上部,第二驱动电机的前部设有第二驱动轴,第二驱动轴的外周面套装有打磨滚筒,第二驱动轴的前部设有固定轴,固定轴安装在定位筒的内表面,定位筒安装在第二机架上;第一机架与第二机架之间设有安装轴,安装轴的外周面套装有旋转筒,第一驱动电机的后部安装在旋转筒的外周面上,第一机架与第二机架之间设有限位板,限位板的下表面设有磁吸层;第一机架的侧部位置设有第三液压缸,第三液压缸的前部设有第三活塞杆,第三活塞杆的前部设有第二推座,第二推座的前部设有第二磁吸板,第一机架的内顶部设有插接架,插接架上设有若干喷漆针,第一机架的顶部设有喷漆机,喷漆针与喷漆机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机架上设有第一固定架与第二固定架,第一固定架上设有第一导向管,第二固定架上设有第二导向管,第一活塞杆穿过第一导向管与第二导向管。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固定架与第二固定架的端部上设有第一固定板,第一固定板固定在第二机架的顶部,第一固定架与第二固定架的底部设有第二固定板,第二固定板固定在第二机架的底部。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机架与第二机架的内底部上设有第二液压缸,第二液压缸的上部设有第二活塞杆,第二活塞杆的端部设有升降板,升降板安装在第一驱动电机的下部。进一步地,所述插接架的一侧设有第一吊顶架,插接架的另一侧设有第二吊顶架,第二吊顶架与第一吊顶架安装在第一机架的内顶部;插接架上设有喷漆管,喷漆针的上端与喷漆管连接,喷漆管与喷漆机之间通过输漆管道连接,输漆管道与喷漆管之间设有控制泵。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在于:可以将待打磨处理的注塑模具的回程杆的一端安装在驱动管内,驱动管通过磁吸环可以使回程杆的一端进行牢固安装;第一液压缸通过第一活塞杆可以控制第一推座实现移动调节,第一推座的移动可以控制第一磁吸板实现移动调节,通过第一磁吸板可以对回程杆的另一端进行磁吸安装;从而可以对回程杆的两端进行牢固安装,第一驱动电机通过第一驱动轴可以控制驱动管实现转动,从而可以控制回程杆实现转动控制,第二驱动电机通过第二驱动轴可以控制打磨滚筒实现转动,通过打磨滚筒可以对回程杆的表面进行打磨处理,大大提高了对回程杆的表面进行打磨处理的效率;第一驱动电机通过旋转筒绕安装轴实现转动,从而可以方便对第一驱动电机进行半圈转动调节,限位板通过磁吸层可以对第一驱动电机的上部进行磁吸吸附安装;第三液压缸通过第三活塞杆可以控制第二推座实现移动调节,通过第二推座可以对回程杆的端部进行紧固,喷漆机通过喷漆针可以对打磨处理后的回程杆进行喷漆修复处理,大大提高了喷漆处理的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所述注塑模具回程杆表面打磨喷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的技术方案是:如图1所示,一种注塑模具回程杆表面打磨喷漆装置,包括第一机架11与第二机架12,第一机架11与第二机架12呈并排布置;第二机架12的一侧设有第一驱动电机13,第一驱动电机13的前部设有第一驱动轴14,第一驱动轴14的端部设有驱动管15,驱动管15呈水平布置,驱动管15的内底部设有磁吸环16;第二机架12的另一侧设有第一液压缸17,第一液压缸17的前部设有第一活塞杆18,第一活塞杆18的前部设有第一推座19,第一推座19的前部设有第一磁吸板20,第一磁吸板20设置在驱动管15的前方;第二机架12的一侧设有第二驱动电机27,第二驱动电机27安装在第一驱动电机13的上部,第二驱动电机27的前部设有第二驱动轴28,第二驱动轴28的外周面套装有打磨滚筒29,第二驱动轴28的前部设有固定轴30,固定轴30安装在定位筒31的内表面,定位筒31安装在第二机架12上;第一机架11与第二机架12之间设有安装轴33,安装轴33的外周面套装有旋转筒32,第一驱动电机13的后部安装在旋转筒32的外周面上,第一机架11与第二机架12之间设有限位板34,限位板34的下表面设有磁吸层;第一机架11的侧部位置设有第三液压缸38,第三液压缸38的前部设有第三活塞杆39,第三活塞杆39的前部设有第二推座40,第二推座40的前部设有第二磁吸板41,第一机架11的内顶部设有插接架42,插接架42上设有若干喷漆针45,第一机架11的顶部设有喷漆机47,喷漆针45与喷漆机47连接;第二机架12上设有第一固定架21与第二固定架22,第一固定架21上设有第一导向管23,第二固定架22上设有第二导向管24,第一活塞杆18穿过第一导向管23与第二导向管24;第一固定架21与第二固定架22的端部上设有第一固定板25,第一固定板25固定在第二机架12的顶部,第一固定架21与第二固定架22的底部设有第二固定板26,第二固定板26固定在第二机架12的底部;第一机架11与第二机架12的内底部上设有第二液压缸35,第二液压缸35的上部设有第二活塞杆36,第二活塞杆36的端部设有升降板37,升降板37安装在第一驱动电机13的下部;插接架42的一侧设有第一吊顶架43,插接架42的另一侧设有第二吊顶架44,第二吊顶架44与第一吊顶架43安装在第一机架11的内顶部;插接架42上设有喷漆管46,喷漆针45的上端与喷漆管46连接,喷漆管46与喷漆机47之间通过输漆管道48连接,输漆管道48与喷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注塑模具回程杆表面打磨喷漆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注塑模具回程杆表面打磨喷漆装置,包括第一机架(11)与第二机架(12),其特征在于:第一机架(11)与第二机架(12)呈并排布置;第二机架(12)的一侧设有第一驱动电机(13),第一驱动电机(13)的前部设有第一驱动轴(14),第一驱动轴(14)的端部设有驱动管(15),驱动管(15)呈水平布置,驱动管(15)的内底部设有磁吸环(16);第二机架(12)的另一侧设有第一液压缸(17),第一液压缸(17)的前部设有第一活塞杆(18),第一活塞杆(18)的前部设有第一推座(19),第一推座(19)的前部设有第一磁吸板(20),第一磁吸板(20)设置在驱动管(15)的前方;第二机架(12)的一侧设有第二驱动电机(27),第二驱动电机(27)安装在第一驱动电机(13)的上部,第二驱动电机(27)的前部设有第二驱动轴(28),第二驱动轴(28)的外周面套装有打磨滚筒(29),第二驱动轴(28)的前部设有固定轴(30),固定轴(30)安装在定位筒(31)的内表面,定位筒(31)安装在第二机架(12)上;第一机架(11)与第二机架(12)之间设有安装轴(33),安装轴(33)的外周面套装有旋转筒(32),第一驱动电机(13)的后部安装在旋转筒(32)的外周面上,第一机架(11)与第二机架(12)之间设有限位板(34),限位板(34)的下表面设有磁吸层;第一机架(11)的侧部位置设有第三液压缸(38),第三液压缸(38)的前部设有第三活塞杆(39),第三活塞杆(39)的前部设有第二推座(40),第二推座(40)的前部设有第二磁吸板(41),第一机架(11)的内顶部设有插接架(42),插接架(42)上设有若干喷漆针(45),第一机架(11)的顶部设有喷漆机(47),喷漆针(45)与喷漆机(47)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注塑模具回程杆表面打磨喷漆装置,包括第一机架(11)与第二机架(12),其特征在于:第一机架(11)与第二机架(12)呈并排布置;第二机架(12)的一侧设有第一驱动电机(13),第一驱动电机(13)的前部设有第一驱动轴(14),第一驱动轴(14)的端部设有驱动管(15),驱动管(15)呈水平布置,驱动管(15)的内底部设有磁吸环(16);第二机架(12)的另一侧设有第一液压缸(17),第一液压缸(17)的前部设有第一活塞杆(18),第一活塞杆(18)的前部设有第一推座(19),第一推座(19)的前部设有第一磁吸板(20),第一磁吸板(20)设置在驱动管(15)的前方;第二机架(12)的一侧设有第二驱动电机(27),第二驱动电机(27)安装在第一驱动电机(13)的上部,第二驱动电机(27)的前部设有第二驱动轴(28),第二驱动轴(28)的外周面套装有打磨滚筒(29),第二驱动轴(28)的前部设有固定轴(30),固定轴(30)安装在定位筒(31)的内表面,定位筒(31)安装在第二机架(12)上;第一机架(11)与第二机架(12)之间设有安装轴(33),安装轴(33)的外周面套装有旋转筒(32),第一驱动电机(13)的后部安装在旋转筒(32)的外周面上,第一机架(11)与第二机架(12)之间设有限位板(34),限位板(34)的下表面设有磁吸层;第一机架(11)的侧部位置设有第三液压缸(38),第三液压缸(38)的前部设有第三活塞杆(39),第三活塞杆(39)的前部设有第二推座(40),第二推座(40)的前部设有第二磁吸板(41),第一机架(11)的内顶部设有插接架(42),插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丽萍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国质信网络通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