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底托的压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682318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02 00: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用于底托的压塑装置,包括上模座、下模座、上钢模、位于上钢模正下方的下钢模和四根定位柱,所述四根定位柱固定于上模座、下模座之间且分别位于四个拐角处,位于所述上模座上的活塞柱下端固定有上钢模,所述下钢模与下模座之间由上往下依次设置有隔热板和箱体;所述隔热板的下表面均匀间隔地分布有若干个与箱体接触的立柱,所述隔热板的立柱与箱体接触,所述隔热板的立柱内具有中空腔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压塑装置有利于钢模热量的保温,避免热量的散失,使材料处于熔融状态,便于流动成型,同时也防止热量传递给压机其它部件,导致设备的出现故障和寿命下降。

Pressure plastic device for bottom support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pallet pressing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n upper die seat and a lower mould seat, steel mould, steel mould is located just below the steel mold and the four positioning column, the four positioning column are fixed on the upper die, lower die base and are located between the four corner., located in the upper die base of the piston rod are fixed at the lower end of the steel mold, between the steel mould and the lower mould seat from top to bottom are provided with insulation board and the box body; the heat insulation plate under uniform surface intervals distributed with a plurality of contact box columns, column of the insulation board contact with the post box, the thermal insulation board is provided with a hollow cavity. The utility model is beneficial to the thermal insulation of the steel mould, avoiding the loss of heat, making the material in molten state, convenient for flow molding, and preventing heat transfer to other components of the press, resulting in the failure of equipment and the decrease of lif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底托的压塑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底托的压塑装置,属于挤压塑形

技术介绍
现有挤压塑形的压塑装置一般是直接将需要挤压塑形的部件安放固定在底座上,利用人工进行拿取更换,耗时耗力,影响工作效率,而且一般塑形是直接利用模具进行挤压,没有加热和保温机构,成型的效果不好,部件成型后的密度分布不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底托的压塑装置,该压塑装置有利于钢模热量的保温,避免热量的散失,使材料处于熔融状态,便于流动成型,同时也防止热量传递给压机其它部件,导致设备的出现故障和寿命下降。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底托的压塑装置,包括上模座、下模座、上钢模、位于上钢模正下方的下钢模和四根定位柱,所述四根定位柱固定于上模座、下模座之间,位于所述上模座上的活塞柱下端固定有上钢模,所述下钢模与下模座之间由上往下依次设置有隔热板和箱体;所述隔热板的下表面均匀间隔地分布有若干个与箱体接触的立柱,所述隔热板的立柱与箱体接触,所述隔热板的立柱内具有中空腔体。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如下:作为优选,所述立柱的直径为10~15厘米,相邻的立柱的间隔在20~30厘米。作为优选,所述立柱的高度与其直径的尺寸比为10:(3~5)。作为优选,所述四根定位柱分别安装于四个拐角处。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和效果:本技术用于底托的压塑装置,其位于所述上模座上的活塞柱下端固定有上钢模,所述下钢模与下模座之间由上往下依次设置有隔热板和箱体,所述隔热板与箱体接触,有利于钢模热量的保温,避免热量的散失,使材料处于熔融状态,便于流动成型,同时也防止热量传递给压机其它部件,导致设备的出现故障和寿命下降;再次,其隔热板的立柱内具有中空腔体,进一步减少接触面积和降低导热系数,避免热量的散失。附图说明附图1为本技术用于底托的压塑装置结构示意图;附图2为本技术用于底托的压塑装置局部结构示意图;附图3为本技术压塑装置中隔热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以上附图中:1、上模座;2、下模座;3、上钢模;4、下钢模;5、定位柱;6、活塞柱;7、隔热板;8、立柱;9、箱体;10、中空腔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实施例1:一种用于底托的压塑装置,包括上模座1、下模座2、上钢模3、位于上钢模3正下方的下钢模4和四根定位柱5,所述四根定位柱5固定于上模座1、下模座2之间且分别位于四个拐角处,位于所述上模座1上的活塞柱6下端固定有上钢模3,所述下钢模4与下模座2之间由上往下依次设置有隔热板7和箱体9;所述隔热板7的下表面均匀间隔地分布有若干个与箱体9接触的立柱8,所述隔热板7的立柱8与箱体9接触;所述隔热板7的立柱8内具有中空腔体10。上述立柱8的直径为12厘米,相邻的立柱8的间隔在22厘米。上述立柱8的高度与其直径的尺寸比为10:4;实施例2:一种用于底托的压塑装置,包括上模座1、下模座2、上钢模3、位于上钢模3正下方的下钢模4和四根定位柱5,所述四根定位柱5固定于上模座1、下模座2之间且分别位于四个拐角处,位于所述上模座1上的活塞柱6下端固定有上钢模3,所述下钢模4与下模座2之间由上往下依次设置有隔热板7和箱体9;所述隔热板7的下表面均匀间隔地分布有若干个与箱体9接触的立柱8,所述隔热板7的立柱8与箱体9接触;所述隔热板7的立柱8内具有中空腔体10。上述立柱8的直径为14厘米,相邻的立柱8的间隔在26厘米。上述立柱8的高度与其直径的尺寸比为10:4.6;上述四根定位柱5分别安装于四个拐角处。采用上述用于底托的压塑装置时,其位于所述上模座上的活塞柱下端固定有上钢模,所述下钢模与下模座之间由上往下依次设置有隔热板和箱体,所述隔热板与箱体接触,有利于钢模热量的保温,避免热量的散失,使材料处于熔融状态,便于流动成型,同时也防止热量传递给压机其它部件,导致设备的出现故障和寿命下降;再次,其隔热板的立柱内具有中空腔体,进一步减少接触面积和降低导热系数,避免热量的散失。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技术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技术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用于底托的压塑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底托的压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模座(1)、下模座(2)、上钢模(3)、位于上钢模(3)正下方的下钢模(4)和四根定位柱(5),所述四根定位柱(5)固定于上模座(1)、下模座(2)之间,位于所述上模座(1)上的活塞柱(6)下端固定有上钢模(3),所述下钢模(4)与下模座(2)之间由上往下依次设置有隔热板(7)和箱体(9);所述隔热板(7)的下表面均匀间隔地分布有若干个与箱体(9)接触的立柱(8),所述隔热板(7)的立柱(8)与箱体(9)接触,所述隔热板(7)的立柱(8)内具有中空腔体(1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底托的压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模座(1)、下模座(2)、上钢模(3)、位于上钢模(3)正下方的下钢模(4)和四根定位柱(5),所述四根定位柱(5)固定于上模座(1)、下模座(2)之间,位于所述上模座(1)上的活塞柱(6)下端固定有上钢模(3),所述下钢模(4)与下模座(2)之间由上往下依次设置有隔热板(7)和箱体(9);所述隔热板(7)的下表面均匀间隔地分布有若干个与箱体(9)接触的立柱(8),所述隔热板(7)的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文雅汪道宏陆留裕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上车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