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撞锤及具有该撞锤的电锤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681512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02 00: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撞锤及具有该撞锤的电锤,其中,撞锤包括:撞锤本体,所述撞锤本体设置于气缸内,并与所述气缸内表面滑动连接;所述撞锤本体的一端通过空气弹簧与活塞连接,所述撞锤本体的另一端设置有锤杆;所述撞锤本体还包括倒角部,所述倒角部包括在所述撞锤本体与所述气缸内壁接触的边缘设置的倒角;所述倒角小于30度。电锤包括上述的撞锤。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润滑剂导入式撞锤,通过在撞锤与气缸内壁接触的多个端部设置有锐角倒角,在锤击过程中更便于润滑油脂向活塞方向导入。

A hammer and hammer with the striker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hammer and hammer, with the ram which includes: RAM ram ram body, the body is arranged in the cylinder, and is connected with the inner surface of the cylinder sliding; the ram body is connected with the piston through the air spring, the other end of the hammer body is provided with a hit hammer rod; the ram body also comprises a chamfering part, the chamfer portion comprises in the ram body and the inner wall of the cylinder contact edge chamfer of the chamfer angle less than 30 degrees. Including the ram hammer. Lubricant import type RAM provided by the utility model, through a number of end of the ram and the inner wall of the cylinder is arranged on the contact angle of chamfer, hammering process easier to grease into the piston dire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撞锤及具有该撞锤的电锤
本技术涉及电动工具
,具体涉及一种撞锤及具有该撞锤的电锤。
技术介绍
电锤以冲击或冲击加旋转作用在混凝土、岩石等坚硬脆性材料上打孔、破碎和开槽,其冲击力大,打孔速度快,成孔精度高,在建筑安装工程中普遍使用。现有的电锤气缸撞锤装置包括撞锤、气缸和所赛,撞锤和活塞在气缸中移动,撞锤受到气体弹簧的推动使撞锤向前移动,由于撞锤在气缸内滑动运动,因此为避免磨损以及确保锤击平稳,通常需要在撞锤和活塞内导入润滑油或润滑油脂。但现有技术中的撞锤与气缸的接触端通常垂直于所述气缸内壁,例如中国专利CN103358287A公开了一种电锤,其通过操作者对主体部2施加向前方的按压力并将工作部3按压在工件的状态下,然后通电驱动驱动马达10,则经由以曲柄机构为主体的运动变换机构14使活塞19沿着气缸21直线地进行滑动动作。当活塞19进行滑动动作时,通过气缸21内的空气室24的空气弹簧的作用,撞锤22在气缸21内向前方移动碰撞在撞杆23上,由此使撞杆23的动能传递至工作部3。但上述专利文献中的撞锤的各端部均与所述气缸内壁垂直,参见附图2,因此上述专利文献的撞锤在运动过程中不仅容易将气缸内壁的油脂刮掉,而且会阻止其进一步向后侧的活塞端导入,而当撞锤与活塞之间的油脂较少时,造成润滑不良,密封件与气缸之间摩擦产生高温,导致密封件磨损,由此造成密封不良,导致输出端锤击无力或锤击不稳定。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撞锤边缘容易将气缸内壁的油脂刮掉、不利于油脂导入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便于油脂导入的撞锤及具有该撞锤的电锤。为此,此处依次列出权利要求书记载的全部技术方案:一种撞锤,其包括:撞锤本体,所述撞锤本体设置于气缸内,并与所述气缸内表面滑动连接;所述撞锤本体的一端通过空气弹簧与活塞连接,所述撞锤本体的另一端设置有锤杆;所述撞锤本体还包括倒角部,所述倒角部包括在所述撞锤本体与所述气缸内壁接触的边缘设置的倒角;所述倒角小于30度。进一步地,所述撞锤本体包括位于其端部的与所述气缸内壁接触的锤击部,所述锤击部向所述锤杆传递敲击力,所述倒角部包括设置于所述锤击部上靠近所述锤杆侧的端部边缘的倒角。进一步地,所述撞锤本体还包括位于其另一端部的受动部,所述受动部通过空气弹簧由活塞驱动往复运动。进一步地,所述撞锤本体还包括设置于所述锤击部和受动部之间的与所述气缸内壁接触的卡接部,所述倒角部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卡接部上靠近所述锤杆侧的端部边缘的倒角。进一步地,所述卡接部与所述受动部之间设置有防止气体泄露的密封部件。进一步地,所述倒角设置为5至20度。进一步地,所述倒角为20度。进一步地,所述倒角部还包括在所述撞锤本体与所述气缸内壁接触的其他端部边缘上的倒角。一种电锤,其至少包括: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为所述电锤提供驱动力;撞击机构,所述撞击机构受所述驱动机构驱动,所述撞击机构包括气缸,以及设置于所述气缸内的活塞和锤杆;还包括工作部,所述工作部与所述锤杆连接并输出锤击力;所述撞击机构还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撞锤,所述撞锤设置于所述气缸内并与所述气缸内表面滑动连接,所述撞锤的一端通过空气弹簧由活塞驱动往复运动,并向设于其另一端的锤杆传递敲击力。本技术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本技术提供的撞锤,通过在撞锤与气缸内壁接触的多个端部设置有锐角倒角,在锤击过程中更便于润滑油脂向活塞方向导入,有利于气缸内滑动运动的顺利进行,加强了内部密封件的润滑,确保了锤击的稳定性。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的电锤的整机剖视图;图2为本技术的撞击系统的剖视图;图3为图2所示撞锤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电锤;2-主体部;3-工作部;4-手柄部;5-机壳;6-撞击机构;7-撞锤;8-锤击部;9-受动部;10-卡接部;11-密封部件;12-活塞;13-气缸;14-锤杆;15-空气室;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技术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实施例1如图1所示为本技术的电锤结构剖视图,其中电锤1包括主体部2、工作部3和手柄部4,其中主体部2具有构成电锤1外轮廓的机壳5,工作部3位于主体部2的前端区域。该主体部2至少包括: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为所述电锤提供驱动力;撞击机构6,所述撞击机构6受所述驱动机构驱动,所述工作部3与撞击机构6连接并输出锤击力。其中电锤的驱动机构输出轴通过传动机构连接运动转换机构,使得驱动机构的旋转输出在通过运动变换机构转化为直线运动后传递至撞击机构6上,经由该撞击机构6产生沿图1中横向轴线方向上的冲击力并最终传递到工作部3。所述撞击机构6包括气缸13,以及依次设置于所述气缸13内的活塞12、空气室15、撞锤7和锤杆14;其中撞锤7作为冲击件,锤杆14作为中间件,所述工作部3与所述锤杆14连接并输出锤击力。撞锤7设置于所述气缸13内位于活塞12的前侧,并且能够在气缸13内自由滑动。锤杆14位于撞锤7的前侧,在撞锤7和活塞12之间的气缸13内部形成密闭的空气室15,该空气室15即构成空气弹簧,随着活塞12的直线往复的运动,空气室15被反复的压缩或膨胀形成空气弹簧。空气弹簧驱动撞锤7,并由撞锤7对锤杆14进行撞击,再经由锤杆14将冲击力传递至工作部3。因此,所述撞锤7的一端通过空气弹簧由活塞12驱动往复运动,并向设于其另一端的锤杆14传递敲击力,由此实现电锤冲击力的输出。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撞锤7和活塞12均滑动地设置于气缸内,撞锤7主要包括撞锤本体,所述撞锤本体设置于气缸内,并与所述气缸内表面滑动连接;所述撞锤本体包括锤击部8、卡接部10和受动部9;其中锤击部8位于撞锤本体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撞锤及具有该撞锤的电锤

【技术保护点】
一种撞锤,其包括:撞锤本体,所述撞锤本体设置于气缸内,并与所述气缸内表面滑动连接;所述撞锤本体的一端通过空气弹簧与活塞连接,所述撞锤本体的另一端设置有锤杆;其特征在于:所述撞锤本体还包括倒角部,所述倒角部包括在所述撞锤本体与所述气缸内壁接触的边缘设置的倒角;所述倒角小于30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撞锤,其包括:撞锤本体,所述撞锤本体设置于气缸内,并与所述气缸内表面滑动连接;所述撞锤本体的一端通过空气弹簧与活塞连接,所述撞锤本体的另一端设置有锤杆;其特征在于:所述撞锤本体还包括倒角部,所述倒角部包括在所述撞锤本体与所述气缸内壁接触的边缘设置的倒角;所述倒角小于30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撞锤,其特征在于:所述撞锤本体包括位于其端部的与所述气缸内壁接触的锤击部,所述锤击部向所述锤杆传递敲击力,所述倒角部包括设置于所述锤击部上靠近所述锤杆侧的端部边缘的倒角。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撞锤,其特征在于:所述撞锤本体还包括位于其另一端部的受动部,所述受动部通过空气弹簧由活塞驱动往复运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撞锤,其特征在于:所述撞锤本体还包括设置于所述锤击部和受动部之间的与所述气缸内壁接触的卡接部,所述倒角部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卡接部上靠近所述锤杆侧的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段家利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宝时得电动工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