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治水稻稻飞虱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6676871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01 22:0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防治水稻稻飞虱的方法,将活性成分为吡蚜酮、茉莉酸甲酯的农药制剂混合起来,兑水后均匀喷洒于受害的水稻植株上,至叶片湿润为准。所述的农药制剂中,吡蚜酮和茉莉酸甲酯的重量比5‑20:1。本发明专利技术协同增效明显,能有效的控制水稻飞虱的危害,降低农药使用量,提高防治效果,从而减小了对环境的不良影响和农药残留,有利于延缓害虫抗性发展。

A method for controlling rice planthopper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method for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rice planthopper, the active ingredients of Pymetrozine, methyl jasmonate pesticide mix rice plants watered evenly sprayed on the victims, to leaf wetness prevail. The pesticide formulation, Pymetrozine and methyl jasmonate and the weight ratio of 5 20:1. The synergistic effect of the invention is obvious, which can effectively control the harm of rice planthoppers, reduce the amount of pesticide use and improve the control effect, thereby reducing the adverse effects of the environment and pesticide residues, and is conducive to delaying the development of insect resistan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治水稻稻飞虱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农业
,具体是一种防治水稻稻飞虱的方法。
技术介绍
稻飞虱是是水稻的主要害虫之一,稻飞虱对水稻的为害,除直接刺吸汁液,使生长受阻,严重时稻丛成团枯萎,甚至全田死秆倒伏外,产卵也会刺伤植株,破坏输导组织,妨碍营养物质运输并传播病毒病。化学防治一直是防治稻飞虱的主要手段,但是,多年来化学防治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是害虫的抗性问题。世代多、繁殖量大、世代重叠的害虫抗体上升速度快,稻飞虱、叶蝉、粉虱等就是这样的害虫。目前,我国许多地方的褐飞虱已对吡虫啉类产生高水平抗性。因此如何能有效的防治水稻稻飞虱是一个现实而紧迫的问题。吡蚜酮,英文名称:pymetrozine,属吡啶类或三嗪酮类杀虫剂,具有阻断昆虫传毒功能和触杀作用,可使害虫产生口针阻塞效应,同时还有内吸活性。在植物体内既能在木质部传导,也能在韧皮部传导,因此既可用作叶面喷雾。对水稻飞虱有较好的防治效果。茉莉酸甲酯(MethylJasmonate,简称JA_Me),是一类脂肪酸的衍生物,存在于高等植物体内的内源生长调节物质。茉莉酸是一种激素,普遍存在于各种植物中,具有广泛的生理功能,是病原物、激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防治水稻稻飞虱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活性成分为吡蚜酮、茉莉酸甲酯的农药制剂混合起来,兑水后均匀喷洒于受害的水稻植株上,至叶片湿润为准;所述的农药制剂,吡蚜酮和茉莉酸甲酯的重量比5‑20: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治水稻稻飞虱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活性成分为吡蚜酮、茉莉酸甲酯的农药制剂混合起来,兑水后均匀喷洒于受害的水稻植株上,至叶片湿润为准;所述的农药制剂,吡蚜酮和茉莉酸甲酯的重量比5-20: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吡蚜酮和茉莉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付圆韦恒友杨旭新闭广进吴宝国谭永寿申妍韦玺梁进旭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南宁益土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