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蔬菜种植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水稻铜过剩防治的新方法。
技术介绍
铜过剩时,影响作物根系对铁的吸收,出现缺铁症。铜在体内不易移动,吸收过剩的铜在地上部移动之前累积于根部,阻碍新根生长,使须根的根尖变粗而短,先端枯死。水稻铜过剩时,插秧后根系不能成活而枯死,而且即使成活,生长也不好,尤其是根不向下伸长,而露出于土表面。当土壤中铜过剩减轻时,根系逐渐恢复活力,到了盛夏,长势好转,但穗短且结实不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解决传统的水稻铜过剩的技术问题,专利技术一种水稻铜过剩防治的新方法。本专利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一种水稻铜过剩防治的新方法,其特殊之处是包括以下过程:1、水稻铜过剩,其原因多在于铜矿或工厂废水。因为这种情况一般伴随着酸性水的流入,所以施石灰质肥料,将土壤pH值控制在6.0~6.5范围,可减少水稻对铜的吸收,将毒害控制在最少范围。2、施有机质可显著地减少铜过剩毒害。因此对受害田,应该施堆厩肥,生秸秆、紫云英等,同时最好利用石灰质肥料对土壤pH值控制在6.5~7.0。3、增施磷,可或多或少抑制铜的吸收。熔磷中含有磷和钙,将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水稻铜过剩防治的新方法,其特殊之处是包括以下过程:施石灰质肥料,将土壤pH值控制在6.0~6.5范围,施堆厩肥,生秸秆、紫云英等,同时最好利用石灰质肥料对土壤pH值控制在6.5~7.0,增施磷,在入口处造2~3m2沉淀池,使水暂时停滞于此,进行深耕,加深耕作层,使累积的铜浓度降低,或采取将耕层更换为新土等措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稻铜过剩防治的新方法,其特殊之处是包括以下过程:施石灰质肥料,将土壤pH值控制在6.0~6.5范围,施堆厩肥,生秸秆、紫云英等,同时最好利用石灰质肥料...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