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治茴香薄翅野螟的农药及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0783984 阅读:1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2-17 11:2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治茴香薄翅野螟的农药及其方法,所述的农药由药物部分和助剂部分组成,其中,农药部分是由以下原料组成:噻虫嗪2-6重量份、氯虫苯甲酰胺2-6重量份、丙酮30-50体积份;助剂部分是由以下原料组成:十二烷基苯磺酸钙0.5-2重量份、壬基酚聚氧乙烯醚0.5-2重量份、Span80 0.5-1.5重量份、聚乙二醇0.5-2重量份、乙醇30-50体积份;1g重量份对应1ml体积份,农药部分与助剂部分的体积比为40:40-80。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防治茴香薄翅野螟的农药对茴香薄翅野螟的防治效果明显高于其他药剂。本发明专利技术操作简单,成本低廉,可以大大解决茴香薄翅野螟的抗药性产生以及农田生态环境破坏和人畜中毒等次生毒害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所述的农药由药物部分和助剂部分组成,其中,农药部分是由以下原料组成:噻虫嗪2-6重量份、氯虫苯甲酰胺2-6重量份、丙酮30-50体积份;助剂部分是由以下原料组成:十二烷基苯磺酸钙0.5-2重量份、壬基酚聚氧乙烯醚0.5-2重量份、Span800.5-1.5重量份、聚乙二醇0.5-2重量份、乙醇30-50体积份;lg重量份对应1ml体积份,农药部分与助剂部分的体积比为40:40-80?本专利技术的防治茴香薄翅野螟的农药对茴香薄翅野螟的防治效果明显高于其他药剂。本专利技术操作简单,成本低廉,可以大大解决茴香薄翅野螟的抗药性产生以及农田生态环境破坏和人畜中毒等次生毒害的问题。【专利说明】
本专利技术涉及农业病虫害防治
,尤其涉及一种防治茴香薄翅野螟的农药及 其方法。
技术介绍
茴香薄翅野螟(Evergestis extimalis Scopli),属鱗翅目螟蛾科(Lepidoptera, Pyralidida)。又名油菜角野螟,茴香螟、油菜螟,其国内主要分布于青海、甘肃、宁夏、内蒙 和黑龙江等北方地区,国外分布于朝鲜、日本、美国及西北利亚等地。主要为害茴香、甜菜、 白菜、油菜、荠菜、萝卜、甘蓝、芥菜等植物。在春油菜上主要以幼虫钻蛀角果,食籽粒的方式 为害。2006年,在湟中县、湟源县和平安县的油菜种植区角野螟大量爆发,油菜角果被害率 达90%以上,平均减产达60%左右,甚至造成个别田块绝收。目前以前生产上长期、高剂量 使用单一的化学农药防治茴香薄翅野螟。 但是,现有防治方法存在很多缺点: 1、在单一化学农药的选择压力下,茴香薄翅野螟产生抗药性; 2、容易造成农田生态环境破坏和人畜中毒等次生毒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旨在解决现有防 治方法存在的一些问题和缺点。 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本专利技术的防治茴香薄翅野螟的农药由药物部分和助剂部分组成,其中,农药部分 是由以下原料组成:噻虫嗪2-6重量份、氯虫苯甲酰胺2-6重量份、丙酮30-50体积份;助 剂部分是由以下原料组成:十二烷基苯磺酸钙〇. 5-2重量份、壬基酚聚氧乙烯醚0. 5-2重 量份、Span80 0. 5-1. 5重量份、聚乙二醇0. 5-2重量份、乙醇30-50体积份;lg重量份对应 lml体积份,农药部分与助剂部分的体积比为40:40-80。 优选农药部分是由以下原料组成:噻虫嗪4重量份、氯虫苯甲酰胺4重量份、丙酮 40体积份,lg重量份对应lml体积份。 技术方案之一:助剂A是由以下原料组成:十二烷基苯磺酸钙0. 5-2重量份、壬基 酚聚氧乙烯醚0. 5-2重量份、渗透剂T1-3重量份、Span80 0. 5-1. 5重量份、聚乙二醇0. 5-2 重量份、乙醇30-50体积份;优选是由以下原料组成:十二烷基苯磺酸钙1重量份、壬基酚 聚氧乙烯醚1重量份、渗透剂T1. 6重量份、Span80 0. 8重量份、聚乙二醇1重量份、乙醇40 体积份;lg重量份对应lml体积份。 技术方案之二:助剂B是由以下原料组成:十二烷基苯磺酸钙0. 5-2重量份、壬基 酚聚氧乙烯醚0. 5-2重量份、辛基酚聚氧乙烯醚1-3重量份、Span80 0. 5-1. 5重量份、聚乙 二醇0. 5-2重量份、乙醇30-50体积份;优选是由以下原料组成:十二烧基苯磺酸|丐1重量 份、壬基酚聚氧乙烯醚1重量份、辛基酚聚氧乙烯醚1. 6重量份、Span80 0. 8重量份、聚乙 二醇1重量份、乙醇40体积份;lg重量份对应lml体积份。 优选农药部分与助剂部分的体积比为40:60。 利用本专利技术的农药进行茴香薄翅野螟防治的方法的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一,按配比在室内配制助剂及农药; 步骤二,选择大块的农田; 步骤三,茴香薄翅野螟产卵高峰期,将步骤一配制的助剂及农药混合,得到药物混 合液,然后兑水,加水量与药物混合液的体积比为150-250:1,搅拌均匀后,喷洒农药; 步骤四,对农田进行调查,观察记录防效。 步骤三中,加水量与药物混合液的体积比为200:1,每亩用量为100ml药物混合 液,兑20000ml水。 步骤四中,药物效果于喷雾后的第20天调查,调查油菜主茎杆油菜角果被害率。 本专利技术的积极效果如下: 本专利技术的防治茴香薄翅野螟的农药通过采用大田试验的方式筛选出了有效防治 茴香薄翅野螟的化学药剂,实验证明本专利技术的防治茴香薄翅野螟的农药对茴香薄翅野螟的 防治效果明显高于其他药剂。本专利技术操作简单,成本低廉,可以大大解决茴香薄翅野螟的抗 药性产生以及农田生态环境破坏和人畜中毒等次生毒害的问题。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的实施例是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详细描述。 本专利技术的茴香薄翅野螟化学防治方法,该化学防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室内配制助剂及农药; 步骤二,选择大块的试验田; 步骤三,茴香薄翅野螟产卵高峰期,喷洒农药; 步骤四,对试验田进行调查,观察记录防效。 作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优化方案,在步骤一中,室内配制助剂及农药的方法为:用 40毫升丙酮溶解各农药每亩的推荐剂量,40毫升农药母液与60毫升助剂混合喷雾,各处理 重复4次,每个处理面积为1亩。 作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优化方案,在步骤一中,助剂A的成分为:十二烷基苯磺酸 钙1克;壬基酚聚氧乙烯醚1克,渗透剂T 1. 6克,Span80 0. 8克,聚乙二醇1克,乙醇40 晕升。 作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优化方案,在步骤一中,助剂B的成分为::十二烷基苯磺 酸钙1克;壬基酚聚氧乙烯醚1克,辛基酚聚氧乙烯醚1. 6克,Span80 0. 8克,聚乙二醇1 克,乙醇60毫升。 作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优化方案,在步骤一中,农药为噻虫嗪和氯虫苯甲酰胺,每 亩用量分别为4克和4克。混合,溶于40丙酮。 作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优化方案,在步骤三中,试验于茴香薄翅野螟产卵高峰期 进行喷雾,每亩兑水20000毫升喷雾。 作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优化方案,在步骤四中,试验效果于喷雾后的第20天调 查。调查油菜主茎杆油菜角果被害率。 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为: 本专利技术为了筛选有效防治茴香薄翅野螟的化学药剂进行了大田试验,大田试验试 验于西宁郊区;大田试验所用农药和助剂如下:西宁郊区试验农药有噻虫嗪?氯虫苯甲酰 胺,这两种农药分别用两种助剂,即2个处理分别为噻虫嗪?氯虫苯甲酰胺和助剂A、噻虫 嗪·氯虫苯甲酰胺和助剂B。 助剂A、助剂B的配方如表1所示: 表 1 【权利要求】1. 一种防治茴香薄翅野螟的农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农药由药物部分和助剂部分组 成,其中,农药部分是由以下原料组成:噻虫嗪2-6重量份、氯虫苯甲酰胺2-6重量份、丙酮 30-50体积份;助剂部分是由以下原料组成:十二烷基苯磺酸钙0. 5-2重量份、壬基酚聚氧 乙烯醚0. 5-2重量份、Span80 0. 5-1. 5重量份、聚乙二醇0. 5-2重量份、乙醇30-50体积份; lg重量份对应lml体积份,农药部分与助剂部分的体积比为40:40-80。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治茴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防治茴香薄翅野螟的农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农药由药物部分和助剂部分组成,其中,农药部分是由以下原料组成:噻虫嗪2‑6重量份、氯虫苯甲酰胺2‑6重量份、丙酮30‑50体积份;助剂部分是由以下原料组成:十二烷基苯磺酸钙0.5‑2重量份、壬基酚聚氧乙烯醚0.5‑2重量份、Span80 0.5‑1.5重量份、聚乙二醇0.5‑2重量份、乙醇30‑50体积份;1g重量份对应1ml体积份,农药部分与助剂部分的体积比为40:40‑80。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来有鹏郭青云咸文荣张登峰
申请(专利权)人:青海省农林科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青海;6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