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声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673807 阅读: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30 17:37
一种扬声器,包括:磁路系统,包括磁体组件和磁间隙;大音圈;以及振动结构,包括第一振膜,所述第一振膜的边缘与所述大音圈的一端连接,使得所述大音圈的另一端悬置于所述磁间隙内;其中所述磁路系统呈环形,所述振动结构还包括第二振膜,所述第二振膜的第一边缘位于所述第一振膜上,所述第二振膜的第二边缘位于所述磁路系统上,所述第二振膜能够在所述第一振膜的带动下在所述磁路系统的环形空间内振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扬声器,能够在尺寸轻薄的前提下,获得大功率、大振幅的输出、以及满足线性振动的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扬声器
本技术涉及扬声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超薄扬声器。
技术介绍
扬声器,即喇叭,是一种将电信号转换为机械能的换能器,机械能通过移动周围空气发出声音,从而实现电声转换。扬声器的种类很多,较为常见的一种是传统锥形扬声器,也叫纸盆扬声器。传统锥形扬声器通常采用外磁式磁路,音圈位于磁隙中,定心支片起到支撑音圈的作用,保持音圈悬置于磁隙中,防止音圈与导磁柱、导磁板发生机械摩擦。磁隙中分布着由永磁体产生的辐向磁场,当音圈通上信号电流后,将受到电磁力的作用,电磁力通过音圈骨架传递到振膜,振膜在驱动力的作用下受迫振动,驱动空气发出声音。随着目前市场上电子类产品逐渐集成化、轻薄化的发展趋势,对嵌入其中的超薄扬声器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具体表现在:要求超薄扬声器结构尽可能的紧凑与轻薄;要求超薄扬声器有更好的低频输出;以及更小的低频失真。传统锥形扬声器虽然能够满足大振幅和大功率的要求,但因其结构不够紧凑,体积庞大而满足不了轻薄的需求;近年来出现的超薄扬声器,虽然外型轻巧,但无法实现低频的大功率和大振幅的输出、以及线性振动的要求。因此,需要一种具有大功率、大振幅输出的超薄扬声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在扬声器尺寸轻薄的前提下,满足大功率、大振幅的输出,以及降低低频失真。如
技术介绍
所述,现有的超薄扬声器在低频区性能不佳。经专利技术人研究发现,原因在于:对于具有大音圈的超薄扬声器而言,由于音圈尺寸较大,没有位置放置定心支片,导致在大振幅振动时,音圈容易发生摆动,使得其输出功率有限,此外为了防止音圈与磁路系统碰触,磁间隙要做得很大,导致磁场利用效率低;而对于具有小音圈的超薄扬声器而言,虽然可以添加定心支片,但由于超薄扬声器本身比较薄,加之其内部还要添加定心支片,振动结构为了防止振动时零部件之间的碰触,可实现的振幅有限,使得扬声器在低频区无法承受较大的功率,并且对于小音圈的超薄扬声器,在扬声器口径较小时,很难将灵敏度提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扬声器,包括:磁路系统,包括磁体组件和磁间隙;大音圈;以及振动结构,包括第一振膜,所述第一振膜的边缘与所述大音圈的一端固定连接,使得所述大音圈的另一端悬置于所述磁间隙内;其中,所述磁路系统呈环形,所述振动结构还包括第二振膜,所述第二振膜的第一边缘位于所述第一振膜上,所述第二振膜的第二边缘位于所述磁路系统上,所述第二振膜能够在所述第一振膜的带动下在所述磁路系统的环形空间内振动。可选地,所述磁路系统还包括导磁壳,所述磁体组件包括第一导磁板、第二导磁板、以及位于所述第一导磁板和第二导磁板之间的磁体,所述导磁壳和所述磁体组件之间具有一端开口的磁间隙。可选地,所述导磁壳的纵截面呈L型。可选地,所述导磁壳上设置有槽口,所述槽口用于放置所述大音圈的引线。可选地,还包括支架结构,用于容纳所述磁路系统和所述振动结构。可选地,还包括第一折环和第二折环,所述第一折环的一个边缘与所述第一振膜的第一边缘连接,所述第一折环的另一边缘与所述支架结构连接,所述第二振膜的第一边缘与所述第一振膜的第二边缘连接,所述第二折环的一个边缘与所述第二振膜的第二边缘连接,所述第二折环的另一边缘与所述磁路系统连接,所述磁路系统与所述支架结构固定连接。可选地,所述第一折环的纵截面和所述第二折环的纵截面的形状均为圆弧形。可选地,所述第一折环的圆弧的弯曲方向与所述第二折环的圆弧的弯曲方向相反。可选地,所述第一折环的圆弧的弯曲方向与所述第二折环的圆弧的弯曲方向相同。可选地,所述第一折环的纵截面或所述第二折环的纵截面的形状为波纹形。可选地,所述磁路系统还包括导磁壳,所述磁体组件包括第一导磁板、第二导磁板、以及位于所述第一导磁板和第二导磁板之间的磁体,所述导磁壳和所述磁体组件之间具有一端开口的磁间隙;以及所述第二折环的第一边缘与所述第二振膜相连,所述第二折环的第二边缘固定于所述磁体的下表面或上表面。可选地,所述大音圈的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一振膜与所述第一折环的连接处。可选地,所述第一振膜的自所述大音圈与所述第一振膜的连接处至所述第一振膜与所述第二振膜的连接处之间的部分的形状为平面形、弧面形、或者开口逐渐缩小的锥面形。可选地,所述第一振膜的自所述第一振膜与所述第二振膜的连接处向内的部分的形状为平面形、或者弧面形。可选地,所述第二振膜的自所述第二振膜的第一边缘至所述第二振膜的第二边缘之间的部分的形状为圆柱面形、或者开口逐渐增大的锥面形。可选地,所述第二振膜上设置有多个开孔。可选地,所述扬声器的形状为圆形、跑道形、矩形或椭圆形。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实施例的扬声器,通过设置所述第二振膜,解决了大音圈的超薄扬声器内部没有足够空间放置定心支片,从而无法给音圈提供支撑的问题,使得振动结构在大振幅振动时的摆动得到了很大改善,同时磁间隙可以保持在较小的值;所述第二振膜位于磁路系统内,使得音圈在竖直方向上有充足的空间做活塞运动,为低频大功率输出预留了空间;所述第二折环与磁体连接,第二振膜与第一振膜连接,使得振动结构的刚性得到了加强,有利于维持低频区的线性振动;此外,大音圈的结构设计,使得超薄扬声器即便在口径较小时,也可以提供较大的B·L值(其中B为磁场强度,L为位于磁场中的音圈的线圈长度),有助于实现较高的灵敏度。因此,本技术实施例的扬声器能够在尺寸轻薄的前提下,获得大功率、大振幅的输出、以及满足线性振动的要求。进一步地,通过在所述导磁壳上开槽,既能保证大音圈的引线有充足的振动空间,又能保证喇叭的总体厚度不增加,满足超薄扬声器对外型的要求。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扬声器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所示的扬声器的爆炸图;图3是本技术图1所示的扬声器中的导磁壳的一个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另一个实施例的扬声器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另一个实施例的扬声器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另一个实施例的扬声器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另一个实施例的扬声器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另一个实施例的扬声器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技术另一个实施例的扬声器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10是本技术另一个实施例的扬声器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11是本技术另一个实施例的扬声器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扬声器,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加以详细的说明。参考图1,图1是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扬声器的剖面结构示意图,所述扬声器100包括:磁路系统、大音圈105、振动结构、以及支架结构。其中,所述磁路系统可以包括磁体组件和磁间隙。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磁路系统呈环形,还可以包括导磁壳109,所述磁体组件可以包括第一导磁板106、第二导磁板108以及位于所述第一导磁板106和第二导磁板108之间的磁体107,所述导磁壳109和所述磁体组件之间具有一端开口的磁间隙110。所述磁体组件的堆叠的排列方式以及所述磁体组件与所述导磁壳的位置关系能够使所述磁体107的磁通量被引导和集中在所述磁间隙110内。具体地,所述导磁壳、所述第一导磁板106、第二导磁板108、和所述磁体107可以是同轴放置的圆环、或椭圆环、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扬声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扬声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磁路系统,包括磁体组件和磁间隙;大音圈;以及振动结构,包括第一振膜,所述第一振膜的边缘与所述大音圈的一端连接,使得所述大音圈的另一端悬置于所述磁间隙内;其中,所述磁路系统呈环形,所述振动结构还包括第二振膜,所述第二振膜的第一边缘位于所述第一振膜上,所述第二振膜的第二边缘位于所述磁路系统上,所述第二振膜能够在所述第一振膜的带动下在所述磁路系统的环形空间内振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扬声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磁路系统,包括磁体组件和磁间隙;大音圈;以及振动结构,包括第一振膜,所述第一振膜的边缘与所述大音圈的一端连接,使得所述大音圈的另一端悬置于所述磁间隙内;其中,所述磁路系统呈环形,所述振动结构还包括第二振膜,所述第二振膜的第一边缘位于所述第一振膜上,所述第二振膜的第二边缘位于所述磁路系统上,所述第二振膜能够在所述第一振膜的带动下在所述磁路系统的环形空间内振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扬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磁路系统还包括导磁壳,所述磁体组件包括第一导磁板、第二导磁板、以及位于所述第一导磁板和第二导磁板之间的磁体,所述导磁壳和所述磁体组件之间具有一端开口的磁间隙。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扬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磁壳的纵截面呈L型。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扬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磁壳上设置有槽口,所述槽口用于放置所述大音圈的引线。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扬声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支架结构,用于容纳所述磁路系统和所述振动结构。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扬声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折环和第二折环,所述第一折环的一个边缘与所述第一振膜的第一边缘连接,所述第一折环的另一边缘与所述支架结构连接,所述第二振膜的第一边缘与所述第一振膜的第二边缘连接,所述第二折环的一个边缘与所述第二振膜的第二边缘连接,所述第二折环的另一边缘与所述磁路系统连接,所述磁路系统与所述支架结构固定连接。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扬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折环的纵截面和所述第二折环的纵截面的形状均为圆弧形。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扬声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栋成
申请(专利权)人:哈曼国际工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美国,US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