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能电池电极形成用导电性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673624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30 17:34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获得良好的电特性、对于基板获得更为充分的粘接强度的太阳能电池电极形成用导电性糊。上述太阳能电池电极形成用导电性糊包含:碲系玻璃料、导电性粉末和有机载体;以氧化物换算计,该碲系玻璃料以30~70摩尔%的比率含有碲、以15~40摩尔%的比率含有钨、以5~30摩尔%的比率含有锌、以0~20摩尔%的比率含有硼、以0~10摩尔%的比率含有锆,其中硼与锆的合计含量比0摩尔%大;该导电性粉末以银作为主成分,比表面积为0.4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太阳能电池电极形成用导电性糊
本专利技术涉及烧成型的导电性糊,其包含导电性粉末和玻璃料,用于太阳能电池的电极形成。
技术介绍
以往,一般的太阳能电池元件具有硅系的半导体基板、扩散层、减反射膜、背面电极、表面电极(以下也有时称为“受光面电极”)。其中,特别是在表面电极的形成时,使用将以银等金属作为主成分的导电性粒子、玻璃料、有机载体和溶剂等混合而成的导电性糊,采用丝网印刷、孔版印刷等进行了电极形成。作为一例,在图1中所示的结晶系硅太阳能电池中,一般在形成了称为纹理结构的凹凸形状的p型结晶系硅基板4的表面(受光面)形成扩散层3。其中,扩散层3通过在半导体基板4的受光面使磷(P)等杂质扩散而形成,为呈现与半导体基板4相反的导电型的区域,本例中用n型进行说明。n型扩散层3例如通过将半导体基板4配置在扩散炉中,在氧氯化磷(POCl3)等中进行加热而形成。在该扩散层3上,为了在具有减反射功能的同时保护太阳能电池元件,形成由氮化硅、氧化硅、氧化钛等构成的绝缘性的减反射膜2。例如在氮化硅(以下称为“SiN”)的情况下,采用使用了硅烷(SiH4)和氨(NH3)的混合气体的等离子体CVD法等形成。就减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太阳能电池电极形成用导电性糊

【技术保护点】
太阳能电池电极形成用导电性糊,其包含:碲系玻璃料、导电性粉末和有机载体;以氧化物换算计,该碲系玻璃料以30~70摩尔%的比率含有碲、以15~40摩尔%的比率含有钨、以5~30摩尔%的比率含有锌、以0~20摩尔%的比率含有硼、以0~10摩尔%的比率含有锆,其中硼与锆的合计含量比0摩尔%大;该导电性粉末以银作为主成分,比表面积为0.4m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5.03.13 JP 2015-0513671.太阳能电池电极形成用导电性糊,其包含:碲系玻璃料、导电性粉末和有机载体;以氧化物换算计,该碲系玻璃料以30~70摩尔%的比率含有碲、以15~40摩尔%的比率含有钨、以5~30摩尔%的比率含有锌、以0~20摩尔%的比率含有硼、以0~10摩尔%的比率含有锆,其中硼与锆的合计含量比0摩尔%大;该导电性粉末以银作为主成分,比表面积为0.4m2/g以上。2.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电池电极形成用导电性糊,其中,上述导电性粉末的比表面积为1.0m2/g以下。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作整西村浩辅仓桥昌幸
申请(专利权)人:昭荣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