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四方限位继电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671645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30 16: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继电器技术领域,尤其公开了一种四方限位继电器,包括基座,装设于基座的骨架,装设于骨架的线圈系统,装设于基座或骨架的轭铁,骨架包括杆体、与杆体的两端分别连接的第一夹板及第二夹板,轭铁的一端与铁芯的一端接触,轭铁的另一端与铁芯的另一端间隔设置,基座设有彼此间隔的两个第一定位块,两个第一定位块分别设置有定位槽,第一夹板、第二夹板分别卡设于两个第一定位块的定位槽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基座上增设两个第一定位块,确保继电器在组装过程中定位的精准度,提升继电器组装的一致性,延长继电器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四方限位继电器
本技术涉及继电器
,尤其公开了一种四方限位继电器。
技术介绍
在继电器的制造过程中,需要将各个零部件组装在一起,实际组装时,现有技术中主要是依靠端子来实现定位,由于端子在组装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倾斜,利用端子定位会导致继电器组装产生偏差,很难保证继电器组装的一致性,严重者还会导致产品早期失效。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四方限位继电器,确保继电器在组装过程中定位的精准度,提升继电器组装的一致性,延长继电器的使用寿命。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一种四方限位继电器,包括基座,装设于基座的骨架,装设于骨架的线圈系统,装设于基座或骨架的轭铁,骨架包括杆体、与杆体的两端分别连接的第一夹板及第二夹板,线圈系统包括装设于杆体内的铁芯、缠绕于杆体外侧的线圈,线圈环绕杆体设置,线圈位于第一夹板与第二夹板之间,轭铁的一端与铁芯的一端接触,轭铁的另一端与铁芯的另一端间隔设置,基座设有彼此间隔的两个第一定位块,两个第一定位块分别设置有定位槽,第一夹板、第二夹板分别卡设于两个第一定位块的定位槽内。优选地,所述轭铁包括装设于基座或骨架的第一板体、自第一板体弯折延伸的第二板体,铁芯的一端铆接于第一板体,第二板体与铁芯的另一端间隔设置,第二板体的两端分别抵接于第一夹板及第二夹板。优选地,所述第一板体或/和第二板体设有卡持脚,卡持脚设有多个卡持凸起,基座设有用于容设卡持脚的卡持槽。优选地,所述基座设有第二定位块,第二定位块抵接于第二板体,第二定位块、第一夹板分别位于第二板体的两侧。优选地,所述四方限位继电器还包括装设于基座的外壳,骨架、线圈系统、轭铁、第一定位块及第二定位块均位于外壳内。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在基座上增设两个第一定位块,一个第二定位块以及两个卡持槽,确保继电器在组装过程中前后左右四个方向上定位的精准度,提升继电器组装的一致性,延长继电器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隐藏外壳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基座的立体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包括:1—基座2—骨架3—线圈系统4—轭铁5—杆体6—第一夹板7—第二夹板8—铁芯9—线圈11—第一定位块12—定位槽13—第一板体14—第二板体15—卡持脚16—卡持槽17—第二定位块18—外壳。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方式提及的内容并非对本技术的限定。请参阅图1至图3,本技术的一种四方限位继电器,包括基座1,装设在基座1上的骨架2,基座1及骨架2均采用绝缘塑料制成,装设在骨架2上的线圈系统3,装设在基座1上或骨架2上的轭铁4,骨架2包括杆体5、与杆体5的两端分别连接的第一夹板6及第二夹板7,杆体5大致呈圆柱状,第一夹板6、第二夹板7大致呈平板状,第一夹板6与第二夹板7平行设置;线圈系统3包括装设在杆体5内的铁芯8、缠绕在杆体5外侧的线圈9,线圈9环绕杆体5设置,线圈9位于第一夹板6与第二夹板7之间,轭铁4的一端与铁芯8的一端接触,轭铁4的另一端与铁芯8的另一端间隔设置;基座1设置有彼此间隔的两个第一定位块11,两个第一定位块11分别设置有定位槽12,第一夹板6、第二夹板7分别卡设在两个第一定位块11的定位槽12内。在继电器组装过程中,利用第一定位块11进行定位,有效保证骨架2前方、后方及右方的精确定位,确保骨架2组装的准确性及一致性,提升继电器在组装过程中定位的精准度,相较于利用端子进行定位,大大提升继电器组装的一致性,延长继电器的使用寿命。所述轭铁4大致呈L型,轭铁4包括装设在基座1上或骨架2上的第一板体13、自第一板体13弯折延伸的第二板体14,铁芯8的一端铆接在第一板体13上,第二板体14与铁芯8的另一端间隔设置,第二板体14的两端分别抵接在第一夹板6上及第二夹板7上;利用轭铁4与骨架2的配合,确保轭铁4组装的准确性及一致性。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板体13或/和第二板体14上设置有卡持脚15,卡持脚15上设置有彼此间隔的多个卡持凸起,基座1上设置有用于容设卡持脚15的卡持槽16,实际组装时,卡持脚15容设在卡持槽16内,利用卡持凸起与基座1的配合,增大轭铁4与基座1之间的摩擦力,防止轭铁4轻易从基座1上脱落。所述基座1上设置有与第一定位块11彼此间隔的第二定位块17,第二定位块17抵接在第二板体14上,第二定位块17、第一夹板6分别位于第二板体14的两侧,实际组装时,第二板体14夹持在第二定位块17与骨架2之间,利用第二定位块17的配合,实现骨架2左侧位置的定位准确性,从而有效地控制继电器四个方向上位置的定位准确性与一致性。所述四方限位继电器还包括装设在基座1上的外壳18,骨架2、电磁铁3、轭铁4、第一定位块11及第二定位块17均位于外壳18内,防止外界的物件碰触到外壳18内的继电器零部件。以上内容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技术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四方限位继电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四方限位继电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装设于基座的骨架,装设于骨架的线圈系统,装设于基座或骨架的轭铁,骨架包括杆体、与杆体的两端分别连接的第一夹板及第二夹板,线圈系统包括装设于杆体内的铁芯、缠绕于杆体外侧的线圈,线圈环绕杆体设置,线圈位于第一夹板与第二夹板之间,轭铁的一端与铁芯的一端接触,轭铁的另一端与铁芯的另一端间隔设置,基座设有彼此间隔的两个第一定位块,两个第一定位块分别设置有定位槽,第一夹板、第二夹板分别卡设于两个第一定位块的定位槽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四方限位继电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装设于基座的骨架,装设于骨架的线圈系统,装设于基座或骨架的轭铁,骨架包括杆体、与杆体的两端分别连接的第一夹板及第二夹板,线圈系统包括装设于杆体内的铁芯、缠绕于杆体外侧的线圈,线圈环绕杆体设置,线圈位于第一夹板与第二夹板之间,轭铁的一端与铁芯的一端接触,轭铁的另一端与铁芯的另一端间隔设置,基座设有彼此间隔的两个第一定位块,两个第一定位块分别设置有定位槽,第一夹板、第二夹板分别卡设于两个第一定位块的定位槽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四方限位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轭铁包括装设于基座或骨架的第一板体、自第一板体弯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毕兴罗帮立王锦柏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永能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