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6669019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30 15:16
电梯系统具有轿厢(6)、主绳索(9)、轿厢(1)、检测器(11)及摆动检测部(17)。轿厢(6)上下移动。主绳索(9)随着轿厢(6)的移动而移动。轿厢(1)上下移动。检测器(11)设于轿厢(1)。检测器(11)检测主绳索(9)的位置。摆动检测部(17)根据由检测器(11)检测出的位置,检测在主绳索(9)中产生需要进行管制运转的异常摆动的情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电梯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梯系统。
技术介绍
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电梯系统。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电梯系统在轿厢设有传感器。轿厢借助于主绳索被吊挂在井道中。传感器检测主绳索的振动。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第2010/013597号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系统中,通过设于轿厢的传感器检测吊挂该轿厢的主绳索的振动。传感器在计测距离越长时计测精度越低。因此,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系统中,只能在接近轿厢的位置处高精度地检测在主绳索产生的振动。本专利技术正是为了解决如上所述的问题而完成的。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高精度地检测在长条物体中产生的摆动的电梯系统。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本专利技术的电梯系统具有:第1轿厢,其上下移动;长条物体,其随着第1轿厢的移动而移动;第2轿厢,其上下移动;检测器,其设于第2轿厢,检测长条物体的位置;以及摆动检测单元,其根据由检测器检测出的位置,检测在长条物体中产生了需要进行管制运转的异常摆动的情况。专利技术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电梯系统,能够高精度地检测在长条物体中产生的摆动。附图说明图1是示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1的电梯系统的结构例的图。图2是示出系统结构的框图。图3是用于说明检测器的位置检测功能的图。图4是用于说明在长条物体中产生的摆动的图。图5是用于说明控制装置的振幅计算功能的图。图6是示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1的电梯系统的动作例的流程图。图7是示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1的电梯系统的动作例的流程图。图8是用于说明控制装置的摆动判定功能的图。图9是用于说明控制装置的摆动判定功能的图。图10是示出控制装置的硬件结构的图。具体实施方式参照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对重复的说明适当简化或者省略。在各个附图中,相同的标号表示相同的部分或者相当的部分。实施方式1图1是示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1的电梯系统的结构例的图。在图1中,作为一例示出了具有两台轿厢的系统。本系统也可以具有三台以上的轿厢。轿厢1在井道2中上下移动。井道2例如是在建筑物内形成的上下延伸的空间。对重3在井道2中沿与轿厢1相反的方向上下移动。轿厢1及对重3借助于主绳索4被吊挂在井道2中。用于吊挂轿厢1的绕绳方式不限于图1所示的例子。主绳索4绕挂在曳引机5的驱动绳轮5a上。当驱动绳轮5a旋转时,主绳索4在与驱动绳轮5a的旋转对应的方向上移动。主绳索4沿长度方向移动,由此轿厢1上升或者下降。轿厢6在井道7中上下移动。井道7例如是在建筑物内形成的上下延伸的空间。井道7与井道2相邻。对重8在井道7中沿与轿厢6相反的方向上下移动。轿厢6及对重8借助于主绳索9被吊挂在井道7中。用于吊挂轿厢6的绕绳方式不限于图1所示的例子。主绳索9绕挂在曳引机10的驱动绳轮10a上。当驱动绳轮10a旋转时,主绳索9在与驱动绳轮10a的旋转对应的方向上移动。主绳索9沿长度方向移动,由此轿厢6上升或者下降。轿厢1设有检测器11。检测器11检测随着轿厢6的移动而移动的长条物体的位置。在本实施方式所示的例子中,检测器11检测主绳索9的位置。检测器11设于轿厢1,因而在轿厢1移动时检测器11的配置高度发生变化。检测器11例如检测检测器11所配置的高度处的主绳索9的位置。轿厢6除与主绳索9连接以外,还与控制线缆、补偿绳索及限速器绳索这样的长条物体连接。检测器11检测位置的对象也可以是主绳索9以外的长条物体。轿厢6设有检测器12。检测器12检测随着轿厢1的移动而移动的长条物体的位置。在本实施方式所示的例子中,检测器12检测主绳索4的位置。检测器12设于轿厢6,因而在轿厢6移动时检测器12的配置高度发生变化。检测器12例如检测检测器12所配置的高度处的主绳索4的位置。轿厢1除与主绳索4连接以外,还与控制线缆、补偿绳索及限速器绳索这样的长条物体连接。检测器12检测位置的对象也可以是主绳索4以外的长条物体。图2是示出系统结构的框图。检测器11及12与控制装置13电连接。由检测器11检测出的位置的信息被输入控制装置13。由检测器12检测出的位置的信息被输入控制装置13。检测器11检测主绳索9的位置的方法可以是任何的方法。图3是用于说明检测器11的位置检测功能的图。图3示出包含检测器11的高度处的俯视图。例如,检测器11朝向水平方向照射激光并接收反射光。图3示出检测器11每隔规定的角度照射激光的例子。检测器11也可以照射超声波。如果知晓从检测器11照射的激光的方向(角度)和直到从检测器11照射激光并接收到反射光为止的时间,则能够检测主绳索9相对于检测器11的位置。检测器11例如将上述角度的信息和时间的信息作为主绳索9的位置信息输出给控制装置13。检测器12具有与检测器11所具有的功能相同的功能。关于检测器12具有的功能省略详细的说明。曳引机5及10与控制装置13电连接。曳引机5由控制装置13控制。即,轿厢1的移动由控制装置13控制。曳引机10由控制装置13控制。即,轿厢6的移动由控制装置13控制。图2示出控制装置13具有控制各电梯的控制器的功能和管理多个控制器的组群管理装置的功能的例子。控制装置13具有检测在长条物体中产生异常摆动的情况的功能。在本实施方式所示的例子中,控制装置13根据由检测器11检测出的位置,检测在主绳索9中产生异常摆动的情况。控制装置13根据由检测器12检测出的位置,检测在主绳索4中产生异常摆动的情况。由控制装置13检测出的异常摆动是需要进行管制运转的摆动。例如,如果在主绳索9中产生了异常摆动,则控制装置13使具有轿厢6的电梯转入管制运转。如果在主绳索4中产生了异常摆动,则控制装置13使具有轿厢1的电梯转入管制运转。图4是用于说明在长条物体中产生的摆动的图。在图4中,作为长条物体的一例示出了主绳索4。在地震时或者强风时,建筑物以低次(例如1次)的固有振动频率长时间地缓慢地连续晃动。这种晃动是通常的地震感测器感测不到的。在建筑物晃动时,主绳索4摆动。在产生摆动时的主绳索4的固有振动频率与建筑物的固有振动频率一致时,主绳索4发生共振。在主绳索4的振幅增大时,产生主绳索4与设备接触或者主绳索4钩挂在设备上的问题。管制运转是为了防止这种问题的发生而进行的。例如,当在主绳索4中产生异常摆动的情况下,在具有轿厢1的电梯中开始管制运转。在管制运转中,使轿厢1停靠在非共振楼层。非共振楼层是指在轿厢1停靠时长条物体也与建筑物的晃动共振的可能性较小的楼层。非共振楼层是预先设定的。在管制运转中,也可以反复进行轿厢1的移动,对长条物体持续施加张力。为了实现这些功能,控制装置13具有例如存储部14、开始条件判定部15、振幅计算部16、摆动检测部17、计测区间设定部18及动作控制部19。在存储部14中存储有控制装置13进行控制所需的信息。开始条件判定部15判定开始条件是否成立。开始条件是指开始用于检测在长条物体中产生的异常摆动的处理的条件。下面,将该处理称为“异常判定处理”。振幅计算部16计算在长条物体中产生的摆动的振幅。例如,振幅计算部16根据由检测器11检测出的位置计算主绳索9的振幅。振幅计算部16根据由检测器12检测出的位置计算主绳索4的振幅。图5是用于说明控制装置13的振幅计算功能的图。图5示出了包含检测器11的高度处的俯视图。在图5中用虚线示出未产生摆动时的主绳索9。并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电梯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梯系统,其中,该电梯系统具有:第1轿厢,其上下移动;长条物体,其随着所述第1轿厢的移动而移动;第2轿厢,其上下移动;检测器,其设于所述第2轿厢,检测所述长条物体的位置;以及摆动检测单元,其根据由所述检测器检测出的位置,检测在所述长条物体中产生需要进行管制运转的异常摆动的情况。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电梯系统,其中,该电梯系统具有:第1轿厢,其上下移动;长条物体,其随着所述第1轿厢的移动而移动;第2轿厢,其上下移动;检测器,其设于所述第2轿厢,检测所述长条物体的位置;以及摆动检测单元,其根据由所述检测器检测出的位置,检测在所述长条物体中产生需要进行管制运转的异常摆动的情况。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系统,其中,所述摆动检测单元根据所述检测器在所述第1轿厢停止且所述第2轿厢移动时检测出的位置,检测在所述长条物体中产生异常摆动的情况。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梯系统,其中,所述电梯系统还具有振幅计算单元,该振幅计算单元根据所述检测器在所述第1轿厢停止且所述第2轿厢移动时检测出的位置,计算所述长条物体的振幅,在由所述振幅计算单元计算出的振幅超过第1基准值时,所述摆动检测单元检测为在所述长条物体中产生了异常摆动,当在所述第2轿厢以第1速度移动时由所述振幅计算单元计算出的振幅未超过所述第1基准值但超过第2基准值时,所述摆动检测单元使所述第2轿厢以第2速度移动,并使所述振幅计算单元计算振幅,所述第2基准值小于所述第1基准值,所述第2速度低于所述第1速度。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梯系统,其中,所述第2轿厢以所述第2速度移动的区间比所述第2轿厢以所述第1速度移动的区间短,并且包括被计算出超过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北岛健太
申请(专利权)人: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