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用于车厢过渡部线路的缆线引导件
本专利技术涉及用于车厢过渡部线路的缆线引导件。
技术介绍
如果各个轨道车辆连结在一起以形成列车组,则各个车厢通常每一个均通过多个电气、气动、光学等线路连接到邻接的联接的车厢或机车。在此,这些车厢过渡部线路可以采取快速释放的形式,该形式在频繁改变的列车构型的情况下(例如在客运列车车厢的情况下)是必需的,或者这些车厢过渡部线路(跨接缆线)可能仅在维护操作期间断开连接。后一种布置特别适合于永久连结在一起的列车,并且仅极少地断开连接,诸如地铁列车。车厢过渡部线路的空间布置取决于可用的总空间的量,其中经常使用在乘客过渡区下方或侧面的布置。也可能将车厢过渡部线路布置在乘客过渡区的上方;这种布置具体地在有轨电车的情况下是普遍的,原因在于电气设备通常被布置在这些轨道车辆的车顶上。如果车厢过渡部线路布置在乘客过渡区的上方,则必须确保线路不与乘客过渡区接触。这在现有技术中借助于呈门架式构造的可旋转缆线束来实现。然而,这些缆线束占据相当大的垂直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轨道车辆上的车厢过渡部线路的缆线引导件,其使得缆线能够在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轨道车辆(A)上的车厢过渡部线路(1)的缆线引导件,其用于将所述车厢过渡部线路(1)引导至另一联接的轨道车辆(B),其特征在于板(2)布置在所述轨道车辆(A)的车顶的端面区域中,并且至少一个引导支架(3)连接到所述板,其中所述板(2)与所述引导支架(3)之间存在中间空间,所述车厢过渡部线路(1)布置在所述中间空间中,使得能够使它们在没有力的情况下沿横向于车辆的方向移位。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5.03.23 AT A50229/20151.一种用于轨道车辆(A)上的车厢过渡部线路(1)的缆线引导件,其用于将所述车厢过渡部线路(1)引导至另一联接的轨道车辆(B),其特征在于板(2)布置在所述轨道车辆(A)的车顶的端面区域中,并且至少一个引导支架(3)连接到所述板,其中所述板(2)与所述引导支架(3)之间存在中间空间,所述车厢过渡部线路(1)布置在所述中间空间中,使得能够使它们在没有力的情况下沿横向于车辆的方向移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轨道车辆(A)上的车厢过渡部线路(1)的缆线引导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厢过渡部线路(1)在其整个长度上在软管状护套中被引导。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