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净化剂和水净化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6667658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30 14:2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水净化剂,该水净化剂的水净化性能优异,还可适用于废水的自动化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造粒物,所述造粒物含有长朔黄麻粉末和高分子絮凝剂的混合物,所述造粒物的中值粒径为250μm以上且850μm以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水净化剂和水净化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在工业废水等水的净化中使用的源自植物的水净化剂、以及使用了该水净化剂的水净化方法。
技术介绍
近年来,在工厂制造各种产品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液,所述废液包含作为无机离子的金属离子及氟离子等环境负荷物质。另一方面,关于这些无机离子的排放的管制逐渐变得严格起来。为了遵守该排放管制,人们在寻求一种能够从包含无机离子的废水中有效除去无机离子、而且能够尽可能简易地以低成本实施的无机离子的除去方法。以往,作为从工厂废水等中除去杂质离子的方法,有人提出了凝聚沉淀法、离子交换法、吸附于活性炭等吸附剂的吸附法、电吸附法和磁吸附法等。例如,作为凝聚沉淀法,有人提出了进行如下工序的方法:在溶解有重金属离子的废水中加入碱使废水呈碱性,使至少一部分重金属离子不溶而形成悬浮固体的工序;在废水中加入无机絮凝剂,使悬浮固体凝结沉降的工序;在废水中加入高分子絮凝剂,使悬浮固体形成巨大块的工序;以及让废水通过吸附层的吸附工序,所述吸附层含有包含埃及国王菜(モロヘイヤ)、小松菜(Japanesemustardspinach)等叶菜的阳离子交换体(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另外,还有人提出了如下的凝聚方法:将含有埃及国王菜或其干燥物或其提取物的至少任一种的絮凝剂和高分子絮凝剂混合或者并用,使悬浮液中的微粒凝聚分离(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然而,欲净化的废水量越多、废水中所含的无用物质量越多、或者废水中所含的无用物质的种类越多,则越希望构建一种自动投入这些废水的净化处理所需的净化剂的系统。在进行快速且稳定的净化处理方面,装置的自动化成为重要课题,希望提供一种适合供应给自动化净化装置的水净化剂。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1-194385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11-114313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问题然而,由于上述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方法分别是利用絮凝剂进行的凝聚工序和利用阳离子交换体进行的吸附工序,因此费事、费时。另外,上述专利文献2中记载的方法为了使无机离子减少至所期望的浓度以下而费时。这些方法均不满足水净化性能。而且,这些文献中记载的方法完全没有意图是指对废水进行净化处理的自动化装置,文献中记载的净化剂并不适合供应给自动化系统装置。因此,希望提供一种能够在规定的时间内使无机离子减少至所期望的浓度以下的水净化性能优异的水净化剂,该水净化剂还可适用于自动化系统装置。本专利技术以解决上述现有的各种问题、达到以下目的为课题。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净化性能优异的水净化剂,该水净化剂还可适用于废水的自动化净化装置。解决问题的方案用于解决上述课题的方法如下。即:<1>一种水净化剂,其特征在于,包含造粒物,所述造粒物含有长朔黄麻粉末和高分子絮凝剂的混合物,,所述造粒物的中值粒径为250μm以上且850μm以下。<2>上述<1>所述的水净化剂,其中,所述长朔黄麻是中国农业科学院麻类研究所的鉴定编号为国鉴麻2013的“中黄麻4号”。<3>上述<1>所述的水净化剂,其中,所述长朔黄麻是中国农业科学院麻类研究所的鉴定编号为皖品鉴登字第1209006的“中黄麻3号”。<4>上述<1>所述的水净化剂,其中,所述长朔黄麻是中国农业科学院麻类研究所的鉴定编号为皖品鉴登字第1209001的“中红麻”。<5>上述<1>~<4>中任一项所述的水净化剂,其中,所述高分子絮凝剂为聚丙烯酰胺。<6>上述<1>~<5>中任一项所述的水净化剂,其中,所述造粒物的水分含量为16质量%以下。<7>上述<1>~<6>中任一项所述的水净化剂,其中,所述长朔黄麻与所述高分子絮凝剂的质量组成比为9:1~1:9。<8>上述<1>~<7>中任一项所述的水净化剂,其中,该水净化剂是通过包括如下工序的制造方法制造的:混炼工序,将所述长朔黄麻的粉末和所述高分子絮凝剂混合,加入水分进行混炼,得到混炼物;拉伸和片化工序,通过拉伸法将该混炼物成型成片状,得到片状的成型物;干燥工序,将该片状的成型物干燥,得到干燥的片;以及粉碎工序,粉碎该干燥的片。<9>一种水净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1>~<8>中任一项所述的水净化剂溶解于水中,得到长朔黄麻粉末和高分子絮凝剂的分散液,通过将该分散液供应给含无机系无用物的废水,从而除去废水中的无机系无用物。<10>上述<9>所述的水净化方法,其中,所述废水是含有无机系无用物的废水,所述无机系无用物具有镍、氟、铁、铜、锌、铬、砷、镉、锡及铅中的至少任一种。<11>上述<10>所述的水净化方法,其中,该水净化方法是对所述无机系无用物中的镍离子、氟离子、铁离子、铜离子、锌离子、铬离子、砷离子、镉离子、锡离子及铅离子中的至少任一种无机离子实施不溶化处理,之后将所述分散液供应给所述废水。专利技术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能够解决上述现有的各种问题,达到上述目的,能够提供一种水净化性能优异的水净化剂,该水净化剂还可适用于废水的自动化净化装置。附图说明图1是显示本专利技术中使用的“中黄麻3号”和“中红麻”的鉴定编号的图。具体实施方式(水净化剂)本专利技术的水净化剂包含造粒物,所述造粒物包含长朔黄麻粉末和高分子絮凝剂的混合物。上述水净化剂的中值粒径为250μm以上且850μm以下。满足上述必要条件的本专利技术的水净化剂,其水净化性能优异,成为还可适用于废水的自动化净化装置的水净化剂。为了提供水净化性能优异的水净化剂,本专利技术人对包含植物粉末的水净化剂进行了深入研究。其结果,发现了将长朔黄麻粉末和高分子絮凝剂混炼而得到的造粒物的水净化性能优异。而且,还发现了:通过形成使用了具有特定范围的中值粒径的长朔黄麻的造粒物,可以充分发挥长朔黄麻的水净化性能。虽然理由尚不明确,但考虑如下。在本专利技术中,以工业废水、例如含有镍、氟、铁、铜、锌、铬、砷、镉、锡、铅等无机系无用物的工业废水为对象,使无机系无用物中的镍离子、氟离子、铁离子等无机离子不溶,形成悬浮固体(在本专利技术中还称作微絮凝物),使该微絮凝物凝聚沉降,进行固液分离,从而从该废水中除去无机系无用物(也称作水的净化)。在所述水的净化时使用包含长朔黄麻粉末和高分子絮凝剂的造粒物是因为考虑如下:(i)通过高分子絮凝剂来促进废水中的无机离子的微絮凝化;(ii)通过长朔黄麻的粉末来提高废水中的无机离子的吸附效果;(iii)通过长朔黄麻粉末中存在的细孔来提高吸附微絮凝物的效果。此时,若长朔黄麻快速吸水而沉淀,则无法发挥上述吸附效果,另一方面,若长朔黄麻纤维的空隙(多孔)部分与废水无法充分接触,则无法发挥具有阳离子交换功能的长朔黄麻的上述(ii)及(iii)的效果。当造粒物的中值粒径不足250μm时,表面积小,无法充分发挥长朔黄麻的吸附效果。另一方面,在净化时,由于长朔黄麻的沉淀慢,因此造粒物的粒径可以变得较大,但若造粒物的中值粒径大于850μm则沉淀快,因此无法发挥吸附效果,无法充分确保无机离子的除去功能。认为造粒物的中值粒径为250μm以上且850μm以下的范围的造粒物能够充分利用长朔黄麻的特征,能够显示出具有充分的吸附效果的优异的水净化性能。本专利技术中规定的造粒物可以优选通过后述的制造方法来制备。另外,本专利技术中规定的造粒物,其流动性优异,还可适用于自动化净化装置。下面,对水净化剂的具体构成进行说明。<长朔黄麻>上述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水净化剂和水净化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水净化剂,其特征在于,是包含造粒物的水净化剂,所述造粒物包含长朔黄麻粉末和高分子絮凝剂的混合物,所述造粒物的中值粒径为250μm以上且850μm以下。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5.03.30 JP 2015-0692811.一种水净化剂,其特征在于,是包含造粒物的水净化剂,所述造粒物包含长朔黄麻粉末和高分子絮凝剂的混合物,所述造粒物的中值粒径为250μm以上且850μm以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净化剂,其中,所述长朔黄麻是中国农业科学院麻类研究所的鉴定编号为国鉴麻2013的“中黄麻4号”。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净化剂,其中,所述长朔黄麻是中国农业科学院麻类研究所的鉴定编号为皖品鉴登字第1209006的“中黄麻3号”。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净化剂,其中,所述长朔黄麻是中国农业科学院麻类研究所的鉴定编号为皖品鉴登字第1209001的“中红麻”。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水净化剂,其中,所述高分子絮凝剂为聚丙烯酰胺。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水净化剂,其中,所述造粒物的水分含量为16质量%以下。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水净化剂,其中,所述长朔黄麻与所述高分子絮凝剂的质量组成比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中村雅之岛田竜藤田贵则木村和浩长谷川正人
申请(专利权)人:迪睿合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