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化动力电池导热均温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6664737 阅读:10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30 12:5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一体化动力电池导热均温系统,旨在解决电动汽车动力电池散热结构复杂,散热和均热效果不佳,影响动力电池使用性能和寿命的不足。该发明专利技术包括基座、安装在基座上的若干电池模块,电池模块包括若干竖向布置的电芯单元,电芯单元包括电芯、支架、超导热传热组件,超导热传热组件安装在支架上且前后两侧均设有伸出支架的传热部,电芯安装在支架上且右侧表面贴合在超导热传热组件上,电池模块前后两侧均安装有超导热传热体,超导热传热组件前后两侧的传热部分别贴合在电池模块前后两侧的超导热传热体上,超导热传热体一端弯折呈L形结构,基座上靠近超导热传热体L形的一端连接有超导热汇热排,基座上与超导热汇热排连接有换热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动力电池散热和均热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动力电池,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动力电池散热和均热系统。
技术介绍
作为电动汽车的核心部件之一,动力电池性能的优劣直接影响到电动汽车的性能和安全性。动力电池包一般由多只单体电芯经过串并联组成,电池系统结构较为复杂。现在用于电动汽车的动力电池都属于化学电源,充放电过程中会放出一定的热量。这些热量如果积累在电池组内部不及时散出的话,会导致电池温度过高和温度分布不均。化学电源一般都有最佳工作温度范围,当其自身温度超过或者低于最佳工作温度范围后,电池的各项性能就会下降,尤其是循环寿命。另外,由于传热不及时,电池组内部的温度差异很大,电池组内部不同位置的电芯在不同的温度下工作,从而使电池组内部压差增大,缩短电池组的使用寿命,同时局部过热很可能引起电池组安全问题。在电池系统中常规的冷却方式有自然冷却、风冷和水冷。自然冷却和风冷虽然应用成本低,但冷却效果不佳,而且需要另外安装加热组件才能实现加热功能,不易实现功能一体化。水冷系统可以实现冷却和加热一体化,但是要将水循环系统安装在电池组中,不但结构复杂成本高,而且一旦发生泄漏会直接影响到电池组的安全性。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a href="http://www.xjishu.com/zhuanli/59/201710572345.html" title="一体化动力电池导热均温系统原文来自X技术">一体化动力电池导热均温系统</a>

【技术保护点】
一种动力电池散热和均热系统,包括基座、安装在基座上的若干电池模块,电池模块包括若干竖向布置的电芯单元,其特征是,电芯单元包括电芯、支架、超导热传热组件,超导热传热组件安装在支架上且前后两侧均设有伸出支架的传热部,电芯安装在支架上且右侧表面贴合在超导热传热组件上,电芯左侧表面贴合在左侧相邻的电芯单元的超导热传热组件上,电池模块前后两侧均安装有超导热传热体,超导热传热组件前后两侧的传热部分别贴合在电池模块前后两侧的超导热传热体上,超导热传热体一端弯折呈L结构,基座上靠近超导热传热体L形的一端连接有超导热汇热排,超导热传热体L形的一端均与超导热汇热排连接,基座上与超导热汇热排连接有换热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动力电池散热和均热系统,包括基座、安装在基座上的若干电池模块,电池模块包括若干竖向布置的电芯单元,其特征是,电芯单元包括电芯、支架、超导热传热组件,超导热传热组件安装在支架上且前后两侧均设有伸出支架的传热部,电芯安装在支架上且右侧表面贴合在超导热传热组件上,电芯左侧表面贴合在左侧相邻的电芯单元的超导热传热组件上,电池模块前后两侧均安装有超导热传热体,超导热传热组件前后两侧的传热部分别贴合在电池模块前后两侧的超导热传热体上,超导热传热体一端弯折呈L结构,基座上靠近超导热传热体L形的一端连接有超导热汇热排,超导热传热体L形的一端均与超导热汇热排连接,基座上与超导热汇热排连接有换热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动力电池散热和均热系统,其特征是,超导热传热组件呈片状结构,超导热传热组件上设有和电芯适配的冲槽,冲槽外底面朝向支架侧凸出,冲槽外底面与电芯表面贴合,冲槽内底面与相邻电芯单元的电芯表面贴合。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动力电池散热和均热系统,其特征是,支架呈框状结构,电芯连接在支架内,超导热传热组件下边缘设有定位翻边,传热部与超导热传热组件之间以及定位翻边与超导热传热组件之间均设有连接凸台,支架上和连接凸台对应设有连接凹槽,连接凸台适配插装在连接凹槽中。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动力电池散热和均热系统,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柯克常林荣刘启凯马桔华章文俊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超威创元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