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济宁学院专利>正文

一种井下用角度可调采煤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664166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30 12: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井下用角度可调采煤机,其包括车体、钻煤组件以及运煤组件,钻煤组件采用角度调节组件设置在车体上,所述的运煤组件设置在所述的钻煤组件的下方,且所述运煤组件设置在所述车体上,所述钻煤组件采用冲击钻,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采煤组件不仅可以实现采煤钻头的高速转动采煤,而且,还通过设置凸轮和飞轮,实现对煤层的冲击振动,这样,在钻煤时,只需利用采煤角度调节组件调节好角度,即可以实现对煤层的高速钻碎及冲击振动,实现对煤层的高速采集,而钻采后的煤块会自动落入采煤斗中,实现快速的对煤块的运输,实现高效采煤,降低采煤的劳动强度,而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直驱电机驱动,可以实现采煤钻头的高速转动,提高采钻效率。

An angle adjustable shearer for underground us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shearer with angle of an underground, which comprises a vehicle body, coal drilling assembly and coal components, with angle adjusting assembly is arranged on the body component of coal drilling, coal components arranged under the coal drilling assembly, and the assembly is arranged on the body of coal on the coal drilling assembly adopts impact drill, high-speed rotating coal mining, assembly of the utility model can not only realize the coal mining drill and, by setting the cam and the flywheel, realize shock vibration on coal seam in coal drilling, so only use mining angle adjusting component adjustment angle, which can be to achieve high speed drilling and broken coal seam impact vibration, to achieve high-speed acquisition of coal, while drilling coal mining will automatically fall into the hopper, achieve rapid transportation of coal, to achieve efficient production Coal reduces the labor intensity of coal mining. Moreover, the direct drive motor drives the utility model to achieve high speed rotation of coal bits and improve drilling efficienc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井下用角度可调采煤机
本技术涉及一种井下用角度可调采煤机,属于煤矿采煤

技术介绍
在煤矿的开采中,采煤机是实现煤矿生产机械化和现代化的重要设备之一。机械化采煤可以减轻体力劳动、提高安全性,达到高产量、高效率、低消耗的目的。就采煤机的形式而言,采煤机分锯削式、刨削式、钻削式和铣削式四种:采煤机是一个集机械、电气和液压为一体的大型复杂系统,工作环境恶劣,随着煤炭工业的发展,采煤机的功能越来越多,其自身的结构、组成愈加复杂,因而发生故障的原因也随之复杂。目前的采煤机一般是功能单一,一般利用采煤机将煤层的煤块切下或者钻碎,这种方式在钻下时,需要专门的机械设备装车,运输起来比较麻烦,而且,钻机在钻碎时,需要人工对其进行冲击,使用起来劳动强度大,需要时刻施加压力,影响采煤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井下用角度可调采煤机,目的是提高采煤效率,拟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井下用角度可调采煤机,其特征在于,其包括车体、钻煤组件以及运煤组件,其中,所述的钻煤组件采用角度调节组件设置在所述车体上,所述的运煤组件设置在所述的钻煤组件的下方,且所述运煤组件设置在所述车体上,所述钻煤组件采用冲击钻。进一步,作为优选,所述钻煤组件包括钻煤器外壳、钻煤控制器、配重块、直驱定子、直驱转子、采煤转柱、冲击电机、冲击凸轮、飞轮、耐磨冲击层、滑块、冲击钻座、采煤钻头、轴承和铰接耳,其中,所述采煤转柱采用所述轴承支撑可转动的设置在钻煤器外壳内,所述采煤转柱的后端为十字型结构,且所述采煤钻柱的最后端的外壁上固定设置有直驱转子,所述的钻煤器外壳的内壁上设置有直驱定子,所述的直驱转子与直驱定子构成直驱电机,所述采煤钻柱由所述直驱电机驱动转动,所述采煤钻柱的后端设置与配重块,所述采煤钻柱为中空结构,且所述的采煤钻柱的前端伸出所述钻煤器外壳的部位的径向上设置有冲击电机,所述冲击电机的输出轴上连接冲击转轴,所述冲击转轴径向的支撑可转动的设置在所述采煤转柱上,所述冲击转轴上设置有冲击凸轮,所述的冲击凸轮的前方设置有与冲击凸轮配合的冲击钻座,所述冲击钻座上设置有滑块,所述的采煤转柱的内壁上沿着其轴向设置有滑槽,所述滑块在所述滑槽内滑动,所述冲击钻座的前端设置有采煤钻头,所述冲击钻座上靠近冲击钻轮的一侧设置有与冲击凸轮配合的槽口,所述槽口内壁上设置有耐磨冲击层,所述的冲击凸轮的外表面上也设置有耐磨冲击层,所述冲击转轴上设置有飞轮,所述飞轮设置在所述冲击凸轮的两端,所述钻煤器外壳上设置有多个铰接耳,所述铰接耳与角度调节组件连接,所述的钻煤器外壳的后端设置有钻煤控制器,所述钻煤控制器控制所述冲击电机和直驱电机的动作。进一步,作为优选,所述的角度调节组件包括支撑柱、液压柱三和液压柱四,其中,所述的支撑柱的下端铰接设置在所述车体的上端,所述支撑柱的上端铰接设置在钻煤器外壳上端的铰接耳上,所述液压柱三的下端铰接设置在车体的下端,所述液压柱三的上端铰接设置在支撑柱的中部,所述支撑柱的下部还铰接设置有液压柱四,所述液压柱四还铰接设置在所述钻煤器外壳下端的铰接耳上,通过控制液压柱三和液压柱四实现钻煤组件的角度调节。进一步,作为优选,所述运煤组件包括液压柱一、液压柱二和采煤斗,其中,所述液压柱一的下端铰接设置在所述车体上,所述液压柱一的上端铰接设置在所述液压柱二中部,所述液压柱二的下端铰接设置在车体上,所述液压柱二的上端固定有所述采煤斗,所述采煤斗的升降及角度调节由液压柱一和液压柱二控制。进一步,作为优选,所述凸轮为偏心轮,所述偏心轮偏心的设置在所述冲击转轴上。进一步,作为优选,采煤转柱采用双轴承对称设置在钻煤器外壳上,且轴承采用调心轴承。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采煤组件不仅可以实现采煤钻头的高速转动采煤,而且,还通过设置凸轮和飞轮,实现对煤层的冲击振动,这样,在钻煤时,只需利用采煤角度调节组件调节好角度,即可以实现对煤层的高速钻碎及冲击振动,实现对煤层的高速采集,而钻采后的煤块会自动落入采煤斗中,实现快速的对煤块的运输,实现高效采煤,降低采煤的劳动强度,而且,本技术采用直驱电机驱动,可以实现采煤钻头的高速转动,提高采钻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一种井下用角度可调采煤机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车体,2、液压柱一,3、液压柱二,4、采煤斗,5、支撑柱,6、液压柱三,7、液压柱四,8、钻煤器外壳,9、钻煤控制器,10、配重块,11、直驱定子,12、直驱转子,13、采煤转柱,14、冲击电机,15、冲击凸轮,16、飞轮,17、耐磨冲击层,18、滑块,19、冲击钻座,20、采煤钻头,21、轴承,22、铰接耳,23、冲击转轴。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井下用角度可调采煤机,其特征在于,其包括车体1、钻煤组件以及运煤组件,其中,所述的钻煤组件采用角度调节组件设置在所述车体1上,所述的运煤组件设置在所述的钻煤组件的下方,且所述运煤组件设置在所述车体1上,所述钻煤组件采用冲击钻。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钻煤组件包括钻煤器外壳8、钻煤控制器9、配重块10、直驱定子11、直驱转子12、采煤转柱13、冲击电机14、冲击凸轮15、飞轮16、耐磨冲击层17、滑块18、冲击钻座19、采煤钻头20、轴承21和铰接耳22,其中,所述采煤转柱13采用所述轴承21支撑可转动的设置在钻煤器外壳8内,所述采煤转柱13的后端为十字型结构,且所述采煤钻柱13的最后端的外壁上固定设置有直驱转子12,所述的钻煤器外壳8的内壁上设置有直驱定子11,所述的直驱转子12与直驱定子11构成直驱电机,所述采煤钻柱13由所述直驱电机驱动转动,所述采煤钻柱的后端设置有配重块10,所述采煤钻柱13为中空结构,且所述的采煤钻柱的前端伸出所述钻煤器外壳的部位的径向上设置有冲击电机14,所述冲击电机14的输出轴上连接冲击转轴23,所述冲击转轴23径向的支撑可转动的设置在所述采煤转柱13上,所述冲击转轴23上设置有冲击凸轮15,所述的冲击凸轮15的前方设置有与冲击凸轮配合的冲击钻座19,所述冲击钻座19上设置有滑块18,所述的采煤转柱的内壁上沿着其轴向设置有滑槽,所述滑块18在所述滑槽内滑动,所述冲击钻座的前端设置有采煤钻头20,所述冲击钻座19上靠近冲击钻轮的一侧设置有与冲击凸轮配合的槽口,所述槽口内壁上设置有耐磨冲击层17,所述的冲击凸轮的外表面上也设置有耐磨冲击层17,所述冲击转轴上设置有飞轮16,所述飞轮16设置在所述冲击凸轮的两端,所述钻煤器外壳上设置有多个铰接耳22,所述铰接耳22与角度调节组件连接,所述的钻煤器外壳的后端设置有钻煤控制器,所述钻煤控制器控制所述冲击电机和直驱电机的动作。其中,所述的角度调节组件包括支撑柱5、液压柱三6和液压柱四7,其中,所述的支撑柱5的下端铰接设置在所述车体1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井下用角度可调采煤机

【技术保护点】
一种井下用角度可调采煤机,其特征在于,其包括车体、钻煤组件以及运煤组件,其中,所述的钻煤组件采用角度调节组件设置在所述车体上,所述的运煤组件设置在所述的钻煤组件的下方,且所述运煤组件设置在所述车体上,所述钻煤组件采用冲击钻;所述的角度调节组件包括支撑柱、液压柱三和液压柱四,其中,所述的支撑柱的下端铰接设置在所述车体的上端,所述支撑柱的上端铰接设置在钻煤器外壳上端的铰接耳上,所述液压柱三的下端铰接设置在车体的下端,所述液压柱三的上端铰接设置在支撑柱的中部,所述支撑柱的下部还铰接设置有液压柱四,所述液压柱四还铰接设置在所述钻煤器外壳下端的铰接耳上,通过控制液压柱三和液压柱四实现钻煤组件的角度调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井下用角度可调采煤机,其特征在于,其包括车体、钻煤组件以及运煤组件,其中,所述的钻煤组件采用角度调节组件设置在所述车体上,所述的运煤组件设置在所述的钻煤组件的下方,且所述运煤组件设置在所述车体上,所述钻煤组件采用冲击钻;所述的角度调节组件包括支撑柱、液压柱三和液压柱四,其中,所述的支撑柱的下端铰接设置在所述车体的上端,所述支撑柱的上端铰接设置在钻煤器外壳上端的铰接耳上,所述液压柱三的下端铰接设置在车体的下端,所述液压柱三的上端铰接设置在支撑柱的中部,所述支撑柱的下部还铰接设置有液压柱四,所述液压柱四还铰接设置在所述钻煤器外壳下端的铰接耳上,通过控制液压柱三和液压柱四实现钻煤组件的角度调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井下用角度可调采煤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钻煤组件包括钻煤器外壳、钻煤控制器、配重块、直驱定子、直驱转子、采煤转柱、冲击电机、冲击凸轮、飞轮、耐磨冲击层、滑块、冲击钻座、采煤钻头、轴承和铰接耳。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井下用角度可调采煤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采煤转柱采用所述轴承支撑可转动的设置在钻煤器外壳内,所述采煤转柱的后端为十字型结构,且所述采煤钻柱的最后端的外壁上固定设置有直驱转子,所述的钻煤器外壳的内壁上设置有直驱定子,所述的直驱转子与直驱定子构成直驱电机,所述采煤钻柱由所述直驱电机驱动转动,所述采煤钻柱的后端设置与配重块,所述采煤钻柱为中空结构,且所述的采煤钻柱的前端伸出所述钻煤器外壳的部位的径向上设置有冲击电机。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井下用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武泉林
申请(专利权)人:济宁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