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rGO@Cu-MOF/PB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_技高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济宁学院专利>正文

一种rGO@Cu-MOF/PB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41221657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9 23:41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纳米材料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rGO@Cu‑MOF/PB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rGO分散于蒸馏水中,加入Cu(NO<subgt;3</subgt;)<subgt;2</subgt;和H<subgt;3</subgt;BTC,加热,得到rGO@Cu‑MOF;取制备好的rGO@Cu‑MOF分散液滴加到预处理的GC电极表面,得到rGO@Cu‑MOF/GC电极;将所述rGO@Cu‑MOF/GC电极置于含有FeCl<subgt;3</subgt;,K<subgt;3</subgt;Fe(CN)<subgt;6</subgt;,KCl和HCl的第一混合溶液中,进行沉积,清洗,再置于含有KCl和HCl的第二混合溶液中,进行扫描,得到所述rGO@Cu‑MOF/PB复合材料。所述制备方法具有操作简单,原料易得及成本低等优点。所述rGO@Cu‑MOF/PB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电子传输能力,较好的催化还原H<subgt;2</subgt;O<subgt;2</subgt;的性能及优异的电化学传感性能,可用于制备H<subgt;2</subgt;O<subgt;2</subgt;传感器,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纳米材料制备,具体涉及一种rgo@cu-mof/pb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1、公开该
技术介绍
部分的信息旨在增加对本专利技术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必然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经成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2、h2o2作为一种重要的化工产品在医药、食品、国防、纺织品、纸浆漂白、化学产品的合成以及环保等领域中广泛应用,常用作消毒剂、漂白剂、氧化剂、液体燃料、推进剂等。为了更加有效地安全控制过氧化氢在工业上的应用,建立快速、准确测定过氧化氢浓度的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3、目前,h2o2的检测方法主要有滴定法、荧光法、化学发光法和电化学法等。电化学的方法因检测灵敏,精确度高,成本较低,操作简单等优点而受到科研工作者的青睐,同时电化学传感器已成为电分析化学的一个活跃的研究领域,广泛应用于食品药物分析、环境监测、生命科学等领域。目前已有的传感器仍然存在着灵敏度低,选择性差,检测范围窄,制备过程成本高及制备步骤繁琐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rgo@cu-mof/pb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中采用的还原石墨烯(rgo)和pb都能较好促进复合材料的电子的传输能力,cu-mof、rgo和pb三者之间存在协同还原h2o2的效应;并且所述制备方法具有操作简单,原料易得及成本低等优点。

2、本专利技术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供上述方法制备的rgo@cu-mof/pb复合材料。所述rgo@cu-mof/pb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电子传输能力及较好的催化还原h2o2的性能。

3、本专利技术的第三个目的在于提供上述rgo@cu-mof/pb复合材料的应用。rgo@cu-mof/pb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电化学传感性能,可用于制备h2o2传感器。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5、一种rgo@cu-mof/pb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6、(1)、将还原石墨烯分散于蒸馏水中,得到分散液,加入铜源和均苯三甲酸(h3btc),得到混合溶液,加热,得到rgo@cu-mof;

7、(2)、将玻碳(gc)电极进行抛光处理,得到预处理的的gc电极;

8、(3)、将步骤(1)得到的rgo@cu-mof分散到nafion溶液中,形成rgo@cu-mof分散液;

9、(4)、取步骤(3)得到的rgo@cu-mof分散液滴加到步骤(2)得到的预处理的gc电极表面,得到rgo@cu-mof/gc电极;

10、(5)、将步骤(4)得到的rgo@cu-mof/gc电极置于含有fecl3,k3fe(cn)6,kcl和hcl的第一混合溶液中,进行沉积,清洗,再置于含有kcl和hcl的第二混合溶液中,进行扫描,得到rgo@cu-mof/pb复合材料。

11、进一步地,步骤(1)中,所述铜源为cu(no3)2。

12、进一步地,步骤(1)中,所述分散的方式为超声分散。

13、进一步地,步骤(1)中,所述还原石墨烯在所述分散液中的浓度为0.1-0.4mg/ml;所述铜源在所述混合溶液中的浓度为0.2-0.3mg/ml;所述均苯三甲酸在所述混合溶液中的浓度为0.3-0.7mg/ml。

14、进一步地,步骤(1)中,所述加热的温度为120-180℃,时间为6-10h。

15、进一步地,步骤(2)中,所述抛光处理采用以下步骤:分别用0.05-1.0μm al2o3粉末进行抛光处理。。

16、进一步地,所述抛光处理后还需依次在二次蒸馏水和乙醇中清洗。

17、进一步地,步骤(3)中,所述nafion溶液的浓度为0.01-0.03%。

18、进一步地,步骤(3)中,所述rgo@cu-mof分散液的浓度为0.5-1.5mg/ml。

19、进一步地,步骤(4)中,所述取步骤(3)得到的rgo@cu-mof分散液滴加到步骤(2)得到的预处理的gc电极表面后还需于室温下进行晾干。

20、进一步地,步骤(5)中,所述fecl3在所述第一混合溶液中的浓度为2.0-3.0mmol/l;所述k3fe(cn)6在所述第一混合溶液中的浓度为3-7mmol/l;所述kcl在所述第一混合溶液中的浓度为0.05-0.20mol/l;所述hcl在所述第一混合溶液中的浓度为0.05-0.20mol/l。

21、进一步地,步骤(5)中,所述沉积的电位为0.25-0.60v,时间为20-60s。

22、进一步地,步骤(5)中,所述kcl在所述第二混合溶液中的浓度为0.05-0.20mol/l;所述hcl在所述第二混合溶液中的浓度为0.05-0.20mol/l。

23、进一步地,步骤(5)中,所述扫描的速度为0.03-0.15v/s,电位范围为-0.15-0.60v。

24、一种上述方法制备的rgo@cu-mof/pb复合材料。

25、上述rgo@cu-mof/pb复合材料的应用,所述rgo@cu-mof/pb复合材料用于制备传感器。

26、进一步地,所述传感器用于检测h2o2。

27、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rgo@cu-mof/pb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中采用的还原石墨烯和pb都能较好促进复合材料的电子的传输能力,cu-mof、rgo和pb三者之间存在协同还原h2o2的效应;并且所述制备方法具有操作简单,原料易得及成本低等优点。所述方法制备的rgo@cu-mof/pb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电子传输能力及较好的催化还原h2o2的性能;所述rgo@cu-mof/pb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电化学传感性能,可用于制备h2o2传感器,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rGO@Cu-MOF/PB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铜源为Cu(NO3)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抛光处理采用以下步骤:分别用0.05-1.0μm Al2O3粉末进行抛光处理。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Nafion溶液的浓度为0.01-0.0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所述取步骤(3)得到的rGO@Cu-MOF分散液滴加到步骤(2)得到的预处理的GC电极表面后还需于室温下进行晾干。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中,所述FeCl3在所述第一混合溶液中的浓度为2.0-3.0mmol/L;所述K3Fe(CN)6在所述第一混合溶液中的浓度为3-7mmol/L;所述KCl在所述第一混合溶液中的浓度为0.05-0.20mol/L;所述HCl在所述第一混合溶液中的浓度为0.05-0.20mol/L。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中,所述沉积的电位为0.25-0.60V,时间为20-60s;

8.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制备的rGO@Cu-MOF/PB复合材料。

9.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制备的rGO@Cu-MOF/PB复合材料和/或权利要求8所述的rGO@Cu-MOF/PB复合材料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rGO@Cu-MOF/PB复合材料用于制备传感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用于检测H2O2。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rgo@cu-mof/pb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铜源为cu(no3)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抛光处理采用以下步骤:分别用0.05-1.0μm al2o3粉末进行抛光处理。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nafion溶液的浓度为0.01-0.0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所述取步骤(3)得到的rgo@cu-mof分散液滴加到步骤(2)得到的预处理的gc电极表面后还需于室温下进行晾干。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中,所述fecl3在所述第一混合溶液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翟秀荣曹阳孙海莲韩梦洁魏雨欣于聪聪
申请(专利权)人:济宁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