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中南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电氧化浸出和还原沉积的U型槽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661588 阅读:1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30 11:18
一种电氧化浸出和还原沉积的U型槽,包括左端结构和右端结构、搅拌棒;所述左端结构包括上端盖、阳极槽体、阴极棒、阴离子隔膜,所述阴离子隔膜固定在上端盖上,阴极棒从上端盖中心穿过,阴极棒被阴离子隔膜包裹,阴离子隔膜包围的中间区域即为阴极室,所述阴离子隔膜与阳极槽体的中间区域即为阳极室,所述上端盖上设有进液口;所述右端结构外壁上侧设有电极接口,上端盖上设有出液口,不设进液口,右端结构其他部件与左端结构相同。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之电氧化浸出和还原沉积的U型槽,矿浆在U型槽内定向流动,且槽体即为阳极,增大接触面积,可以大大的减轻“矿浆贫化”,提高电解槽的产能,起到节能增效的作用。

A U type trough with electrooxidation leaching and reduction deposition

U slot electric oxidation leaching and deposition, including the left and right end structure structure, stirring rod; the left end structure comprises an upper end cover, tank, anode cathode rods, the anion anion membrane, the diaphragm is fixed on the upper end cover, a cathode rod from the upper cover through the center, the cathode rod is anion the diaphragm package, the middle area is surrounded by an anion exchange membrane cathode chamber, the middle area and the anode tank anion membrane is the anode chamber, the upper cover is provided with a liquid inlet; the right end wall is provided with a structure of electrode interface, the end cover is provided with a liquid outlet, a liquid inlet the right end of the structure, the same structure and other parts of the left. The U groove of the electric oxidation leaching and reduction deposition of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directional flow of the slurry in the U groove, and the channel body is the anode, which increases the contact area, which can greatly reduce the ore pulp dilution and improve the capacity of the electrolytic tank, and play an energy saving and synergistic ro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氧化浸出和还原沉积的U型槽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氧化浸出和还原沉积的U型槽。
技术介绍
利用传统的湿法冶金方法处理矿物时,主要有化学氧化、生物氧化以及加压氧化等方法。这些方法在实际生产应用中都有着不可避免的缺点,其中化学氧化法成本高,生产规模小;生物氧化法反应速度慢,条件要求苛刻;加压氧化法对设备损耗大,投资大。因此我国自主研发了一种湿法矿浆电解的方法,利用阳极的氧化作用对矿物浆料进行直接浸出,大大简化了湿法冶金流程。尽管如此,由于受到设备和技术的限制,截止到目前,矿浆电解法仍然没有大规模的应用于实际生产中。矿浆电解法电解过程在单个电解槽中进行,传质过程不充分,随着反应的进行,会出现“矿浆贫化区”,影响反应的进行程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电氧化浸出和还原沉积的U型槽,减轻“矿浆贫化”,提高电解槽的产能,起到节能增效的作用。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氧化浸出和还原沉积的U型槽,包括左端结构和右端结构、搅拌棒;所述左端结构包括上端盖、阳极槽体、阴极棒、阴离子隔膜,所述阴离子隔膜固定在上端盖上,阴极棒从上端盖中心穿过,所述阴极棒与电源负极相连,阴极棒被阴离子隔膜包裹,阴离子隔膜包围的中间区域即为阴极室,所述阴离子隔膜与阳极槽体的中间区域即为阳极室,所述上端盖上设有进液口;所述右端结构外壁上侧设有电极接口,与电源正极相连,上端盖上设有出液口,不设进液口,右端结构其他部件与左端结构相同;左端结构和右端结构的阴极棒并联;所述搅拌棒设于U型槽的中间。进一步,所述阳极槽体采用钛板、不锈钢或者铜板材料,厚度为20~50mm。进一步,所述阴极棒为碳棒,直径为40~70mm。进一步,所述阴极室的直径为100~130mm。进一步,所述上端盖的形状为方形,优选长200~300mm,宽160~260mm。进一步,所述上端盖上进液口和出液口的直径为30~60mm。进一步,U型槽中间凹槽宽度为150~250mm。进一步,所述搅拌棒材质优选采用不锈钢,外部镀锌或铬,避免酸碱腐蚀。进一步,所述电氧化浸出和还原沉积的U型槽可串联运行,连续处理矿物。本技术之电氧化浸出和还原沉积的U型槽,主要利用阳极的强氧化作用对矿物进行浸出,称之为电氧化浸出,浸出的同时通过控制电势,将目标金属从浸出液中沉积到阴极棒上,将矿物的浸出和沉积集中在单个槽体中,大大缩短了湿法冶金流程。矿浆在U型槽内定向流动,且槽体即为阳极,增大接触面积,可以大大的减轻“矿浆贫化”,提高电解槽的产能,起到节能增效的作用。相比于矿浆电解槽,本技术解决了矿浆贫化的问题,极大缩短浸出时间,同时将阳极和槽体合二为一,结构简单,便于制作,同时阴极为隔膜阴极,可以多个U型槽串连,实现连续化生产。本技术之槽体具有管道溶出的特点,高效、简单、易行,且成本低廉,适合于中小企业处理各种矿物。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之电氧化浸出和还原沉积的U型槽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1之电氧化浸出和还原沉积的U型槽的俯视图;图中1.阴极棒;2.上端盖;3.进液口;4.阳极槽体;5.阴离子隔膜;6.阳极室;7.阴极室;8.搅拌棒;9.出液口;10.电极接口;11.左端结构;12.右端结构。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1本实施例之电氧化浸出和还原沉积的U型槽,包括左端结构11和右端结构12、搅拌棒8;所述左端结构11包括上端盖2、阳极槽体4、阴极棒1、阴离子隔膜5,所述阴离子隔膜5固定在上端盖2上,阴极棒1从上端盖2中心穿过,所述阴极棒1与电源负极相连,阴极棒1被阴离子隔膜5包裹,阴离子隔膜5包围的中间区域即为阴极室7,所述阴离子隔膜5与阳极槽体4的中间区域即为阳极室6,所述上端盖2上设有进液口3;所述右端结构12外壁上侧设有电极接口10,与电源正极相连,上端盖上设有出液口9,不设进液口,右端结构12其他部件与左端结构11相同;左端结构11和右端结构12的阴极棒1并联;所述搅拌棒8设于U型槽的中间。所述阳极槽体4采用不锈钢材料,厚度为20mm。所述阴极棒1为碳棒,直径为40mm。所述阴极室7的直径为100mm。所述上端盖1的形状为方形,长200mm,宽160mm。所述上端盖1上进液口3和出液口9的直径为30mm。U型槽中间凹槽宽度为150mm。所述搅拌棒8材质采用不锈钢,外部镀锌,避免酸碱腐蚀。所述电氧化浸出和还原沉积的U型槽2个串联运行,连续处理矿物。工作过程:将待浸出的矿物浆料从进料口3加入到阳极室6中,将电解液加入到阴极室7中,分别接通电源,矿物在阳极室6中通过阳极槽体4的电化学作用进行电解,电解过程中搅拌棒8不断旋转,使阳极室6中的矿物浆料处于不断运动的状态,防止可能发生的矿浆贫化;阴离子隔膜5可防止矿物浆料进入阴极室7,有效防止阴极的损耗,且便于更换浆料,反应完成后浆料从出液口9排出。本技术之电氧化浸出和还原沉积的U型槽,主要利用阳极的强氧化作用对矿物进行浸出,称之为电氧化浸出,浸出的同时通过控制电势,将目标金属从浸出液中沉积到阴极棒上,将矿物的浸出和沉积集中在单个槽体中,大大缩短了湿法冶金流程。矿浆在U型槽内定向流动,且槽体即为阳极,增大接触面积,可以大大的减轻“矿浆贫化”,提高电解槽的产能,起到节能增效的作用。相比于矿浆电解槽,本技术解决了矿浆贫化的问题,极大缩短浸出时间(本实施例浸出完成时间为3小时,同等情况下浸出同样的浆料,采用现有技术的矿浆电解槽,浸出完成时间为6小时),同时将阳极和槽体合二为一,结构简单,便于制作,同时阴极为隔膜阴极,可以多个U型槽串连,实现连续化生产。本技术之槽体具有管道溶出的特点,高效、简单、易行,且成本低廉,适合于中小企业处理各种矿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电氧化浸出和还原沉积的U型槽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氧化浸出和还原沉积的U型槽,其特征在于,包括左端结构和右端结构、搅拌棒;所述左端结构包括上端盖、阳极槽体、阴极棒、阴离子隔膜,所述阴离子隔膜固定在上端盖上,阴极棒从上端盖中心穿过,所述阴极棒与电源负极相连,阴极棒被阴离子隔膜包裹,阴离子隔膜包围的中间区域即为阴极室,所述阴离子隔膜与阳极槽体的中间区域即为阳极室,所述上端盖上设有进液口;所述右端结构外壁上侧设有电极接口,与电源正极相连,上端盖上设有出液口,不设进液口,右端结构其他部件与左端结构相同;左端结构和右端结构的阴极棒并联;所述搅拌棒设于U型槽的中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氧化浸出和还原沉积的U型槽,其特征在于,包括左端结构和右端结构、搅拌棒;所述左端结构包括上端盖、阳极槽体、阴极棒、阴离子隔膜,所述阴离子隔膜固定在上端盖上,阴极棒从上端盖中心穿过,所述阴极棒与电源负极相连,阴极棒被阴离子隔膜包裹,阴离子隔膜包围的中间区域即为阴极室,所述阴离子隔膜与阳极槽体的中间区域即为阳极室,所述上端盖上设有进液口;所述右端结构外壁上侧设有电极接口,与电源正极相连,上端盖上设有出液口,不设进液口,右端结构其他部件与左端结构相同;左端结构和右端结构的阴极棒并联;所述搅拌棒设于U型槽的中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氧化浸出和还原沉积的U型槽,其特征在于,所述阳极槽体采用钛板、不锈钢或者铜板材料,厚度为20~50mm。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氧化浸出和还原沉积的U型槽,其特征在于,所述阴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庆华王浩郭学益辛云涛
申请(专利权)人:中南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