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潜式生活平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655363 阅读:1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28 22:5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半潜式生活平台,包括下浮体、竖直设置于下浮体上的立柱以及支撑于立柱上的主船体,所述主船体上设有生活区;所述下浮体由三个浮筒首尾相接组成等边三角形环状结构,且三角形的顶点处均圆角过渡;所述立柱连接于所述下浮体的上表面,并位于下浮体的三个顶点处。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半潜式生活平台作为单独的生活平台使用,设计针对性强,结构简单、便于建造。同时,下浮体形成三角形闭合环路结构,避免现有矩形半潜平台双浮筒结构产生的分离力过大以及两个浮筒之间产生扭转的现象,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抗扭刚度差、风险大的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良好的结构力学性能,还可以减小波浪载荷对平台的冲击,改善平台的水动力性能。

Semi submersible living platform

Provides a semi submersible platform of the invention, the main body includes floating body, vertically arranged in the floating body column and brace on the pillar, the main body is provided with a living area; the floating body is composed of three floats and connected structure of equilateral triangle ring, and the vertices of triangle are fillet; on the surface of the column is connected to the floating body, three vertices located pontoon. The semi submersible living platform provided by the invention is used as a separate living platform, with a strong design, simple structure and easy construction. At the same time, the downward floating body forms a triangle closed loop structure, which avoids the excessive separation force existing in the existing double deck structure of the existing rectangular semi submersible and the torsional phenomenon between the two buoys, and solves the problem of poor torsion resistance and great risk in the existing technology. The invention has good structural mechanical properties, can also reduce the impact of wave load on the platform, and improve the hydrodynamic performance of the platfor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半潜式生活平台
本专利技术涉及海洋工程装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半潜式生活平台。
技术介绍
随着大型海上工程的发展,海洋钻井平台作为海洋油气开发的工具逐渐被广泛地使用,相应地海洋生活服务平台作为海上工程服务的重点工具越来越受到青睐。海洋生活平台能够为海上工程提供住宿、货物存储等多功能服务。目前常用的海洋生活平台主要是半潜生活平台。平台的结构形式不同,它的组成也不同,目前具有代表性的两种类型为:1)平台形状为三角形——由三个浮筒,三个立柱,三角形上层平台以及若干撑杆所组成,一般用作钻井平台;2)平台形状为矩形——由至少一个下浮体,多根立柱,矩形上层平台以及若干撑杆所组成,典型代表为半潜式生活平台。目前全球使用较多的半潜式生活平台为矩形平台,具有两个平行的下浮体,下浮体上有立柱,立柱之间通过管状横撑连接。矩形平台通道一般设置在沿浮筒长度方向,通过立柱到甲板盒再到另外一侧的浮筒,左右舷浮筒之间没有直接的通道通行,导致整体协作工作效率不高。矩形平台一般甲板面积大,货物堆放多,通常会根据功能的要求,左右舷布置大吊,不但提高了平台的重心导致稳性设计难度提高,而且由于大吊成本高,提高了平台的总造价。考虑矩形平台钢结构重量大,建造周期长,造价高,同时矩形结构平台下浮体通过几根横撑连接,整体抗扭刚度差,连接处节点结构设计难度高,风险较大。另外,对于矩形生活平台,针对平台生活、娱乐休闲等舒适度方面还不够,单纯设计作为生活平台性价比不够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半潜式生活平台,解决现有技术的生活平台常采用矩形平台所具有的整体抗扭刚度差、风险较大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半潜式生活平台,包括下浮体、竖直设置于下浮体上的立柱以及支撑于立柱上的主船体,所述主船体上设有生活区;所述下浮体由三个浮筒首尾相接组成等边三角形环状结构,且三角形的顶点处均圆角过渡;所述立柱连接于所述下浮体的上表面,并位于下浮体的三个顶点处。优选地,各所述浮筒内均设有沿其自身长度方向延伸的通道,且三个浮筒内的通道首尾相连通,而在所述下浮体内形成呈三角形的闭合通道。优选地,所述闭合通道位于所述下浮体环状结构的内侧。优选地,各所述浮筒内设有竖直的中纵舱壁,中纵舱壁沿浮筒长度方向设置;中纵舱壁与浮筒的外侧外板之间形成舱室,中纵舱壁与浮筒的内侧外板之间形成所述通道。优选地,所述舱室为压载舱或推进器舱;其中,推进器舱位于所述下浮体三角形的三个顶点处以及三角形各条边的中点处。优选地,所述下浮体的三个顶点处外侧圆角半径大于内侧圆角半径,外侧圆角半径为6m~10m,内侧圆角半径为3m~5m。优选地,所述立柱下端的外侧外板与所述下浮体顶点处的外侧外板对齐。优选地,所述立柱的外侧外板具有一圆弧段以及从圆弧段两端分别向外延伸的直线段,圆弧段与所述下浮体顶点处的外侧圆角对齐,直线段分别与相邻的两所述浮筒的外侧外板对齐;立柱的内侧外板与立柱的外侧外板对称,立柱外侧外板的直线段与立柱的内侧外板连接,且连接处圆角过渡。优选地,所述立柱内部设有呈十字形的内部舱壁,立柱的外侧外板、内侧外板及该内部舱壁均与所述下浮体、所述主船体相连接。优选地,沿所述立柱高度方向上,立柱两端的截面小于立柱中间段的截面,从立柱两端至中间段设有截面逐步增加的过渡段。优选地,所述过渡段的斜率为1/2~5/6。优选地,所述主船体呈六边形,其中,相间隔的三条边具有较大长度,另外相间隔的三条边具有较小长度,且较小长度的三条边分别对应于所述下浮体的三个顶点。优选地,所述主船体上于较小长度的三条边处分别设有锚机。优选地,所述主船体的主甲板上设置有用于与外部平台连通的过桥通道,主船体的各顶点处设置有救生艇,主船体主甲板的周边设置有逃生通道,且该逃生通道与所述过桥通道所在位置以及所述救生艇位置均连通。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半潜式生活平台作为单独的生活平台使用,设计针对性强,采用三角形闭合下浮体、三立柱及主船体的结构,结构简单、便于建造。同时,下浮体形成三角形闭合环路结构,避免现有矩形半潜平台双浮筒结构产生的分离力过大以及两个浮筒之间产生扭转的现象,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抗扭刚度差、风险大的问题。本专利技术下浮体的该结构具有良好的结构力学性能,结构强度更容易满足船级社对总体强度的要求。下浮体顶点处内外侧均设置圆角,有利于海水的流动,还可以减小波浪载荷对平台的冲击,改善平台自身的水动力性能,提高结构的局部强度,避免应力集中的出现。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半潜式生活平台优选实施例的下浮体内部布置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半潜式生活平台优选实施例的浮筒截面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半潜式生活平台优选实施例的立柱截面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半潜式生活平台优选实施例的主船体主甲板的平面布置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下浮体;103、外侧圆角;104、内侧圆角;11、浮筒;111、甲板;112、底板;113、外侧外板;114、内侧外板;115、中纵舱壁;116、型材框架;118、舱室;118a、压载舱;118b、推进器舱;119、通道;14、推进器;2、立柱;21、外侧外板;211、圆弧段;212、直线段;22、内侧外板;23、内部舱壁;24、型材框架;3、主船体;31、生活区;32、直升机甲板;33、休闲区;34、过桥通道;35、救生艇;36、逃生通道;37、货物存储区;38、货吊;39、锚机。具体实施方式体现本专利技术特征与优点的典型实施方式将在以下的说明中详细叙述。应理解的是本专利技术能够在不同的实施方式上具有各种的变化,其皆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范围,且其中的说明及图示在本质上是当作说明之用,而非用以限制本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半潜式生活平台,主要适用于海上工程服务作业,供船员在其上居住生活休闲娱乐,同时还可具备一定的货物储存功能,可以为多个油田作业提供服务,增强油田生产能力。该半潜式生活平台主要包括下浮体1、竖直设置于下浮体1上的多个立柱2以及支撑于立柱2上的主船体3。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下浮体1由三个浮筒11首尾相接组成等边三角形环状结构,三角形的顶点处外侧及内侧均设置圆角过渡,各浮筒11的长度可控制在75m~105m之间。其中,“内侧”是指面向环状结构所围合的内部空间的一侧,“外侧”则指面向下浮体1外部海域的一侧,以下涉及“内侧”、“外侧”的方位时,如无特殊说明,均以此为参照。下浮体形成三角形闭合环路结构,避免现有矩形半潜平台双浮筒结构产生的分离力过大以及两个浮筒之间产生扭转的现象,下浮体的该结构具有良好的结构力学性能,结构强度更容易满足船级社对总体强度的要求。下浮体顶点处内外侧均设置圆角,有利于海水的流动,还可以减小波浪载荷对平台的冲击,改善平台自身的水动力性能,提高结构的局部强度,避免应力集中的出现。再参阅图2,浮筒11的截面呈矩形,由甲板111、底板112、外侧外板113及内侧外板114围合而成,矩形的四个角处倒圆角,改善平台的水动力性能。甲板111、底板112、外侧外板113及内侧外板114的内表面均设置有型材框架116以增加强度,浮筒11的高度大致在10m左右。各浮筒11内部还设有竖直的中纵舱壁115,中纵舱壁115沿浮筒11长度方向设置,中纵舱壁115上同样亦设置有型材框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半潜式生活平台

【技术保护点】
一种半潜式生活平台,包括下浮体、竖直设置于下浮体上的立柱以及支撑于立柱上的主船体,所述主船体上设有生活区;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浮体由三个浮筒首尾相接组成等边三角形环状结构,且三角形的顶点处均圆角过渡;所述立柱连接于所述下浮体的上表面,并位于下浮体的三个顶点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半潜式生活平台,包括下浮体、竖直设置于下浮体上的立柱以及支撑于立柱上的主船体,所述主船体上设有生活区;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浮体由三个浮筒首尾相接组成等边三角形环状结构,且三角形的顶点处均圆角过渡;所述立柱连接于所述下浮体的上表面,并位于下浮体的三个顶点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其特征在于,各所述浮筒内均设有沿其自身长度方向延伸的通道,且三个浮筒内的通道首尾相连通,而在所述下浮体内形成呈三角形的闭合通道。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半潜式生活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闭合通道位于所述下浮体环状结构的内侧。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半潜式生活平台,其特征在于,各所述浮筒内设有竖直的中纵舱壁,中纵舱壁沿浮筒长度方向设置;中纵舱壁与浮筒的外侧外板之间形成舱室,中纵舱壁与浮筒的内侧外板之间形成所述通道。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半潜式生活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舱室为压载舱或推进器舱;其中,推进器舱位于所述下浮体三角形的三个顶点处以及三角形各条边的中点处。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潜式生活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浮体的三个顶点处外侧圆角半径大于内侧圆角半径,外侧圆角半径为6m~10m,内侧圆角半径为3m~5m。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半潜式生活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下端的外侧外板与所述下浮体顶点处的外侧外板对齐。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半潜式生活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勤静陈书敏李磊
申请(专利权)人:中集海洋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烟台中集来福士海洋工程有限公司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