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四川大学专利>正文

杯芳烃有机电致发光材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65310 阅读:1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有机电致发光材料,全部以杯芳烃分子为平台衍生化而形成,其结构式如右式,此类有机电致发光材料可产生颜色纯正的红光、绿光、蓝光,易溶于普通有机溶剂,且成膜性好,因而制备电致发光器件是用旋转涂层法,与真空镀膜法相比,可减少投资、降低成本。(*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有机电致发光材料,特别涉及杯芳烃有机电致发光材料
技术介绍
申请号为02113399.9、公开号为CN 1369538A的中国专利申请提供了一种有机电致发光材料,该发光材料以杯芳烃西佛碱衍生物为配体,络合二价金属离子形成,结构式如下 上述结构式中,R1、R2、R3为取代基,M为二价金属离子,R1为H或t-Bu,R2为CH2或CH2CH2或CH2CH2CH2,R3为CH3或CH2CH3。此种有机电致发光材料虽然具有稳定结构构象,能提高电致发光器件的使用寿命,且易溶于普通有机溶剂,便于使用旋转涂层法制备电致发光器件,减少投资,降低成本,但不足之处是所发出的光纯正度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提供新型结构的杯芳烃有机电致发光材料,以增加有机电致发光材料的种类,满足社会的需要。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以杯芳烃为基本单元构建发光材料的结构式,这种构思形成了以下杯芳烃有机电致发光材料。1、由第二配体(中性配体)-邻菲啰啉、联吡啶引入杯芳烃形成的杯芳烃中性配体和β二酮配体络合稀土金属离子所形成的稀土配合物,其结构式如下 上述结构式中,R1、R2为取代基,Ln为稀土金属离子。R1、R2、Ln的组配有四种形式或R1为Ph,R2为Ph,Ln为Eu3+;或R1为烷基苯基或烷氧基苯基,R2为烷基苯基或烷氧基苯基,其中烷基苯基为甲苯基、乙苯基,烷氧基苯基为甲氧基苯基、乙氧基苯基,Ln为Eu3+;或R1为CF3,R2为噻酚基,Ln为Eu3+;或R1为CH3,R2为CH3,Ln为Tb3+。上述结构的有机电致发光材料可产生纯正红光和绿光,光的颜色由所络合的稀土金属离子决定,例如络合的金属离子为Eu3+,则产生红光,形成红色有机电致发光材料;络合的金属离子为Tb3+,则产生绿色光,形成绿色有机电致发光材料。上述结构的有机电致发光材料,其制备工艺有两个步骤,第一个步骤是杯芳烃中性配体的制备,第二个步骤是杯芳烃中性配体和β二酮配体与稀土金属离子的络合。上述工艺均在常压下进行,具体操作及工艺条件通过实施例予以说明。2、由杯芳烃挂接吡唑啉衍生物所形成的杯芳烃吡唑啉衍生物,结构式如下 上述结构式中,R为吡唑啉取代基。可选择以下三种吡唑啉衍生物中的任一种作吡唑啉取代基。 上述结构的杯芳烃吡唑啉衍生物电致发光材料所产生的光为纯正蓝光。上述结构的有机电致发光材料的制备工艺只有一个步骤,即吡唑啉衍生物与杯芳烃的挂接。上述工艺在常压下进行,具体操作及工艺条件通过实施例予以说明。本专利技术中的杯芳烃有机电致发光材料主要用于制作电致发光器件,其制作工艺用旋转涂层法。鉴于旋转涂层法是一种公知的、成熟的工艺,故在此不作介绍。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杯芳烃有机电致发光材料具有以下优点和有益效果1、具有红色、绿色、蓝色的荧光,且光的颜色纯正,因而扩大了应用领域,并能简化某些光学显示装置的制备工艺。2、由于杯芳烃的引入,能增强电致发光材料的溶解性能和成膜性能,提高发光效率,因而能提高用此类材料制作的电致发光器件的使用寿命和效率。3、易溶于普通有机溶剂,且成膜性好,因而制备电致发光器件是用旋转涂层法,与真空镀膜法相比,可减少投资、降低成本。4、稀土杯芳烃络合物作为电致发光材料采用旋转涂层法所制得的电致发光器件的最大亮度已超过其它类稀土络合物作为电致发光材料采用同样器件制作方法所制得的电致发光器件的最大亮度。5、制备工艺简单,原料易获取。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1本实施例中的有机电致发光材料为红色发光材料,由联吡啶引入杯芳烃形成的杯芳烃中性配体和β二酮配体络合稀土金属离子Eu3+形成,其结构式如下 上述结构式中,取代基R1、R2均为Ph。制备工艺为1、杯芳烃联吡啶中性配体的制备(1)在安装了干燥管、尾气吸收装置、氮气保护和冷凝管的50mL三颈瓶中加入1.93g(2mmol)5,11,17,23-四叔丁基-28-羧甲氧基-25,26,27-三乙氧基羰基甲氧基杯芳烃和12.5mL二氯亚砜,回流反应2.5小时。减压蒸出多余二氯亚砜得淡黄色固体7,11,17,23-四叔丁基-28-氯甲酰基甲氧基-25,26,27-三乙氧基羰基甲氧基杯芳烃。(2)在安装了干燥管、尾气吸收装置、氮气保护和冷凝管的100mL三颈瓶中加入0.51775mmol 4-羟甲基-4’-甲基-2,2’-联吡啶、35mL绝对无水氯仿和0.2mL三乙胺,用滴液漏斗缓慢滴加0.51775mmol 5,11,17,23-四叔丁基-28-氯甲酰基甲氧基-25,26,27-三乙氧基羰基甲氧基杯芳烃的18mL绝对无水氯仿溶液,反应瓶中有白烟产生。滴加完毕后,室温搅拌24小时。反应液中加入40mL 1%盐酸搅拌0.5小时,分出有机层用饱和食盐水洗涤2次,无水硫酸钠干燥,过滤,浓缩。柱层析分离得白色固体5,11,17,23-四叔丁基-28-联吡啶甲氧基羰基甲氧基-25,26,27-三乙氧基羰基甲氧基杯芳烃,收率88%,mp67-68℃;ESI-MS1147.4(M+);1183(M+35.5);1HNMR(CDCl3),δ(ppm)6.767-6.65(8H,Ph);7.14(3H,py);7.27(1H,py);6.9(1H,py);6.56(1H,py);3.3(4H,PhCH2Ph);4.1(6H,OCH2CH3);4.6(2H,pyCH2);4.8-5(12H,OCH2CO&PhCH2Ph);1.3-0.9(48H,CH3)IR(KBr压片),νmax(cm-1)2960(s,CH3);1756(C=O);740(Phen,C-H);元素分析C70H86N2O12;计算值%C,73.27;H,7.55;N,2.44;实测值%C,72.97;H,7.85;N,2.22。2、杯芳烃联吡啶中性配体和β二酮配体与Eu3+离子的络合在25mL圆底烧瓶中加入0.09632g(0.43mmol)二(苯甲酰基)甲烷、0.165g(0.144mmol)杯芳烃联吡啶中性配体和6mL乙醇/丙酮(1∶1),在50-60℃下用2M氢氧化钠溶液调反应液pH值到10左右,滴加0.037g(0.144mmol)EuCl3的水溶液,有黄色固体析出。滴加完毕后,用2M氢氧化钠溶液调反应液pH值到5-6左右,出现大量黄色沉淀。反应物控温在50-60℃下再搅拌24小时。冷却后过滤得黄色固体,固体用乙醇和水反复洗涤多次,真空干燥得黄色固体粉末0.26g,收率91%。mp98-100℃;ESI-MS1184.6(杯芳烃联吡啶中性配体+39)1042.7(联吡啶、DBM和铕配合物);IR(KBr压片),νmax(cm-1)2960(s,CH3);1756(s,C=O);724(Phen,C-H);元素分析C115H119EuN2O18;计算值C,70.14;H,6.09;N,1.42;实测值C,70.47;H,6.21;N,1.35。本实施例中的红色有机电致发光材料在可见光区域,其溶液荧光发射波长为615纳米,半峰宽为10纳米;当掺杂在PVK中,采用旋转涂层法形成的薄膜的荧光发射波长为615纳米,半峰宽为10纳米,是纯正的红光。当采用如下电致发光器件结构ITO/PVK+12/Alq/MgAg,在直流电压驱动下,可获得发光亮度为14.59cd/m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杯芳烃有机电致发光材料,其特征在于该发光材料由邻菲*啉引入杯芳烃形成的杯芳烃中性配体和β二酮配体络合稀土金属离子形成,结构式如下:***上述结构式中,R↓[1]、R↓[2]为取代基,Ln为稀土金属离子,或R↓[1]为Ph,R ↓[2]为Ph,Ln为Eu↑[3+],或R↓[1]为烷基苯基或烷氧基苯基,R↓[2]为烷基苯基或烷氧基苯基,Ln为Eu↑[3+],或R↓[1]为CF↓[3],R↓[2]为噻酚基,Ln为Eu↑[3+],或R↓[1]为CH↓[3], R↓[2]为CH↓[3],Ln为Tb↑[3+]。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明贵魏孝强卢志云黄艳蒋青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0[中国|成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