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生专用包膜控释杀虫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6650399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28 10:3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杀虫剂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花生专用包膜控释杀虫剂,含有三层结构,内层原料含有辛硫磷、吡虫啉、毒死蜱、氯虫苯甲酰胺、麦麸、腐殖酸、粘合剂;中层原料含有辛硫磷、吡虫啉、毒死蜱、氯虫苯甲酰胺、脲醛粉;外层原料含有脲醛粉和畜禽发酵粪便。随播种时一起施入结果层,生育前期不释放药效,施入土壤中50天左右,等到花生下针结荚前包膜分解、释放药效,这样既能减少农药用量防止面源污染,又能针对性强的有效防治地下害虫,可避免农药毒性和药害流失,并能减少农药用量、降低对环境污染,贮运安全、加工成本低,市场前景好。

Controlled release insecticides and their preparation methods for peanut

The present invention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pesticide, in particular to a special filmcoated controlled release pesticide containing peanut, three layer structure, inner layer of raw materials containing Phoxim and chlorpyrifos, imidacloprid and chlorantraniliprole, wheat bran, humic acid, adhesive; middle raw materials containing phoxim, imidacloprid, chlorpyrifos, chlorantraniliprole, urea formaldehyde powder; the outer layer of raw materials containing urea formaldehyde powder and fermentation of livestock and poultry manure. When the application results together with seeding layer, early growth does not release effect in soil for 50 days, until the peanut pod under the front envelope decomposition and release, which can not only reduce the amount of pesticides to prevent non-point source pollution, and targeted the effectiv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underground pest, can avoid pesticide toxicity and phytotoxicity loss. And can reduce the pesticide dosage, reduce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safe storage and transportation, low processing cost, good market prospec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花生专用包膜控释杀虫剂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杀虫剂
,特别涉及一种花生专用包膜控释杀虫剂,还涉及所述花生专用包膜控释杀虫剂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地下害虫是花生的重要虫害,主要包括蛴螬、蝼蛄和金针虫等。其主要为害花生荚果,危害比率大,严重降低花生产量和品质,虫害果数量与有效产量呈高度负相关关系。据统计,因蛴螬等地下害虫危害一般造成减产20%-40%,严重的减产70%-80%,甚至绝收。上世纪90年代之后随着抗性的增加,种植户也在不加限制地增加用药量,造成了花生的高毒高残留,种植效益随之下降,严重影响了农民种植的积极性,花生种植面积不断减少。地下害虫对花生生育前期的影响较小,主要在花生结果后为害加重。防治地下害虫,生产上一般用药剂拌种或花生播种时沟施或撒施药剂。但是这些防治方法药效大部分浪费在了为害较轻的生育前期,而生育后期为害较重时往往药效已经很低。并且大量使用高毒杀虫剂的药效残留较高,影响花生品质和安全性,而低毒杀虫剂药效持续期短,因外界环境造成的分解流失严重,农药有效利用率低,往往起不到很好的防治作用。103340209A公开了一种含噻虫胺和戊唑醇的杀虫杀菌缓控释颗粒剂,它的有效成分为噻虫胺和戊唑醇,载体为粘土、硅藻土、高岭土、陶土、石膏粉中的一种或几种。包衣剂为聚酯纤维和石蜡中的一种或两种。在作物种植时根部施用,对作物刺吸式害虫和真菌类病害有较好的控制效果,作物生长期施用两次能够很好的控制整个生长期的病虫害,能够很好的延长药剂的控制期,减少药剂的施药次数,节约人工成本。文中没有记载释放周期,没有很好的参考价值。102351608A公开了一种药肥为双层核壳结构,呈颗粒状,由核、核外包覆的中间层和中间层外包覆的作为壳的控释层构成。核为作物所需肥料,核外所包覆的中间层为农药,根据生产需要核也可为含农药成份的颗粒,核外包覆的中间层为肥料,最外层为控制农药和肥料溶出的控释层。本专利技术使得农药肥料能稳定共处,缓慢释放,减少作物生育期的施药和施肥次数,节省田间劳动。此药肥是一种普适性药肥,并不是专门针对哪种作物,也没有记载释放周期,没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地下害虫防治时高毒杀虫剂的药效残留较高,影响花生品质和安全性,而低毒杀虫剂药效持续期短农药有效利用率低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花生专用包膜控释杀虫剂,随播种时一起施入结果层,生育前期不释放药效,等到花生下针结荚时包膜分解、释放药效,这样既能减少农药用量防止面源污染,又能针对性强的有效防治地下害虫。本申请还提供了所述花生专用包膜控释杀虫剂的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措施实现的:一种花生专用包膜控释杀虫剂,含有三层结构,其中内层原料组成为辛硫磷0.1-0.3份、吡虫啉0.5-1份、毒死蜱1.5-3.5份、氯虫苯甲酰胺2.5-5份、麦麸20-40份、腐殖酸40-90份、粘合剂5-50份;中层原料组成为辛硫磷0.2-0.5份、吡虫啉1-2份、毒死蜱2.5-5份、氯虫苯甲酰胺2.5-5份、腐殖酸40-90份、脲醛粉20-30份;外层原料组成为脲醛粉40-60份,畜禽发酵粪便30-40份;所述畜禽发酵粪便通过以下步骤得到:按重量比将鸡粪2-5份、羊粪2-5份、牛粪2-5份混合得混合粪,将秸秆粉碎成5-8厘米的小段,与混合粪以重量比2:8混匀,按堆宽1.5-2m,堆高0.8-1.2m建堆,堆中插入温度计检测温度;然后按总质量的0.2%加入发酵剂,加入方式为在建堆过程中按20-25cm高为一层,添加六分之一到四分之一的发酵剂,一直堆至0.8-1.2m,加水至含水量为50-60%,发酵,待温度升至60℃以上,进行翻堆,直至料堆温度不再升高,干燥后、粉碎,即得;所述发酵剂每mL中含有嗜热链球菌1-1.5×109个、中性蛋白酶0.3-0.5×108IU、纤维素酶0.1-0.2×106IU、三酰基甘油酰基水解酶3-4×105IU、啤酒酵母菌1-2×105IU、枯草芽孢杆菌3-4×106IU。所述的花生专用包膜控释杀虫剂,优选含有三层结构,其中内层原料组成为辛硫磷0.2份、吡虫啉0.7份、毒死蜱2.5份、氯虫苯甲酰胺3.5份、麦麸30份、腐殖酸65份、粘合剂30份;中层原料组成为辛硫磷0.4份、吡虫啉1.5份、毒死蜱4份、氯虫苯甲酰胺3.5份、腐殖酸70份、脲醛粉25份;外层原料组成为脲醛粉50份,畜禽发酵粪便35份。;所述的花生专用包膜控释杀虫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内层原料中的辛硫磷、吡虫啉、毒死蜱、氯虫苯甲酰胺、麦麸、腐殖酸、粘合剂混合后造粒、干燥得到内层颗粒;(2)将中层原料中的辛硫磷、吡虫啉、毒死蜱、氯虫苯甲酰胺、腐殖酸、粘合剂、脲醛粉混合后,加入步骤(1)中得到的内层颗粒,造粒、干燥,得到中层颗粒;(3)将外层原料中的脲醛粉和畜禽发酵粪便混合后,加入步骤(2)中得到的中层颗粒,造粒、干燥,即得。所述的制备方法,优选步骤(2)中中层原料在内层颗粒上的包覆量为400-500mg/g。所述的制备方法,优选步骤(3)中外层原料在中层颗粒上的包覆量为350-450mg/g。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申请的花生专用控释杀虫剂,随播种时一起施入结果层,生育前期不释放药效,施入土壤中50天左右,等到花生下针结荚时包膜分解、释放药效,这样既能减少农药用量防止面源污染,又能提高药效并针对性强的防治地下害虫,贮运安全、加工成本低,市场前景好。附图说明图1为各实施例及对比实施例杀虫剂累积释放率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好的理解本专利技术,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来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一种花生专用包膜控释杀虫剂,其特征在于含有三层结构,其中内层原料组成为辛硫磷0.1份、吡虫啉1份、毒死蜱1.5份、氯虫苯甲酰胺5份、麦麸20份、腐殖酸90份、粘合剂20份;中层原料组成为辛硫磷0.5份、吡虫啉1份、毒死蜱5份、氯虫苯甲酰胺2.5份、腐殖酸90份、脲醛粉20份;外层原料组成为脲醛粉60份,畜禽发酵粪便30份;所述畜禽发酵粪便通过以下步骤得到:按重量比将鸡粪2-5份、羊粪2-5份、牛粪2-5份混合得混合粪,将秸秆粉碎成5-8厘米的小段,与混合粪以重量比2:8混匀,按堆宽1.5-2m,堆高0.8-1.2m建堆,堆中插入温度计检测温度;然后按总质量的0.2%加入发酵剂,加入方式为在建堆过程中按20-25cm高为一层,添加六分之一到四分之一的发酵剂,一直堆至0.8-1.2m,加水至含水量为50-60%,发酵,待温度升至60℃以上,进行翻堆,直至料堆温度不再升高,干燥后、粉碎,即得;所述发酵剂每mL中含有嗜热链球菌1-1.5×109个、中性蛋白酶0.3-0.5×108IU、纤维素酶0.1-0.2×106IU、三酰基甘油酰基水解酶3-4×105IU、啤酒酵母菌1-2×105IU、枯草芽孢杆菌3-4×106IU。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将内层原料中的辛硫磷、吡虫啉、毒死蜱、氯虫苯甲酰胺、麦麸、腐殖酸、粘合剂混合后造粒、干燥得到内层颗粒;(2)将中层原料中的辛硫磷、吡虫啉、毒死蜱、氯虫苯甲酰胺、腐殖酸、粘合剂、脲醛粉混合后,加入步骤(1)中得到的内层颗粒,造粒、干燥,得到中层颗粒;(3)将外层原料中的脲醛粉和畜禽发酵粪便混合后,加入步骤(2)中得到的中层颗粒,造粒、干燥,即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花生专用包膜控释杀虫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花生专用包膜控释杀虫剂,其特征在于含有三层结构,其中内层原料组成为辛硫磷0.1‑0.3份、吡虫啉0.5‑1份、毒死蜱1.5‑3. 5份、氯虫苯甲酰胺2.5‑5份、麦麸20‑40份、腐殖酸40‑90份、粘合剂5‑50份;中层原料组成为辛硫磷0.2‑0.5份、吡虫啉1‑2份、毒死蜱2.5‑5份、氯虫苯甲酰胺2.5‑5份、腐殖酸40‑90份、脲醛粉20‑30份;外层原料组成为脲醛粉40‑60份, 畜禽发酵粪便30‑40份;所述畜禽发酵粪便通过以下步骤得到:按重量比将鸡粪2‑5份、羊粪2‑5份、牛粪2‑5份混合得混合粪,将秸秆粉碎成5‑8厘米的小段,与混合粪以重量比2:8混匀,按堆宽1.5‑2 m,堆高0.8‑1.2 m建堆,堆中插入温度计检测温度;然后按总质量的0.2%加入发酵剂,加入方式为在建堆过程中按20‑25cm高为一层,添加六分之一到四分之一的发酵剂,一直堆至0.8‑1.2 m,加水至含水量为50‑60%,发酵,待温度升至60℃以上,进行翻堆,直至料堆温度不再升高,干燥后、粉碎,即得;所述发酵剂每mL中含有嗜热链球菌1‑1.5×1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花生专用包膜控释杀虫剂,其特征在于含有三层结构,其中内层原料组成为辛硫磷0.1-0.3份、吡虫啉0.5-1份、毒死蜱1.5-3.5份、氯虫苯甲酰胺2.5-5份、麦麸20-40份、腐殖酸40-90份、粘合剂5-50份;中层原料组成为辛硫磷0.2-0.5份、吡虫啉1-2份、毒死蜱2.5-5份、氯虫苯甲酰胺2.5-5份、腐殖酸40-90份、脲醛粉20-30份;外层原料组成为脲醛粉40-60份,畜禽发酵粪便30-40份;所述畜禽发酵粪便通过以下步骤得到:按重量比将鸡粪2-5份、羊粪2-5份、牛粪2-5份混合得混合粪,将秸秆粉碎成5-8厘米的小段,与混合粪以重量比2:8混匀,按堆宽1.5-2m,堆高0.8-1.2m建堆,堆中插入温度计检测温度;然后按总质量的0.2%加入发酵剂,加入方式为在建堆过程中按20-25cm高为一层,添加六分之一到四分之一的发酵剂,一直堆至0.8-1.2m,加水至含水量为50-60%,发酵,待温度升至60℃以上,进行翻堆,直至料堆温度不再升高,干燥后、粉碎,即得;所述发酵剂每mL中含有嗜热链球菌1-1.5×109个、中性蛋白酶0.3-0.5×108IU、纤维素酶0.1-0.2×106IU、三酰基甘油酰基水解酶3-4×105IU、啤酒酵母菌1-2×105IU...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佳蕾郭峰万书波李新国杨莎孟静静耿耘张正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