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平行安装电极组合的功率模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647066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26 22:2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平行安装电极组合的功率模组,包括具有电容电极组合的电容和具有功率模块电极组合的功率模块,电容电极组合包括第一电容电极和第二电容电极,功率模块电极组合包括第一功率模块电极和第二功率模块电极。本发明专利技术相比现有技术能够大大降低杂散电感,这在本领域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进步。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第一电容电极连接部与第二电容电极连接部长度不同,第一功率模块电极连接部与第二功率模块电极连接部也长度不同,这样在固定的时候能够形成三层结构,这样能够便于用螺栓螺帽贯穿三层固定,有效增加了固定的牢固程度。

Power module with parallel mounting electrode combination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power module installed parallel electrode combination, including capacitor has a capacitor electrode combination and power module with power module combination electrode, capacitor electrode combination comprises a first capacitor electrode and the second capacitor electrode, electrode combination power module comprises a first electrode and a second power module power module electrode. Compared with the existing technology, the invention can greatly reduce stray inductance, which is undoubtedly a great progress in this field. The first capacitor electrode of the invention of the connecting part is connected with the length of the second capacitor electrode, the first electrode connection part is connected with the power module and power module second electrode also different length can be formed with the three layer structure at the fixed time, it can facilitate the use of bolt and nut through the three layer is fixed, the effective increase in the firm level fix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平行安装电极组合的功率模组
本专利技术涉及功率模组,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平行安装电极组合的功率模组。
技术介绍
全球能源危机与气候变暖的威胁让人们在追求经济发展的同时越来越重视节能减排、低碳发展。随着绿色环保在国际上的确立与推进,功率半导体的发展、应用前景更加广阔。现有电力电子功率模组的寄生电感往往比较大,这会造成过冲电压较大、损耗增加,而且也限制了在高开关频率场合的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大大降低寄生电感的具有平行安装电极组合的功率模组。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具有平行安装电极组合的功率模组,包括具有电容电极组合的电容和具有功率模块电极组合的功率模块,电容电极组合包括第一电容电极和第二电容电极,第一电容电极的焊接部和第二电容电极的焊接部分别连接电容芯组的正负极,第一电容电极的焊接部引出第一电容电极的连接部,第二电容电极的焊接部引出第二电容电极的连接部,第一电容电极的连接部与第二电容电极的连接部平行正对且两者长度不同,功率模块电极组合包括第一功率模块电极和第二功率模块电极,第一功率模块电极的焊接部和第二功率模块电极的焊接部分别连接功率模块内部的电源铜层,第一功率模块电极焊接部引出第一功率模块电极连接部,第二功率模块电极焊接部引出第二功率模块电极连接部,第一功率模块电极的连接部与第二功率模块电极的连接部平行正对且两者长度不同,功率模块电极组合的连接部与电容电极组合的连接部相适配。进一步,所述第一电容电极连接部、第二电容电极连接部、第一功率模块电极连接部以及第二功率模块电极连接部上均设有连接孔,从而能够通过固定装置穿过连接孔来固定电容和功率模块。这样能够便于功率模块电极连接部与电容电极连接部之间的固定。进一步,所述第一电容电极连接部与第二电容电极连接部中较长者的两端、第一电容电极连接部与第二电容电极连接部中较短者上、第一功率模块电极连接部与第二功率模块电极连接部中较长者的两端、第一功率模块电极连接部与第二功率模块电极连接部中较短者上均设有连接孔。这样能够更加牢固地固定功率模块电极连接部与电容电极连接部。进一步,所述第一电容电极连接部的连接孔中具有用于卡合螺帽或者螺栓头部的连接孔,或者第二电容电极连接部的连接孔中具有用于卡合螺帽或者螺栓头部的连接孔。这样可将螺帽或者螺栓头部嵌在连接孔内部,即使周围的绝缘材料软化,螺栓也不会松开。而如果螺帽或者螺栓头部扣在连接孔上方,一旦周围的绝缘材料软化,螺栓就容易松开。进一步,所述第一功率模块电极连接部的连接孔中具有用于卡合螺帽或者螺栓头部的连接孔,或者第二功率模块电极连接部的连接孔中具有用于卡合螺帽或者螺栓头部的连接孔。这样可将螺帽或者螺栓头部嵌在连接孔内部,即使周围的绝缘材料软化,螺栓也不会松开。而如果螺帽或者螺栓头部扣在连接孔上方,一旦周围的绝缘材料软化,螺栓就容易松开。进一步,所述第一电容电极的焊接部与第二电容电极的焊接部平行正对设置。这样能够进一步减小杂散电感。进一步,所述第一电容电极焊接部和第二电容电极焊接部各有一个,第一电容电极连接部和第二电容电极连接部均有多个。这样用一个电容就能给多个功率模块供电。进一步,所述第一电容电极焊接部和第二电容电极焊接部均为板状。这样有效增大了第一电容电极焊接部与第二电容电极焊接部之间的正对面积,进一步降低了杂散电感。进一步,所述第一电容电极焊接部和第二电容电极焊接部位于电容侧面中间。这样使得正负极电流路径长度相等,能够进一步降低杂散电感。进一步,所述功率模块内部设有底部基板、中间基板和顶部基板,中间基板直接设置在底部基板上表面。这样也能进一步降低杂散电感。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平行安装电极组合的功率模组,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电容电极连接部与第二电容电极连接部平行正对,第一功率模块电极连接部与第二功率模块电极连接部也平行正对,这种结构在现有技术中从未出现,相比现有技术能够大大降低杂散电感,这在本领域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进步;2)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电容电极连接部与第二电容电极连接部长度不同,第一功率模块电极连接部与第二功率模块电极连接部也长度不同,这样在固定的时候能够形成三层结构,也即第一电容电极连接部与第二电容电极连接部中较长者、第一功率模块电极连接部与第二功率模块电极连接部中较长者分别位于两端,第一电容电极连接部与第二电容电极连接部中较短者、第一功率模块电极连接部与第二功率模块电极连接部中较短者均位于中间,这样能够便于用螺栓螺帽贯穿三层固定,有效增加了固定的牢固程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功率模组的结构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功率模组的局部放大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电容电极连接部的结构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功率模块的结构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第一功率模块电极连接部的结构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功率模块采用单面散热结构的示意图;图6(a)为上下半桥割裂示意图;图6(b)为上半桥电流路径图;图6(c)为下半桥电流路径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功率模块采用双面散热结构的示意图;图8为现有技术的功率模块的结构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的功率模组的结构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的功率模组的局部放大图;图1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的功率模块采用单面散热结构的示意图;图11(a)为上下半桥割裂示意图;图11(b)为上半桥电流路径图;图11(c)为下半桥电流路径图;图1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的功率模块采用双面散热结构的示意图;图1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3的功率模组的结构图;图1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3的功率模组的局部放大图;图1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3的功率模组的分离图;图1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3的功率模块采用单面散热结构的示意图;图16(a)为上下半桥割裂示意图;图16(b)为上半桥电流路径图;图16(c)为下半桥电流路径图;图1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3的功率模块采用双面散热结构的示意图;图18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4的功率模组的结构图;图19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4的功率模组的局部放大图;图20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4的功率模组的分离图;图2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4的功率模块采用单面散热结构的示意图;图21(a)为上下半桥割裂示意图;图21(b)为上半桥电流路径图;图21(c)为下半桥电流路径图;图2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4的功率模块采用双面散热结构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介绍。实施例1:实施例1公开了一种具有平行安装电极组合的功率模组,如图1-5所示,包括具有电容电极组合的电容和具有功率模块电极组合的功率模块。电容电极组合包括第一电容电极和第二电容电极,第一电容电极的焊接部112连接电容芯组111的负极,第二电容电极的焊接部113连接电容芯组111的正极,第一电容电极焊接部112和第二电容电极焊接部113均为板状且位于电容侧面中间,第一电容电极的焊接部112引出第一电容电极的连接部114,第二电容电极的焊接部113引出第二电容电极的连接部115,第一电容电极的连接部114与第二电容电极的连接部115平行正对且第一电容电极的连接部114比第二电容电极的连接部115长,第一电容电极连接部114上设有两个第一连接孔1141和两个第二连接孔1142,两个第一连接孔1141并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具有平行安装电极组合的功率模组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具有平行安装电极组合的功率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电容电极组合的电容和具有功率模块电极组合的功率模块,电容电极组合包括第一电容电极和第二电容电极,第一电容电极的焊接部和第二电容电极的焊接部分别连接电容芯组的正负极,第一电容电极的焊接部引出第一电容电极的连接部,第二电容电极的焊接部引出第二电容电极的连接部,第一电容电极的连接部与第二电容电极的连接部平行正对且两者长度不同,功率模块电极组合包括第一功率模块电极和第二功率模块电极,第一功率模块电极的焊接部和第二功率模块电极的焊接部分别连接功率模块内部的电源铜层,第一功率模块电极焊接部引出第一功率模块电极连接部,第二功率模块电极焊接部引出第二功率模块电极连接部,第一功率模块电极的连接部与第二功率模块电极的连接部平行正对且两者长度不同,功率模块电极组合的连接部与电容电极组合的连接部相适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平行安装电极组合的功率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电容电极组合的电容和具有功率模块电极组合的功率模块,电容电极组合包括第一电容电极和第二电容电极,第一电容电极的焊接部和第二电容电极的焊接部分别连接电容芯组的正负极,第一电容电极的焊接部引出第一电容电极的连接部,第二电容电极的焊接部引出第二电容电极的连接部,第一电容电极的连接部与第二电容电极的连接部平行正对且两者长度不同,功率模块电极组合包括第一功率模块电极和第二功率模块电极,第一功率模块电极的焊接部和第二功率模块电极的焊接部分别连接功率模块内部的电源铜层,第一功率模块电极焊接部引出第一功率模块电极连接部,第二功率模块电极焊接部引出第二功率模块电极连接部,第一功率模块电极的连接部与第二功率模块电极的连接部平行正对且两者长度不同,功率模块电极组合的连接部与电容电极组合的连接部相适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平行安装电极组合的功率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容电极连接部、第二电容电极连接部、第一功率模块电极连接部以及第二功率模块电极连接部上均设有连接孔,从而能够通过固定装置穿过连接孔来固定电容和功率模块。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平行安装电极组合的功率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容电极连接部与第二电容电极连接部中较长者的两端、第一电容电极连接部与第二电容电极连接部中较短者上、第一功率模块电极连接部与第二功率模块电极连接部中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玉林滕鹤松徐文辉
申请(专利权)人:扬州国扬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