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风浪的藻类垂直迁移近生态野外模拟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634998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25 23: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抗风浪的藻类垂直迁移近生态野外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支架(1)和透明管体(2),所述透明管体(2)竖直且固定设置在所述固定支架(1)上,透明管体(2)的顶端开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于野外模拟研究,解决了室内研究过分脱离藻类实际生存条件的问题,直接应用现场的野外条件,适于各种深度的水体、抗风浪能力强,实用性强。

A near field ecological simulation device for vertical migration of algae resistant to wind and wave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n anti wave vertical migration of algae near ecological field simulation device is characterized by comprising a fixed bracket (1) and a transparent tube body (2), the transparent tube body (2) and vertically fixed on the fixing bracket (1), a transparent tube body (2) the top opening. The utility model is suitable for field simulation research and solves the problem that the indoor research is too far away from the actual living condition of algae, and directly applies the field conditions in the field, which is suitable for water bodies of various depths, strong anti wave ability and strong practicabili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抗风浪的藻类垂直迁移近生态野外模拟装置
本技术属于生态工程
,尤其涉及一种抗风浪的藻类垂直迁移近生态野外模拟装置。
技术介绍
每年春末夏初,随着气温的升高、光照强度的增强和风向风速等气候条件的变化,水体中,大量藻类细胞利用有利的光照、温度和水动力等条件在水体中垂直迁移。目前对于藻类垂直迁移行为的研究在实验室中,采用控制变量法,研究各因素对藻类迁移行为的影响,这种方式简单便捷,但存在的问题是过分脱离了藻类的实际生存条件。而目前采用的野外模拟装置,往往在水中插入数根固定杆,然后用塑料薄膜环绕包覆固定杆而成,这种装置不足之处有二:一是,往往仅适用于较浅的滩涂,难用于深水位置;二是,塑料薄膜较为脆弱,不能抵抗风浪的持续冲击,且这样设置成的野外模拟装置,往往封闭性较差,易于外围水体发生对流。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抗风浪的藻类垂直迁移近生态野外模拟装置。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抗风浪的藻类垂直迁移近生态野外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支架1和透明管体2,所述透明管体2竖直且固定设置在所述固定支架1上,透明管体2的顶端开口。进一步,所述透明管体2通过框架体3固定设置在固定支架1上,所述框架体3的侧壁为桁架结构,框架体3固定设置在固定支架1上,透明管体2固定设置在框架体3内。进一步,所述透明管体2的底端开口。进一步,所述透明管体2的底端封闭。透明管体2有封闭其底端的底壁。进一步,所述透明管体2由若干透明管通过法兰连接而成。进一步,所述透明管体2由有机玻璃或者钢化玻璃制成。本技术可取得的有益效果有:1.适于野外模拟研究,解决了室内研究过分脱离藻类实际生存条件的问题。直接应用现场的野外条件,实用性强。2.适于各种深度的水体、抗风浪能力强,采用的固定支架和框架体固定透明管体,整个装置的结构强度大,可很好地抗击风浪。附图说明图1是一种抗风浪的藻类垂直迁移近生态野外模拟装置的立体示意图;图2是透明管通过法兰连接的示意图。附图标记:1-固定支架;2-透明管体;3-框架体;4-湖岸边坡;5-透明管;6-法兰。具体实施方式现结合附图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及其使用方法。如图1所示,一种抗风浪的藻类垂直迁移近生态野外模拟装置,包括固定支架1和透明管体2,透明管体2竖直且固定设置在固定支架1上,透明管体2的顶端开口。固定支架1固定设置在湖岸边坡4上,透明管体2竖直插置于湖水中且其顶端伸出在水面上。所述透明管体2通过框架体3固定设置在固定支架1上,所述框架体3的侧壁为桁架结构,框架体3固定设置在固定支架1上,透明管体2固定设置在框架体3内。图1中固定支架1为支柱,固定支架1的一端固定设置在湖岸边坡4上,固定支架1的另一端固定设置框架体3,框架体3的侧壁为桁架结构,透明管体2固定设置在框架体3内。框架体3的侧壁采用桁架结构,侧壁围绕透明管体2,既可保证其强度,又可让光线穿过进入透明玻璃管内,同时可以保护透明管体2。通过固定支架1和框架体3固定在湖水中的透明管体,具有较强的抗风浪能力。透明管体2又可有3种设置方式,分别为:①底端开口且插入湖底(后称为第一组),②底端封口(后称为第二组),③底端开口且不插入湖底(后称为第三组)。这样再加上④在透明管体以外的湖水(后称为对照组),就可设置至少4种不同情况作为野外模拟实验的实验组。由于影响藻类生长的条件有水体的营养条件、流动情况、光照、温度等,这样,以④在透明管体以外的湖水为对照组,通过③底端开口且不插入湖底——第三组与对照组对比,可研究水体流动情况对藻类垂直迁移的影响;通过②底端封口——第二组,与第三组对比,在第二组中设计水体的营养条件,可研究水体的营养条件对藻类垂直迁移的影响;通过①底端开口且插入湖底——第一组,与第二组对比,可研究水体底部的泥沙对藻类垂直迁移的影响。同时本装置也可与目前实验室用的藻类垂直迁移模拟装置同时使用,互为对比。当然,具体的研究或使用方式不仅仅限于这些。由于不同的湖泊位置的水深不同,透明管体2可由若干透明管5通过法兰6连接而成,如图2所示。这样既可以适应水深来调整透明管体2所包含的透明管5数量,同时采用长度较短的透明管5也可降低生产、运输的难度和成本,也便于透明管破碎后的维护。透明管体2由有机玻璃或者钢化玻璃制成,可提高其强度。很显然,本装置不仅仅可以应用研究湖泊的藻类垂直迁移行为,还可以应用于水库、河流等水体中的藻类垂直迁移行为。以上所述为本技术的最佳实施例,并非对本技术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抗风浪的藻类垂直迁移近生态野外模拟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抗风浪的藻类垂直迁移近生态野外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支架(1)和透明管体(2),所述透明管体(2)竖直且固定设置在所述固定支架(1)上,透明管体(2)的顶端开口。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风浪的藻类垂直迁移近生态野外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支架(1)和透明管体(2),所述透明管体(2)竖直且固定设置在所述固定支架(1)上,透明管体(2)的顶端开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风浪的藻类垂直迁移近生态野外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管体(2)通过框架体(3)固定设置在固定支架(1)上,所述框架体(3)的侧壁为桁架结构,框架体(3)固定设置在固定支架(1)上,透明管体(2)固定设置在框架体(3)内。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佳磊张欢刘德富皮科武严广寒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工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