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模拟测试汽车模型隔热性能的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6634840 阅读: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25 22: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模拟测试汽车模型隔热性能的系统,包括试验箱、设置在试验箱内部的测试室、设置在测试室顶部的白炽灯光源单元、将在测试室与外界相连通的送风管、设置在送风管中的通风扇、设置在测试室中的风速传感器、与风速传感器电连接的风速仪、与测试室配合使用的多测点温度采集单元及多测点热流采集单元、分别与白炽灯光源单元、通风扇、风速仪、多测点温度采集单元及多测点热流采集单元电连接的电气控制面板。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整体结构简单、紧凑,实现了对车辆模型动态、连续的采集样品上的温度变化以及热流密度变化,可准确得出应用隔热材料的整车隔热性能以及量化计算出模型样品的综合传热系数,测试精度高。

A system for simulating and testing thermal insulation performance of automotive models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system for simulating heat insulation performance test model of the car, including the test box, set in the test box inside the test chamber, set in the testing room at the top of the incandescent lamp light source unit, will be in the test chamber which is connected with the outside through the air pipe, is arranged in the air supply pipe of ventilation fan, set in the test chamber, and the wind speed sensor and speed sensor is electrically connected with the anemometer, and the testing chamber with the use of the multi-point temperature acquisition unit and multipoint heat collection unit, respectively with the incandescent light source unit, a ventilation fan, anemometer, multi-point temperature acquisition unit and multipoint electric heat collection unit connect the electrical control panel. Compared with the prior art,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structure, compact structure, the temperature change of sample, dynamic vehicle model and the continuous heat flux can be obtained accurately, application of insulation materials and calculating the insulation performance of the vehicle integrated heat transfer coefficient model sample, high test precis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模拟测试汽车模型隔热性能的系统
本技术属于车辆隔热性能检测
,涉及一种用于模拟测试汽车模型隔热性能的系统。
技术介绍
截至2015年底,全国机动车保有量达2.79亿辆,其中汽车1.72亿辆,随着汽车的剧增,人们呆在汽车里的时间也越来越多,消费者和汽车企业也越来越重视汽车的热舒适性问题。汽车企业通常会根据不同的隔热材料进行相关的隔热实验。汽车隔热试验是参照现行2007版的《汽车隔热通风试验方法》标准,而保温隔热性能测试可以参照铁道部于1997年发布的《保温车隔热性能试验评定方法》标准,通常汽车企业将每种材料安装于汽车上再按标准进行相关隔热实验不仅需要不停地大面积更换隔热材料,实验还会受到天气的影响等,这对于新型隔热材料应用于车辆上的隔热性能改进实验来说无疑是一项工作量巨大,效率低下,成本巨大的工作。申请号为201620774380.9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用于测试汽车隔热板性能的试验装置,所述试验装置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的左端部固定有用于固定隔热板的支架,所述支架上固定有对隔热板进行加热的热风机,所述工作台的右端部设置有能够沿工作台左右方向滑动的板体一,所述板体一与所述支架相对设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整体结构简单、紧凑,经济实用性好,工作效率高,测试精度高的用于模拟测试汽车模型隔热性能的系统。本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用于模拟测试汽车模型隔热性能的系统,该系统包括试验箱、设置在试验箱内部的测试室、设置在测试室顶部的白炽灯光源单元、将在测试室与外界相连通的送风管、设置在送风管中的通风扇、设置在测试室中的风速传感器、与风速传感器电连接的风速仪、与测试室配合使用的多测点温度采集单元及多测点热流采集单元、分别与白炽灯光源单元、通风扇、风速仪、多测点温度采集单元及多测点热流采集单元电连接的电气控制面板。所述的测试室中设有绝缘支架,所述的白炽灯光源单元通过绝缘支架固定在测试室中。所述的白炽灯光源单元包括固定在绝缘支架上的灯座、均匀布设在灯座上的白炽灯以及与白炽灯电连接的光源控制开关,该光源控制开关与电气控制面板电连接。所述的绝缘支架的支撑腿为多节伸缩杆,所述的测试室底面开设有卡槽,所述的绝缘支架的支撑腿插设在卡槽中,固定在测试室中。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白炽灯光源单元主要由集成了4个螺口的灯座以及4个白炽灯和光源控制开关组成,主要用于模拟太阳光照辐射。绝缘支架用于放置白炽灯灯座及调节光源高度及位置。所述的多测点温度采集单元包括多个贴设在待测汽车模型上的热电偶传感器、与各热电偶传感器电连接的温度采集器以及与温度采集器电连接的计算机,所述的温度采集器通过电路与电气控制面板连接。所述的热电偶传感器通过温度采集器实时自动记录待测汽车模型各个位置的温度值,并通过计算机储存实时温度数据。所述的多测点热流采集单元包括多个贴设在待测汽车模型上的热流密度传感器、与各热流密度传感器电连接的热流密度采集器,该热流密度采集器通过电路与电气控制面板连接。所述的多测点热流采集单元通过热流密度采集器实时采集并记录热流密度与温度的数值。所述的风速传感器通过夹持支架固定在测试室中。所述的风速传感器通过夹持支架固定在测试室内,并测量在送风系统作用下测试室内风的流速大小,最终通过风速仪实时采集并记录测试室内环境风速数值。所述的试验箱的箱门上开设有试验观察窗。所述的试验观察窗为电加热防雾的玻璃窗。所述的试验箱底部设有万向轮。本技术装置中,白炽灯光源单元位于试验箱的箱门试验观察窗内,白炽灯光源单元用于照明测试室内部。试验观察窗采用电加热防雾的玻璃窗,开窗方便测试人员观察测试室内部及待测汽车模型的情况。测试室主要为试验箱内部箱体结构,采用不锈钢材质制备而成,能够防止试验箱内由于湿气过重生锈。测试室还设有样品架,该样品架通过测试室两侧的卡槽固定在测试室内,主要用于放置待测汽车模型。试验箱的两侧还设有引线孔及密封塞,主要用于多测点温度采集单元、多测点热流采集单元、风速仪、风速传感器的引线以及白炽灯光源单元的走线,密封塞用于走线后的试验箱的密封,保证实验不受外界环境影响。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通过模拟测试车辆隔热性能的系统方案实现了对车辆模型动态、连续的采集样品上的温度变化以及热流密度变化,最终可以得出模型上应用隔热材料的整车隔热性能以及量化计算出模型样品的综合传热系数,不仅大大减轻了工作量和提高了工作效率,也提高了数据采集的完整性和精度;另外,本技术还具有使用成本低,方便推广应用等优点,具有显著性应用价值。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图中标记说明:1—试验箱、11—测试室、12—试验观察窗、13—绝缘支架、14—样品架、15—电气控制面板、16—万向轮、17—箱门、2—白炽灯光源单元、21—灯座、22—白炽灯、23—光源控制开关、3—温度采集器、31—热电偶传感器、4—热流密度采集器、41—热流密度传感器、5—风速仪、51—风速传感器、52—夹持支架、6—计算机、7—待测汽车模型。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实施例:如图1所示,一种用于模拟测试汽车模型隔热性能的系统,该系统包括试验箱1、设置在试验箱1内部的测试室11、设置在测试室11顶部的白炽灯光源单元2、将在测试室11与外界相连通的送风管、设置在送风管中的通风扇、设置在测试室11中的风速传感器51、与风速传感器51电连接的风速仪5、与测试室11配合使用的多测点温度采集单元及多测点热流采集单元、分别与白炽灯光源单元2、通风扇、风速仪5、多测点温度采集单元及多测点热流采集单元电连接的电气控制面板15。其中,测试室11中设有绝缘支架13,白炽灯光源单元2通过绝缘支架13固定在测试室11中。白炽灯光源单元2包括固定在绝缘支架13上的灯座21、均匀布设在灯座21上的白炽灯22以及与白炽灯22电连接的光源控制开关23,该光源控制开关23与电气控制面板15电连接。绝缘支架13的支撑腿为多节伸缩杆,测试室11底面开设有卡槽,绝缘支架13的支撑腿插设在卡槽中,固定在测试室11中。多测点温度采集单元包括多个贴设在待测汽车模型7上的热电偶传感器31、与各热电偶传感器31电连接的温度采集器3以及与温度采集器3电连接的计算机6,温度采集器3通过电路与电气控制面板15连接。热电偶传感器31通过温度采集器3实时自动记录待测汽车模型7各个位置的温度值,并通过计算机6储存实时温度数据。多测点热流采集单元包括多个贴设在待测汽车模型7上的热流密度传感器41、与各热流密度传感器41电连接的热流密度采集器4,该热流密度采集器4通过电路与电气控制面板15连接。多测点热流采集单元通过热流密度采集器4实时采集并记录热流密度与温度的数值。风速传感器51通过夹持支架52固定在测试室11中。风速传感器51通过夹持支架52固定在测试室11内,并测量在送风系统作用下测试室11内风的流速大小,最终通过风速仪5实时采集并记录测试室11内环境风速数值。试验箱1的箱门17上开设有试验观察窗12,该试验观察窗12为电加热防雾的玻璃窗,试验箱1底部设有万向轮16。在实际应用时,首先将绝缘支架13通过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用于模拟测试汽车模型隔热性能的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模拟测试汽车模型隔热性能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试验箱、设置在试验箱内部的测试室、设置在测试室顶部的白炽灯光源单元、将在测试室与外界相连通的送风管、设置在送风管中的通风扇、设置在测试室中的风速传感器、与风速传感器电连接的风速仪、与测试室配合使用的多测点温度采集单元及多测点热流采集单元、分别与白炽灯光源单元、通风扇、风速仪、多测点温度采集单元及多测点热流采集单元电连接的电气控制面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模拟测试汽车模型隔热性能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试验箱、设置在试验箱内部的测试室、设置在测试室顶部的白炽灯光源单元、将在测试室与外界相连通的送风管、设置在送风管中的通风扇、设置在测试室中的风速传感器、与风速传感器电连接的风速仪、与测试室配合使用的多测点温度采集单元及多测点热流采集单元、分别与白炽灯光源单元、通风扇、风速仪、多测点温度采集单元及多测点热流采集单元电连接的电气控制面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模拟测试汽车模型隔热性能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测试室中设有绝缘支架,所述的白炽灯光源单元通过绝缘支架固定在测试室中。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模拟测试汽车模型隔热性能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白炽灯光源单元包括固定在绝缘支架上的灯座、均匀布设在灯座上的白炽灯以及与白炽灯电连接的光源控制开关,该光源控制开关与电气控制面板电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模拟测试汽车模型隔热性能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绝缘支架的支撑腿为多节伸缩杆,所述的测试室底面开设有卡槽,所述的绝缘支架的支撑腿插设在卡槽中,固定在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磊刘伟军安小娟丁秀朋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