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n experimental three point bending device, can expand the tensile fatigue test machine function, it can carry out three point bending fatigue test; by rotating the clamping mechanism design, effective bending fatigue test negative stress ratio, and to meet the three point bending experiments of boundary conditions, expansion test range; optimize the traditional three point bending fixture, reduce the cost of the device,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test location. The clamping structure of the utility model adopts the sliding problem to effectively prevent the long time test during the fatigue test; clamping structure on clamping adjustable structure, test piece for clamping different thickness; the clamping structure is composed of a roller and a trapezoidal block, and in the process of experimental roller to ensure the inspection of line contact and easy replacement, to ensure the experiment accuracy; trapezoidal block structure design in the process of experiment and test pieces to prevent interference; the upper and lower pressure head combinations can be effective in the process of bending fatigue test negative stress ratio in the applied loa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三点弯曲疲劳试验装置
本技术属于平板件材料力学性能测试用装置,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拉伸疲劳试验机的弯曲疲劳实验装置。
技术介绍
许多大型复杂机械设备在实际工作中,其部件常受到弯曲交变载荷的作用,因此通过弯曲疲劳试验评估构件疲劳性能至关重要,并且可为设计制造提供参考。弯曲疲劳试验机的功能单一,对试验件的尺寸形状要求较高,通用性不强。实际工程领域多应运通用性更强,精度更高的拉伸疲劳试验机。而对于弯曲疲劳试验,则需要一种实验装置来扩展拉伸疲劳试验机的功能,进行三点弯曲疲劳试验。本技术的功能即是使电液伺服疲劳试验机能够进行三点弯曲疲劳试验。现有的三点弯曲试验装置只可进行准静态弯曲实验,但并不能有效进行弯曲疲劳试验,其存在如下不足:1、与准静态三点弯曲试验不同,弯曲疲劳试验过程中,试件会未出现显著变形的情况下突然发生疲劳破坏。试件突然断裂时,若没有相应的保护,可能会发生危险,并且对试验断口可能造成二次破坏,不利于后期分析。因此传统的三点弯曲实验夹具并不能有效进行疲劳试验。2、传统的三点弯曲实验夹具的设计并不能进行拉-压循环载荷即负应力比的弯曲疲劳试验,适用范围不广。技术内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三点弯曲疲劳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夹具和下夹具;所述下夹具包括带滑轨的底座、设置在滑轨上的左、右支撑结构,以及与底座垂直相连的第一连接杆;所述左、右支撑结构可沿滑轨相对于底座滑动;所述左、右支撑结构均包括转轴、支撑转轴的框架,以及设置于转轴上并可绕转轴旋转的第一夹持机构;所述第一夹持机构包括第一上压头和第一下压头,以及连接第一上压头、第一下压头的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一下压头不可调,起到水平定位及支撑试件的作用;所述第一上压头可调,可沿第一连接件相对于第一下压头移动,便于夹紧不同厚度的试验件;所述上夹具包括第二连接杆和与第二连接杆相连的第二夹持机构,所述第二夹持机构包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三点弯曲疲劳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夹具和下夹具;所述下夹具包括带滑轨的底座、设置在滑轨上的左、右支撑结构,以及与底座垂直相连的第一连接杆;所述左、右支撑结构可沿滑轨相对于底座滑动;所述左、右支撑结构均包括转轴、支撑转轴的框架,以及设置于转轴上并可绕转轴旋转的第一夹持机构;所述第一夹持机构包括第一上压头和第一下压头,以及连接第一上压头、第一下压头的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一下压头不可调,起到水平定位及支撑试件的作用;所述第一上压头可调,可沿第一连接件相对于第一下压头移动,便于夹紧不同厚度的试验件;所述上夹具包括第二连接杆和与第二连接杆相连的第二夹持机构,所述第二夹持机构包括第二上压头、第二下压头,以及连接第二上压头、第二下压头的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二上压头不可调;所述第二下压头可调,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小刚,李百洋,郭海丁,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