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垃圾焚烧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6631817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25 05: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垃圾焚烧系统,包括燃烧筒、下炉体、蒸汽除尘结构、中间炉体、沉淀池、中间炉体、上炉体、第一风机、第二风机、第三风机、第四风机;下炉体设气流空间、投料口、排渣口,并包括下筒体及挡灰板;下筒体设第一排气道及排气孔;燃烧筒安装在气流空间内,并设第一燃烧室;沉淀池设置有挡板,挡板开设有缺口及通气口;中间炉体设置有进风道和进气孔;上炉体设置有第二排气道和入气孔;第一风机将空气排入气流空间和第一燃烧室,第二风机将烟气吸入蒸汽除尘结构,第三风机将除尘结构内的气体吸入沉淀池,第四风机将空气排入第二燃烧室。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未充分燃烧的垃圾产生的气体进行二次燃烧及二次过滤处理,从而降低有害气体的排出。

A waste incineration system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waste incineration system, including combustion tube and furnace, steam dust structure, furnace body, intermediate sedimentation tank, the middle furnace, a furnace body, a first fan, second fan, the three fan, fourth fan; the lower furnace body with air space, feeding ports, a slag discharging mouth, and includes a cylinder body and the ash blocking plate; the lower cylinder is the first row of airway and exhaust hole; the combustion tube installed in the air space, and provided with a first combustion chamber; the sedimentation tank is provided with a baffle, the baffle is provided with a gap and a ventilation opening; the middle of the furnace body is provided with an air inlet and air inlet; the oven body is provided with second rows of airway and air inlets; first fan air is discharged into the air space and a first combustion chamber, second fan steam dust smoke inhalation structure, the three fan will tank suction gas dust within the structure, the air is discharged into the fan fourth Second combustion chamber. The utility model can reduce the discharge of harmful gas by two times combustion and two times filtering treatment of the gas produced by the incomplete combustion garbag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垃圾焚烧系统
本技术涉及一种环保系统,具体涉及一种垃圾焚烧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随之而来的则是大量的生活垃圾,目前,垃圾处理的方法有填埋法、焚烧法,填埋法虽然比较简单,但存在着占地面积大,腐烂时产生恶臭污染环境诸多不足之处。焚烧法是目前常用的垃圾处理方式,普通的垃圾焚烧方式会产生很多可燃物不能完全燃烧的情况,不完全燃烧的同时产生大量的黑烟排放到空气中,污染环境危害人类健康。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以上内容,有必要提供一种垃圾焚烧系统,该垃圾焚烧系统减少烟雾及有害气体的排放。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垃圾焚烧系统,所述垃圾焚烧系统包括有燃烧筒、下炉体、蒸汽除尘结构、中间炉体、沉淀池、中间炉体、上炉体、第一风机、第二风机、第三风机、第四风机、排气管及烟囱;所述下炉体内设有气流空间,顶部设有与所述气流空间连通的排气缩口,侧面设置有连通所述气流空间的投料口,并在底部设有排渣口;所述下炉体包括有下筒体及挡灰板,所述下筒体包括有第一内筒体及位于所述第一内筒体外的第一外筒体,所述第一内筒体与所述第一外筒体的下端分别连接所述挡灰板,上端分别连接所述中间炉体;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垃圾焚烧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垃圾焚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垃圾焚烧系统包括有燃烧筒、下炉体、蒸汽除尘结构、中间炉体、沉淀池、中间炉体、上炉体、第一风机、第二风机、第三风机、第四风机、排气管及烟囱;所述下炉体内设有气流空间,顶部设有与所述气流空间连通的排气缩口,侧面设置有连通所述气流空间的投料口,并在底部设有排渣口;所述下炉体包括有下筒体及挡灰板,所述下筒体包括有第一内筒体及位于所述第一内筒体外的第一外筒体,所述第一内筒体与所述第一外筒体的下端分别连接所述挡灰板,上端分别连接所述中间炉体;所述第一内筒体与所述第一外筒体之间形成有第一排气道,所述第一内筒体的侧壁开设有一圈分别连通所述第一排气道与所述气流空间的排气孔;所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垃圾焚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垃圾焚烧系统包括有燃烧筒、下炉体、蒸汽除尘结构、中间炉体、沉淀池、中间炉体、上炉体、第一风机、第二风机、第三风机、第四风机、排气管及烟囱;所述下炉体内设有气流空间,顶部设有与所述气流空间连通的排气缩口,侧面设置有连通所述气流空间的投料口,并在底部设有排渣口;所述下炉体包括有下筒体及挡灰板,所述下筒体包括有第一内筒体及位于所述第一内筒体外的第一外筒体,所述第一内筒体与所述第一外筒体的下端分别连接所述挡灰板,上端分别连接所述中间炉体;所述第一内筒体与所述第一外筒体之间形成有第一排气道,所述第一内筒体的侧壁开设有一圈分别连通所述第一排气道与所述气流空间的排气孔;所述燃烧筒旋转安装在所述下炉体的气流空间内,并内设有与所述气流空间连通的第一燃烧室,所述第一燃烧室位于所述投料口的下方,用以容纳经由所述投料口投入的垃圾;所述蒸汽除尘结构包括有除尘室及蒸汽发生器,所述除尘室包括有除尘箱及若干过滤网,所述除尘箱的底壁开设有若干连通所述除尘箱与所述蒸汽发生器的出汽孔,所述若干过滤网分别安装在所述除尘箱内,所述蒸汽发生器安装在所述除尘室下方,用以产生蒸汽;所述沉淀池安装在所述下炉体的下方,并包括有用以盛装冷的氢氧化钠溶液的箱体及若干挡板,所述若干挡板分别倾斜安装在所述箱体内,并分别开设有缺口及位于缺口上方的通气口;所述箱体内的溶液水位高于所述缺口低于所述通气口;所述中间炉体安装在所述下炉体与所述上炉体之间,并内设有与所述气流空间连通的第二燃烧室;所述中间炉体包括有第二内筒体及位于所述第二内筒体外的第二外筒体,所述第二内筒体与所述第二外筒体之间形成有进风道,所述第二内筒体的侧壁开设有一圈分别连通所述进风道与所述第二燃烧室的进气孔;所述上炉体安装在所述中间炉体的上方,并内设有连通所述第二燃烧室与所述烟囱的混气空间;所述上炉体包括有第三内筒体及位于所述第三内筒体外的第三外筒体,所述第三内筒体与所述第三外筒体之间形成有第二排气道,所述第三内筒体的侧壁开设有一圈分别连通所述混气空间与所述第二排气道的入气孔,所述第三内筒体内还设置有拦截板,所述拦截板位于所述入气孔的上方,并开设有若干排出气体的通气孔;所述第一风机安装在所述下炉体一侧,并连通所述气流空间,用以将空气排入所述第一气流空间和第一燃烧室内;所述第二风机安装在所述下炉体上,并连通所述第一排气道与所述除尘室,用以将气流空间的烟气经由所述排气孔及所述第一排气道吸出后再送至所述除尘室;所述第三风机安装在所述下炉体的另一侧,并连通所述除尘室与所述沉淀池,用以将所述除尘室处理过的气体吸出后再送至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少梅段玉林滕云梅李昆明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壮族自治区环境监测中心站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