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气塞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630241 阅读:10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25 00: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通气塞,所述通气塞包括:塞体,所述塞体上形成有具有进气口和出气口的通气通道;塞帽,用以罩盖所述出气口,所述塞帽包括顶盖和围绕所述顶盖的侧壁,所述侧壁的端面上形成有导水槽,所述导水槽将所述侧壁分开成内壁和外壁;其中,所述塞体的外表面上沿周向形成有第一环形凸台,所述内壁的端面与所述第一环形凸台之间具有与所述出气口连通的第一通气间隙;所述外壁延伸至超过所述第一通气间隙。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通气塞,在保证通气的同时,防水性能好。

Breather plug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ventilation plug, the ventilation plug comprises a plug body, there has a gas inlet and a ventilation channel outlet to form the plug body; the plug cap, a cap for the gas outlet, wherein the plug cap comprises a top cover and around the top side wall, a guide groove the formation of the end of the side wall, the guiding groove to the side wall is divided into inner and outer walls; wherein, the plug body circumferentially formed on an outer surface of a first annular lug, with the first air ventilation gap connection between the end surface of the inner wall and the the first annular lug; the outer wall extends beyond the first ventilation gap. The breather plug provided by the utility model has good waterproof performance while ensuring ventil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通气塞
本技术涉及车辆
,特别涉及一种通气塞。
技术介绍
汽车上的变速器在工作时,变速器箱体内部的气压会随工作状况而发生变化,如变速器在工作时,齿轮等运动部件的运转会产生较大的热量,引起箱体内部空气膨胀,导致箱体内部气压升高,而在变速器停止工作时,箱体内部气压又会逐渐降低。在箱体内部的气压与外部气压的压差较大时,会影响变速器的正常工作,而且会影响箱体的密封,使得箱体的密封件过度磨损。为解决该问题,通常会在变速器箱体上设置通气塞,通气塞的作用主要是使箱体内部与外部连通,实现变速器箱体内外气压平衡。近年来我国降水量比较大,城市雨后积水现象严重,汽车涉水时,通气塞便有进水的风险,而变速器进水后,里面的变速器油就会乳化,不仅会造成机械部件比如轴、齿、轴承润滑不良,还会造成液压模块油压不稳定、离合器产生异响从而影响正常工作,使变速器寿命大大降低。因此,需要设计一种防水通气塞,以在车辆涉水时能够防止通过通气塞进入到变速器内部。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旨在提出一种通气塞,用以解决外界的水能通过通气塞进入到变速器等装置内部的问题。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本技术提供一种通气塞,所述通气塞包括:塞体,所述塞体上形成有具有进气口和出气口的通气通道;塞帽,用以罩盖所述出气口,所述塞帽包括顶盖和围绕所述顶盖的侧壁,所述侧壁的端面上形成有导水槽,所述导水槽将所述侧壁分开成内壁和外壁;其中,所述塞体的外表面上沿周向形成有第一环形凸台,所述内壁的端面与所述第一环形凸台之间具有与所述出气口连通的第一通气间隙;所述外壁延伸至超过所述第一通气间隙。进一步的,所述内壁的外周向面与所述第一环形凸台的外周向面平齐。进一步的,所述外壁延伸至超过所述第一环形凸台。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环形凸台的外周面上间隔设置有多个用于径向定位所述外壁的定位凸起。进一步的,所述塞体上还形成有外径小于所述第一环形凸台的第二环形凸台,所述第二环形凸台紧邻所述第一环形凸台的朝向所述出气口的一侧,所述第二环形凸台的外周向面与所述内壁的内周向面之间形成有第二通气间隙。进一步的,所述塞体包括中空筒体,所述进气口形成在所述中空筒体的一端,所述出气口形成在所述中空筒体的另一端,所述塞帽用于罩盖在所述中空筒体的具有所述出气口的一端上;其中所述出气口与所述第一通气间隙之间设置有防水通气结构。进一步的,所述进气口为所述中空筒体一端的开口,所述出气口包括所述中空筒体的另一端侧壁上间隔设置的多个缺口;所述防水通气结构包括在所述中空筒体的外周设置的环形挡板,所述环形挡板上设置有用于使所述出气口和所述第一通气间隙连通的通气口。进一步的,所述环形挡板间隔设置有至少两个,每个所述环形挡板上沿周向间隔设置有多个所述通气口,至少一个所述环形挡板上的所述通气口与多个所述缺口在周向上错开,且相邻的所述环形挡板上的所述通气口在周向上错开。进一步的,所述盖帽的所述顶盖内侧设置有顶盖卡爪,所述顶盖卡爪卡接于所述中空筒体的具有所述出气口的一端开口中,且该端开口处设置有能够止挡所述顶盖卡爪脱出的止挡部。进一步的,所述塞体还包括用于安装该通气塞的安装部,所述安装部上设置有安装卡爪;和/或,围绕所述安装部设置有密封件。本技术提供的通气塞,在保证通气的同时,防水性能较好。在该通气塞用于变速器箱体等装置上时,能够有效防止水进入到该装置内部,从而保证该装置的正常工作,并利于提高其使用寿命。本技术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附图说明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中通气塞的塞体和塞帽处于分解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通气塞的塞体和塞帽处于组装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的剖视图;图4为通气塞的塞帽的剖视图;图5为通气塞的塞体的剖视图。附图标记说明:1-塞体;11-进气口;12-出气口;13-第一环形凸台;131-定位凸起;14-第二环形凸台;15-止挡部;16-第一环形挡板;161-第一通气口;17-第二环形挡板;171-第二通气口;18-安装部;181-安装卡爪;19-密封件;2-塞帽;21-顶盖;22-侧壁;221-内壁;222-外壁;223-导水槽;23-顶盖卡爪;3-第一通气间隙;4-第二通气间隙。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方式及实施方式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本技术提供一种通气塞,如图1-图3所示,该通气塞包括塞体1和塞帽2,所述塞体1上形成有具有进气口11、出气口12的通气通道;所述塞帽2用于罩盖所述出气口12,该塞帽2包括顶盖21和围绕所述顶盖21的侧壁22,所述侧壁22的端面上形成有导水槽223,所述导水槽223将所述侧壁22分开成内壁221和外壁222;其中,塞体1的外表面上沿周向形成有第一环形凸台13,所述内壁221的端面与所述第一环形凸台13之间具有与所述出气口12连通的第一通气间隙3;所述外壁222延伸至超过所述第一通气间隙3。本技术提供的通气塞为常开式通气塞,即第一通气间隙3与出气口12保持处于通气状态,其可用于变速器等需要防水通气的装置或设备上。当该通气塞涉水时,如果外界的水横向冲向该通气塞,由于外壁222延伸至超过第一通气间隙3,从而外壁222能够阻止水横向进入第一通气间隙3,从而横向的水无法从第一通气间隙3进入塞体1中。而如果外界的水由塞帽2的下方竖直冲向通气塞时,大部分水会直接跨过第一通气间隙3而直接到达导水槽223的底部,水压会使过多的水在导水槽223中沿圆周流动,最终沿着导水槽223的侧壁流下,而不会通过第一通气间隙3进入到塞体1中。即使导水槽223的水有少量改变方向横向进入到第一通气间隙3中,但由于该少量的水在改变方向后不再有水压,水不会沿着第一通气间隙3继续往里走。因此,本技术提供的通气塞,在保证通气的同时,防水性能较好。在该通气塞用于变速器箱体等装置上时,能够有效防止水进入到该装置内部,从而保证该装置的正常工作,并利于提高其使用寿命。下面根据具体实施方式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描述。本实施方式中,优选地,塞帽2的内壁221的外周向面与所述第一环形凸台13的外周向面平齐。这样当外界的水由塞帽2的下方竖直冲向通气塞时,沿着第一环形凸台13的外周向面进入到导水槽223中的水会更顺利地沿着内壁221的外周向面流动,从而直接跨过第一通气间隙3而直接到达导水槽223的底部,由此更好地避免水进入到第一通气间隙3中。为使得塞帽2罩盖在塞体1上时能够准确地定位,从而保证塞帽2的内壁221的外周向面与塞体1的第一环形凸台13的外周向面平齐,优选地,在第一环形凸台13的外周面上间隔设置有多个用于径向定位所述外壁222的定位凸起131,通过第一环形凸台13来保证外壁222与第一环形凸台13之间的间隔,从而保证内壁221与第一环形凸台13之间的相互位置。本实施方式中,优选地,如图3所示,塞帽2的所述外壁222延伸至超过所述第一环形凸台13,这样能够更好地通过外壁222阻止横向的水进入到第一通气间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通气塞

【技术保护点】
一种通气塞,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气塞包括:塞体(1),所述塞体(1)上形成有具有进气口(11)和出气口(12)的通气通道;塞帽(2),用以罩盖所述出气口(12),所述塞帽(2)包括顶盖(21)和围绕所述顶盖(21)的侧壁(22),所述侧壁(22)的端面上形成有导水槽(223),所述导水槽(223)将所述侧壁(22)分开成内壁(221)和外壁(222);其中,所述塞体(1)的外表面上沿周向形成有第一环形凸台(13),所述内壁(221)的端面与所述第一环形凸台(13)之间具有与所述出气口(12)连通的第一通气间隙(3);所述外壁(222)延伸至超过所述第一通气间隙(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通气塞,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气塞包括:塞体(1),所述塞体(1)上形成有具有进气口(11)和出气口(12)的通气通道;塞帽(2),用以罩盖所述出气口(12),所述塞帽(2)包括顶盖(21)和围绕所述顶盖(21)的侧壁(22),所述侧壁(22)的端面上形成有导水槽(223),所述导水槽(223)将所述侧壁(22)分开成内壁(221)和外壁(222);其中,所述塞体(1)的外表面上沿周向形成有第一环形凸台(13),所述内壁(221)的端面与所述第一环形凸台(13)之间具有与所述出气口(12)连通的第一通气间隙(3);所述外壁(222)延伸至超过所述第一通气间隙(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气塞,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壁(221)的外周向面与所述第一环形凸台(13)的外周向面平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气塞,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壁(222)延伸至超过所述第一环形凸台(13)。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气塞,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环形凸台(13)的外周面上间隔设置有多个用于径向定位所述外壁(222)的定位凸起(13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气塞,其特征在于,所述塞体(1)上还形成有外径小于所述第一环形凸台(13)的第二环形凸台(14),所述第二环形凸台(14)紧邻所述第一环形凸台(13)的朝向所述出气口(12)的一侧,所述第二环形凸台(14)的外周向面与所述内壁(221)的内周向面之间形成有第二通气间隙(4)。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意一项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鹏飞刘国营周山王龙梁雷李世启张东亮郭睿王波陈斌李聪娜
申请(专利权)人: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