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氮分离型脱氮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629001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24 23:5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碳氮分离型脱氮工艺,由沸石池、碳池、硝池、净水缓冲池组成;含氮污水经适当的预处理后,进入沸石池吸附污水中氨氮后,将碳和氮已分离的污水排入碳池;然后通过对沸石曝气硝化,使氨氮氧化后脱离沸石,从而使沸石再生并将含硝氮的水排入硝池。之后,在系统外,通过设置适当的处理流程,将碳池和硝池中的污水,或单独或组合进行处理,使氮得到彻底的去除。

Separation process of nitrogen and nitrogen by carbon and nitrogen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carbon nitrogen separation type denitrification process, composed of zeolite pool, carbon pool, pool, water nitrate buffer pool; nitrogen wastewater was pretreated and into the zeolite adsorption of ammonia nitrogen in water pool sewage, the sewage will be discharged into the carbon pool of carbon and nitrogen have been isolated; and through nitration on zeolite zeolite from aeration, ammonia oxidation, and thus the regeneration of zeolite water into the nitrate pool containing nitrogen. After that, the effluent from the carbon pool and the pond was treated individually or in combination, and the nitrogen was completely remov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碳氮分离型脱氮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污水处理系统,尤其涉及一种污水的脱氮处理工艺。
技术介绍
污水脱氮工艺主要有三种途径:硝化-反硝化(即好氧硝化-缺氧反硝化);好氧硝化-好氧反硝化;厌氧氨氧化。硝化-反硝化是最易发生,也是使用最多的脱氮工艺。现有的硝化-反硝化工艺中,都是先处理含碳物质(COD),后氧化含氮物质(NH3-N),最后再反硝化脱氮。这三个过程所起作用的微生物不同,所需的最佳条件不同,因此,现有的脱氮工艺并不尽人意。如能将氨氮和含碳物质分离,分别进行除碳、硝化、反硝化三个过程,这样,每个过程不相干扰,可分别控制其在最佳条件下进行,利于提高处理效率。本专利正是本着这样的思路,通过沸石吸附氨氮的特性,实现了这一工艺。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碳氮分离型脱氮工艺,其特征在于:由沸石池、碳池、硝池、净水缓冲池组成;含氮污水经适当的预处理后,按以下步骤运行:步骤一,进水吸附:将污水注入沸石池,进行吸附;步骤二,排碳沥干:将沸石池中已吸附了氨氮的含碳源的水排入碳池并沥干;步骤三,净水填充:沸石池中水沥干后,用泵,将净水缓冲池中的水打入沸石池;步骤四,硝化再生:在沸石池中曝气,进行硝化反应;使氨氮氧化为硝氮,脱离沸石的吸附,使沸石再生;步骤五,排硝沥干:将沸石池中已硝化了的含硝氮的水排入硝池并沥干;分析硝池和碳池中,水的特性,并根据其特性,在系统外,设置适当的处理流程,对硝池和碳池中的水,或单独或组合进行处理,处理干净后,部分水进入净水缓冲池,余水排放;步骤六,循环:重复步骤一至步骤六。与现有的处理工艺相比,碳氮分离型脱氮工艺的有益效果是:除碳、硝化、反硝化三个过程分别进行,每个过程不相干扰,可分别控制其在最佳条件下进行,利于提高处理效率。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一:本实施例为某市政污水处理厂,该厂执行一级A标准(COD<50、BOD<10、TN<15),由于出水经过了很长的生化流程,其出水的TN就是NH3-N,出水的生化很差且C/N比失调。由于减排的要求,该厂被要求提高排放标准,将污水处理到地表水V类后再排放(COD<40、BOD<10、TN<2)。从指标上看,COD、BOD问题不大,主要的困难是TN。该厂选用了碳氮分离型脱氮工艺,其运行步骤为:步骤一,进水吸附:将水泵入沸石池,进行吸附;由于进水的氨氮(即总氮)浓度较低,沸石吸附的去除率只有70%左右,因此,本实施例安排了二级吸附。经两级吸附后,TN指标约为2,这样,既保证了总氮达标,也兼顾了后续生化处理对C、N、P的比例要求。步骤二,排碳沥干:沸石池中已吸附了氨氮的含碳源的水排入碳池并沥干;步骤三,净水填充:沸石池中水沥干后,用泵,将净水缓冲池中的水打入沸石池;步骤四,硝化再生:在沸石池中曝气,进行硝化反应;使氨氮氧化为硝氮,脱离沸石的吸附,使沸石再生;步骤五,排硝沥干:沸石池中已硝化了的含硝氮的水排入硝池并沥干;此时,硝池中的水主要成分是硝态氮,经吸附富集后,氮的浓度变高,需进行反硝化处理;碳池中,COD<50,接近达标的要求,BOD、TN已达标,因此,选择碳池、硝池的水,在系统外,单独处理的方式。对碳池水,选用BAF系统进行处理,处理至COD<40后,达标。将部分水进入净水缓冲池,余水排放。对硝池水,选择将硝池中的水泵入污水处理厂中已有的反硝化池,进行合并处理;步骤六,循环:重复步骤一至步骤六。实施例二:本实施例为粪尿污水(COD约3800,BOD约1600、TN约900),此水BOD/TN为1.7,碳氮比失调,需外加碳源。但外加碳源成本较高,考虑到COD/TN为4.2,为充分利用自身碳源,选用了碳分离型脱氮工艺。在进入本系统前,污水经过厌氧氨化,将总氮全部氨化为氨氮。其后的运行步骤为:步骤一,进水吸附:将污水注入沸石池,进行吸附;由于进水的氨氮浓度很高,沸石吸附的去除率也很高,可达89%,但由于浓缩太高,,因此,本实施例安排了二级吸附。经两吸附后,氨氮15左右,基本达标。步骤二,排碳沥干:沸石池中已吸附了氨氮的含碳源的水排入碳池并沥干;步骤三,净水填充:沸石池中水沥干后,用泵,将净水缓冲池中的水打入沸石池;步骤四,硝化再生:在沸石池中曝气,进行硝化反应;使氨氮氧化为硝氮,脱离沸石的吸附,使沸石再生;步骤五,排硝沥干:沸石池中已硝化了的含硝氮的水排入硝池并沥干;此时,硝池中水的主要成分是硝态氮,碳池中水的主要成本是BOD/COD。粪尿污水的特点是碳源不足,因此,选择碳池、硝池的水,在系统外,进行组合处理的方式。系统外,设置了反硝化池、水解反硝化池、外碳源反硝化池、高级氧化池。将硝池中的水和碳池中的水,用泵按比例打入反硝化池,由于硝氮浓度很高,因此,在反硝化池中,优质碳源很快被耗尽,但硝氮还有很多。此时,将反硝化池中的水,经沉淀分离后,泵入水解反硝化池,在水解反硝化池,将部分难生化的COD,通过水解,形成可生化的COD,继续充当反硝化的碳源;这样,可节约外加碳源的用量。当可水解的COD也耗尽后,就只能外加碳源了;此时,将水解反硝化池中的水,经沉淀分离后,泵入外碳源反硝化池,在此池中,外加甲醇,将硝氮彻底还原为N2。此时,水中还有大量难生化的COD,因此,将水解反硝化池中的水,经沉淀分离后,泵入高级氧化池,选用Fenton反应,将其处理到COD<500,部分水进入净水缓冲池,余水排入市政污水处理厂。步骤六,循环:重复步骤一至步骤六。实施例三:本实施例为污泥热水解后的滤液(COD约50000,BOD约18500。TN约4000),此水BOD/TN为4.6,碳源充足。但由氮含量超高,造成对厌氧反应的抑制。而如此高的COD,又只能选择厌氧来去除,为使反应能顺利进行,选用了碳氮分离型脱氮工艺。其的运行步骤为:步骤一,进水吸附:将污水注入沸石池,进行吸附;由于进水的氨氮浓度超高,沸石吸附的去除率>90%,但考虑到后续生化反应对氨氮的需求,因此,此处吸氮,不以去除为目的,而以不抑制厌氧反应为目的。通过沸石量的控制,此处只吸附总氮的一半,约2000。步骤二,排碳沥干:沸石池中已吸附了氨氮的含碳源的水排入碳池并沥干;步骤三,净水填充:沸石池中水沥干后,用泵,将净水缓冲池中的水打入沸石池;步骤四,硝化再生:在沸石池中曝气,进行硝化反应;使氨氮氧化为硝氮,脱离沸石的吸附,使沸石再生;步骤五,排硝沥干:沸石池中已硝化了的含硝氮的水排入硝池并沥干;此时,硝池、碳池中的水,都是浓度极高的污水,对高浓度污水,厌氧是最佳的选择。因此,选择碳池、硝池的水,在系统外,进行组合处理的方式。系统外,设置了厌氧池、厌氧氨氧化池、好氧池。将碳池中的水泵入厌氧池,进行厌氧反应;由于原水中的氮在步骤一中被吸附去除了一半,氨氮已不对厌氧反应产生抑制,因此,厌氧出水中,绝大部分BOD被去除,而只留下了氨氮,这些氨氮,与硝池中的硝态氮正好可组合进行厌氧氨氧化反应。将厌氧出水和硝池中的水混合泵入厌氧氨氧化池,进行脱氮反应。在绝大部分的碳、氮被去除后,厌氧氨氧化池的出水,其COD仍达不到排放要求,因此,将厌氧氨氧化池出水泵入好氧池,处理至COD<500,部分水进入净水缓冲池,余水排入市政污水处理厂。步骤六,循环:重复步骤一至步骤六。以上实施例仅为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不用于限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碳氮分离型脱氮工艺,其特征在于:由沸石池、碳池、硝池、净水缓冲池组成;含氮污水经适当的预处理后,按以下步骤运行:步骤一,进水吸附:将污水注入沸石池,进行吸附;步骤二,排碳沥干:将沸石池中已吸附了氨氮的含碳源的水排入碳池并沥干;步骤三,净水填充:沸石池中水沥干后,用泵,将净水缓冲池中的水打入沸石池;步骤四,硝化再生:在沸石池中曝气,进行硝化反应;使氨氮氧化为硝氮,脱离沸石的吸附,使沸石再生;步骤五,排硝沥干:将沸石池中已硝化了的含硝氮的水排入硝池并沥干;分析硝池和碳池中,水的特性,并根据其特性,在系统外,设置适当的处理流程,对硝池和碳池中的水,或单独或组合进行处理,处理干净后,部分水进入净水缓冲池,余水排放;步骤六,循环:重复步骤一至步骤六。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碳氮分离型脱氮工艺,其特征在于:由沸石池、碳池、硝池、净水缓冲池组成;含氮污水经适当的预处理后,按以下步骤运行:步骤一,进水吸附:将污水注入沸石池,进行吸附;步骤二,排碳沥干:将沸石池中已吸附了氨氮的含碳源的水排入碳池并沥干;步骤三,净水填充:沸石池中水沥干后,用泵,将净水缓冲池中的水打入沸石池;步骤四,硝化再生:在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建中
申请(专利权)人:轻工业环境保护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