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大面积火灾后楼板加固的复合式型钢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627944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24 23: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大面积火灾后楼板加固的复合式型钢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整块框架楼板下方的一对交叉设置的型钢,每一型钢的两端分别焊接在一牛腿结构上方,所述牛腿结构固定在原建筑的梁体上,所述型钢的上表面与原楼板间分布卡设有钢楔,构成型钢对原楼板的多点弹性支撑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自重轻、施工速度快,交叉结构形成了一个稳定的支撑体系,相对于整体粘贴钢板加固等技术在加固抢修时间和加固的强度补偿之间达到了最佳平衡。

Composite steel structure for floor reinforcement after large area fir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composite type steel structure for large area floor reinforcement after fire, which comprises a pair of cross shaped steel is arranged in the whole frame is arranged below the floor, both ends of each steel are respectively welded on the top bracket structure, the bracket structure is fixed on the beam of the original building on the upper surface and the original floor type steel distribution card is provided with a steel wedge, a support structure with multiple elastic steel on the original floor.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light weight and fast construction speed, and a stable supporting system is formed in the cross structure, and the optimum balance between the strengthening rush repair time and the strength compensation of the reinforcement is achieved compared with the whole bonding steel plate reinforcing technolog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大面积火灾后楼板加固的复合式型钢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建筑构件,具体涉及一种复合式型钢结构,用于大面积火灾后楼板的快速加固。
技术介绍
在建筑物发生火灾后梁柱未进行加固而楼板又大范围的存在不同程度的剥落、露筋、烧疏层脱落病害等情况下,迫切需要一种快速抢险加固技术。现有技术中,使用的加固方法如:纤维增强复合材料(FRP)板材加固、增大截面、钢丝绳聚合物砂浆加固、粘贴钢板加固、临时设置支点加固,这些方法都存在施工工序繁琐,加固结构的自重大(如增大截面),加固成本过高,施工速度太慢等问题,因而仅仅能满足小范围的永久加固,但是对于大面积的楼板火灾抢险加固是不经济不可行的,往往会错过最佳加固时间,严重的情况下造成加固未完成时结构局部出现倒塌等问题。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用于大面积火灾后对楼板进行快速加固的结构,以实现短时间内对大面积的楼板进行抢险加固,满足火灾发生后建筑物楼板加固的特殊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大面积火灾后楼板加固的复合式型钢结构,以实现楼板的快速抢险加固。为达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大面积火灾后楼板加固的复合式型钢结构,包括设置在整块框架楼板下方的一对交叉设置的型钢,每一型钢的两端分别焊接在一牛腿结构上方,所述牛腿结构固定在原建筑的梁体上,所述型钢的上表面与原楼板间分布卡设有钢楔,构成型钢对原楼板的多点弹性支撑结构。上述技术方案中,型钢顶部和楼板底部缝隙采用楔形钢板填塞密实,保证结构的共同受力,其本质形成了一种型钢混凝土叠合梁,能在短时间内对大面积的楼板进行抢险加固,满足了火灾下加固的特殊要求。型钢交叉处可采用焊缝连接。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钢楔的分布间距为300~400毫米。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型钢为[20~[25的标准型钢。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牛腿结构为丁字形钢牛腿,由牛腿本体、背板和顶板固定连接构成,所述型钢焊接在顶板的上表面,所述背板经锚栓固定在原建筑的梁体上。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锚栓为M12~M18的化学锚栓,背板经4根锚栓与梁体固定。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1、本技术采用交叉型钢结构实现楼板的加固,自重轻、施工速度快,一个交叉结构即可以加固整块框架楼板,交叉式型钢采用焊接在牛腿锚板上方,本身是一个4支点的稳定结构,可有效的补偿楼板的应力损伤,虽然没有满贴钢板加固面积广,但是交叉结构形成了一个稳定的支撑体系,在加固抢修时间和加固的强度补偿之间达到了最佳平衡。2、型钢顶部和楼板底部缝隙采用楔形钢板填塞密实保证结构的共同受力,其本质形成了一种型钢混凝土叠合梁,能在短时间内对大面积的楼板进行抢险加固,满足了火灾下加固的特殊要求。3、型钢顶部间隔布置楔形钢板保证型钢底部对原楼板形成多点弹性支撑,楔形钢板施工速度快,不需要环氧胶结材料的固化反应时间。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中待加固楼板区域平面示意图;图2是实施例中一个加固区域示意图;图3是沿型钢方向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中型钢局部截面示意图;图5是牛腿结构固定方式示意图。其中:1、火灾加固区域;2、非火灾区域;3、复合式型钢结构;4、火灾后楼板;5、原框架梁;6、牛腿结构;7、钢楔;8、化学锚栓;9、型钢;10、牛腿本体;11、背板;12、顶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实施例一:参见图1,在发生大面积火灾后,建筑物楼板有较大面积需要快速加固。图中上部为火灾加固区域1,下部为非火灾区域2,在火灾加固区域1中,采用复合式型钢结构3进行快速加固。参见图2,每一复合式型钢结构3用于一整块框架楼板的加固,图中,原框架梁5围成一整块框架楼板。参见图3和图4,一种用于大面积火灾后楼板加固的复合式型钢结构,包括设置在火灾后楼板4下方的一对交叉设置的型钢9,所述型钢9采用[20~[25的标准型钢,每一型钢9的两端分别焊接在一牛腿结构6上方,所述牛腿结构6固定在原建筑的梁体上,所述型钢9的上表面与火灾后楼板4间分布卡设有钢楔7,构成型钢对原楼板的多点弹性支撑结构。所述钢楔的分布间距为300~400毫米。上述技术方案中,型钢顶部和楼板底部缝隙采用楔形钢板填塞密实,保证结构的共同受力,其本质形成了一种型钢混凝土叠合梁,能在短时间内对大面积的楼板进行抢险加固,满足了火灾下加固的特殊要求。本实施例中,所述牛腿结构6为丁字形钢牛腿,由牛腿本体10、背板11和顶板12固定连接构成,所述型钢9焊接在顶板12的上表面,所述背板11经4根M16的化学锚栓8固定在原建筑的梁体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用于大面积火灾后楼板加固的复合式型钢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大面积火灾后楼板加固的复合式型钢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整块框架楼板下方的一对交叉设置的型钢,每一型钢的两端分别焊接在一牛腿结构上方,所述牛腿结构固定在原建筑的梁体上,所述型钢的上表面与原楼板间分布卡设有钢楔,构成型钢对原楼板的多点弹性支撑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大面积火灾后楼板加固的复合式型钢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整块框架楼板下方的一对交叉设置的型钢,每一型钢的两端分别焊接在一牛腿结构上方,所述牛腿结构固定在原建筑的梁体上,所述型钢的上表面与原楼板间分布卡设有钢楔,构成型钢对原楼板的多点弹性支撑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大面积火灾后楼板加固的复合式型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楔的分布间距为300~400毫米。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大面积火灾后楼板加固的复合式型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型钢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红星郑伟尹良顾夏英马松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中固建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