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装配式建筑灌浆套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627543 阅读: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24 22: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建筑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新型装配式建筑灌浆套筒,在套筒的顶端设有直螺纹孔用于固定钢筋,套筒底端设有钢筋插入孔;钢筋插入孔包括底部的一反力槽,在反力槽上方以堆叠方式设置的至少3个剪力槽,以及位于最上方剪力槽顶部的容纳腔;反力槽和各剪力槽的中上部的宽度到顶部开口以及底部开口的宽度逐步递减,且剪力槽和反力槽的内部侧壁为曲线;在套筒的侧面设置有灌浆孔和排浆孔,灌浆孔、排浆孔与钢筋插入孔相连通,以将钢筋插入孔与外部导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与现有相比有以下显著优点:1、有效提高了灌浆套筒中灌浆料的充盈度和密实度;2、提高了灌浆套筒中钢筋的抗剪力,以及钢筋和灌浆料的结合力。

A new type of prefabricated building grouting sleeve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the field of building, in particular relates to a novel prefabricated construction grouting sleeve, straight screw hole is arranged in the sleeve for fixing the steel sleeve top, bottom end is provided with a steel insert hole; reinforced insertion hole reaction tank comprises a bottom, in the reaction tank to stack is set at least 3 shear and shear groove, located at the top on the top of the tank containing cavity; the width in the upper part of the reaction tank and the tank to the top of the shear opening and the width of the opening at the bottom of the inner side of gradually decreasing, and shear force of the wall groove and the groove curve; the sleeve is arranged at one side of the grouting hole and the slurry discharging hole. Grouting hole, grouting hole and steel insert holes communicated with the insertion hole, reinforced with external conduction. Compared with the prior art,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following remarkable advantages: 1. The filling degree and the compactness of the grouting material in the grouting sleeve are effectively improved; 2, the shearing resistance of the reinforcing bar in the grouting sleeve and the binding force between the reinforcing bar and the grouting material are improv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装配式建筑灌浆套筒
本技术涉及建筑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新型装配式建筑灌浆套筒。
技术介绍
在装配式结构中,作为构件的钢筋连接为关键施工技术之一。传统技术钢筋连接采用钢筋灌浆直螺纹连接接头、墙板套筒灌浆逆向充填操作工艺。钢筋灌浆直螺纹连接接头是一端剥肋滚轧直螺纹连接,另一端水泥灌浆连接。将一根端部加工有直螺纹的钢筋与一根带肋钢筋用相应的连接套筒连接在一起,并在连接套筒内浇灌以灌浆,进而实现利用连接套筒将上下两端的钢筋结合在一起。如图1所示,示出了一种传统的灌浆连接套筒的示意图,该套筒包括3个剪力槽10,每个剪力槽10均为矩形空腔。在日新月异不断发展的建筑施工领域,对钢筋间之间的灌浆套筒的强度越来越高,目前已有的结构并不能满足更高的建筑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进一步提升使用灌浆套筒进行施工的建筑强度,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装配式建筑灌浆套筒,在套筒的顶端设有直螺纹孔用于固定钢筋,套筒底端设有钢筋插入孔;所述钢筋插入孔包括底部的反力槽,在反力槽上方以堆叠方式设置的至少3个剪力槽,以及位于最上方的剪力槽顶部的容纳腔;所述反力槽和各所述剪力槽的中上部的宽度到顶部开口以及底部开口的宽度逐步递减,且所述剪力槽和所述反力槽的内部侧壁为曲线;在所述套筒的侧面设置有灌浆孔和排浆孔,所述灌浆孔、排浆孔与钢筋插入孔相连通,以将钢筋插入孔与外部导通。本技术有效保证了灌浆的充盈度,密实度更高,同时钢筋和灌浆料的结合力更强。进一步的,所述反力槽的高度小于所述剪力槽的高度。进一步的,所述灌浆孔与最下方的一剪力槽连通。进一步的,所述排浆孔与所述容纳腔连通。进一步的,灌浆孔和排浆孔设于灌浆套筒的同一侧,且连接灌浆孔和排浆孔的轴线与水平线垂直。进一步的,所述剪力槽的宽度在25mm—40mm之间,深度在15mm—32mm之间。进一步的,所述反力槽、各所述剪力槽的顶部开口和底部开口宽度均相同。进一步的,在反力槽上方以堆叠方式设置有4个剪力槽。本技术通过对现有的灌浆套筒的剪力槽30数量和结构进行重新设计,与现有相比有以下显著优点:1、有效提高了灌浆套筒中灌浆料的充盈度;2、有效提高了灌浆套筒中灌浆料的密实度;3、更好的提高了灌浆套筒中钢筋的抗剪力;4、更好的提高了灌浆套筒中钢筋和灌浆料的结合力。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现有技术中传统的灌浆套筒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新型的装配式住宅灌浆套筒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在一实施例中剪力槽和反力槽的组合形态的立体图;图4为采用本技术提供的灌浆套筒进行钢筋灌浆的示意图;图5为在一实施例中采用多个本技术提供的灌浆套筒进行灌浆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在下文的描述中,给出了大量具体的细节以便提供对本技术更为彻底的理解。然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而易见的是,本技术可以无需一个或多个这些细节而得以实施。在其他的例子中,为了避免与本技术发生混淆,对于本领域公知的一些技术特征未进行描述。为了彻底理解本技术,将在下列的描述中提出详细的步骤以及详细的结构,以便阐释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详细描述如下,然而除了这些详细描述外,本技术还可以具有其他实施方式。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装配式住宅灌浆套筒,参照图2和图3所示,在套筒的顶端设有直螺纹孔70用于固定钢筋,套筒底端设有钢筋插入孔;钢筋插入孔包括底部的一反力槽20,在反力槽20上方以堆叠方式设置的至少3个剪力槽30,以及位于最上方的剪力槽顶部的容纳腔40;反力槽20和各剪力槽30的中上部的宽度到顶部开口和底部开口的宽度逐步递减,且剪力槽30和反力槽20的内部侧壁为曲线;在套筒的侧面设置有灌浆孔50和排浆孔60,灌浆孔50、排浆孔60与钢筋插入孔相连通,以将钢筋插入孔与外部导通。本技术通过对现有的灌浆套筒的剪力槽数量和结构进行重新设计,安全有效的提高了灌浆套筒中灌浆料的充盈度、密实度以及钢筋和灌浆料的结合力。同时我们根据流体力学,将剪力槽和反力槽设计成内壁为曲线型的腔室,一方面提高了容纳灌浆料的空间,另一方面使得钢筋在受到外力作用时传导至灌浆套筒内,可将钢筋末端作用力分散到各个方向,使得灌浆料与套筒内壁的结合力更强,进而提升了建筑强度。在本技术一可选的实施例中,反力槽20的高度小于剪力槽30的高度。在本技术一可选的实施例中,灌浆孔50与最下方的一剪力槽30连通。在本技术一可选的实施例中,排浆孔60与容纳腔40连通。在本技术一可选的实施例中,灌浆孔50和排浆孔设于灌浆套筒的同一侧,且连接灌浆孔50和排浆孔的轴线与水平线垂直。在本技术一可选的实施例中,剪力槽30的宽度在25mm—40mm之间,深度在15mm—32mm之间。在本技术一可选的实施例中,反力槽20、各剪力槽30的顶部开口和底部开口宽度均相同。在本技术一可选的实施例中,在反力槽20上方以堆叠方式设置有4个剪力槽30。参照图4所示,在实际的灌浆操作中,将上构件预埋钢筋100以旋转方式拧入灌浆套筒200顶部的直螺纹孔70以固定,并将下构件预埋钢筋400从底部的反力槽20插入至灌浆套筒200的钢筋接入孔内并直达容纳腔40顶部后于底部封口。通过灌浆套筒侧边的灌浆孔50进行灌浆,灌浆料300以填充钢筋接入孔,多出的灌浆料300通过排浆孔60排出,进而实现将灌浆套筒内未被下构件预埋钢筋填充的空间完全填满,以提升建筑强度,最终的建筑结构可以参照图5所示。为了有效保障钢筋浇注的强度,最好以特定的流程和程序在专用数控车床上进行机械加工以生产本技术提供的灌浆套筒,这是实施本技术的最好方式。本技术一方面通过增加灌浆套筒内部剪力槽数量,我们的灌浆套筒内部剪力槽数量为4个,这样做的好处是,钢筋在灌浆套筒中的抗剪力增加到1.2-1.5倍,从而更加牢固,安全系数更高。同时我们根据流体力学,将剪力槽和反力槽设计成类似陀螺形状的内壁为曲线的腔室,并使其宽度在25mm—40mm之间、深度在15mm—32mm之间,以使在灌浆时,灌浆料的充盈度、密实度更高,达到钢筋与套筒中的灌浆料更加紧密结合的效果。本技术设计的灌浆套筒,采用BIM(BuildingInformationModeling,建筑信息模型)模拟软件科学设计内部结构,使灌浆充盈度、密实度更高,钢筋与灌浆料,灌浆料与套筒内壁的结合力更强。以上对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进行了描述。需要理解的是,本技术并不局限于上述特定实施方式,其中未尽详细描述的设备和结构应该理解为用本领域中的普通方式予以实施;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范围情况下,都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方法和
技术实现思路
对本技术技术方案做出许多可能的变动和修饰,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这并不影响本技术的实质内容。因此,凡是未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及修饰,均仍属于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新型装配式建筑灌浆套筒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装配式建筑灌浆套筒,其特征在于,在套筒的顶端设有直螺纹孔用于固定钢筋,套筒底端设有钢筋插入孔;所述钢筋插入孔包括底部的反力槽,在反力槽上方以堆叠方式设置的至少3个剪力槽,以及位于最上方的剪力槽顶部的容纳腔;所述反力槽和各所述剪力槽的中上部的宽度到顶部开口以及底部开口的宽度逐步递减,且所述剪力槽和所述反力槽的内部侧壁为曲线;在所述套筒的侧面设置有灌浆孔和排浆孔,所述灌浆孔、排浆孔与钢筋插入孔相连通,以将钢筋插入孔与外部导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装配式建筑灌浆套筒,其特征在于,在套筒的顶端设有直螺纹孔用于固定钢筋,套筒底端设有钢筋插入孔;所述钢筋插入孔包括底部的反力槽,在反力槽上方以堆叠方式设置的至少3个剪力槽,以及位于最上方的剪力槽顶部的容纳腔;所述反力槽和各所述剪力槽的中上部的宽度到顶部开口以及底部开口的宽度逐步递减,且所述剪力槽和所述反力槽的内部侧壁为曲线;在所述套筒的侧面设置有灌浆孔和排浆孔,所述灌浆孔、排浆孔与钢筋插入孔相连通,以将钢筋插入孔与外部导通。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装配式建筑灌浆套筒,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力槽的高度小于所述剪力槽的高度。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装配式建筑灌浆套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凯魏金龙刘晓马冰洋郭林恩杨天君卢晶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宝冶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