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绵城市高效渗透型绿地构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627187 阅读:2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24 22: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海绵城市高效渗透型绿地构造,其包括绿地铺设地坑,由地坑底部垂直向上至地面依次填盖有碎石层、改性土壤层、卵石层,其中改性土壤层的上层呈内凹弧形铺设,卵石层厚度均匀的铺设在改性土壤层上,同时地坑内设置有排水管道,排水管道与道路雨水井相连通。通过设计由绿地地坑底部垂直向上至地面依次填盖有碎石层、改性土壤层、卵石层,由改性土壤层为植物的生长提供养分,提高植物的成活率,使土壤不易板结,土质疏松,进而提高土壤的渗透率和蓄水性,同时改性土壤层的上层呈内凹弧形铺设,从而将周围的雨水汇流,且在碎石层设置排水管道,对汇集的雨水进行收集,有效提高城市排水系统的标准,缓减城市内涝的压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海绵城市高效渗透型绿地构造
本技术涉及一种城市蓄水系统,具体涉及一种海绵城市高效渗透型绿地构造。
技术介绍
海绵城市,是新一代城市雨洪管理概念,是指城市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雨水带来的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也可称之为“水弹性城市”。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建海绵城市就要有“海绵体”。城市“海绵体”既包括河、湖、池塘等水系,也包括绿地、花园、可渗透路面这样的城市配套设施。雨水通过这些“海绵体”下渗、滞蓄、净化、回用,最后剩余部分径流通过管网、泵站外排,从而可有效提高城市排水系统的标准,缓减城市内涝的压力。而城市的硬化路面一般都是用于车辆行驶,重机械运作等。在常年累月的积压之下,其实土壤——这个“海绵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早已发生变化。最显而易见的就是土壤的渗透性和蓄水性。由于路面改造,人为干扰,难以形成土壤层次,表土层厚度薄。城市土地或沙化严重或质地黏重,土壤易结板块,利于植物生长的团粒结构急剧下降,植物生长凋零,土壤的渗透性和蓄水性都会变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术不足,提出一种海绵城市高效渗透型绿地构造,达到既保证植物生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海绵城市高效渗透型绿地构造

【技术保护点】
一种海绵城市高效渗透型绿地构造,其特征在于,包括绿地铺设地坑,由地坑底部垂直向上至地面依次填盖有碎石层、改性土壤层、卵石层,其中,所述改性土壤层的上层呈内凹弧形铺设,所述卵石层厚度均匀的铺设在改性土壤层上,同时,所述地坑内设置有排水管道,所述排水管道与道路雨水井相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海绵城市高效渗透型绿地构造,其特征在于,包括绿地铺设地坑,由地坑底部垂直向上至地面依次填盖有碎石层、改性土壤层、卵石层,其中,所述改性土壤层的上层呈内凹弧形铺设,所述卵石层厚度均匀的铺设在改性土壤层上,同时,所述地坑内设置有排水管道,所述排水管道与道路雨水井相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海绵城市高效渗透型绿地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管道的进水端突出于卵石层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海绵城市高效渗透型绿地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管道的进水端设有过滤网。4.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玉吴嫣昊万志华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天生绿城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