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皮带调偏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626971 阅读:18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24 22:23
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的一种皮带调偏支架,包括:第一立柱、第二立柱、第一固定钢板和第二固定钢板。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皮带调偏支架使用时当托辊发生跑偏时,通过敲打第一立柱或第二立柱,可以使得皮带调偏支架两端分别向不同的方向偏移,起到调整皮带跑偏的作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中调偏支架旋转部位设置在两端,而未采用容易锈蚀失效的旋转机构,从而延长了皮带调偏支架的使用寿命,减少了更换维护的工作量;通过利用立柱的适应性改造,实现调偏支架的功能,大大降低了调偏支架的费用,减少了备件费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皮带调偏支架
本专利技术涉及调偏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皮带调偏支架。
技术介绍
皮带往往因为下料点和下料量的变化,皮带接头胶接质量不符合要求,滚筒、托辊磨损等原因造成跑偏。目前皮带跑偏的调整主要依靠皮带调偏支架。请参阅图1,图1为现有技术中所提供的皮带调偏支架的结构示意图。该调偏支架100通过中部设置有旋转机构101设置在皮带支架200上,两端带有强力调偏竖辊,当皮带跑偏时自动调整。皮带调偏支架开始安装时,调偏效果较好,但随着使用时间的延长,尤其是输送物料水分较大时,皮带粘附的含水物料慢慢浸入或埋住旋转机构,使内部润滑油变质,长时间后造成旋转轴锈死,无法再起到调偏的作用。另外,上述调偏支架维护时,通常将调偏支架拆下来,清理粘附物料和变质润滑油后重新加油润滑,再安装到位,费时费力。若未及时对旋转机构清洗润滑就需要更换新的调偏支架,造成维护强度大,并造成大量的备件浪费。因此,如何延长皮带调偏支架的使用寿命,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延长皮带调偏支架的使用寿命,为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皮带调偏支架及空调器。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皮带调偏支架,包括:用于安装托辊的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所述第一立柱和所述第二立柱相对设置;固定在所述第一立柱的第一固定钢板,所述第一固定钢板具有第一弧形孔,至少两个第一螺栓通过第一弧形孔将所述第一固定钢板安装在皮带支架上;固定在所述第二立柱的第二固定钢板,所述第二固定钢板具有第二弧形孔,至少两个第二螺栓通过第二弧形孔将所述第二固定钢板安装在皮带支架上。优选地,上述皮带调偏支架中,所述第一弧形孔和所述第二弧形孔共圆。优选地,上述皮带调偏支架中,所述第一固定钢板靠近所述皮带支架的端面设置有两个第一钢筋,两个所述钢筋位于所述第一弧形孔的两侧。优选地,上述皮带调偏支架中,所述第一钢筋与所述第一固定钢板的边缘的距离小于2cm。优选地,上述皮带调偏支架中,所述第二固定钢板靠近所述皮带支架的端面设置有两个第二钢筋,两个所述钢筋位于所述第二弧形孔的两侧。优选地,上述皮带调偏支架中,所述第二钢筋与所述第二固定钢板的边缘的距离小于2cm。优选地,上述皮带调偏支架中,所述第一螺栓的螺杆和所述第二螺栓的螺杆焊接在皮带支架上。优选地,上述皮带调偏支架中,所述第一固定钢板焊接在所述第一立柱上;所述第二固定钢板焊接在所述第二立柱上。有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皮带调偏支架使用时当托辊发生跑偏时,通过敲打第一立柱或第二立柱,可以使得皮带调偏支架两端分别向不同的方向偏移,起到调整皮带跑偏的作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调偏支架旋转部位设置在两端,而未采用容易锈蚀失效的旋转机构,从而延长了皮带调偏支架的使用寿命,减少了更换维护的工作量;通过利用立柱的适应性改造,实现调偏支架的功能,大大降低了调偏支架的费用,减少了备件费用。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现有技术所提供的一种皮带调偏支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皮带调偏支架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皮带调偏支架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皮带调偏支架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其中,100为皮带调偏支架、101为旋转机构、102为第一立柱、103为第二立柱、104为第一固定钢板、105为第二固定钢板、106为第一螺栓、107为第二螺栓、108为第一钢筋、109为第二钢筋、1041为第一弧形孔、1051为第二弧形孔、200为皮带支架。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个核心在于提供一种皮带调偏支架,以延长皮带调偏支架的使用寿命。以下,参照附图对实施例进行说明。此外,下面所示的实施例不对权利要求所记载的
技术实现思路
起任何限定作用。另外,下面实施例所表示的构成的全部内容不限于作为权利要求所记载的专利技术的解决方案所必需的。请参阅图2至图4,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皮带调偏支架包括:用于安装托辊的第一立柱102和第二立柱103,所述第一立柱102和所述第二立柱103相对设置;固定在所述第一立柱102的第一固定钢板104,所述第一固定钢板104具有第一弧形孔1041,至少两个第一螺栓106通过第一弧形孔1041将所述第一固定钢板104安装在皮带支架200上;固定在所述第二立柱103的第二固定钢板105,所述第二固定钢板105具有第二弧形孔1051,至少两个第二螺栓107通过第二弧形孔1051将所述第二固定钢板105安装在皮带支架200上。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皮带调偏支架100使用时,当托辊发生跑偏时,通过敲打第一立柱102或第二立柱103,可以使得皮带调偏支架100两端分别向不同的方向偏移,起到调整皮带跑偏的作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调偏支架100旋转部位设置在两端,而未采用容易锈蚀失效的旋转机构101,从而延长了皮带调偏支架100的使用寿命,减少了更换维护的工作量;通过利用立柱的适应性改造,实现调偏支架100的功能,大大降低了调偏支架100的费用,减少了备件费用。为了能够调节时更加轻松,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弧形孔1041和所述第二弧形孔1051共圆。当需要调节时,通过敲打第一立柱102或第二立柱103,使得整个皮带调偏支架100围绕中心旋转,从而达到调偏的目的。第一弧形孔1041和第二弧形孔1051共圆的直径按照皮带支架200两边对角的螺栓孔中心距确定,确保支架在围绕固定螺栓旋转时转动灵活。为了减少第一立柱102旋转过程中的阻力,所述第一固定钢板104靠近所述皮带支架200的端面设置有两个第一钢筋108,两个所述钢筋位于所述第一弧形孔1041的两侧。防止影响支架绕着固定螺栓旋转。为了优化上述方案,所述的减少阻力的第一钢筋108的长度要长于第一弧形孔1041,第一钢筋108两头距离第一固定钢板104的边缘不能超过2cm,确保起调偏作用皮带调偏支架100固定时平稳。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该第一钢筋108的长20厘米、直径1厘米的第一钢筋1084焊接在第一固定钢板1045的下部的第一弧形孔1041的两侧。同理,为了减少第二立柱103旋转过程中的阻力,所述第二固定钢板105靠近所述皮带支架的端面设置有两个第二钢筋109,两个所述钢筋位于所述第二弧形孔1051的两侧。防止影响支架绕着固定螺栓旋转。为了优化上述方案,所述的减少阻力的第二钢筋109的长度要长于第二弧形孔1051,第二钢筋109两头距离第二固定钢板105的边缘不能超过2cm,确保起调偏作用皮带调偏支架100固定时平稳。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该第二钢筋109的长20厘米、直径1厘米的第二钢筋1094焊接在第二固定钢板1055的下部的第二弧形孔1051的两侧。为了进一步防止,第一立柱102和第二立柱103围绕第一螺栓106和第二螺栓107转动,所述第一螺栓106的螺杆和所述第二螺栓107的螺杆焊接在皮带支架上。安装时将螺杆8通过两侧大皮带支架1上预留的螺栓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皮带调偏支架

【技术保护点】
一种皮带调偏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安装托辊的第一立柱(102)和第二立柱(103),所述第一立柱(102)和所述第二立柱(103)相对设置;固定在所述第一立柱(102)的第一固定钢板(104),所述第一固定钢板(104)具有第一弧形孔(1041),至少两个第一螺栓(106)通过第一弧形孔(1041)将所述第一固定钢板(104)安装在皮带支架(200)上;固定在所述第二立柱(103)的第二固定钢板(105),所述第二固定钢板(105)具有第二弧形孔(1051),至少两个第二螺栓(107)通过第二弧形孔(1051)将所述第二固定钢板(105)安装在皮带支架(200)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皮带调偏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安装托辊的第一立柱(102)和第二立柱(103),所述第一立柱(102)和所述第二立柱(103)相对设置;固定在所述第一立柱(102)的第一固定钢板(104),所述第一固定钢板(104)具有第一弧形孔(1041),至少两个第一螺栓(106)通过第一弧形孔(1041)将所述第一固定钢板(104)安装在皮带支架(200)上;固定在所述第二立柱(103)的第二固定钢板(105),所述第二固定钢板(105)具有第二弧形孔(1051),至少两个第二螺栓(107)通过第二弧形孔(1051)将所述第二固定钢板(105)安装在皮带支架(200)上。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皮带调偏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弧形孔(1041)和所述第二弧形孔(1051)共圆。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皮带调偏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钢板(104)靠近所述皮带支架(200)的端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普庆韩永吉耿艳丽刘士威李璐李志坤崔锦来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