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喷气织机的边撑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625839 阅读:9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24 21: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喷气织机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喷气织机的边撑机构,包括有机架,机架的左右两侧均设有边撑机构本体,边撑机构本体包括有边撑刺轴以及压辊,边撑刺轴与压辊之间设有过布通道,边撑机构本体还包括有导向柱,导向柱上套设有第一固定环和第二固定环,第一固定环的外壁上设有固定支杆,第二固定环的外壁上设有L型的固定支架,边撑刺轴的尾端与固定支杆连接,边撑刺轴的前端与固定支架连接,压辊的尾端与固定支杆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通过对称设置的两个边撑机构本体压紧织物的两侧,避免其跑偏,且将织物夹紧在边撑刺轴和压辊之间以避免织物颤动产生偏移,并且边撑机构与机架之间采用柱状的导向柱进行连接,从而增加其承受力,防止其跳动。

Edge supporting mechanism of air jet loom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the field of air jet looms, particularly relates to a jet loom side supporting mechanism, which comprises a frame, frame are arranged on both sides at the side support body, side supporting mechanism comprises a supporting shaft and side thorn roller between the temple and the roller with a barbed shaft connection, temple mechanism the body also comprises a guide post, a guide column is arranged on the first fixing ring and a second fixing ring, the outer wall of the first fixing ring is provided with a fixed rod fixed bracket is arranged on the outer wall of the fixed ring second L type, side support shaft is connected with the fixed end thrust rod side support shaft is connected with the front end thorn at the end of the fixed bracket, roller is connected with the fixed supporting rod. The utility model is provided by symmetry two side support body pressing fabric on both sides, to avoid the deviation, and the fabric clamping in Temple barbed shaft and roller to avoid fabric fibrillation shifts, and the guide column column between the side support mechanism and the rack are connected to increase the capacity to prevent its beat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喷气织机的边撑机构
本技术涉及喷气织机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喷气织机的边撑机构。
技术介绍
喷气织机是纺织机械中较为普遍的一种织机,其将经纱和纬纱按照织物设计要求交织而形成面料。边撑结构是喷气织机的组成机构,其作用是拉住布面,防止布面收缩而影响质量。现有的边撑结构只是安装在一个支撑座上,其承受力小,不能够很好的把布撑好,导致织机在织造过程中,容易产生跳动,使织物的品质受到影响。并且现有技术中仅利用单个刺轴对织品进行固定,当织物发生颤动时极易引发织物的偏移,从而使织物的品质受到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稳定性高的喷气织机的边撑机构,并利用边撑刺轴和压辊双向压住布料,以防止织物偏移。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喷气织机的边撑机构,所述喷气织机包括有机架,所述机架的左右两侧均设有边撑机构本体,该边撑机构本体包括有边撑刺轴以及位于边撑刺轴上方的压辊,所述边撑刺轴与压辊之间设有过布通道,所述边撑机构本体还包括有导向柱,所述导向柱上套设有第一固定环和第二固定环,所述第一固定环的外壁上固定连接有一竖直向上设置的固定支杆,所述第二固定环的外壁上固定连接有L型的固定支架,所述边撑刺轴的尾端与固定支杆连接,边撑刺轴的前端与固定支架连接,所述压辊的尾端与固定支杆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导向柱的尾端一体成型有法兰盘,该法兰盘上延周向均匀分布有四个光孔。进一步的,所述导向柱的外壁设有两个对称分布的限位凸棱,该限位凸棱自导向柱尾端延导向柱的轴向延伸至导向柱的顶端,所述第一固定环和第二固定环上对应每个限位凸棱均设有一个限位套,该限位套设有与限位凸棱仿形的限位槽,限位套设有供导向柱穿过的通孔,所述通孔与限位槽连通。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固定环位于导向柱的后部,所述第二固定环位于导向柱的前部,所述第一固定环的外壁上设有第一连接块,该第一连接块上设有矩形缺口,所述固定支杆的底部嵌合在该矩形缺口内并通过螺栓与第一连接块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固定环的背部设有第二连接块,所述固定支架的一端通过螺栓与第二连接块固定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固定环和第二固定环的底部延其轴向均设有空隙,所述第一固定环和第二固定环底部位于空隙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连接臂和第二连接臂,通过螺栓依穿过第一连接臂和第二连接臂并在螺栓端部螺纹连接螺母使二者周向夹紧。进一步的,所述压辊包括辊轴、辊筒、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所述辊筒的前后两端均设有阶梯台,所述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自辊筒的两端开口处插接至辊筒内部并分别抵接在一个阶梯台上,所述辊轴依次穿过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所述辊轴上对应该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分别设有一个限位螺母,所述辊轴的尾端插接在固定支杆上,该辊轴的尾端螺纹连接有两个紧固螺母,安装状态下,两个紧固螺母分别与固定支杆的前端面和后端面抵接。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支杆上设有供辊轴穿过的长条形通孔,该长条形通孔竖直向上延伸至固定支杆顶部。进一步的,所述辊轴上套接有橡胶块,所述固定支杆上设有对应该橡胶块设有插接槽,该插接槽竖直向上设置在固定支杆顶部形成一插接口。有益效果:本技术的一种喷气织机的边撑机构,通过对称设置的两个边撑机构本体压紧织物的两侧,避免其跑偏,且将织物夹紧在边撑刺轴和压辊之间以避免织物颤动产生偏移,并且边撑机构与机架之间采用柱状的导向柱进行连接,从而增加其承受力,防止其跳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安装状态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第一固定环、第二固定环与导向柱的装配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第一固定环与固定支杆装配结构、第二固定环与固定支架装配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局部剖视结构平面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局部局部分解装配及压辊剖视结构立体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机架1,边撑机构本体2,过布通道2a,边撑刺轴3,压辊4,辊轴4a,辊筒4b,第一轴承4c,第二轴承4d,限位螺母4e,紧固螺母4f,橡胶块4g,导向柱5,法兰盘5a,限位凸棱5b,第一固定环6,固定支杆6a,长条形通孔6a1,插接槽6a2,第一连接块6b,矩形缺口6b1,第二固定环7,固定支架7a,第二连接块7b,限位套8,限位槽8a,第一连接臂9a,第二连接臂9b。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做进一步详细描述:根据图1至图6所示的一种喷气织机的边撑机构,所述喷气织机包括有机架1,所述机架1的左右两侧均设有边撑机构本体2,该边撑机构本体2包括有边撑刺轴3以及位于边撑刺轴3上方的压辊4,所述边撑刺轴3与压辊4之间设有过布通道2a,所述边撑机构本体2还包括有导向柱5,所述导向柱5上套设有第一固定环6和第二固定环7,所述第一固定环6的外壁上固定连接有一竖直向上设置的固定支杆6a,所述第二固定环7的外壁上固定连接有L型的固定支架7a,所述边撑刺轴3的尾端与固定支杆6a连接,边撑刺轴3的前端与固定支架7a连接,所述压辊4的尾端与固定支杆6a连接。本技术通过对称设置的两个边撑机构本体2压紧织物的两侧,避免其跑偏,且将织物夹紧在边撑刺轴3和压辊4之间以避免织物颤动产生偏移,并且边撑机构与机架1之间采用柱状的导向柱5进行连接,从而增加其承受力,防止其跳动。所述导向柱5的尾端一体成型有法兰盘5a,该法兰盘5a上延周向均匀分布有四个光孔,导向柱5通过该法兰盘5a与机架1固定连接。所述导向柱5的外壁设有两个对称分布的限位凸棱5b,该限位凸棱5b自导向柱5尾端延导向柱5的轴向延伸至导向柱5的顶端,所述第一固定环6和第二固定环7上对应每个限位凸棱5b均设有一个限位套8,该限位套8设有与限位凸棱5b仿形的限位槽8a,限位套8设有供导向柱5穿过的通孔,所述通孔与限位槽8a连通。通过该限位槽8a与限位凸棱5b配合使固定第一固定环6和第二固定环7在其周向上不会产生移动。所述第一固定环6位于导向柱5的后部,所述第二固定环7位于导向柱5的前部,压辊4和边撑刺轴3在第二固定环7的上方形成一开口,所述织物侧边自该开口插入至过布通道2a内,所述第一固定环6的外壁上设有第一连接块6b,该第一连接块6b上设有矩形缺口6b1,所述固定支杆6a的底部嵌合在该矩形缺口6b1内并通过螺栓与第一连接块6b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固定环7的背部设有第二连接块7b,所述固定支架7a的一端通过螺栓与第二连接块7b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环6和第二固定环7的底部延其轴向均设有空隙,所述第一固定环6和第二固定环7底部位于空隙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连接臂9a和第二连接臂9b,通过螺栓依穿过第一连接臂9a和第二连接臂9b并在螺栓端部螺纹连接螺母使二者周向夹紧,从而可将第一固定环6和第二固定快速安装在导向柱5上。所述压辊4包括辊轴4a、辊筒4b、第一轴承4c和第二轴承4d,所述辊筒4b的前后两端均设有阶梯台,所述第一轴承4c和第二轴承4d自辊筒4b的两端开口处插接至辊筒4b内部并分别抵接在一个阶梯台上,所述辊轴4a依次穿过第一轴承4c和第二轴承4d,所述辊轴4a上对应该第一轴承4c和第二轴承4d分别设有一个限位螺母4e,所述辊轴4a的尾端插接在固定支杆6a上,该辊轴4a的尾端螺纹连接有两个紧固螺母4f,安装状态下,两个紧固螺母4f分别与固定支杆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喷气织机的边撑机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喷气织机的边撑机构,所述喷气织机包括有机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的左右两侧均设有边撑机构本体(2),该边撑机构本体(2)包括有边撑刺轴(3)以及位于边撑刺轴(3)上方的压辊(4),所述边撑刺轴(3)与压辊(4)之间设有过布通道(2a),所述边撑机构本体(2)还包括有导向柱(5),所述导向柱(5)上套设有第一固定环(6)和第二固定环(7),所述第一固定环(6)的外壁上固定连接有一竖直向上设置的固定支杆(6a),所述第二固定环(7)的外壁上固定连接有L型的固定支架(7a),所述边撑刺轴(3)的尾端与固定支杆(6a)连接,边撑刺轴(3)的前端与固定支架(7a)连接,所述压辊(4)的尾端与固定支杆(6a)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喷气织机的边撑机构,所述喷气织机包括有机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的左右两侧均设有边撑机构本体(2),该边撑机构本体(2)包括有边撑刺轴(3)以及位于边撑刺轴(3)上方的压辊(4),所述边撑刺轴(3)与压辊(4)之间设有过布通道(2a),所述边撑机构本体(2)还包括有导向柱(5),所述导向柱(5)上套设有第一固定环(6)和第二固定环(7),所述第一固定环(6)的外壁上固定连接有一竖直向上设置的固定支杆(6a),所述第二固定环(7)的外壁上固定连接有L型的固定支架(7a),所述边撑刺轴(3)的尾端与固定支杆(6a)连接,边撑刺轴(3)的前端与固定支架(7a)连接,所述压辊(4)的尾端与固定支杆(6a)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喷气织机的边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柱(5)的尾端一体成型有法兰盘(5a),该法兰盘(5a)上延周向均匀分布有四个光孔。3.根据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任意一种喷气织机的边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柱(5)的外壁设有两个对称分布的限位凸棱(5b),该限位凸棱(5b)自导向柱(5)尾端延导向柱(5)的轴向延伸至导向柱(5)的顶端,所述第一固定环(6)和第二固定环(7)上对应每个限位凸棱(5b)均设有一个限位套(8),该限位套(8)设有与限位凸棱(5b)仿形的限位槽(8a),限位套(8)设有供导向柱(5)穿过的通孔,所述通孔与限位槽(8a)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喷气织机的边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环(6)位于导向柱(5)的后部,所述第二固定环(7)位于导向柱(5)的前部,所述第一固定环(6)的外壁上设有第一连接块(6b),该第一连接块(6b)上设有矩形缺口(6b1),所述固定支杆(6a)的底部嵌合在该矩形缺口(6b1)内并通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勇王安俭刘井然邢相虎李乐霖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海佳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