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铁路轨道上下平车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625491 阅读:36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24 21:1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铁路轨道上下平车装置,尤其涉及一种聚氨酯固化道床作业小车上下轨道平车的装置,包括上下车轨道1,还包括上下车轨道升降和调整装置5,所述上下车轨道1安装在该升降和调整装置5上。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上下车轨道升降和调整装置5,可实现上下车轨道1在放下时,搭接到线路轨道2上,作为作业小车快速上下轨道平车的轨道;收起时,通过锁定装置11与轨道平车3上的轨道支架4锁定,随轨道平车3走行。可实现作业小车从线路平面上下轨道平车。

An upper and lower flat car device for railway track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device under the car on a railway track, in particular relates to a device for car under the operation of polyurethane curing ballast rail flat car, including 1 on and off track, including off rail lifting and adjusting device 5, the on and off track 1 arranged on the lifting and adjusting the 5. The on and off track lifting and adjusting device 5, can realize the on and off track in the 1 lap down, to track 2, as car fast by rail flat car track; retracted, through the locking device 11 and 3 rail flat car track on the lock bracket 4, with car 3 walking track. Flat car can be realized from the track plane up and down track flat ca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铁路轨道上下平车装置所属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铁路轨道上下平车装置,尤其涉及一种聚氨酯固化道床作业小车上下平车的装置。
技术介绍
聚氨酯固结道床装备作业小车作业结束后,根据铁路相关运行规定和天窗作业时间要求,需将作业小车放置到轨道平车上随车走行。铁路轨道上下平车装置可有效地解决作业小车上、下轨道平车问题,操作快捷、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实现聚氨酯固化道床作业小车上下轨道平车的铁路轨道上下平车装置。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由一上下车轨道和一上下车轨道升降和调整装置构成铁路轨道上下平车装置;所述上下车轨道安装于上下车升降和调整装置上;所述上下车轨道包括三节钢轨、三节支腿、一锁定装置;所述三节钢轨中第一节与上下车轨道升降和调整装置连接,另外两节钢轨相继与前一节钢轨相连;三节支腿分别安装于三节钢轨上;锁定装置一端安装于上下车轨道升降和调整装置上,另一端与第一节钢轨连接、锁定;所述上下车轨道升降和调整装置包括一调整装置支架、两偏摆油缸、两举升油缸、两链轮油缸、两链轮和链条;调整装置支架安装于轨道平车轨道支架上;两偏摆油缸反向对称与轨道平车轨道支架和调整装置支架铰接;两举升油缸对称安装,油缸两端分别与第一节钢轨和调整装置支架铰接;两链轮油缸对称安装,连接链轮和第一节钢轨;两链轮和链条对称安装于第一节和第二节钢轨铰接轴上,链轮盘固定安装于第二节钢轨铰接座上。利用偏摆油缸可以实现上下车轨道左右角度的偏转;利用举升油缸可以实现第一节钢轨的自动收起和放下;利用链轮油缸和链轮链条协同作用可实现第二节钢轨的自动收起和放下;通过上下车轨道升降和调整装置,可实现上下车轨道1在放下时,搭接到线路轨道上,作为作业小车快速上下轨道平车的轨道;收起时,通过锁定装置与轨道平车上的轨道支架锁定,随轨道平车走行。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上下平车装置使用状态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上下平车装置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上下车轨道升降和调整装置5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上下车轨道1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包括上下车轨道1,还包括上下车轨道升降和调整装置5,所述上下车轨道1安装在该升降和调整装置5上。本专利技术通过上下车轨道升降和调整装置5,可实现上下车轨道1在放下时,搭接到线路轨道2上,作为线路作业小车上下轨道平车的轨道;收起时通过锁定装置11与平车3上的轨道支架4锁定,随车走行。如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上下平车装置主要由上下车轨道升降和调整装置5、第一节钢轨6、第二节钢轨7、第三节钢轨8、支腿9、支腿10和锁定装置11组成。上下车轨道升降和调整装置5安装在轨道平车3上,第一节钢轨6与上下车轨道升降和调整装置5通过销轴和举升油缸13连接,第二节钢轨7与第一节钢轨6通过回转轴和链轮油缸14连接,第三节钢轨8与第二节钢轨7通过回转轴连接,支腿9和支腿10分别安装在第一节钢轨6和第二节钢轨7上。利用举升油缸13可以实现第一节钢轨6的收起和放下;利用链轮油缸14可实现第二节钢轨7的收起和放下;第三节钢轨8可搭接到线路轨道2上;支腿5和支腿6的高度可进行调整,与线路轨道2卡紧;利用锁定装置11将收起的上下平车轨道锁紧各部件锁紧固定,保证随车走行安全。如图3所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上下车轨道升降和调整装置5由回转支架5.1、第一节钢轨安装座5.2、偏摆油缸12和举升油缸13组成。所述的回转支架5.1安装在轨道支架4上,第一节钢轨安装座5.2为一回转轴,安装在回转支架5.1上,偏摆油缸12一端安装在轨道支架4上,另一端与回转支架5.1铰接,举升油缸13一端安装在回转支架5.1上,另一端与第一节钢轨6连接。升降和调整装置5在偏摆油缸12作用下,可在轨道支架4上绕回转轴左右转动一定角度,从而带动上下平车装置1整体转动,以适应曲线线路工况;利用举升油缸13的伸缩动作,可实现第一节钢轨的收起和放下动作。如图4所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第一节钢轨6与第二节钢轨7通过回转轴连接,两侧对称安装链轮油缸14、链轮15和支腿9,回转中心、链轮15中心孔与支腿9安装孔同轴,链轮15与第二节钢轨7铰接座固连。链轮油缸14缩回时,通过链条带动链轮15转动,从而实现第二节钢轨7抬起,与第一节钢轨形成连续轨道;链轮油缸14伸出时,第二节钢轨7在重力作用下,协同链轮15回转,从而实现第二节钢轨7的收起。第三节钢轨8与第二节钢轨7通过回转轴连接,可人工操作进行收起和放下动作。支腿9和支腿10下部装有螺杆,通过操作螺杆调整高度卡紧钢轨,起到支撑作用。综上所述,通过本专利技术的上下车轨道升降和调整装置5、第一节钢轨6、第二节钢轨7、第三节钢轨8、偏摆油缸12、举升油缸13、链轮油缸14和链轮15协同作用,可以自动实现上下平车轨道的收起和放下动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铁路轨道上下平车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铁路轨道上下平车装置,包括一上下车轨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上下车轨道升降和调整装置,所述上下车轨道安装于上下车升降和调整装置上;通过上下车轨道升降和调整装置,可实现上下车轨道在放下时搭接到线路轨道上,作为作业小车快速上下轨道平车的轨道;收起时,上下车轨道通过锁定装置与平车上的轨道支架锁定,随车走行。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铁路轨道上下平车装置,包括一上下车轨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上下车轨道升降和调整装置,所述上下车轨道安装于上下车升降和调整装置上;通过上下车轨道升降和调整装置,可实现上下车轨道在放下时搭接到线路轨道上,作为作业小车快速上下轨道平车的轨道;收起时,上下车轨道通过锁定装置与平车上的轨道支架锁定,随车走行。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下车轨道,其特征在于:包括三节钢轨、三节支腿、一锁定装置;所述三节钢轨中第一节与上下车轨道升降和调整装置连接,另外两节钢轨相继与前一节钢轨相连;三节支腿分别安装于三节钢轨上;锁定装置一端安装于上下车轨道升降和调整装置上,另一端与第一节钢轨连接、锁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春雷何国华冯仲伟楼梁伟王鹏郑明军张锐汪西应王发灯周佳亮游彦辉吴和山徐济松牛怀军刘靖伟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铁道建筑研究所中铁科学技术开发公司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