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油田驱油用的表面活性剂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芳基烷基磺酸盐及其制备方法,及上述芳基烷基磺酸盐在三次采油中的应用,尤其在高温、高盐油藏的应用。
技术介绍
在油田开采史上,依靠油层自身能量采油的方法曾经历了相当长的时期。在该时期,主要依靠油中溶解的天然气膨胀而将油举升到地面,当溶解气耗尽时,油便失去流动能力。这种采油法称为能量衰竭法采油,也叫一次采油,采收率一般只能达到15%左右。油层原有能量衰竭后,在油藏边缘或油藏内部打若干注水井,从地面向井内注水,从生产井采油的开采方法,称为人工注水采油,亦称二次采油,采收率通常为30%~40%。注水后几乎还有一半以上的油留在油层中,通过向油层中注入化学剂或气体溶剂,开采水驱残余油,称为三次采油(Tertiary Oil Recovery)。但是,对于一些特殊油藏(如稠油、轻质油以及低渗透性油层)不宜注水;另外一些注水油藏,从提高采收率考虑,在注水中期便开始改注聚合物水溶液。因此,现在一般采用提高采收率或强化采油(Enhanced Oil Recovery,简称EOR)这一专有名词,它包括注水和其它提高采收率的方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芳基烷基磺酸盐表面活性剂,其特征是:当芳基基团为苯时,苯环上至少存在一个长链取代基,此取代基为平均碳原子数8~30且碳原子数分布不超过3个碳原子的长链烷基,且在长链烷基取代基的α碳原子上有一磺酸基;当芳基基团为萘时,萘环上至少存在一个长链取代基,此取代基为平均碳原子数8~30且碳原子数分布不超过3个碳原子的长链烷基,且在长链烷基取代基的α碳原子上有一磺酸基。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俞稼镛,赵濉,严峰,罗澜,张路,张春荣,黄玉萍,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