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用起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624253 阅读:18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24 20: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建筑用起吊装置,属于建筑技术领域;所述下连接筒的外壁均匀设有数个限位槽;所述限位槽与通孔相对应;所述下连接筒的底部设有挂钩;所述下连接筒的顶部通过合页连接有数个定位卡爪;所述定位卡爪的内侧设有与限位槽相互对应的卡台;所述上连接筒的外壁设有数个卡箍;所述卡箍的内壁设有数个限位台;所述限位台与通孔的位置相互对应。结构设计合理,使用方便,灵活性好,连接的稳定性高,且配合稳固,经久耐用,拆装方便,不会耽搁起吊的时间,有利于提高建筑物料起吊操作的效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设置合理,制作成本低等优点。

Lifting device for building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lifting device for a building, which belong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construction; the outer wall of the connecting cylinder is provided with a plurality of uniform spacing groove; the limit groove corresponds to the through hole; the bottom of the lower connecting tube is provided with a hook; the top of the connecting cylinder through the hinge connection number a positioning claw; the inner side of the clamping table positioning claw is provided with a limiting groove corresponding to each other; the outer wall of the connecting cylinder is provided with a plurality of clips; the inner wall of the clamp is provided with a plurality of limit sets; the limit position table and through holes corresponding to each other. Reasonable structure design, convenient use, good flexibility, high stability and connection, with solid, durable, convenient disassembly and assembly, and will not delay the lifting of the time, is conducive to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building materials lifting operation,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structure, reasonable arrangement, low production cost advantag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用起吊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建筑用起吊装置,属于建筑

技术介绍
起吊装置是建筑领域必备的设施,现有的起吊装置品种较多,简单的有简易的托板与挂钩的结合,适用范围小,且稳定性差,安全系数低;复杂的有带有智能装备的多功能起吊设备,内部构造复杂,成本高,一旦损坏很难修理,只能报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使用方便的建筑用起吊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包含上连接筒、下连接筒、卡箍、挂钩;所述上连接筒上均匀设有竖直方向的三排通孔;所述下连接筒的外壁均匀设有数个限位槽;所述限位槽与通孔相对应;所述下连接筒的底部设有挂钩;所述下连接筒的顶部通过合页连接有数个定位卡爪;所述定位卡爪的内侧设有与限位槽相互对应的卡台;所述上连接筒的外壁设有数个卡箍;所述卡箍的内壁设有数个限位台;所述限位台与通孔的位置相互对应。作为优选,所述限位台的外端面设有橡胶层。作为优选,所述合页的活动范围为90度。作为优选,所述上连接筒、下连接筒为圆形、四边形或三角形。作为优选,所述卡箍的首端通过转轴与上连接筒的外壁连接,所述卡箍的尾端与首端相互配合,首端与尾端之间通过弹性固定件连接,或通过弹性卡紧件连接,首尾两端拆装方便。本技术操作时,将下连接筒穿设在上连接筒中,打开下连接筒顶部的限位卡爪,使得限位槽与通孔相互对应;卡箍上的限位台穿过通孔与限位槽相互配合,收紧卡箍,从而上连接筒、下连接筒之间配合稳定,底部通过固定式的挂钩提拉物品,起吊的稳定性高。采用上述结构后,本技术有益效果为:本技术所述的建筑用起吊装置,结构设计合理,使用方便,灵活性好,连接的稳定性高,且配合稳固,经久耐用,拆装方便,不会耽搁起吊的时间,有利于提高建筑物料起吊操作的效率,本技术具有结构简单,设置合理,制作成本低等优点。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中上连接筒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中下连接筒的示意图;图3是上连接筒与卡箍的俯视图;图4是本技术中上连接筒与下连接筒配合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上连接筒1、下连接筒2、卡箍3、挂钩4、通孔11、限位槽21、卡爪22、合页23、卡台24、限位台31。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参看如图1--图4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包含上连接筒1、下连接筒2、卡箍3、挂钩4;所述上连接筒1上均匀设有竖直方向的三排通孔11;所述下连接筒2的外壁均匀设有数个限位槽21;所述限位槽21与通孔11相对应;所述下连接筒2的底部设有挂钩4;所述下连接筒2的顶部通过合页23连接有数个定位卡爪22;所述定位卡爪22的内侧设有与限位槽21相互对应的卡台24;所述上连接筒1的外壁设有数个卡箍3;所述卡箍3的内壁设有数个限位台31;所述限位台31与通孔11的位置相互对应。其中,所述限位台31的外端面设有橡胶层;所述合页23的活动范围为90度;所述上连接筒1、下连接筒2为圆形、四边形或三角形;所述卡箍3的首端通过转轴与上连接筒1的外壁连接,所述卡箍3的尾端与首端相互配合,首端与尾端之间通过弹性固定件连接,或通过弹性卡紧件连接,首尾两端拆装方便。本具体实施方式操作时,将下连接筒2穿设在上连接筒1中,打开下连接筒2顶部的限位卡爪11,使得限位槽21与通孔11相互对应;卡箍3上的限位台31穿过通孔11与限位槽21相互配合,收紧卡箍3,从而上连接筒1、下连接筒2之间配合稳定,底部通过固定式的挂钩4提拉物品,起吊的稳定性高。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具体实施方式有益效果为:本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的建筑用起吊装置,结构设计合理,使用方便,灵活性好,连接的稳定性高,且配合稳固,经久耐用,拆装方便,不会耽搁起吊的时间,有利于提高建筑物料起吊操作的效率,本具体实施方式具有结构简单,设置合理,制作成本低等优点。以上所述,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所做的其它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只要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建筑用起吊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建筑用起吊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含上连接筒、下连接筒、卡箍、挂钩;所述上连接筒上均匀设有竖直方向的三排通孔;所述下连接筒的外壁均匀设有数个限位槽;所述限位槽与通孔相对应;所述下连接筒的底部设有挂钩;所述下连接筒的顶部通过合页连接有数个定位卡爪;所述定位卡爪的内侧设有与限位槽相互对应的卡台;所述上连接筒的外壁设有数个卡箍;所述卡箍的内壁设有数个限位台;所述限位台与通孔的位置相互对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用起吊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含上连接筒、下连接筒、卡箍、挂钩;所述上连接筒上均匀设有竖直方向的三排通孔;所述下连接筒的外壁均匀设有数个限位槽;所述限位槽与通孔相对应;所述下连接筒的底部设有挂钩;所述下连接筒的顶部通过合页连接有数个定位卡爪;所述定位卡爪的内侧设有与限位槽相互对应的卡台;所述上连接筒的外壁设有数个卡箍;所述卡箍的内壁设有数个限位台;所述限位台与通孔的位置相互对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烨张清珍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